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我国价格贸易条件总体呈现恶化趋势,收入贸易条件一直在增长,但价格贸易条件主要反映出一国所能获得的相对贸易利益情况和其国际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对价格贸易条件仍需要重视。考察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必须和我国的比较优势情况以及贸易结构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分析价格贸易条件恶化是增长的代价还是进入比较优势陷阱的信号。  相似文献   

2.
从贸易条件、显性比较优势、资源环境和社会福利等多个角度综合研究我国是否发生贫困化增长,结果证实我国不完全具备“贫困化增长”发生的条件。但我国出口产品具有较低的附加值,出口商品结构有待提高;资源和环境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受到严重破坏,出现生态贫困;技术升级缓慢、外贸“联动效应”弱等原因使我国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社会福利提高缓慢,存在“贫困化增长”的隐患。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研究各种类型贸易条件指数所反映的贸易利益获得和分配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纯要素贸易条件,与单要素贸易条件在反映贸易利益获得途径上形成对照,并以此构建贸易增长方式的测度指数.基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为比较优势战略的假定,通过对单要素贸易条件、纯要素贸易条件以及贸易增长方式测度指数的实证研究,并结合比较优势动态属性的文献研究,说明我国对外贸易在比较优势动态属性的推动下,对外贸易不断地获得自身能力,贸易增长方式也内在地发生转换,贸易增长质量在波浪式前进中得到了提高,并不存在陷入"比较优势陷阱"的可能性,我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大量的文献讨论了贸易条件恶化和比较优势陷阱问题,但是至今却没有对比较优势陷阱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粗浅的讨论了比较优势陷阱的定义问题以及它和贸易条件恶化的关系,并指出了足以排除比较优势陷阱存在的几条标准.  相似文献   

5.
自改革开放以来,比较优势理论一直是我国开展对外贸易的指导思想.其对外贸易格局一般表现为,出口劳动密集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假设被打破以后,这一贸易格局出现了严重的不适性.导致了我国某些行业出现贸易条件恶化、贫困化增长、资源静态化的现象.比较优势不等于竞争优势,应在利用传统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实施多元化的出口战略调整产业结构,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劳动者素质来发展自身的竞争优势,从而降低陷入比较优势陷阱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FDI流向部门结构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影响--理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DI流向部门结构对一国的贸易条件有重要影响,FDI流入出口部门,一国贸易条件就有恶化的倾向;FDI流入进口竞争部门,一国贸易条件就有改善的倾向.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流向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部门,这导致了出口部门的扩张,形成了超额供给;另一方面,对中间产品的进口需求不断增加,形成了超额需求.两者共同作用是导致我国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重要原因.为了改善贸易条件,必须加强外资引导,使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进口竞争部门流动.  相似文献   

7.
价格贸易条件是贸易条件概念的核心,反映了国际贸易的利益分割情况。价格贸易条件的波动反映了一国受国际贸易冲击的情况,而价格贸易条件波动性对于经济增长是否存在显著影响则说明了一国抵御国际贸易冲击的能力。根据1981—2004年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和经济增长率的数据,利用Grimes的模型,并使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可以对我国价格贸易条件的波动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快速的经济增长受价格贸易条件波动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贸易条件恶化而收入贸易条件改善的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一份研究表明,根据计算自1993年到2002年中国贸易条件恶化13%;但同时,出口量的高速增长,使得收入贸易条件大幅改善。文章认为:由于我国粗放式的增长模式仍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善,支持贸易增长的环境代价偏高;同时贸易利益分配中存在的缺陷限制了出口增长对我国国民福利的带动;贸易条件恶化而收入贸易条件改善也是导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原因之一。因此,就国民福利而言,贸易条件恶化与收入贸易条件改善并存的后果是消极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贸易条件也出现了不断恶化的态势,我们应该认真研究贸易条件恶化的危害,采取有效措施,探索不断提高我国对外贸易效益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根据静态的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中国劳动力、土地资源比较丰富,所以在对外贸易中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同时进口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按照这个原则发展起来的中国经济产业结构层次低,贸易条件恶化,各个产业出现不同的困境。利用动态的比较优势原则分析,中国各类产业只有形成以技术、品牌为核心的竞争优势,完成从自然禀赋到后天禀赋的转换,才能真正获取国际贸易的持续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1.
论中印两国要素积累对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比较了中印两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和贸易模式的差异,并在HO理论的基础上,就中印两国要素积累对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的影响作了时间序列分析,发现两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来源不同:前者来源于其丰裕的劳动力,而后者来源于人力资本。上述分析为中印两国服务贸易部门存在的比较优势差异提供了一个基于要素因素的解释,并得出人力资本的快速积累能够为一国增强现代服务贸易部门的比较优势提供有利条件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产品贸易对农村就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贸易增长较快,农业贸易的比较优势日益突出,农产品进口越来越集中于土地密集型产品,出口越来越倾向于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农产品贸易的结构调整不仅有利于发挥我国农业劳动力富裕的比较优势,弥补土地资源相对缺乏的不足,而且增加了农业就业。实证分析证实:农产品贸易推动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农业就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是中国农业大省,山东省农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左右,连续十二年来一直稳居全国第一.山东省农产品出口以水产品、蔬菜、水果、畜产品和食用油籽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出口市场主要有日本、东盟、韩国、美国和欧盟.出口市场占有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显示,山东省农产品整体具有较强竞争力,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贸易互补性强.在山东省五大主要出口农产品中,水产品和畜产品以产业内贸易为主,水果和食用油籽以产业间贸易为主;水果、蔬菜、水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畜产品和食用油籽国际竞争力优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增加产品的种类,提高产品的质量,也可以带来规模效益和贸易收益,促进技术进步,从而成为经济内生增长的不竭之源。分工的依据是区域间农产品比较成本的大小。国内资源成本法是测算农产品比较成本的较好方法。通过对西北地区主要农产品比较优势的测算,以此为依据,对西北五省区的主要农产品生产进行了区域分工。  相似文献   

15.
从服务贸易进出口额、服务贸易行业结构、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四项指标分析来看,美国在知识和技术密集型服务产业保持显著优势,我国则在资源和劳动密集型服务产业拥有相对优势。目前,我国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水平与美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深入分析影响两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提出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是增强我国贸易整体竞争力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中美木质林产品贸易要素禀赋优势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两国木质林产品贸易量巨大,双边木质林产品贸易对国际木质林产品贸易具有重要影响。在日益扩大的中美木质林产品贸易中,两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及贸易争端。目前美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森林经营制度,而中国还面临着国内资源匮乏、大量依赖原材料进口的现实问题。通过不同类别的数据对中美木质林产品进行比较,并基于要素禀赋论,探讨中美木质林产品的产业要素优势,研究结果显示:中美木质林产品的出口结构不同,双方具有一定的贸易互补性;根据总产出和劳动力参与度,中国相对美国的产出其劳动生产率较低;根据资本劳动比值,中国在产品生产中属于劳动密集型生产,而美国属于资本密集型生产;根据劳动者技能进行的劳动力分层数据可知,中国的劳动力结构低端化程度较高。综上所述,尽管在总额和增速上中国是世界主要木质林产品生产和贸易大国,但木质林产品出口面临对外依赖性较高、劳动力密集、生产效率较低等问题。因此从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角度未来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发展应以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出口集中度,加强森林经营,丰富林业资源为对策。  相似文献   

17.
西部大开发与甘肃对外贸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甘肃对外贸易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并用实证的方法分析了甘肃在劳动生产率、劳动力成本及资源禀赋等方面的比较优势 ,提出了在西部开发中甘肃对外贸易发展的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比较优势理论是西方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国际分工的最重要的理论。近年,某些发展中国家在适用这一理论时出现了一些对进一步发展不利的形势,理论界称之为落入了“比较优势陷阱”。然而,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发展本国的对外经济贸易过程中基本遵循了比较优势原理而没有落入所谓“陷阱”,这与中国经济本身的条件和中国所执行的发展策略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9.
针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劳动就业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经济全球化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和速度影响着人们的就业,认为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含义是国际分工,因此在比较优势作用下不断扩展的国际贸易、资本的跨国流动以及由此推动的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成为经济全球化影响劳动就业的传递机制。  相似文献   

20.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隐患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加入WTO以后,国际贸易发展势头强劲。但对比较利益理论的依赖,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依然以加工贸易为主,产品多是劳动密集型。在现代世界贸易框架内,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正在逐渐地被技术和资本替代。因此,优化产业结构,把先进生产要素与资源优势相结合,创立竞争优势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