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杭州大学学报》(1984年第4期)上得读闻人军同志所作。《〈梦溪笔谈〉“弓有六善”考》,甚佩其对沈著所作细致的校勘工作。不过他认为弓有六善说的创始者是沈氏兄弟,我则不敢苟同。略陈鄙见,以供商讨。十多年来,我研治《易经》,每逢与此经有关的问题,一经接触,比较敏感。我不常读科技史方面的文章,因为看不懂。这次,他的这篇文章,我却鼓起勇气读了。这是由于我估计弓有六善说可能与《易经》有关。果然不出所料,它是以坤卦为依据而言弓德的。  相似文献   

2.
阳明“无善无恶心之体”的提出,从表面上看来似乎在逻辑上与其多次强调“至善是心之本体”构成了矛盾。实际上,“无善无恶心之体”与儒家传统所讨论的“已发未发”问题有着内在的联系。阳明对“心体”的理解和对心、性、气的理解与朱子“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有着较大的不同,但也有相等同的一面,它凸显了心体与天理的一贯。阳明认为“无善无恶心之体”是和“至善”、“良知”、“天理流行”紧紧相关的,联系的中介即“未发之中”,而“无善无恶心之体”与“有善有恶意之动”则为一体之两面。  相似文献   

3.
另一种善,他者的善;没有他者,不可能有公平正义;善在此岸而非彼岸,传统的善不是超越而是出越,存在胜过非存在。西方哲学没有他者,绝对先在性的“他者”哲学的提出,为哲学之思打开了一条新的通道——对他者的责任就是善,伦理超出存在,无论“我”与“你”,都是为“他者”存在的,这就是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4.
拙文(《〈梦溪笔谈〉“弓有六善”考》,以下省称《六善考》)在本刊1984年第4期发表后,有幸得到校内外科技史、体育史专家的关注和鼓励,实为始料所不及,更未想到拙作引出了易学家黎子耀先生的新作《〈梦溪笔谈〉弓有六善说渊源于〈周易〉》(见本刊本期,以下省称《渊源》),并让我先睹为快,此正谓“学而时习(即教习之意)之,不亦说乎!”拜读《渊源》,大开眼界,谨借《学报》一角,略抒读后之感,望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5.
文体与风格     
文体之“体”,首先是指体裁,这一概念,可能在东汉时代就已开始了。蔡邕《独断》说:“三公以罪免,亦赐策,文体如上策,而隶书以尺一木两行,唯此为异者也。”这里的“文体”就是指的文章的体裁。这种文体有形可见,是比较具体的。 到了曹丕时代,文体的概念就扩大了。《典论论文》说:“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这里的“文非一体,鲜能备善”应当指的是体裁,因为下文说:“王粲长于辞赋,……然于他文,未能称是。(陈)琳(阮)踽之章表书记,今之雋也。”  相似文献   

6.
“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工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相似文献   

7.
艾丽丝.默多克是一位伦理道德哲学家和小说家,“善”是其伦理道德哲学的精髓,“善”是使人彻悟,把握真实,“善”是“己所欲者,施与人。”“善”是“消解自我”,关注“他性”存在,在《绿衣骑士》中,彼得.摩尔是“善”精神的体现者、贯彻者,“善”的精神也是构建当今和谐社会与世界的重要理念。  相似文献   

8.
《说文解字》:“弜,彊也。从二弓。其两切。”音义和现代汉字的“强”相同或近似。《康熙字典》引《说文》:“彊也,弓有力也。”《集韵》:“弓彊貌。”《华阳国志》“世号白虎复夷,一日板楯蛮,今所谓‘弜头虎子’者也。”如果弜字从二弓会意,读为彊(强),“强头虎子”又是什么意思呢?实际是从《说文》以来弜字的音义已经(讠为)误了,我们从甲骨文、金文的研究,可以发现它的形义来源,纠正历来字书关于弜字音义解释的错误。弜为比初文,比头虎子,犹双头老虎。甲骨文、金文都有大量的弜字形体和句例,今将其形体选摹若干于附图(一)中。  相似文献   

9.
《离骚》云:“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脩之故也。”又云:“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脩之数化。”又云:“怨灵脩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灵脩”一词,《离骚》中凡三见。王逸注谓:“灵,神也;远也。能神明远见者,君德也,故以谕君。”(《楚辞章句》)朱熹的说法同王逸基本相似:“灵脩,言其有明智而善修饰,盖妇悦其夫之称,亦耗词以寓意于君也。”(《楚辞集注》)清代楚辞研究者亦认为:“灵,善也;脩,长也。称君为灵脩者,祝其所为善而国祚长也。”(王夫之:《楚辞通释》)“灵脩者,大夫颂其君之词,即借以为称其君之词。”(王邦采:《离骚汇  相似文献   

10.
《老子》一书中使用“善”字达52次之多,但是它的特殊含义一直为历来注疏者所忽视。通过考察《老子》一书中“善”字动词意味的本原性及其在全书中的一致性,可以重新梳理“善”与“道”、“德”的关系,并且揭示出普遍对于“善”所作的具有伦理倾向的解释妨害了对《老子》以及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缪钺先生在谈到词之所以兴起及其性质功能时,曾指出:“诗之所言,固人生情思之精者矣,然精之中复有更细美幽约者焉,诗体又不足以达,或勉强达之,而不能曲尽其妙,于是不得不别创新体,词遂肇兴.”“词为人心物象之一种表现,而达于美与善之一种途径.”(《诗词散论·论词》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在词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词体的认识却不是纯然一致的,有贬抑者,亦有推尊者.可以说,词从民间  相似文献   

12.
弓一田一田一村为清季词坛大宗师,其校刊《弓一田一田一村丛书》及身后门人所辑《弓一田一田一村遗书》,沾溉词林,厥功甚伟。其自作词,自王半塘已推为六百年来独得梦窗神髓。王国维则云:“《弓一田一田一村学梦窗,而情味较梦窗反胜。盖有临川、厂卢陵之高华,而济以白石之疏越者。”张尔田为弓一田一田一村三十年挚友,其论弓一田一田一村词,尤多且详。所撰《弓一田一田一村遗书序》云:“先生为词,跨常迈浙,……凝之有宋,声与政通。如范,如苏,如欧阳,深文而隐蔚,远旨而近言。三薰三沐,尤在觉翁。”其《与龙榆生论弓一田一田一村词事书》云:“…  相似文献   

13.
在早期佛教和早期儒学的学习和研究中,我发现佛陀与孔子的思想有很多相似之处,尤其是佛陀的“六方”思想与孔子的“五伦”思想更为接近。本文将就“六方”、“五伦”及两者的异同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以求教于史学界同行。一、佛陀的“六方”伦常佛陀虽为一教之主,却时常教化世人,在这一过程中,常论及世俗伦常。《善生经》中的“六方”是早期佛教阐述社会伦理道德观的专门章节。那么什么是“六方”呢?佛告善生云:“父母为东方,师长为南方,妻妇为西方,亲党为北方,僮仆为下方,沙门婆罗门诸高行者为上方。”接着佛陀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父子、师徒、夫妻、亲友、主奴以及施主与沙  相似文献   

14.
《明儒学案》卷首《师说》“王龙溪(畿)”条云:“愚(刘宗周)按:四句教法,考之阳明集中并不经见。其说乃出于龙溪。则阳明未定之见,平日间尝有是言而不敢笔之于书,以滋学者之感;至龙溪先生始云:‘四有’之说猥犯支离。势必进之‘四无’而后快。”刘宗周这一微言,极大地影响了后学黄宗羲。为了替王阳明规辟禅迹,《明儒学案》卷十一钱绪山条、卷十二王龙溪条即批评王畿“竟入于禅”,而德洪(绪山名)“不失儒者之矩(?)”。黄宗羲说,王门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斯言也,于阳明平日之言无所考见,独先生(畿)  相似文献   

15.
鲁迅的小诗     
今索诸中国,为精神界之战士者安在?有作至诚之声,致吾人于善美刚健者乎?有和温煦之声,援吾人出于荒寒者乎?………………。(摩罗诗力说。) 前言凡是写下评述作品的文字,自来被认为一种“冒险”的行为。特别是所评述的乃属于并非徒然从单纯或表面的摸触便可以得到真解的。鲁迅先生在生前就反对过人们对于自己的“谬托知己,舐皮论骨”。  相似文献   

16.
四句教是阳明良知学说的核心宗旨,而良知学乃是建立在天理良知这一宇宙本体上的。这一宇宙本体有一个生发的过程。当其未发之时,未发已发一体,皆为虚灵自然本然,此即为“无善无恶心之体”;当其已发之后,未发已发亦然一体,此一体之自然本然即为善,而为物所滞产生过与不及即为恶,此即为“有善有恶意之动”。  相似文献   

17.
长善与救失     
《礼记·学记》中说:“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必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失者也。”这段话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教学原则,即“长善救失”。  相似文献   

18.
:《吏民田家 艹别 》中的“吏民”,与汉代史籍中的“吏民”一词系泛指一般官吏和百姓中的富有者不同 ,都是国有土地的租佃者 ,是“吏户”与“吏民”的综称 ;“馀力田”是包含在佃田者所佃田亩总数之内而又不在所佃“二年常限”田之中的田地 ,其地租率小于“二年常限”田 ,租佃有“馀力田”者是少数吏民 ,其地为熟田 (其中有旱田 )而不是荒田 ,“馀力田”与“馀力火种田”也有区别 ;“火种田”基本上是旱田的代名词 ,其名可能与采用火耕的方法耕作有关 ;“二年常限”田是指按亩固定收取税米、布和钱的数量在二年之内不变动 ;所谓“租田”,是指所收税米的定额为每亩米五斗八升六合和亩收四斗五升六合兼斛加五升者 ,其米可称为“租米”。  相似文献   

19.
一、关于“法制”的理想梦得的“法制”理想,主要体现在《天论》上篇中,与他的“天人之际”学说紧密联系。他说: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天下之人蹈道必赏,违善必罚。当其赏,虽三旌之贵,处之咸曰宜。何也?为善而然也。当其罚,虽族属之夷,  相似文献   

20.
“至善”与“无善无恶”是中晚明思想史上的重要论辩,明末思想家方以智以“至善统善恶”这一命题对王阳明的“无善无恶是谓至善”说做出了诠释和辩护,该命题中蕴含的对“绝待”和“对待”关系的思考也是对宋代理学中朱熹与胡宏论性之善恶的继承和发展,即通过对道/理是否有对待来解释至善之性是否有对待,以形上建构的方式对晚明这一论争做出回应。一方面作为“绝待”的“至善”不落于具体相对待的善恶,也即“无善无恶”,这是从形上本体的层面言说;另一方面作为本体的“无善无恶”是先天之性,有善有恶是后天之性,统贯先天后天的“至善”意味着在具体现实的人性善恶之中要让本体的善性显露出来,这是从本然状态的层面言说。“至善统善恶”说以对“至善”的强调纠正阳明后学特别是王畿“四无”说导致的走空蹈虚之流弊,重新倡导价值层面上对“至善”的肯认,推崇实学的功夫论指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