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对华直接投资经历了起步阶段和逐步增长阶段,表现出投资主要为优势行业的大企业、投资数额大、履行技术转让合同信誉好等特点。同时,德国对华直接投资存在产品发展方向较窄、基础工业投资少、项目总数偏低、投资集中于我国沿海地区等问题。对此,我国应鼓励德国企业在华投资技术含量高、产品品种新的项目;鼓励德国投资者加强对基础工业的投资;鼓励德国企业加强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加强宣传吸引更多德国中小企业来华投资  相似文献   

2.
在间断了30年后,1980年美国恢复了对华投资.十五年来,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形势喜人。美国500家大企业中已有上百家在华有投资项目。文章对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状况、特点作了一些分析,并对中国如何加快吸引美资提出了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德国制造”作为质量与信誉的代名词早已享誉全球。据了解,德国对华投资连续10年占据欧洲各国对华投资的首位。随着德国企业继续加快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这些企业对中国本土的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大。7年前,由德国工商总会、德国斯泰恩拜斯(Steinbeis)基金会与德国柏林斯泰  相似文献   

4.
美国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张杰军近年来,美商对华直接投资方兴未艾。更多的美跨国公司开始瞄准中国市场,一些大公司不断追加对华直接投资。1994年美国四大联合企业──—通用电气公司、电报电话公司、IBM公司和杜邦公司向中国增加投资8.4亿美元...  相似文献   

5.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近年来增长较快 ,促进了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从投资规模、投资模式等方面分析了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利用外资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总结90年代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经验教训,对我国今后利用外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较系统地概括了90年代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特点,在充分肯定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工业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对策,以期在今后的进一步扩大开放中,更好更有效地利用外商的大规模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7.
以德国柏林地区经济与管理学博士生项目(BDPEMS)为例,对其培养模式特点进行研究发现,德国博士生培养不单纯以分数取人,注重全面考察,尤其注重学习者的学习动机;选修课程非常多样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专业方向的需要进行选择;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很重视基础知识结构的掌握和学习,学生除了接受自己导师的指导以外,还有许多与其他学者进行交流的机会。总体而言,该项目具有课程形式多样,注重自主科研能力培养;选课方式开放自由,重视合作和资源互补;坚持传统师徒制度与研究生院制相结合的方式;内外协作,多阶段、多层次地评价教育质量等特点。德国的培养模式相对于我国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要加强学习合作,鼓励思想碰撞;要坚持学术自由,鼓励多元化的学习;要采用灵活有效的多级评议方式。  相似文献   

8.
自九十年代以来,欧盟加大了对华投资的力度。尽管其对华直接投资总量大大小于日本或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存量,但是欧盟企业在华投资项目的平均金额远高于日美企业,且投资主体以大型跨国公司为主,相关产品规模大,技术含量高,投资效益较好。本文经过调查访问,并通过运用数学模型,分析了影响欧中合资企业绩效的因素。调查结果说明,欧中合资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高质量的产品和售后服务、较强的财务管理能力、畅通的信息渠道和品牌效应。而较高的外方股权份额、较长的合营期限、投资各方协调一致的目标、投资各方日益减少的文化差异、政府的支持、较低的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和外方相对增强的谈判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中合资企业的经营绩效。根据调查结果,本文分别从欧盟和中国两方面提出了改善欧盟在华投资企业绩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化的不断发展和资本国际化趋势的日益加强,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将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国应在吸引外资的同时鼓励本国企业对外投资.  相似文献   

10.
关于跨国公司对华进行R&D投资若干问题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 ,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纷纷对华开展 R&D投资活动 ,成为目前我国吸引外资的一种新形式。通过分析跨国公司对华 R&D投资的形式、进入策略及作用等问题 ,对如何趋利避害、积极应对 R&D的全球化浪潮 ,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石油化工市场逐步放开,石化企业引进FDI速度增快,竞争格局多元化趋势明显。近年来,中国对石化产业的引资政策调整侧重于从产业安全、自主创新、节能环保的角度考虑,引导资金流向技术研发领域,然而,中国石化工业在引进外资项目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针对中国石化产业利用FDI的现状,基于SWOT分析模型,探讨了中国石化产业利用FDI的内部优势和劣势,以及所面临的外部机遇和挑战,提出中国石化产业有效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对策,即以提高外商对华石化产业直接投资质量为核心思想,推进招商“选”资,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强环境监管力度,从而促进中国石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对日本在华投资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日经济贸易关系当中,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中的重要来源之一。本文就日本对华投资的基本状况和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并就我国在日本对华投资问题上应采取的相关策略进行探讨,希望加强中日两国的贸易与投资合作关系,使资本、技术和劳动力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有效配置和合理组合,使各自的比较优势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并最终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产业转移特征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20世纪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特征及新世纪的产业转移趋势,研究从政策上对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加以正确的引导,以优化我国产业结构,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日商对华直接投资始于70年代末期.在整个80年代,尽管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一直呈现勃兴势头,但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整体规模及层次相比,日本对我国的直接投资尚处于一种低调的试探性阶段.浙江省吸引日商直接投资的努力同样受到上述整体因素的制约.80年代以来,我省吸收外资的绝对量,在我国沿海12个省市中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排列倒数第三位),与其GNP在沿海12省市中排列第五的经济地位及区域、人文条件极不相称,其中外商投资结构中的日资比例及规模差距则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院AICES项目制博士培养模式的深入研究,总结了德国新兴发展的以项目为牵引的博士培养模式的特点,如其特色的“申请—审核”机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科研能力、重视团队合作与资源共享、高度国际化以及博士生参与其中的团队指导理念等。并在此基础上,从建立并完善“申请—审核”的招生机制、鼓励多元化课程建设、重视集体指导与合作交流、加强同企业的合作等方面提炼出对中国博士培养改革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吸引外资数量的增加,外资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和发展我国对外贸易的促进作用也日益增大。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60%以上来自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亚太地区是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重要依托。运用短面板数据分析了亚太地区对华直接投资对我国贸易量、贸易结构和贸易条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亚太地区对华直接投资对以上三方面均产生正效应。最后提出利用亚太地区投资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7.
民族工业的保护有其合理性。从全球看,没有不保护民族工业的国家。当前条件下,在继续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同时,我们也应对民族工业采取一些保护措施: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制订和形成境外投资者社会责任制度;在引资,尤其是引进外国直接投资还应注意一些问题;企业可联合起来进行自我保护;在外国产品与资金进入我国的同时,我们也应当加强出口与海外投资,尤其是海外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18.
美国在华直接投资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发布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对美国在华直接投资现状、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受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偏低、企业生产技术落后、高素质人才缺乏、外商投资产业政策限制、企业并购困难、美国对华高技术出口限制等因素的制约,目前美国在华直接投资规模仍然较小,对我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促进作用还较小。  相似文献   

19.
进入90年代,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大幅度增长,从1993年度起,中国已成为接受日本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而且今后中国仍是日本企业热衷投资的对象。90年代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在规模、速度、地域分布和产业分布上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2010年7月《中德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公报》的发布,为中德关系未来发展夯实了基础,勾绘了蓝图。中德两国关系将进入一个全面深入发展的新时期,德国企业对华投资将面临新的机遇,投资领域和区域将越来越宽广,很可能形成新一轮投资热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