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概念的外延是概念的基本特征之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构成概念的两个方面。那么,概念的外延是什么?各种逻辑教材的定义不尽一致,其中以概念的外延是不是客观事物的问题来说,就很有值得讨论的地方。金岳霖先生主编的《形式逻辑》是这样定义的:“概念的外延,就是具有概念所反  相似文献   

2.
一语义的性质之首 ,是语义的客观性。词的客观概念是语义的基石 ,它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 ,每个词或词组的概念所完成的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描述 ,具有内涵 (connotation)和外延(extension) ,内涵是主要的 ,外延是内涵延伸的概括扫描。句式描述 (sentencedescription)是语义的表象形式 ,是语义的一种联合而完整的具体实施 ,这一具体实施的结果 ,便产生了语义思维 (semanticthought)的交际效应。在社会的语言实践中 ,我们不止一次地观察到 ,句式描述往往不能准确清晰地…  相似文献   

3.
正传统与现代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的范畴。传统是指历史相沿下来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物质与非物质的东西,是一个外延最宽、反映客观事物最一般的概念。而现代则是一个由时间过程与时代特征所组成的概念,是现代社会与现代人所具有的属性与特征。  相似文献   

4.
数学概念是反映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在思维过程中,人们依靠概念构成判断并形成推理。概念在逻辑上有内涵和外延,种类,关系等内容。概念的语言形式是语词。所谓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是对事物质的方面的描述;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事物的总和(范围),是对事物量的方面的描述。概念内涵与词义相当,但也有区别。词义是表达概念内涵的,词义通过概念间接地反映客见事物。词义有表达概念的作用,但有一词多义,有一义多词。例如,“相”这个数学概念,在开方运算中它可表示开方的结果,在一解元n次方程中它可表示方程的解,这是一词多义;正整数和自然教表示同一概念,正方体和立  相似文献   

5.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不仅在传统逻辑,就是在现代逻辑中也有重要的意义和地位。概念的外延和内涵的关系是一种客观存在,绝不会因为人们对它的表现形式的认识不同而加以改变、游移:内涵决定着外延、外延反映并表现着内涵意义;二者密不可分,有外延必然有内涵;属种关系的概念间还存在着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并非反比关系),这是概念的划分、限制和概括的根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前许多逻辑学专著和教课书在概念分类中都涉及到虚概念。很多人也承认虚概念是一种概念。但对虚概念的解释却多失之于片面。有的说虚概念“既无外延,也无内涵”;也有的说虚概念“是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概念”,或“是人们主观臆造的幻想”。而且他们多以“上帝”、“神仙”、“乙太”等为例论证虚概念的荒谬。这些论述否定了虚概念存在的意义。概念作为一种思维形式,既可以反映客观,也可以反映主观。因为人类是有语言思维的高级动物,不仅能反映客观上存在的事物,也能反映因受客观事物刺激而产生的(或构造的)现实中尚不存在的“主观世界图景”。这种思维中产生的图景是人类特有的创造。人们在进行思维时往往也要运用这个“主观世界图景”,并命之以“名”(概  相似文献   

7.
本文仅就模糊数学的模糊认识功能谈谈个人之浅见。 (一) 模糊数学是研究和处理模糊性现象的数学。在这里,概念本身没有明确的含义,模糊概念就是指概念的外延没有明确的限定而使所反映的事物变得模糊不清的现象。模糊性的根源在于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着中间环节或中介过渡,存在着亦此亦彼的融合现象。正确  相似文献   

8.
一、集合概念是不能否定的对集合概念持否定态度的人,其理由大致是: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的区分不是以概念外延为标准,而是以概念内涵为依据,即看它所反映的对象是否为集合体;在概念使用中,只要使用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就足够了。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其一,内涵和外延是一个概念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  相似文献   

9.
人对事物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人对概念的认识也是不断深化的。虚概念同真实概念的不同就在于 ,虚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及其特有属性 (或本质属性 )在客观世界中是不存在的。虚概念 ,作为概念家庭中的一员 ,它理所当然的具备概念的两个逻辑特性 ,即虚概念也有其内涵和外延。正确理解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仅使我们对虚概念的认识比较完满。同时也更加准确地去掌握和运用虚概念  相似文献   

10.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没有反变关系,因为如果承认种概念的内涵比属概念的内涵多,那么其内涵就必须是:这个概念所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加上它上位概念的特有属性,如此类推,将一直加到范畴为止,这与概念的内涵定义相矛盾.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质和量的关系,是量变引起质变,或者质变引起量变.概念的限制与概括也是这种质变与量变的关系.如果说存在反变关系,那就变成量与量的关系了.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地方立法是指省级权力机关依据法律授权,按照一定程序在法律允许的事项和范围内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活动。怎样理解我国地方立法的性质,目前法学界尚有争论。分岐的焦点是:我国实行的是几级立法,省级权力机关制定法规的活动是不是一级立法?而产生这种争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他们所使用概念的涵义不同。有的同志认为,我国实行一级立法即国家立法,地方既没有立法机关也没有立法权,因此地方不是一级立法。这里所使用的法律、立法、立法权的概念是狭义的。而有的同志认为,我国是中央和地方两级立法或多级立法,他们所使用的法律、立法、立法权的概念却  相似文献   

12.
语词有外延、内涵和形式三种用法;语词意义包括内涵意义和外延意义;语词的本质是观念,是"反映";语词无不表达概念;区别内涵意义和外延意义,有助于解决分析哲学所碰到的某些难题,有助于对定义这一逻辑方法作出科学分类,以修正传统定义理论。  相似文献   

13.
1 概念论的一点补充在普通逻辑概念论的教学中,笔者参照集合论中“元素”概念,补入了一个称之为“外延元素”的概念.笔者把外延元素初步定义为:是具有概念内涵所反映的那些属性,且不能再划分的事物分子.这一定义包含有两层意思:  相似文献   

14.
语言与形象     
一语言是由一系列的词按照一定的语法关系组合而成的。词所表现的是概念。概念不象感觉、知觉、表象那样在反映客观事物时带有直观的性质,而是客观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概括而抽象的反映。因此概念不带有任何形象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化大生产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企业日益朝着宏大、复杂和信息、因素众多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企业领导者要具有超前思维的能力。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思维的结果,即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二是指思维的过程,即人运用概念来作判断和推理的功夫,也称思维方式。超前思维,就其思维结果来说,是指思维“超前反映”的能力,即思维的超前性。预见、预测和未来研究就是“超前反映”的表现形式;就其思维过程来说。它是指思维要超前于客观事物(思维对象)的发展而发展,是相对思维与客观事物的发展间的关系而言的。  相似文献   

16.
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关系之新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之间的关系问题既是逻辑学研究的一个难点,又是逻辑学家们长期争论的问题。不同学者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原所秀同志认为:“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的区别是指集合概念与普遍概念的区别。”①也有一部分人仅仅以两者反映的关系来区别两者。本文认为他们的观点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两者的关系。但是,如果不能解决此问题,就可能产生概念不明确、判断不准确、推理不符合逻辑等一系列错误;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又是对人们认识成果的总结,还是构成判断、进行推理的基本单位。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不固定,…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及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出发,将资本等经济范畴区分为反映资本主义经济特有关系和反映商品经济特有关系这两类不同内涵与外延的概念,并认定社会经济的共同范畴与商品经济的共同范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而提出了资本等经济范畴可以成为几种商品经济的共有范畴,但不可能成为几种社会经济的共有范畴的基本观点,同时对如何正确使用具有不同内涵的资本等经济范畴提出了较为具体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在现有的逻辑理论中,对概念的限制和概括,是以具有属种关系的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间的反变关系为基础的。关于反变关系的内容,一般的逻辑著作阐述为:“一个概念的外延愈大,则它的内涵愈少;一个概念的外延愈小,则它的内涵愈多;反之,一个概念的内涵愈少,则它的外延愈大;一个概念的内涵愈多,则它的外延愈小。”正由于此,通过减少一个概念的内涵,就可扩大其外延,增加一个概念的内涵,就可缩小其外延,从而对概念进行限制和概括。笔者认为,上述反变关系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19.
专科目录的编纂首先要解决所反映对象的定义 ,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陈桂声先生的《话本叙录》同样得先明确“话本”的定义。此前的研究就出现过扩大或缩小话本外延的两种情况。《话本叙录》对话本概念的理解是建立在中国诸先辈学者的基础之上的 ,没有扩大其外延而将故事性的东西都收进来 ;也没有缩小其内涵而将拟话本屏弃不录。故其在凡例中说 :“本书叙录之话本、拟话本 ,乃指古代说话人作场之本及文人仿作 ,多为短篇白话说部 ;明前或有演史者 ,如《五代史》、《三国志》平话 ,虽云长篇 ,然要亦说话之本 ,仅得梗概 ,与后代章回说部如《…  相似文献   

20.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最基本的逻辑特征,也是语义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因此,明确二者的关系是很有意义的。传统逻辑认为,内涵是概念质的体现,外延则是概念量的表现,故和其他事物一样,概念也是质量的对立统一,概念内涵和外延之间是对立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