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技工学校的生源大多来自未升入普高的初中毕业生,这些学生在就读技工学校时,往往带有升学失败的心理阴影.其心理问题若不及时加以引导,则容易出现心理疾患或误入歧途.因此,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分析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现状,找出克服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成熟的个性心理品质必要的手段,对做好班主任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寄宿制方式就读的初中学生愈来愈多,这一学段的学生因生理、心理发育变化、学习内容、环境等变化,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加之寄宿制学生与走读生相比,与父辈相处时间较少,家庭缓冲时空小,受父辈关爱、熏陶影响相对少,教育引导不当,极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构建“学校——学生——家庭”心理教育干预系统、对确保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三个主体是:学生、教师、家长,基于此和实践经验,我们认为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建立“学校——学生——家庭”心理教育干预系统。一、构建学校教育干预系统心理…  相似文献   

3.
中职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因社会,学校,家庭等原因普遍存在自卑心理,虚荣心理、妒忌心理、烦躁心理、厌学心理等心理障碍从而影响数学学习.笔者从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入手分析,并相应提出对策:1.心理辅导策略;2.激发情趣策略;5.角色转变策略;4.查缺补遗策略;5.数学评价策略.  相似文献   

4.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学校对学生管理的基本单位.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中坚力量.班主任除搞好班级工作的日常管理工作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安全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特别是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爱好,特长,习惯,家庭情况,教育成长的环境,成长历程,心理偏差等要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疏通,交流引导,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健康成长,起着关键的作用,也就是班主任但当起心理辅导角色.  相似文献   

5.
实践证明: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之一,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通过学科渗透;二是开设心理辅导咨询;三是进行心理环境建设.相对来说,学科渗透更易于操作,更为灵活.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以公民教育为依据,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历史教学有可能,也有必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那么,历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如何进行学生健康心理的引导?  相似文献   

6.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作文写作很多都有一种畏惧心理,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中职学生自身表达基础差和生活积淀少,二是教师的作文要求及指导方法不当.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应在作文指导多下功夫,让中职学生克服这种畏难情绪,提高其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7.
中等职业学校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把<职业指导>教学作为职业学校的重要工作,做到<职业指导>教学与心理辅导、职业能力、职业道德的培养相结合,提高学生就业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既是联系各科教师及学生之间的纽带,同时也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职业教育是教育领域的一种特定教育,具有其独特性;当前中职学生的三种心理状态值得关注:一是挫折心理;二是厌学心理;三是成功心理.如何有效疏导,需要中职班主任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教育观、人生观、学生观和质量观.中职班主任肩负着举足轻重的神圣使命,这一使命要求班主任工作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而且真正做到这一点,在班级管理中就不能不讲究工作策略与技艺.  相似文献   

9.
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它能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陶冶高尚的情操,使促进智力和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力手段.艺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他学科教育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初中学生,是一群刚从各个小学升入初一的新生,每个班有其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情况,但总的来说,这些刚升人初中的学生,音乐心理有相同的方面. 一、在音乐认知方面.  相似文献   

10.
求职时要实事求是,要正视就业难的严峻形势.只要是个有心人,每一段职业经历,都是人生的积累,都是在为发展目标的实现付出努力.但中职学校有的学生往往存在一些不良的就业心理,因此加强学生良好的就业心理教育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总结小学生心理咨询56份案例发现,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人际关系.本文总结了小学生三种主要人际关系(包括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及其不良的表现,而不适应的人际关系容易引发小学生的负性情绪,进而影响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学校、家庭都应致力于营造一种促进学生良好人际关系发展的环境氛围,通过这样的方式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传统的学校教育只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智力发展,忽视其心理素质及心理能力培养.教育要从根本上打破陈旧的教育模式,必须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心理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3.
一、主题辨析1、目前,学校心理辅导课成为一种摆设,没有多少学生愿意得到辅导。学校心理教育活动尽管热热闹闹,但学生心灵世界始终冷冷清清。2、学生物质上富有,精神上匮乏。家里的父母外出打工,忙得春节不能回家,子女只好被驶出爱的港湾。当看不到父母亲切的身影,得不到父母温情地爱抚,吃不到父母可口的饭菜时,孩子就像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寄宿制方式就读的初中学生愈来愈多,这一学段的学生因生理、心理发育变化、学习内容、环境等变化,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加之寄宿制学生与走读生相比,与父辈相处时间较少,家庭缓冲时空小,受父辈关爱、熏陶影响相对少,教育引导不当,极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构建"学校--学生--家庭"心理教育干预系统、对确保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和谐校园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实现学校全面和谐发展,使学校成为有文化,有内涵、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整体效应.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能给师生创造一个有形而庄重的心理.磁场",能在无形中统摄全体师生的灵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  相似文献   

16.
史川 《决策探索》2008,(14):46-46
随着社会对技工学生数量需求的日益增长,技工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技工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广泛共识.目前技工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自我实现愿望比较强烈,渴望得到尊重与认同,渴望被当作"大学生"看待,要求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学习、生活空间和师生平等心理.  相似文献   

17.
学习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的非认知因素之一.所谓学习态度,一般是指学生对学习及其学习情境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它通常可以从学生对待学习的注意状况,情绪状况和意志状态等方面加以判定和说明.学生的学习态度,具体又可包括对待课程学习的态度,对待学习材料的态度以及对待教师、学校的态度等.  相似文献   

18.
在学校的教育实践中,"问题学生"是一个带有普遍性并着实令人头疼、焦虑的问题.问题学生通常在学业、行为、心理、生理、情绪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和不足.  相似文献   

19.
在西部农村中学,如今正有一种非常明显的趋势,有"心理创伤"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由此给学校和老师的德育工作带来不少的难题.  相似文献   

20.
文章简要分析了在中等职业学校中留守学生的现状,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留守学生班主任工作的创新之处,主要包括班级建设、活动开展和心理辅导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