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考察中,“现代意识”、“当代意识”分别成为研究者称衡作品价值的重要尺度。在不同的研究者那里,这两个概念所包涵的意义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相同的:“现代意识”和“当代意识”问题的提出,是把文学作为历史现象来看待。  相似文献   

2.
王国维的一生是充满多种复杂“学案”的一生。从某种意义上说 ,在 2 0世纪初期的中国学术思想界 ,他是一个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具有现代学术意识的学者。中国现代语境的复杂性使其思想发展出现了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又进一步与他的生命存在状态粘连在一起 ,使得其“学术和生存”问题 ,成为现代中国的一个绕不开的重要“现象”。研究近现代中国思想史 ,王国维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镇”。尤其是他的哲学思想以及与日本学术思想资源的关系 ,更是近年来学界研究的重点。我在研究过程中 ,注意到几个相当紧要的“王国维学术思想现象”。之所以…  相似文献   

3.
肖向明 《晋阳学刊》2006,11(5):103-109
在科学逐渐昌明、现代意识勃发的“五四”社会趋势下,“鬼”文化在现代文化中的遭遇、现代作家新的文化态度以及表露于启蒙与审美不同层面的文学纠葛等话题对传统民间文化的“现代”生存都是富有探讨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现代中国性别诗学观是晚清民国时期伴随现代中国的形成而逐渐生成的,“民族国家共同体”意识是其独特之处。现代中国性别诗学观的生成与发展同时、同步、同向于民族国家的现代建构,这既是一种时代的选择,也是女性解放的内在要求。“民族国家共同体”意识下的现代中国性别诗学观亟须正本清源,进行价值重估,其不仅是与女性解放的社会历程和文学实践相契合的历史产物,也带有鲜明的传统性别文化印记。女性文学研究中的“‘性别压抑’说”与西方身份政治思维有关,在身份政治愈来愈向激进化、极端化发展的今天,“民族国家共同体”意识下的现代中国性别诗学观愈发显示出不可或缺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什么样的作品是具有现代意识的文学?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一种理解是表现人的现代社会生活,因为现代意识毫无疑问地应该象盐一样溶化在生活的海洋里.这样,大量现实生活内容就被引进到文学的“盐田”里来.“盐田”就是纪实文学,无论改革伦理生态灾难体育交通知识分子问  相似文献   

6.
“人所归为鬼”。鬼魂崇拜对“鬼”字的用法是有一定影响的,本文就该问题分析了现代汉语中“鬼”字的用法,既说明“鬼”字用法的发展,也说明语言文字与文化意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增强公民意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是实现我国跨世纪宏伟目标、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因此,探索公民意识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寻求强化我国公民意识的途径方法,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社会意识公民意识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它是伴随着“公民”这一概念的出现而产生和形成的。在古代和中世纪,有“臣民”“子民”的说法,但无“公民”的概念。近代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变革社会成员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的人身依附关系,确立体现商品经济所需要的平等身份关系。在资产阶级革命首先…  相似文献   

8.
“言文一致”是晚清和“五四”两代知识分子共同关心的文化命题,但他们也显示出内在的差异与分歧。一、文学启蒙是“言文一致”的历史动因。前者借此表达的是民族国家意识,但后者更注重个性意识的释放。二、对汉语的全面反思是“言文一致”的现实起点。前者还是在旧有的规范中创作,后者却创立了现代白话。三、“文学”观念的革新是“言文一致”的实际成果。前者推进了文学观念的转型,但后者才经由现代汉语建立起现代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从长时段历史理论出发,从人类“前逻辑 思维”与“逻辑思维”互存互补互动的张力结构出发,对现代西方主体性哲学发展趋势作出 宏观的“考古学”或人类学的考察,阐明现代西方主体性哲学从“逻辑主义”或“先验主义 ”向“对话主义”或“历史主义”演进的逻辑的和历史的必然性及其重大意义:对以“实践 活动”、“活动意识”与“社会意识”为核心范畴的“前逻辑思维”的这一“再肯认”表明 现代人类精神具有明确的“归根”意识,这是人类意识的迷途知返或正本清源。文章指出马 克思 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如萨特所说“乃我们时代不可超越的哲学”正在于 它在重新肯认“前逻辑思维”方面开了我们时代的先河。  相似文献   

10.
埃德尔曼对意识"困难问题"的新解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的意识研究已远远超出于“什么是意识”、“意识的本质是什么”等“苏格拉底式”的传统问题之上,而深入到了对“意识”的复杂意义及其所致的多学科、多侧面、多层次的探索之中。区分意识的“困难问题”与“容易问题”正是这种进步的表现。后一问题已成了当今意识哲学研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著名神经科学家埃德尔曼等人历经15年构建了解决意识“困难问题”的新图景,为我们的进一步探索提供了难得的实证材料和思维借鉴。  相似文献   

11.
笛卡儿以“我思”作为形而上学体系的第一原则,开创了近代意识哲学,成为近现代西方哲学话语的源头和讨论对象。比朗、康德、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梅洛-庞蒂等人都是在答复“意识是否具有实体性”、“意识是否需要先验主体保障”、“‘我思’是认识还是存在”、“我是自为的存在还是为他人的存在”等问题时展开各自的哲学思想。梳理从笛卡儿直至萨特关于“我思”论题的发展史,对于我们从总体上把握西方哲学的演进和展开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吴晓明教授提出近代形而上学的基本建制是“意识内在性”,因而马克思和海德格尔分别以对象性的活动和此在走出了意识内在性,实现了现代哲学革命,这是因为对象性的活动和此在都具有“在外性”。但笔者认为,“在外性”并不是问题的根本,它很难破除内在自我意识的“总体性”。走出意识内在性的根本在于找到与自我意识相对立的异质性存在,只有走向异质性存在才能真正否定意识的内在性。“在外性”的实质即是异质性或否定性。黑格尔的否定只是在同质性范围内的否定,因而不是真正的否定。马克思哲学的主要贡献之一在于确立了物质生产劳动的否定性意义,这是他走出意识内在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国诗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传统文体学的观念中,诗就是诗,仅分古体与近体;词便是词,起初是与音乐密切配合的一种文体,以后逐渐成句读不茸之诗。诗、词产生于古典时代,但在中国进入现代社会之后,依然有不少人从事这两种文体的创作,并取得杰出成就。唯自新诗在文坛上涌现,诗、词便被诬称为“旧”或“旧体”。实则“新诗”不“新”,“旧诗”不“旧”,新与旧的争斗,是殖民意识与民族意识的斗争,是庸众意识与精英意识的斗争,“旧体”诗词应当正名,它的最贴切的名字应当是国诗。  相似文献   

14.
存在主义哲学家及其追随者,都以“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自居,仿佛它专以研究人的存在状况、强调人的价值为主题,成功地摆脱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这个哲学根本问题而“独树一帜”。现代修正主义者也跟在资产阶级哲学家后面赞扬:在存在主义那里,“不是本体论和认识论问题,而恰恰是人的问题、人道主义问题才是它们的中心问题”;因而“在形式方面吸引人”,“在内容方面也最能为广大群众所接受”。但是,全部哲学史证明:任何一种哲学归根到底都是一种世界观,不能不以这种或那种方式来回答认识论的基本问题,而归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阵营,中间的道路是没有的。当现代修正主义者大肆吹捧存在主义把“人的问题”“正确地提了出来”,填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空白点”,可以“充实”、“补充”马克思主义,力图掩盖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对立时,我们从认识论的角度揭示存在主义的反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国维与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国维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者。他的美学研究注重人生和启蒙问题 ,在借鉴西方现代哲学美学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基础上 ,创建了具有现代性意义和本土内涵的中国现代美学。这表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 ,王国维强调西方现代哲学是“形上之学” ,提出了“学术独立”和“审美独立”的观点 ,赋予中国美学以现代哲学的思维品格 ;第二 ,王国维把“人生”作为美学研究的出发点 ,提出了审美“无用之用”说 ,创建了具有现代人本主义意义的人生论美学 ;第三 ,王国维以强烈的本土问题意识和开放的学术视野 ,沟通中西、古今之美学思想 ,创立了独特的“阐发式”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新时期女性文学发展进程中,现代国家意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新时期女性文学基本上是依照启蒙的思想逻辑来思考女性问题,启蒙的思想目标也便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女性解放的目标,从而使女性解放问题转化为女性与“国家”、与“人”的启蒙的关系问题。在这一总格局下,新时期女性文学关于女性经验的倾诉,关于“爱情”等方面的描写,其主要着眼点并非女性性别的生存,而是对启蒙事业的承担。  相似文献   

17.
“人格”在现代汉语词典上的意思是:①人的能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的资格”。②个人的道德品质。那么,“女性人格意识”就是女性对于自身作为与男性平等主体存在地位和价值的自觉意识,或女性以自身应持有道德品格的自觉认识。这种意识的发扬和泯灭向来是中国妇女解决的...  相似文献   

18.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本文试图探讨反映物质与意识的统一体的观念“物化意识”,以引起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物化意识”概念的提出物化意识概念的提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第一,哲学史上有关观念的发展积累,需要提出和明确物化意识这个概念。我们知道,关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特别是其中关于两者的转化和统一的问题,在哲学史上,有四个认识发展阶段,出现了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古代朴素唯物论的“物化意识观”。它认  相似文献   

19.
“绝对意识”与“相对意识”是哲学发展过程中一对深层的重大的理论矛盾 ,如果说“绝对意识”构成了传统哲学的基本理论意识 ,那么 ,“相对意识”则构成了现代哲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意识 ,二者处于抽象的知性对立之中。超越“绝对”与“相对”的知性对立 ,已成为哲学未来发展的重大课题。通过对人的现实生命的自觉觉解 ,将可以发现超越这一知性对立的思想可能性 ,并推动哲学达到一种更高的理论自觉。  相似文献   

20.
中西方文化中因“吃”而付出巨大代价的古老警训向现代人昭示:“吃”的对象是有禁区的。其实在人 与自然的相处中也是有禁区的。现代国人落后的生态观念亟待提高,重塑国人的现代生态意识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