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由著名历史学家唐长孺先生主编的《敦煌吐鲁番文书初探》(二集)最近出版了。这是继《敦煌吐鲁番文书初探》(一集)(均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之后,我国敦煌学研究的又一丰硕成果。收入本集的论文17篇,30余万字,图片20余幅。论文作者均为武汉大学历史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室的研究人员,其中有从事敦煌学研究二三十年的教授,也有近年来专攻敦煌学的中青年学者。他们以其深厚的学力和科学的态度,辨识新旧出土的敦煌吐鲁番文书的内容,并充分利用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解释论证历史现象,取得了可喜的收获。现就本书的主要内容简略评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武汉大学历史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生著、唐长孺教授主编的《敦煌吐鲁番文书初探二编》。汇集了武大历史系学者近6年来对敦煌吐鲁番文书研究的许多优秀成果。《初探二编》共计论文17篇,30余万字,图版20余幅。诚如此编《前言》所说,敦煌吐鲁番文书的研究大致可分两大类,一是对文书本身的整理研究,一是运用文书资料研究有关的史事,此编主要是做后一类的工作。如按历史事件分类而言,编中包括了户籍、田制、赋役、军事、驿站、交通、工匠等各个方面,内容丰富,异彩纷呈。兹先就本编的主要内容简介如下:就有关户籍的论文来说,朱雷同志的《唐代‘点籍样’制度初探》,既对“点籍样”做了明确的释义,又指明  相似文献   

3.
武汉大学历史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室著、唐长孺教授主编的《敦煌吐鲁番文书初探二编》,汇集了武大历史系学者近6年来对敦煌吐鲁番文书研究的许多优秀成果。《初探二编》共计论文17篇,30余万字,图版20余幅。诚如此编《前言》所说,敦煌吐鲁番文书的研究大致可分两大类,一是对文书本身的整理研究,一是运用文书资料研究有关的史事,此编主要是做后一类的工作。如按历史事件分类而言,编中包括了户籍、田制、赋役、军事、驿站、交通、工匠等各个方面,内容丰富,异彩纷呈。兹先就本编的主要内容简介如下: 就有关户籍的论文来说,朱雷同志的《唐代‘点籍样’制度初探》,既对“点籍样”做了明确的释义,又指明这是在逃户问题日趋严重下从而出现的一种带有临时性的检括户口的措施,以保证封建国家掌握纳税服役的  相似文献   

4.
敦煌吐鲁番学,是研究敦煌、吐鲁番等地发现、保存下来的古代历史文化遗产的学科。其内容包括大量的历史文书、石窟艺术、古城遗址、古墓葬及其器物等等,保存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形象、具体的内容和精神。透过先民们世代创造的这些历史文明的遗存,今天仍能使人感到这些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敦煌、吐鲁番地缘相近,其文献时代相续,性质多同,内容上互补互证,且多所关连。敦煌、吐鲁番文献的发现乃至文献的特性,有着极为相似的境遇与历程。不论是文献的比勘,内容的考定,或互释互补,乃至有体系的文化解读,均显示敦煌学与吐鲁番学既要分进,也需适时的合流。一百多年的发展,不论发掘、收藏、编目、研究、出版等,敦煌学与吐鲁番学均已形成各自的体系,自然有必要继续比翼齐飞,分头前进。  相似文献   

6.
敦煌吐鲁番学,是研究敦煌、吐鲁番等地发现、保存下来的古代历史文化遗产的学科。其内容包括大量的历史文书、石窟艺术、古城遗址、古墓葬及其器物等等,保存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形象、具体的内容和精神。透过先民们世代创造的这些历史文明的遗存,今天仍能使人感到这些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作用。历史上的中华民族从来就不是一个保守的民族,在不同的时期,都曾有过寻觅、吸收新文化来丰富充实自己的历史。两汉时期向西域的发展;丝绸之路的开凿与形成;唐宋以来海上交通的繁盛,都反映了本民族对异域文化的渴求。从西周的《穆天子传》到唐代的《大唐西域记》、到明代的《殊域周咨录》,无一不反映先民们对域外世界寻觅的实践和认识。民族的这种求发展的渴求,曾掀起过一股又一股吸取域外文化的新浪潮。敦煌、吐鲁番文化正是中国中世纪这种浪潮中浮现出来的花朵。  相似文献   

7.
今年二月收到宿白教授寄赠这册研究论集,感谢之至!“论集”由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编成,有周一良教授一九八一年八月的序言,于一九八二年五月出版。大约因为内容各篇都是手写影印(石印?)的,省了排字校改的时间,出版相当快。我认为这不失为一个良好的办法,尤其在所研究的文书字体有问题之时。“论集”共收十七篇文章。第一篇《敦煌写本跋文(四篇)》是王重民遗稿。重民先生在三十年代就深入研究敦煌文献,著述美富。这四篇跋文,短小精悍,是刘修业夫人检出提供的,足可纪念这位受人敬爱的先驱者。以下  相似文献   

8.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我国文学史、教育史、文化史及社会史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该书在我国古代的敦煌、吐鲁番地区曾广泛流行,因此敦煌吐鲁番出土文献中有不少的《诗经》写本留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又由《大谷文书集成》中认定《诗经》写本残片5片,就它们之间、它们与前人所认定的写本之间的关系加以梳理,同时也就部分前人已认定但仍有疑义的《诗经》写本残片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9.
敦煌吐鲁番文书中衣物量词例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量词是汉语的重要特征之一,大量的量词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产生,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域、阶层的不同,不断地发生变化.研究量词的语法功能及其形成的历史,在当今语言学界是一个热门课题,但对量词的历史发展研究尚有许多空白.在量词研究方面,中古及近代契约文书有着极高的语料价值,因为契约文书强调的是合同双方的数量问题,量词的使用非常广泛,而且用法灵活多样.我们主要以<中国历代契约会编考释>[1]为基础材料,以敦煌、吐鲁番文书为参考文献,对其中的一些衣物量词作溯本求源的考释工作.  相似文献   

10.
吐鲁番出土文书因保存了大量的方言俗语词和新词新义而成为语言研究的珍贵语料。以《日本宁乐美术馆藏吐鲁番出土文书》为例,其中的"勘责"、"庄坞"、"保知"、"即顿"等词在《汉语大词典》中未见,多为唐代新兴语词;而" "、"餧"等俗语词系形近而误录,"的见/的知"、"百方"则例证偏晚。正确释读这些俗语词,对于系统整理敦煌文书和深入研究吐鲁番出土文书语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1979年,新疆吐鲁番地区高昌古城北面约3公里的阿斯塔那古墓区出土了一批十六国时期的文书,其中有关水利灌溉的内容极其重要。本文试就这些文书并结合《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一册(十六国部分)所收录的有关文书,对十六国时期高昌郡的水利灌溉管理制度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敦煌契约文书辑校》是目前辑录敦煌契约文书最丰富且释录精审的一部著作,是学界研究敦煌契约文书不可或缺的资料.笔者对照敦煌契约原件图版,通过文书内部互证,对《敦煌契约文书辑校》的录文进行了一些拾遗补缺的勘正工作.  相似文献   

13.
乜小红新著《俄藏敦煌契约文书研究》是《俄藏敦煌遗书》出版以来第一部对俄藏敦煌契约文书进行专门性研究的一部著作。堪为拓荒之作。本文对其做了简要评介,指出了本书的三个特点。首先,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对俄藏敦煌契约文书的研究中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其次,本书在研究方法上,综合运用了多学科的知识,深入细致地对俄藏敦煌契约文书进行了研究。第三,本书以大半篇幅俄藏契约文书逐例录出文书、注释和研究阐述。最后对本书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湖北大学人文学院程喜霖教授的专著《唐代过所研究》,作为“中华历史丛书”中的一种。近由中华书局面世了(2000年6月版,以下凡引是书,仅注页码)。正如著者所言,该书“既是唐史的一部分,又是敦煌吐鲁番学研究的一部分”(跋语),著名史学家和敦煌学家王永兴先生特为惠赐序言,称其是“一部高水平的讲过所制度之书”,“诚为佳作,其对汉唐史研究及敦煌吐鲁番学研究的贡献,自不待言”(序)。老一辈史学家对该书学术价值的充分肯定和赞誉之情溢于言表。全书25万余字,由序、  相似文献   

15.
该文系日本学者武内绍人所著《敦煌西域古藏文契约文书研究》中的导言,讨论了敦煌西域出土的古藏文契约文献的全貌,列举了这些契约文书的种类,各种文字风格和书写形式,以及当时的社会历史和语言背景,内容独特,自成一文。  相似文献   

16.
行军一词在北周、隋、唐有特殊的含义,指出征的军队,即所谓"行军之号,本系出师".在吐鲁番出土的唐代文书中,有许多内容涉及到行军问题,今就其中有关三次行军的情况分别考释如下.一、?海道行军1965年阿斯塔那第346号墓出有《唐乾封二年(667年)郭?丑勋告》(以下简称《勋告》),移录如下:  相似文献   

17.
窦秀艳 《东方论坛》2021,(6):93-104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中国西北部敦煌、吐鲁番出土了大量魏晋至元明时期的文献,其中就有我国古代重要辞书《尔雅》.目前敦煌发现的雅书研究论文已有数篇,而对吐鲁番出土的雅书研究成果较少,对出土雅学文献的研究也是雅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基于此,目前藏于日本的3351号、8095号《尔雅》残片的学术价值不言而喻.对其发掘、收藏、出土地、书写时代、体式、用字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能够为《尔雅》和雅学出土文献研究提供基本资料和相关线索.  相似文献   

18.
敦煌、吐鲁番出土六种《三国志》古写本中的通假字,未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和研究。今就敦煌、吐鲁番出土《三国志》古写本中的通假字进行例释,挖掘其作为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文字材料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吐鲁番出土文书具有很高的语料价值和史料价值,其中有一些词语至今不得其解.为促进敦煌吐鲁番学的向前发展,必须对这些词语做一番诠释,今拈出四组词语进行考释.  相似文献   

20.
锅·饮食·王权──对《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一段文字的文化学解读孙林一、问题的由来:支锅称王《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是一份重要的古藏文文献,对于藏学研究具有难以估量的宝贵价值。在这份手卷中,按内容来说有3部分:(1)吐蕃大事纪年;(2)吐蕃赞普传记;(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