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哲学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沫  孙其昂 《江汉论坛》2004,4(8):136-138
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关联的实在内容。作为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人的认识对象,它的哲学生存性决定了它的哲学品质。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体系既包括作为本体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本身,又包括由此得出的认识结果——基本原理和原则。  相似文献   

2.
哲学作为一种对人的存在及周围世界的形上思考,总是要通过自身充分的个性化方式来呈显其普遍性的理念。哲学的这种特质决定了哲学的方法必须是内在于其思想内容的方法。现代中国哲学研究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它的方法与内容的分离;与之相应,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亦在于将这方法收归于其自身的内容。中国思想学术本有它内在"通"性的奠基,表现为一个生命的整体;而方法与内容的疏离,则使其碎片化为一种历史知识或客观资料,丧失了传统学术的精神特质与生命整体性的意义。我们主张"将方法收归内容",即现代中国哲学的方法须于中国思想学术传统中整体性和创造性地转出,由此找到属于中国哲学自身的方法,建立真正属于中国文化自己的当代中国哲学。  相似文献   

3.
赵磊 《社会科学家》2001,16(6):52-55
哲学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提出既是哲学史发展的逻辑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大的理论贡献.通过对它的思考,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许多闪光的理论和思想.这些无疑对我们全面、深入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有一定的启迪和帮助的.  相似文献   

4.
主持人语:认知哲学(philosophyofcognition)是当代哲学发展的一个新领域,其内容涉及认知科学哲学、心理学哲学、人工智能哲学、心灵哲学、认知逻辑和认知语言哲学等。从内容看,它是一门融合自然科学和人  相似文献   

5.
杨吉兴 《船山学刊》2002,(2):63-66,80
中国古代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各学派大都把道德阐述和道德建设作为国家治理和社会教化的中心内容,因而各学派都从不同的角度论及德治思想。但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主体内容,主要包含在中国传统儒家的伦理思想体系之中,它长期成为我国古代社会的统治思想和政治哲学,并构成我国传统的治国理论基础,其中包含着许多优秀的积极的思想内容。这些内容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现时代以德治国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一、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德治思想以儒家政治哲学为核心的内容,它贯穿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整个…  相似文献   

6.
<正>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早期具有特殊意义的卓越的著作之一。它标志着马克思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这部著作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其中也包含有马克思许多极为重要的伦理道德思想。从《手稿》的内容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是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一部分是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最后一部分是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在这些批判中,马克思初步地、  相似文献   

7.
哲学,和任何科学一样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即有它客体的定义域。但是,哲学又不单纯是对客体的认识,还包含着人对世界的感受和基本态度,以及人在世界上地位的一定理解,就是说它包含有人的主观因素。这样,在不同的人们之间对哲学性质、对象、内容、特点和功能的说明,便形成种种有关哲学的思想和观点。 任何一种关于哲学的理论和观点都是一种研究“视野”。有什么样的理论,就有什么样的哲学研究范围和内容,有什么样的任务和方法。人们总是依据理论原则去区分什么是哲  相似文献   

8.
傅有德 《文史哲》2003,11(2):109-114
犹太哲学既不同于西方的理性主义哲学 ,也不同于中国古代的直觉主义哲学。它代表了一种新型的思维方式 ,是一条介于东方哲学与西方哲学之间的“亦东亦西”的思想之路。犹太哲学不仅在形式上利用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思维方式来解释自己的传统 ,而且做到了在内容上与西方哲学的融合与统一。犹太哲学对中国哲学的意义在于 ,它认定了中国现代哲学发展的方向 ,表明中西哲学会通的道路是可行的 ;中国现代哲学没有做到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与西方哲学的真正融合 ,犹太哲学为未来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范例 ;作为一种宗教哲学 ,犹太哲学提醒未来的中国哲学应关注宗教信仰因素。  相似文献   

9.
李永胜 《天府新论》2007,(3):160-160,F0003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玉木梁教授的新作《21世纪价值哲学:从自发到自觉》(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以下简称《21世纪价值哲学》)是我国价值哲学研究领域中一部颇具原创性的著作,它文风朴实,内容丰富,观点鲜明,资料翔实,思想深刻,提出了许多极具启迪意义的创见性思想与观点,凝结着作者在价值哲学理论园地中长期执着的悉心研究与不畏劳苦地进行纵深探讨的思想成果,值得我们予以关注。纵观全书,《21世纪价值哲学》有这样几个突出特点:一是逻辑严谨,分析慎密。该书从逻辑一贯性原则出发对近一百年以来西方价值哲学的发展进程和我国改革开…  相似文献   

10.
唐正东唐正东,1967年生,江苏常熟人,哲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哲学系副主任、教授。唐正东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经济哲学方法导论: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邓小平的经济哲学方法”(01CZX010),在内容上主要涉及经济哲学方法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邓小平的发展历程。该项目研究的重要视角是:(1)揭示亚当·斯密经济哲学方法的局限性。斯密的古典历史主义经济哲学方法要完成的,实际上是在非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背景中实现经验性理论话语与历史性话语的结合。它存在两点局限,一是它事实上无法实现对现实经济领域之本质的真正认识;二是它必…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建设思想政治工作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理论基础。这不仅是我们党的任务和目标提出的要求,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必须强调的。1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完整的体系、丰富的内容。它的科学性、正确性和它革命的实践的本质,已经在漫长的岁月中经受了实践的检验。要加强思想政治  相似文献   

12.
由卢卡奇、柯尔施和葛兰西所开创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已流传了半个多世纪,它(尤其是它的创始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但是这股思潮从它的发展上来看与马克思主义有许多根本对立的方面。这些对立最突出的体现在哲学上。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归结为哲学。如果单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某些哲学概念来看,似乎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理解。有的人正是从这一点出发,认为西方马克恩主义者的哲学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补充和发展。但是如果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内容,从系统观的角度来看,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意相距甚远,因为他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归结为一种“因素”哲学,而抛弃了马克思主义系统哲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总体性概念在柯尔施的思想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柯尔施思想的基础。文章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和哲学》进行深入的解读,论述柯尔的总体性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描述总体性思想的主要内容,分析总体性思想的理论实质和思想渊源,最后概括出总体性思想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三个代表”思想论述的重要观点和结论 ,集中体现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 ,它所展示的科学内容和方法 ,在新的实践和时代条件下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宝库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15.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恩格斯毕生哲学探索的中心和主题,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列宁说:“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过去,人们在论述唯物史观是人类认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时,往往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时批判继承了前人哲学思想内容中哪些合理的思想又在哪些带根本  相似文献   

16.
现代逻辑实证主义是由本世纪初的剑桥逻辑分析派和维也纳学派发展出来的,现今主要在美英两国流行。这派哲学的思想渊源,举其要者,有休谟、马赫、阿万那留斯、罗素和维特根施坦。它的理论内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亦即实证主义的,实质上是休谟哲学在现代的翻版。它的哲学方法则是逻辑分析或语言分析。这样就由休谟的经验论变成了现代的语言哲学。近代资产阶级哲学的这一分  相似文献   

17.
思入现代社会的本质——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当代意义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曙光 《学术研究》2002,1(5):30-38
要论证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当代性或当代意义 ,就不能回避它之于现代性难题有何价值问题。马克思哲学是执行着现代社会自我批判的现代哲学 ,内在地具有对现代性的批判精神和超越向度 ,实质上是终结了一切哲学形上学的历史性的“生存 -实践”哲学。理论界以往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存在着相当严重的实用主义和片面性问题 ,即根据某种潮流和时尚要么把它往“纯哲学”上拉 ,要么把它往“实证科学”上靠 ,结果使马克思在哲学上发动革命变革的意义和真实内容隐而不见。本文认为 ,整个马克思理论都包含着两种思想要素或双重旨趣之间的张力。经由对这种思想张力的阐明 ,我们可以清楚地意识到马克思哲学思想对于现代性难题的深刻洞察力和重大批判意义。  相似文献   

18.
阳正泰同志在哲学问题解答中,提出了人的错误思想也是从实践中来的这样一个哲学命题(见《社会科学研究》,1980年第4期,第77页)。其主要论据是任何观念的东西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即使是错误的思想,也不过是客观外界在人们头脑中歪曲的反映。这个论据是唯物论的反映论的基本原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从这个论据并不能得出错误思想也是从实践中来的结论。一般所说的正确思想是从实践中来的,其含义主要是指正确思想的内容同实践是一致的。所谓正确思想,无非是指它的内容是符合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它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一面貌,并没有附加任何外来的东西,符合于实践。而所谓错误思想呢,恰恰相反,它是对客观事物歪曲的反映,是主观同客观不一  相似文献   

19.
在"后形而上学"时代,哲学将如何自存?如果承认哲学仍有存在的必要,那么,它的基本问题与任务将是什么?这是当代哲学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作者以对"形而上学是人的自然趋向"这一著名命题的分析为切入点,阐发了以"形而上学批判"作为哲学的基本主题,哲学在存在方式、主要内容和思想功能等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这表明,"形而上学终结"之后,哲学仍将生机勃勃地存在并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哲学放弃了"唯我独尊"的"女王"的荣耀,却成为了推动人的思想创造和生活幸福的一种朴素而真实的力量。这是哲学所达到的十分重要的新的思想自觉。  相似文献   

20.
爱因斯坦创立狭义与广义相对论,就其本身内容来说:物理学上,它全面变革了牛顿物理学,构成20世纪初物理学革命的二个主要内容之一;哲学上,它不仅深刻影响了各种哲学,甚至直接促成了某些哲学派别的兴起。就对于人类思想发展的意义来说,与相对论科学体系同样重要的,是爱因斯坦的认识方法。爱因斯坦作为一个具有划时代贡献的理论物理学家,他的认识方法无疑不仅具有显著的个人特点,而且具有显著的时代特点。爱因斯坦作为一个具有浓厚哲学兴趣的科学家,他的认识方法无疑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因此,系统地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