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浅析钢琴曲《二泉映月》的音乐及演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琴曲《二泉映月》是我国著名作曲家储望华先生根据阿炳的同名二胡曲改编创作的一首中国钢琴作品。该曲在原作基础上,在曲式结构、音乐色彩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大胆尝试,利用钢琴表现力丰富的特点,深刻展示出了原作丰富的内涵,音乐形象鲜明、生动。本文通过阐述作品的创作背景,分析作品的音乐结构,并对其演奏作分析研究,旨在探索作品中由民族钢琴音乐所表现出的那种民族特色和极强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2.
阿炳是我国著名的民间音乐家 ,他创作的《二泉映月》二胡曲优美婉转 ,如泣如诉。既表现了江南明媚的风物景色 ,也表现了自己坎坷悲惨的人生道路。拉好这首二胡曲首先要理解曲调的思想内涵 ,把握好曲调的音乐形象及风格特点 ,其次要在演奏技巧上下功夫 ,平稳深沉的乐段要用缓慢的硬弓 ,怨愤激越的乐段要饱满并且和揉弦密切配合 ,到高潮的主题曲时要紧凑 ,要控制好高把位 ,加强运弓的力度 ,只有将曲调特殊的蕴含及韵律充分表现出来 ,才能感染听众 ,达到曲调与演奏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3.
胡志平在演奏《二泉映月》时除展示了其深厚的演奏技巧外,更多的展现出他一以贯之,在艺术境界创造中所追求的“骨象表现”,在追求原作的精神实质外,体现了其弦法之外的作品内在的精神气质,结合自己的审美体验,很好的诠释了这首经典名作。  相似文献   

4.
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传世的<二泉映月>二胡曲,内容深刻、结构严谨、艺术新颖、演奏手法有所创新,成为我国民族音乐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今天,我们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对二胡教学与演奏的提高,而且对弘扬我们民族音乐优秀传统和创造民族的新音乐文化,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杨祎 《九江学院学报》2009,28(1):115-117
<二泉映月>是二十世纪闻名中外的民间音乐家华彦钧的一部传世之作,它用优美而深沉的旋律,以富有江南风味的音乐特色,描绘了作者在苦难中憧憬光明的坎坷人生,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6.
弗兰克是“法国近代音乐之父”,其《A 大调小提琴奏鸣曲》被视为世界小提琴的经典作品。博采众长使弗兰克的该作品具有法国气质的织体、清晰的句法、传统的和声语言、三度调性转换、精致的构思、完美的形式,既体现了对传统的继承,也体现了时代的创新,对后世音乐具有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二泉映月》作为华人音乐经典 ,永远闪耀着生命之光。从《二泉映月》的内涵探讨入手 ,分析其乐章的意蕴生成 ,可以看出乐章依次生成转换的内在逻辑结构 ,即从“个人身世感叹” ,向“不幸社会告白” ,再向“生命家园建构”超越 ,其基点是对人生命运的搏击  相似文献   

8.
钢琴独奏曲《二泉映月》是我国众多钢琴改编曲中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它浸透着原二胡曲作者阿炳与改编者储望华的心血与智慧。该曲风格含蓄凄美,意境深远,柔美宛转,具备较强的民族艺术特征。钢琴曲《二泉映月》的民族音乐创作原则在于弱化西洋和声功能性,和弦更加丰富,采用民族旋法结构,布局更加合理,模仿民族乐器音色,情感更加奔放。《二泉映月》充分借鉴了中外音乐理念,展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其民族特色表现在中西合璧,多声交响,线性旋律,五声调式,变奏曲式,意境优美。相信通过本研究能为钢琴独奏曲的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依据,不断推动我国钢琴独奏曲的理论研究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肖邦的《b小调谐谑曲》是他很有代表性的一个作品。也是演奏起来很有难度的一个曲目。从当时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内心所具有的爱国情感的这一层面为切入点,进而论述演奏该曲目时所应该掌握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中国风格弦乐四重奏作品富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演奏好中国风格弦乐四重奏作品,需要对作品和演奏技法进行深入的探究。通过研究中国风格弦乐四重奏作品的历史形成和创作途径,以及作品内容和内涵,明确作品要表达的风格;通过对演奏方法、技巧的探索及各乐器演奏者内部的协调配合,达到全面、到位地体现中国风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自古以来,"月"作为音乐艺术的一个题材,被赋予高远、润洁、和美、清幽的审美内涵。本文通过《平湖秋月》与《二泉映月》这两首以月为题的乐曲间的对比来感受乐曲的情感内涵。  相似文献   

12.
"《春秋》五例"和"隐义以藏用"在"道—圣—文"的话语模式中逐渐成为中国文人公认并效法的权威学术话语。首先,与《春秋》笔法贵曲相似,古代文论家们认为文学创作应采用一种曲折迂回的言说方式,即不能直说,而必须绕着弯儿说。其次,与《春秋》笔法用晦涩相似,古文论家也崇尚含蓄蕴藉。第三,与《春秋》笔法之贵曲用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褒贬劝惩相似,有些文论家强调曲折迂回,崇尚含蓄蕴藉也是为了更好地"美刺箴诲"。而中国文学作品中影射技法的产生和兴盛,则既受《春秋》笔法尚"隐"观念的影响,也是封建专制强权政治压迫文学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长篇小说《红月亮》是日本作家中西礼以自身童年经历及其家族成员的兴衰变迁为叙事主线的现实主义力作。小说以中国东北为历史舞台,以极富感染力和冲击力的语言艺术手法塑造出一个个鲜活而生动的人物形象。小说的创作特点包括意识流手法的成功运用,令人叹服的女性人物形象塑造等,给读者以耳目一新的印象和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4.
虽然<春秋>全文并无"義"字,但"三传"通过阐释<春秋>之"義",正好衔接了"義"在此前后的文化内涵,将本来仅是针对"天-王"关系的"義"扩展到"天-王-诸侯-大臣"、"中国-蛮夷"的维度.孟子和其他战国思想家又进一步将其扩展到君子修养和普通个体的心性使用层面,"義"成为一个重要的伦理道德性范畴.这种衔接并非巧合,"義"之所以成为阐释<春秋>的核心,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春秋>的文本性质与功能具有"義"的原始发生内涵与指代功能:"義"将"羊"置于"我"之上,它表征出王权的神圣性、仲裁性,以及神灵监督王权的合法性.<春秋>包含了天与时政纲领的依赖关系,以及天与君王及大臣的责任关系.它既能表征出王权的神圣性,又能监督王权的合法性."神"与"王"的神圣关系、史官记事对"王"的监督功能是"義"和<春秋>内在相通的契合点.历来阐释<春秋>者无不从"義"字着眼,这不是偶然,而是间接地旁证了<春秋>的巫史性和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5.
《月泉吟社诗》为元初人数最多、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遗民诗社——"月泉吟社"所创作的作品,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社总集"。其作者大都为故宋遗民,由于处于特殊的时代,他们的诗歌创作不敢直言心声,只能以隐晦曲折的方式流露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根深蒂固的民族情结。他们借歌颂田园风光以抒发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思,通过对忠臣义士的追慕和对现实的关注揭露,以表明自己不为元廷的官爵利禄所诱惑的孤介情操,表现自己隐逸抗节的志向,从而使文本内容具有深远的思想价值和审美意韵。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音乐具有旋律美,中国古典音乐旋律美主要通过两种形式表现:一是流畅的旋律;二是多变的旋律。中国古典音乐的旋律美可以升华人类的情感,净化人类的心灵。  相似文献   

17.
元代曲论以特殊的理论形态从尊崇曲体、规范曲式、指导曲唱等方面表现了务实尚用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元代散曲家与酒的关系密切。《全元散曲》反映了他们的沉醉的生活与巅峰体验。元代酒散曲中虽然存在着一种酒神的叛逆,但既借助于酒的物质消解,更辅之于庄、陶式的心理调试,从而使得悲剧意识得到稀释,是元代文人饮酒的主心态。  相似文献   

19.
在探讨《二年律令》文字的书写风格、书写速度、文字布局、文字结构、书写笔画等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二年律令》书手、书体的情况。《二年律令》应由三位书手书写完成,其中一位书手为主要书手,书写了半数以上的竹简简文,而其他两位为辅助书手。  相似文献   

20.
李燕 《南都学坛》2009,29(2):34-38
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这一表述包含了两个前后相联的意思:其一重点在于"《诗》亡",即何以"《诗》亡"是"《春秋》作"的前奏;其二重点是"《春秋》作",即何以《春秋》继"《诗》亡"而起。这两个问题与早期史鉴思想及儒家教化思想密切相关,并对中国传统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