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前提假设,作为主流经济学理论的基石,它诞生于工业社会和机械宇宙论的生存土壤中,经历了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综合及新兴古典经济学三个时期,形成了以理性选择、最大化决策为主要特征的完善的理论框架.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经济人"的认知、选择、决策和互动都有了新的发展趋向,使得"经济人"假设呈现出新主体、新选择集、新要素禀赋及新决策模式等"新"特征,这些"新"特征将为"经济人"假设的新发展带来机遇.  相似文献   

2.
"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新时期人大工作的指导思想."人民代表"(通称人大代表)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基石和组成细胞,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体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途径.在人大工作中,特别是在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制度建设中,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是新时期所面临的新要求、新任务和新挑战.  相似文献   

3.
主要介绍自20世纪80年代起在公共管理领域中兴起的"新公共管理"主义理论,或者称为"新公共管理"范式.重点阐述了"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基本特征、理论基础、实践应用,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对该理论做出了批判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十四五"是我国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要起步发展阶段,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进高质量发展,将是"十四五"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也是发展战略的新要求.现代物流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新发展阶段对物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就是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战略性现代服务系统保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网络化设施和运行服务基础支撑,为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提供先导性服务组织和技术、业态、模式创新引领.  相似文献   

5.
晚清"新小说"的类型划分,最有代表性的是以小说题材作为标准进行的划分."新小说"类型与题材的变化具有同一性."新小说"的题材经历了从"大"(政事、国事)到"小"(家庭、儿女),从启蒙新民到娱乐消闲的变化.反映在小说类型上,就是政治小说等的衰落,社会小说的流变,写情小说的崛起等;期刊作为"新小说"最重要的物质载体,其宗旨与理念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左右了"新小说"类型的变迁.  相似文献   

6.
"新干涉主义"是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列强为了实现其领导世界、主宰世界的目的,而采用政治施压、经济制裁、军事打击来处理国际事务的一种新的外交策略."新干涉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国家主权过时论"、"人权高于主权"论."新干涉主义"的实质就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相似文献   

7.
"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思想是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重要哲学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科学思想,列宁、毛泽东做出了理论新贡献.邓小平则正确处理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老祖宗"与"新情况"的关系问题,在把"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同时,也将"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认识论思想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8.
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要求,既体现了人类普遍的正义追求,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内在精神,并反映了当前国际国内新情况对社会正义的新要求,是"三个代表"视域中的新正义观.社会正义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三个代表"是推进社会正义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一些新归纳、新概括、新阐释。这既有深刻实践基础和时代背景,更需要有高度的理念修养,因而具有重大的现实主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主张将张岱年先生哲学称为"新气学"."新气学"的显著特点,就是用"辩证唯物论"来阐释、理解与发展中国传统的"气学"思想.分三个部分论述之首先论述张先生一生始终信服"气学"思想,并揭示他所以信服"气学"思想与其一生信奉辩证唯物论,主张将辩证唯物论与"气学"创造的综合有直接的关系;其次阐述张先生对"气"范畴的现代诠释,以说明他对传统"气学"的超越;最后对张先生超越传统"气学"的理论贡献予以评论,以强调"新气学"对中国古代"气本论"哲学的现代诠释与超越,不仅为我们正确理解"气本论"哲学提供了新范本,而且使我们找到了谋求中国哲学现代化的新路数,即创造性的综合辩证唯物论、逻辑分析方法与中国特色的唯物论(气本论)于一体的路数.这一路数对于中国哲学现代化的指导意义是重大的.其之所以重大,是因为它有别于牟宗三一派之承继陆王"心学"、冯友兰等人之承继程朱"理学"以求中国哲学现代发展的设想,足以与现代新儒家所设计的路数相抗衡,使中国哲学现代化运动不至于一味地走唯心主义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李大钊成长于燕赵文化的沃土,他的思想品格、个性气质和光辉业绩蕴藏着燕赵文化的优良传统,并且随着革命事业的发展在升华.燕赵文化孕育了李大钊,李大钊也弘扬发展了燕赵文化.  相似文献   

12.
赵秉文对李白、杜甫都有极高的评价,诗至李杜,堪为千古绝唱,不应优劣抑扬于其间。同时,赵秉文对李白、杜甫诗歌的个性特点或日瑕疵也有客观点评,如称李白“词胜于理”,称杜甫“未知不诗之为诗”等。其对李白杜甫的接受也颇有意味,如称李白、杜甫为词人之文,他仅师其词,不师其意等。作为金代颇有影响的文宗巨擘.赵秉文对李白、杜甫的接受与传播,在李白、杜甫的研究史、传播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值得认真思辨体认。  相似文献   

13.
李白对建安以后的诗歌采取总体上否定,具体上肯定的态度。他对鲍照特别推崇,常自比鲍照,古人对李白与鲍照诗歌的继承关系多有提及。李白领悟鲍照诗歌豪迈深沉的气势,受鲍照诗歌强烈的主观色彩影响。鲍诗写妇女题材中有气骨;鲍诗的语言奔放流畅,自然俊发;鲍诗的结构起句突起、收句陡收,中间疏放;鲍诗想象奇妙,意象奇异。凡此种种,皆被李白继承。李白有不少诗与鲍诗的继承关系明显,更有不少名句从鲍诗化用而来。李白学习鲍诗是由于二人的性格相近,遭遇相近,有相近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14.
赵树理、孙犁影响变化的大致曲线:赵树理是解放区文学中影响最大的作家,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新时期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孙犁在六十年代以前的影响是不能和赵树理相比的,但他的影响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强,到新时期开始后达到最大。从这条曲线中可以看出,创作应当满足社会需要和反映人民心声、同时应当遵循艺术规律。  相似文献   

15.
《瓯北诗话》是赵翼晚年的论诗名著,其所论诗家凡十,李白排第一。是书对李白的研究颇为详赡,涉及到李白的生平、思想、政治表现和诗歌的题材、体裁、寓意、真伪辨析、艺术风格、艺术承传以及与杜甫、苏轼等人的比较等方面,有不少真知灼见。按照赵翼自己的话说是"始知其真才分,真境界,觉向之所见,犹仅十之二三"。这种剖析,在"尊杜抑李"的历史大潮流中,显得尤为理性和可贵,是赵翼文学价值观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6.
赵郡李氏是北朝重要的高门大族,亦是河北世族的代表。赵郡李氏家学渊源深厚,对北朝的文学与学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半个多世纪以来,有较多北朝赵郡李氏墓志出土,以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相结合,可更进一步分析赵郡李氏东祖、西祖、南祖三房的文学与学术活动及其家学传统等,可为对北朝河北家族文学与学术等方面的系统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7.
唐代李邕书法对以赵孟頫为首的元代书坛影响甚大,促进了赵体书风的成熟并风靡天下,成为一代书法主流.元代人通过学习李邕书法,终至出唐入晋,复古为新.  相似文献   

18.
春节电视联欢晚会是真正意义上具有专业色彩的主持人的创造者,也是中国版主持人的缔造者。它在上世纪 80年代初创期,其主持人带有强烈的传统传播的收音机模式报幕、播新闻的特点,它造成了真正主持人的缺席和无语。春晚主持人真正充当起电视和大众之间的中介是在20世纪90年代,1994年的春晚,倪萍将主持人的春晚角色凸现出来。赵忠祥成为春晚的男性父亲的象征,而倪萍成为春晚女性母亲的象征。他们为了共同的目标,交叉着各自的路径。一个成为国的象征,一个则成为家的象征,两者巧妙地缔造了国/家同构的模式。春晚创造了无人能够取代“赵倪”组合,创造了关于主持人自身的一个能够记入历史的巅峰时代。到2000年及其以后的春晚,随着以李咏为代表的新生代春晚主持人的登台, 主持人正式成为一种“品牌”,虽然仍延续着传统的象征意义,但同时亦已转化为现实的财富和消费的象征。春晚成为一套完整的“文化工业”生产体系,拥导着社会向消费意识的转化,将大众漫无边际的欲望进一步投射到商品、格调的消费上,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更具狂欢色彩的消费追逐,对此,赵、倪表现出焦虚和担忧。近期,国家广电总局《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自律公约》的颁布,表明了受声音牵涉的国家权力的回收和反击。春晚主持人系统的运作内含了国家、社会和个体权力的“争霸”。  相似文献   

19.
一直以来,我们都将秦二世胡亥看作是赵高的傀儡,这是一个相当有疑虑的结论。事实上胡亥作为极得秦始皇宠爱的儿子,接受了极好的教育,赵高、李斯等人对他也曾有较高的评价,在镇压陈胜、吴广起义时,胡亥也表现了一定的才干,并不是一个唯唯诺诺的傀儡。对秦二世而言,赵高是他的老师、咽喉、平衡李斯的棋子,而不是一个操纵者。胡亥作为一个政治经验、治国经验不足的皇帝,实际上是秦治国之术的傀儡而非某一个人的玩物。  相似文献   

20.
赵蕤的家世与生平.赵蕤的著述<长短经>、<关朗易注>.赵蕤的政治主张、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和进步的历史观.赵蕤学术思想的特点杂采众长,兼收并蓄,敢于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具有强烈的包容性与反叛性.赵蕤是在巴蜀文化熏陶下产生的杰出的进步思想家、唐代蜀学的杰出代表者.李白正是在他的培养下成为伟大的诗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