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基于网络结构嵌入理论,研究了网络结构不同维度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利用331份企业有效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本文的理论模型进行了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关系强度、网络位置和网络密度均对渐进式创新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对突变式创新产生显著负向影响;网络异质性对渐进式创新产生显著负向影响,但对突变式创新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组织结构、创新与企业绩效:环境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397家中国企业的问卷调查所得数据,检验了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的前因和后果,发现:正规化的组织结构对两类创新均有促进作用,集权化的组织结构对利用式创新有负面影响;两类创新对企业绩效均有提升作用;环境竞争性对探索式创新与绩效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而对利用式创新与绩效的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组织学习和创新对高科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探索和利用是组织学习和创新领域学者们共同关注的焦点,现有研究将探索式学习与探索式创新等同、将利用式学习与利用式创新等同,然而学习是过程,创新是结果,二者不可等同。从组织学习与创新之间的过程-结果关系出发,引入动态能力作为中介变量,构建组织学习、动态能力、双元创新的理论模型,收集来自计算机软件、生物医药、电信与通讯、新能源等高科技行业企业的218份有效问卷进行模型验证,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学习对双元创新均有正向影响,但不同的组织学习方式对不同类型创新的正向影响程度不同,利用式学习主要促进渐进性创新,探索式学习主要促进突破性创新。动态能力在组织学习与双元创新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协调整合能力是利用式学习促进渐进性创新的中介变量,重组转型能力是探索式学习促进突破性创新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4.
张婧  赵紫锟 《管理学报》2011,(9):1378-1386
探讨了反应型和先动型市场导向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进而影响企业的经营绩效。对227家制造型企业的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①反应型和先动型市场导向及利用式和探索式创新量表在我国制造业环境下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②2种类型市场导向对2种程度的创新均具有正向影响,其中,先动型市场导向对组织创新和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③2种类型的创新都有助于改善企业绩效;④创新均衡对企业绩效的改善也有显著作用。此外,研究为我国制造企业在何种程度上采纳市场导向战略管理工具来改善组织创新和经营绩效,提供了管理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动荡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尝试与不同组织进行研发合作,企业合作研发伙伴的多样性特征随之凸显。作为伙伴多样性的重要维度,伙伴类型多样性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仍存在较大争议,并且缺乏从企业内部知识网络整体凝聚特征的视角探讨伙伴类型多样性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边界条件。整合知识基础观和开放式创新理论,基于合作研发主体的组织类型,研究伙伴类型多样性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分析企业内部知识网络整体凝聚特征(知识网络聚集度和知识网络密度)的复杂调节作用。选取中国361家整车或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运用UCINET 6.487构建样本企业内部知识网络,并采用负二项回归方法、运用Stata软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伙伴类型多样性与企业探索式创新绩效之间呈倒U形关系,伙伴类型多样性较低时,提升知识网络聚集度会削弱伙伴类型多样性与探索式创新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而提高知识网络密度则增强两者之间的正向关系;伙伴类型多样性较高时,提升知识网络聚集度会削弱伙伴类型多样性与探索式创新绩效之间的负向关系,而提高知识网络密度则增强两者之间的负向关系。在理论层面,厘清了伙伴类型多样性对探索式创新的影响,通过引入知识基础结构特征为伙伴类型多样性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整合视角,深化了对知识元素整体整合模式及其对创新作用机制的理解;在实践层面,启示管理者在与越来越多的不同类型伙伴进行合作研发时留意“过犹不及”的风险,并关注技术知识基础在企业知识整合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根据知识网络凝聚特征调整开放式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6.
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与绩效:战略和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本文基于397家中国企业的样本数据,对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着重考察了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的内部匹配关系以及这两类创新行为与企业战略和环境的外部匹配关系。结果表明,两类创新行为分别对企业绩效有直接的正向影响,两类创新行为之间的内部匹配对绩效无显著影响,两类创新行为与企业战略和环境竞争性的外部匹配关系对绩效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林秋月  王文平  王娇俐 《管理学报》2010,7(7):1015-1020
通过建模仿真,基于March利用式-探索式创新分析框架,形成不同创新偏向下的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比较不同创新偏向下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产业集群的创新活动越倾向于探索式创新,创新网络具有越短的路径,网络的内聚性也越高,而在产业集群活动多为利用式创新的情况下,创新网络密度较低,具有明显的派系特征.  相似文献   

8.
武立东  王晗  崔勋 《管理学报》2024,(2):308-316
从双元创新嵌入其间的企业内外部关系网络出发,系统梳理归纳双元创新和董事会社会资本领域的研究脉络、理论发现和最新进展,构建“董事会内/外部社会资本-利用式创新/探索式创新-双元平衡”的理论模型。揭示董事会社会资本作用于双元创新的内在机理,提出董事会内外部社会资本交互整合是实现双元创新的重要组织路径,并从组织禀赋与群体互动过程两个视角识别影响二者间关系的潜在情境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仿真方法从创新效率的角度对产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下的最优集体创新网络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产业生命周期的导入期,以较高的平均聚集系数为特征的规则网络具有最高的集体创新效率;在产业生命周期的成长期,以较高的小世界系数为特征的小世界网络具有最高的集体创新效率;当产业生命周期进入成熟期以后,以较短的最短路径长度为特征的随机网络具有最高的集体创新效率。本文通过对上述结果的进一步分析得出,上述结果是由以下三个层次的原因造成的。第一,产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产业知识特征和技术机会。第二,产业知识特征会影响产业内部的知识流动和企业实现知识重组的能力,而技术机会的多少会影响企业搜寻并发现创新机会的能力。第三,较高的网络平均聚集系数有利于促进知识流动,而较短的平均最短路径长度有利于企业搜寻并发现创新机会。最后,本文提出了以上结论对创新政策制定者的一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商业模式内容创新意味着创造新价值或增加新价值创造活动,是创业企业实现快速成长的重要途径,但我们对于"创业企业如何实现商业模式内容创新"仍知之甚少。本文以企业网络理论为基础,从商业模式内容创新事件入手,横向比较与纵向分析相结合的归纳式跨案例研究方法探索了上述问题。本文发现商业模式内容创新是一系列事件的递进式组合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横向跨案例分析表明,创业企业所嵌入网络结构通过促进以知识获取为核心的获得性学习影响商业模式内容创新,而网络行为依赖以知识创造为核心的试验性学习作用于商业模式内容创新;纵向跨案例分析显示,与网络理论强调的"结构—行为—绩效"逻辑不同,网络结构和网络行为在商业模式连续性内容创新事件中存在着互动关系,在创业企业成长阶段,与基于网络结构的知识获取机制相比较,基于网络行为的知识创造机制是诱发商业模式内容创新的更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体系研究——基于产业创新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苟仲文  李仕明  曾勇 《管理学报》2006,3(6):741-744
在对技术创新和国家创新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创新的概念。从技术利益驱动、市场竞争驱动、区位竞争驱动、应用需求驱动、产业政策驱动5个方面探讨了信息产业创新的创新驱动,并从技术创新、产业链创新、产业集群创新、应用创新、政策创新5个方面构建了信息产业创新的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企业30年创新:机制、能力和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宏观统计数据和我国领先企业调查资料的归纳、比较,分析了我国企业的创新机制、创新能力和创新战略模式.研究发现:在20世纪末,我国企业就已初步形成了市场导向的创新机制;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已得到较大幅度提升;企业的创新战略模式从模仿创新开始,现已出现了原始创新和赶超创新;但是,与国外企业相比,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水平还需继续提升.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全面创新管理的框架,分析浙江省机械行业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情况.首先,根据全面创新管理的范式,构建主要的创新能力,分析总体的情况,然后探索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状况.最后对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作了一定分析.  相似文献   

14.
许庆瑞教授是杰出的技术创新管理研究专家和创新管理教育家,是我国技术创新管理理论的重要开创者和奠基人,也是我国管理科学领域重要开拓者.本文较系统地回顾许庆瑞教授在创新管理领域的理论贡献和学术成就,把他的创新学术思想分为创新理论倡导、二次创新理论、组合创新理论和全面创新管理理论四个阶段,并回顾这四个阶段的主要学术观点和学术成就,以及他在推进我国技术创新工程方面的重要贡献,旨在为我国创新管理领域的深入研究,为构筑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理论提供参照和启迪.  相似文献   

15.
我国工业创新分布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我国工业创新分布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指出U-A模式在解释我国工业创新分布上存在一些缺陷,揭示了发展中国家以及处于创新踉随状态企业工业创新分布存在的独特性,即"二次创新模式"的成因及其与"U-A模式"之间的转换条件.  相似文献   

16.
曾武 《管理学报》2012,(5):772-776
应用双寡头动态博弈的均衡方法,研究企业创新能力对企业进行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影响;引入产品创新成本系数的概念,建立企业的创新能力、竞争激烈程度以及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种类的关系,推导出企业创新模式的判据式。结果显示,企业产品创新能力越强,在Bertrand竞争和Cournot竞争中都选择产品创新的可能性越大。当企业产品创新能力下降到一定的程度,高质量企业在Cournot竞争中首选工艺创新;低质量企业在Bertrand竞争中首选工艺创新。  相似文献   

17.
全员创新提升创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国内外全员创新实践的回顾以及前人的研究,本文提出了支撑全员创新的全要素创新的概念模型,并通过大样本问卷分析,揭示了全员创新实施所缺失的创新要素:创新文化、信息系统和组织结构扁平化.针对这三种创新要素的缺失,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同时,结合国内外大企业全员创新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中小企业实施全员创新的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多主体参与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环境下企业创新活动的基本特征。为了明确各创新主体参对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本文构建了一个包括供应商和顾客参与的创新模式选择博弈模型。对模型分析发现,根据企业选择的创新模式不同,可以形成三种竞争市场,采用演化博弈方法对模型均衡结果求解,得到以下结论:供应商和顾客参与能增加企业选择突破性技术创新模式的比重,减少选择渐进性技术创新比重,且这种影响随着市场中选择突破性技术创新比例增加而增加;当创新产品为价格弹性需求时,顾客参与更能促进突破性技术创新,当创新产品为价格非弹性需求时,供应商参与更能促进突破性技术创新,这与渐进性技术创新的结论截然相反。采用数值算例对结果进行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论。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揭示多主体参与对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也对在多主体参与条件下,企业的创新资源配置这一创新的核心问题做出了一定的解释。  相似文献   

19.
Low-end innovations, defined as new products or services that expand a market by addressing consumers with a low willingness or ability to pay, have a dual purpose – they can be a prerequisite for firm survival and growth and a major driver of societal change. To overcome the scattered nature of existing low-end innovation research and its lack of an explicit capability conceptualization, which limits academia's ability to move extant knowledge about the domain forward and limits firms' abilities to reliably produce successful low-end innovations, we present the results of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99 journal articles) and a multiple case study analysis (7 cases). The resulting framework helps understand what constitutes a low-end innovation capability. The findings show that firms need a specific and interdependent capability set consisting of internal dimensions (low-end culture and commitment, integrated cost-reducing innovation, high volume scaling), interface dimensions (distant customer needs acquisition, iteration, total solution development) and external dimensions (access creation, low-end support networking) to cope with low-end marke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The study also identifies market- and firm-specific contingencies for each capability dimension and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w-end and “regular” innovation capability.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企业由于创新封闭,造成研发经费投入重复浪费等问题,探讨一种更能充分有效地利用企业内外部资源进行创新的多主体参与的开放式创新模式。运用博弈论方法,构建一个基于企业、供应商、顾客三方参与的开放式创新模型,分析在不同开放程度下,各参与主体的福利变化情况。研究表明,随着创新模式的开放,将更多参与者吸引到企业创新中,是有利于提高各方及整体福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