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吉悌 《学术界》2001,(1):192-196
“理”、“欲”之辨是中国哲学史上一大问题 ,南宋朱熹是儒学中对之集大成者。朱熹认为“天理存则人欲亡 ;人欲胜则天理灭” ,因而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 ,要求人们“革尽人欲 ,复尽天理。”〔1〕朱熹说 :“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 ,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2〕他还说 :“今天下之事莫不有理。臣之事君便有忠之理 ,子之事父便有孝之理”。〔3〕可见他说的“天理” ,其要义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三纲”、“五常” ,这似乎是共识。但对朱熹“人欲”之说的解释似有歧义 ,尚须讨论。以往一般认为朱熹讲的“人欲”就是人的一切欲望 ,…  相似文献   

2.
理欲关系作为中国古代伦理道德的核心问题倍受历代学者关注.朱熹在继承宋儒理欲之辨的基础上,提出并阐释了"明天理,灭人欲"的理欲观.该观点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伦理思想的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且影响深远.目前学术界对该问题探讨的文章可谓蔚为大观.  相似文献   

3.
再论“天理”“人欲”□杨达荣“存天理,灭人欲”是程朱理学的重要命题和归宿。笔者去年写过《朱熹的天理人欲辨析》一文①,主要从历史背景分析理欲之辨的伦理意义。本文打算从更深层次和更广泛意义上,讨论天理人欲论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影响。一、“天理”“人...  相似文献   

4.
对张立文先生关于“天理”与“人欲”研究的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朱熹关于“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思考,是对于杜会发展规律的一种艰难探索,而不是单纯的伦理道德问题。但是,他的这种理论思考,在后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地遭到人们的误解、歪曲和利用,直到今天一些著名的学术著作仍然对此一理论误解很深。这关系到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本文作者对张立文先生关于“天理”与“人欲”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天理和人欲的关系是我国历史上长期争论的重大哲学问题之一 ,特别是在两宋时期 ,它被讨论得更加频繁和透彻。很多学者对此都有自己的理解 ,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其中影响最大的 ,是二程和朱熹的理欲观。从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出发 ,分析程朱理欲观形成的背景 ,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理论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说不是封建礼教,而应当是人文礼教."天理"是指千百年来人类社会所规定的共同遵守的道德原则,是公正是非之心,是天地本善之心."人欲"就是心的疾病,是私欲,是追求过度的物质享受.朱熹充分理解了古圣先贤推行人文教化的要旨.将它高度概括而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一命题."灭人欲"不是要扼杀人性、灭除性欲、食欲、爱欲等,正常合理的"人欲"就是"天理"."存天理"是向善,"灭人欲"是去恶.通俗地说,"存天理灭人欲"就是加强道德修养以防范个人欲望的过度膨胀,维护社会、道德、政风和民风的和谐与美好,这归根结底还是人性修养问题.它不仅是宋明理学做人哲学的经典总结,还是中华文明思想精髓的经典总结,也是当今社会反腐倡廉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7.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存天理,灭人欲"是他的重要思想主张。"天理"是终极的善,而"人欲"遮蔽了人们对"天理"的探求;只有抛开"人欲"之私,才能达到"天理"的至上境界。  相似文献   

8.
理欲关系问题,是伦理政治原则与物质欲望之间的关系问题。在中国哲学史上,围绕着理欲问题,展开过长期的论争。生活在北宋中叶的程颢和程颐,在总结前人讨论的基础上比较集中地论述了理欲关系问题,并且将理欲观与天理论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伦理道德哲学的核心环节。他们的“天理人欲”之辨,在宋明理学中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人性论”是朱熹以“理”为核心而建立起来的哲学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论题。朱熹继承、发展了张载的人性二元论以及二程的“性即理也”的思想,并据此对理气、性命、道心、人心、天理、人欲、义利作了具体深入的阐释。朱熹认为“道心”为“天命之性”,“人心”为“气质之性”,并以其“理一分殊”论来揭示二者是“本与末、主与从、当然者与所以然”的关系。而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思想主张,认为“存天理、灭人欲”的过程,就是“克己复礼”的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10.
朱熹从理本体出发 ,以理气论性 ,由性而论心 ,由心而论欲 ,揭示人的善恶根源 ,主张通过“存天理灭人欲”的修养途径 ,去欲存理 ,去私存公 ,实现心灵的高尚。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实则是“存公理灭私欲”,这是一个积极的思想命题。  相似文献   

11.
基于理气合而生物却理本气末的本体构架和审视维度,朱熹认为,命有两种——一为理命,一为气命;性分双重——一是体现理的天命之性,一是体现气的气质之性。在此基础上,基于天理至善、气质有恶的价值旨趣,朱熹要求人在处理两种不同的命和性时张扬天理之善、去除气质之恶,致使“去人欲,存天理”成为其人命论和人性论的共同归宿。其实,朱熹的安身立命之方和“去人欲,存天理”的宗旨落到实处都是尽心、格物和致知。  相似文献   

12.
张有恒 《天府新论》2011,(5):119-122
社会生活中的人都是分为阶层的,阶层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主要内容和标志,而阶层关系和谐的基础是社会群体之间利益关系的合理和协调。因此,实现阶层关系和谐的根本途径是以物质利益为基础的社会公平。追求公平是人的社会本性,从而也是一种文化。中华文化对促进我国阶层关系和谐具有巨大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天理人欲不相容的观点,我国最早见于《礼记·乐记》。它说:“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佚作乱之事。……”宋代程朱派理学家把天理人欲与伦理联系起来,提出了“存天理、去人欲”的学说。 朱熹从客观唯心主义的理一元论出发谈到人性时说:“人之所以生,理与气合而已。天理固浩浩不穷,然非是气,则虽有是理而无所凑泊,故必二气相感,凝结生聚,然后有所附着。”(《朱于语类》卷四)所谓“理”(“天理”)即天命之性”是至善的。“气”有“清”、“浊”,因而“气质之性”有善有不善。“禀气之清者为圣为贤,如宝珠在清冷水中;禀气之浊者,为愚为不肖,如珠在浊水中。所谓明明德者,是就浊水中揩拭此珠也。(同上)“宝珠”、“明德”即“天理”,“清冷水”即“气之清”者,“浊水”即“气之浊”者。“揩拭此珠”即使为气禀所拘、物欲所蔽的“天理”复其本体之明,这就是“存天理、去人欲”。 朱熹进而论断说:“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  相似文献   

14.
朱熹的天理人欲辨析杨达荣一、理欲之辨产生的背景(一)从义利之争到理欲之辨。义利之争,自先秦以来,就是道德伦理争论的焦点之一。程朱继承儒家的义利观,注重道德的社会效应。朱熹曾与陈亮在义利王霸问题上激烈争论过。陈亮从功利主义出发,提出利是义的基础。利义都...  相似文献   

15.
<正> (一)天理即人欲 天理、人欲之辨,是宋明理学家(特别是程朱一系理学家)谈论得最多的一个话题。但程朱理学在此问题上的最基本的观点之一,是严分天理、人欲,把天理、人欲分为二截,倡“存天理、灭人欲”。此一观点受到陆王一系心学家的尖锐批评。陆王心学在此问题上强调合天理、人欲为一,主张天理即人欲。如果从理论思辨的角度说,天理、人欲问题至陆王心学已告一段落。但是,应该看到,陆王倡天理即人欲的理论基础是“心一元论”,把天理与人欲最终都统一到“心”之上。这种思想后来又遭到不少思想家的反对,其中,能够从哲学理论的高度对这种思想进行较深刻、系统的分析和批判的,当推明清之际的哲学家王船山。  相似文献   

16.
先秦孔、孟儒学的个体观是立己与立人的统一。明末清初儒学对宋明理学“存天理,遏人欲”的道德伦理观念进行了理论上的纠偏。王船山提出“理欲合性”,主张“人欲之正即是天理”。展示了将个体发展与群体和谐相统一的人格理想。  相似文献   

17.
<正>"天理"、"人欲"是我国思想史上一对古老而重要的范畴,天理人欲问题也是传统儒家重要的论题之一。孔子"君子怀德,小人怀惠"的论断已然为天理人欲之辨定下基调,程朱理学则在"理本论"的基础上将天理人欲的对立推向极致,认为"天理"纯然为善,"人欲"纯然为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的理欲二元论。陆王心学对此提出尖锐的批评,他们在"心一元论"的基础上主张天理即人欲,把天理人欲最终都统一到"心"上。  相似文献   

18.
如果朱熹把其道德性判断的依据完全置于同先验理则的相应上,那么他的天理、人欲区分就可能存在一个内在的难点,这个难点源于由他成熟的理气现中共时性和合的思路所导致的一系列推论。本文将从朱子的理气观、天理人欲观及其理一分殊现三个角度分析这个难点,并探讨在其体系内部克服这个难点的可能性。理气观与天理人欲观的分析必然是结合起来的。或者天理、人欲分别相应于理、气,或者天理、人欲分别为两种实然状态,即各自涵摄一类理气,此即不相应情况。于相应的情形下,也可分为三种情况:其一,在常识性时间的意义上讲理先气后,则“去…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社会的四个利益群体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本文从经济利益关系的角度 ,将当今的中国社会各阶层区分为四个主要社会群体 ,即特殊获益者群体、普通获益者群体、利益相对受损群体和社会底层群体。任何改革都是利益关系的调整 ,都会造成物质利益的得失。本文证明大多数中国人在 2 0年的改革中还是获得了利益的。然而 ,利益获得的多寡是有差异的。本文分析了社会各群体的利益获得和利益相对受损。只有了解了此种情况 ,我们在将改革向前推进时 ,才会使其每一项措施能够尽可能地对于多数人有利 ,尽可能减少改革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20.
<正>关于理欲观,朱熹曾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命题,论者往往一棍子打死。我的看法不然,认为它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有进步性,有重要的普遍意义,特别是在当今现实生活中,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