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空间政府舆论危机及其治理原则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政府网络舆论危机是网络社会政府经常面临的一种新形式的危机.政府网络舆论危机的实质是政府形象危机问题,与公共事件危机有着本质性的区别.由于受网络信息串联、群体集化的影响,政府网络舆论危机与其他媒介所产生的危机也有不同的特征.政府网络舆论危机虽然危及政府能力体系的发挥,但是也为政府与公众之间对话创造了机会,为政府与公众之间重新互相理解提供了契机.只要及时科学地处理危机,稀释危机效应,通过理性的协商与对话,还是可以在新的高度上重塑政府形象,进一步提高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2.
在由多元主体共同构成的公共危机治理网络中,政府仍然是其中对资源和权力进行权威配置的核心主体.从战略高度调整公共危机治理网络中政府间关系的核心与前提则在于重构以政府为核心、各参与主体的权力-责任分配机制.实行平战结合、统分结合的权力分配体制,形成常态管理和危机预警、恢复阶段彼此间共享权力、分担风险与战时集中决策、统一指挥并存的权力分配格局.  相似文献   

3.
善治逻辑与善治生态是网络舆论治理的两种选择方式。善治逻辑体现网络舆论治理的现实回应,面临同构性问题、对象性问题、关联性问题和转换性问题的思维局限,容易在实践层面陷入"为我型"网络舆论治理框架的束缚。善治生态彰显网络舆论治理的要素关联,克服并超越了善治逻辑的思维局限与实践难题,"伦理—国家"生态、"法律—社会"生态、"道德—公众"生态是其结构形式。由舆论平权向网络赋权转换、由技术统治向资本批判转换、由网络围观向网络公民转换,是基于善治生态的网络舆论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4.
5.
孙玮  张小林  吴象枢 《学术论坛》2012,35(11):117-121
在日益频发的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论既体现出其对民主和法治社会的重要推动价值,也带来诸如"网络暴力"等表达越界的困扰,也即司法冲突和道德恐慌等问题。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论表达的生态均衡与治理应着重以下方面:培养公民意识建设成熟"网络公民";建立高效信息发布平台与透明机制,强化自我生态净化能力;推动网络舆论的司法辅助和法治生态建设;强化网络舆论的媒体职业素养与生态自律;重视网络意见领袖的引导与规范。  相似文献   

6.
网络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舆论传播方式,有着有别于传统媒体的敏捷性、多元性、匿名性和开放性。政府要在依法保护民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前提下,转变行政观念,采取道德、政策、法律、科技等多种举措,对网络舆论合理把控、加以引导,发挥其应有的正面作用,使其负面危害性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7.
8.
9.
地方政府能力建设与公共治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能力建设是当前推进我国政府改革的一个新的着力点。加强政府能力建设要在突出公共责任取向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政府机构的运行效率。当前地方政府能力建设应将目标定位为有效政府,以改善政府管理的综合效果为目的,并通过公共治理创新跳出过去仅仅从政府自身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的狭隘思维,将政府改革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视野中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0.
盛超 《理论界》2010,(3):155-156
互联网的开放性、主体性、分散性、互动性、匿名性特点使得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各阶层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重要舆论渠道和网民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然而,互联网是把双刃剑,促进政府行为民主化、科学化的同时,也冲击着政府的公共决策。政府必须树立全新的"治理思路",与网民建立良性互动机制,促使网络民意从虚拟回归现实,从情绪化转向建设性,实现理性和宽容。  相似文献   

11.
信息时代,信息技术革命给社会带来深刻变化的同时,也对当前政府治理模式提出了全新挑战。网络治理是不同于电子政府的一种全新模式,网络治理主张的透明、效率、民主、回应等理念与政府治理的内涵存在天然的契合点。但目前网络治理仍然存在着许多困境,政府应着重从优化网络安全环境,加强信息法规建设;消除信息资源的不平衡,打造民主化治理的政府;提升公务员运用网络科技水平,保障网络治理顺利进行等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邵晖 《理论界》2010,(4):6-9
中国正在全力建设中国特色的民主与法制道路,需要关注各方面对其的影响,而网络公共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力量,其所具有的特征与潜力,必然成为中国民主法治发展不可忽视的推动力。通过对中国现实过程的观察与论证,正确梳理和分析网络公共舆论同当下中国民主进程的影响和互动,积极推动网络公共舆论发挥重要的民主功能,将使其能够更加合理、合法地促进与型塑中国的民主进程,对于巩固与建设中国的民主法治之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指引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西方公共管理理论演进的综述,阐明网络治理理论已成为世界性公共管理研究与实践的最新成果和理论范式.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作者本人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地方政府网络治理依政府角色不同而进行的网络分类并简要介绍了几个实践案例;进而从网络治理理念出发,结合我国地方政府工作实际,提出了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媒体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要求,在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引导中,应体现其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媒体角色存在冲突与异位现象,包括过于关心极端事件,题材挑选有失偏颇;议程设置重心偏移,过度报道吸引眼球;内部管理失范,炒作泡沫与报道失实仍时有发生。突发公共事件中媒体的网络舆论引导思路包括:善待与善用结合,推动和聚合社会"正能量";强化议程设置公众责任,主动适应议程设置前移新趋势;促进"知沟"弥合与消除,提升报道感召力与亲和力;加强媒体内部规范与管理,着重新闻价值深度挖掘强化正面舆论引导;改善媒介生态环境和格局,推动与规范新媒体发展。  相似文献   

15.
哈贝马斯所提出的独立于公共权力领域与私人领域之外的中间场域--"公共领域"能否在中国互联网迅速普及的趋势下逐步建立起来?由互联网催生的网民群体是不是"公众群体"?他们是否具备"公众精神"?网络舆论是否公平、公正?尽管标榜自由、民主、平等的互联网与传统媒体已不可同日而语,但网民群体依然无法与政治、经济强权势力相抗衡,难以形成独立人格、理性辩论的公众群体.因此,目前中国的网络舆论依然处于少数精英领导、多数民众趋同的状态,"公共领域"的建构还将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6.
《新学术》2007,(1)
政府在本身发展过程中选择何种工具来应对发展困境,是政治学者和行政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笔者通过对“治理”的剖析提出新公共管理是政府治理结构重建过程中的有效工具,并根据“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政府治理变革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18.
近年来,一系列的武术家个人事件,在网络上演化成群嘲式,使得传统武术备受质疑,不仅造成传统武术形象危机,更多的则是影响了公众传统武术的价值认同。然而,在危机治理方面,无论是传统武术管理主体还是参与主体对意见市场依然缺少重塑性的触及,缺乏对传统武术形象修复或再建构的措施。对此,从促发传统武术形象危机的公共舆论空间出发,从而发现传统武术形象危机是由一系列事件在公共舆论空间的助推下产生影响扩大化、表达情绪化以及观点极端化的现象,并且传统武术形象危机的危害性在于加重了传统武术多重困境。归因分析认为,由于舆情早期反应迟滞导致事件影响扩大化,而舆情发展中期却又采用过度干预的方式,从而失去引导情绪化表达的渠道和契机,并且舆情后期缺少消解观点极端化的措施。对此本文建议,首先,构建多元舆论空间,预防传统武术形象危机扩大化;其次,设置传统武术形象议程消解情绪化,提升引导能力;最后,增加舆论交换,消除传统武术形象危机观点极化。  相似文献   

19.
政府与社会的双重建构:公共治理的实践命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公民权利的扩张,提供公共服务已经成为民主政府兑现其对宪法与公民的承诺的基本方式。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基本属性决定了公共治理的多中心秩序。多中心治理实践的社会网络形式以及对公民社团的依赖,决定了政府需要按照公共治理的制度逻辑和行动逻辑对自身及社会进行重新构建。对中国的现实而言,政府既需要提高制度化的能力,加强元治理,也需要推动社会力量的建设,并在治理网络中提升网络治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抽象的内在本质和价值只有通过外在结构和机制的表达,才能够得到清晰的呈现。在解读公共领域结构性要素及其运行机制的基础上,肯定了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并从生态学的视角对网络公共领域进行了解析。分析了网络公共领域中个体网民的行为失范、网络种群的极化倾向、网络群落的民意稀释以及网络环境与社会环境的不和谐因素等生态失衡现象,并从公共理性的培育、网络空间的把关、信息鸿沟的弥合、法律制度的供给及网络公共领域的现实回归等方面提出了网络公共领域生态治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