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导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低效,有学校、家庭及其自身的原因,然而今天社会的消极影响尤其不可小视.文章针对社会消极影响,从净化社会风气,振奋民族精神.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积极作用,以及从微观着手营造爱国主义教育宏观情境等五个方面,提供社会视阁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2.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针对当前国内外面临的新形势,具体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维护国家主权,保持政治稳定、促进民族发展、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心智成熟等多角度分析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深究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国内外变化趋势、社会热点问题、网络及大学生自身存在的新特征带来的严峻形势和挑战。探索理性看待国外新的变化趋势、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热点、加强爱国主义网络教育的实效性、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等有效对策,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社会思潮在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起着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应通过其教育主体的自我提升、教育内容的完善、爱国主义教育的拓展等方式积极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4.
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全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空前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应着力于从契合全媒体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诉求出发,从创新优化教育内容体系、创新改革教育方法体制、创新搭设教育载体矩阵等三方面深刻挖掘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爱国主义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效果不容乐观,在其客观因素中,社会原因不容小视。为此,笔者结合问卷调查数据,探析了导致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低效的三大社会原因,以期为提高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深入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形势下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爱国主义教育包括社会主义教育、国家主权教育、改革开放观念教育、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时代内容.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还要充分利用课堂、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多种载体.  相似文献   

7.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指出要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颁布实施,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价值遵循与行动指南,彰显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优化路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应对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可从融入课程、实践育人、营造氛围、多方协同等四个方面着手,不断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丰富创新各类主题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统筹规划筑牢校园爱国主义文化底蕴,有效保障爱国主义教育顺利实施,进而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美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高校以历史教育、成就教育、国情教育、危机教育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感;以宗教教育、法制教育、公民教育、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理性爱国主义;以社会教育、榜样教育促进以人为本的爱国主义教育;媒体和网络积极促进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这对我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祖国四化建设、中华民族腾飞的历史重任.文章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了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立志成才的动力, 爱国主义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 爱国主义教育使大学生抵制腐朽思想.  相似文献   

10.
广西爱国主义文化的内涵包括物质文化成果和思想精神成果两个方面。当前,广西爱国主义文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意义在于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理想信念教育的话语认同,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团结互助精神的形成,有利于推动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树立。因此,立足于广西高等教育的实际,应该从挖掘爱国教育资源、充实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载体和建立配套保障机制等三个主要路径,促进广西爱国主义文化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双赢。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使原有的价值系统与信仰体系受到了深度的解构。德国当代著名思想家哈贝马斯提出的以宪法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法律爱国主义,为我们建构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决定了法律信仰将成为社会信仰的基础选择,而多民族共生的国家形态使得以公民身份取代狭隘的族裔身份成为社会稳定的最佳取径。只有这种基于法律认同所感知的国家认同才能带来正当的公民忠诚与公民团结,才能促进国家的长久稳定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2.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爱国主义的当代主题,为实现现阶段共同理想,就需要把新时期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这一过程不能离开爱国主义教育,而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问题的本身也需要加强和改进。  相似文献   

13.
国格是国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凝聚力所在。苏武历经十九年磨难,始终不移大志,以自己的人生秉承儒家国格伦理,并给予彰显为:尽忠守节、忠君爱国;生死度外、死守大义;自强不息、高风亮节。新时期,弘扬苏武国格伦理,一是有助于加强当代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二有助于塑造和完善当代青年诚实守信的理想人格;三是有助于加强当代青年意志力的培育;四是有助于加强当代青年人生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14.
论海外潮人的恋根情结——以侨领林义顺、蚁光炎为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辛亥革命时期新加坡的林义顺和抗日战争时期泰国的蚁光炎是近代两位具有典型意义的海外潮人侨领 ,从他们对故乡和祖国不遗余力的支持与帮助的具体事迹 ,可以看见海外潮人极为突出的文化特征———浓重的恋根情结 ,文章探讨了由这种恋根情结升华起来的强烈的报国意识及其所赖以生成的深层文化基因 ,以及这种恋根情结在现代社会尤其在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所可能产生的正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孔子的爱国主义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他提倡“孝亲敬祖”、“忠君报国” ,培育了中华民族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他主张“用夏变夷”、“和为贵” ,为中华民族大融合奠定了思想基础 ;他关于“大一统”的政治主张 ,铸成了中华民族要求统一 ,反对分裂的民族心理 ;他崇尚“志气”、“节操” ,培养了中华民族的爱国献身精神。在孔子爱国主义思想哺育下 ,形成了中华民族光荣、深厚、持久的爱国主义传统 ,在今天新的历史条件下 ,这种爱国主义传统正在升华为实现祖国大团结、大统一、大振兴的巨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6.
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当今高扬时代主旋律的伟大工程,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新的冲击和挑战。作为大学德育工作者,要正确理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性原则,激发大学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促进大学生个性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深入剖析了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诸因素,明确指出,当代世界政治斗争和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社会转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负效应、家庭教育的偏差以及高校德育工作的缺陷与不足都对大学生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这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提供了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18.
“五四”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挽救民族危亡的关键时期,当时的青年人出于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强烈的责任意识,勇于承担起民族解放和独立的社会责任,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今天,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当代青年人、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应谈将“五四”运动倡导的爱国、民主、科学、进步的“五四”精神内化为自身强烈的责任意识,并以责任意识为理念,勇于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和时代任务.  相似文献   

19.
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与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视并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代各国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特征。其严密的组织实施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启示我们,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突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主题;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切实做到贴近时代、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发挥多门课程的作用,构建全方位思想政治教育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