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艺美术的自身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应继承并发扬传统工艺美术精神,继续保持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价值。在此基础上,应该不断创新,结合时代的发展需要,学习西方技术,使工艺美术在当代得以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林加俊,江苏苏州人,中国工艺美术研究员、工艺美术大师。自纫喜爱玩石,14岁开始学艺,从事制作及研究工艺美术事业至今50周年,参加过省级以上的国内外展览及个人专题展览1 00多次,获得各种奖励100多项,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专利作品12项。还荣获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功勋理事,江苏省名人称号;陕西省鸡血石文化产业协会副会长,苏州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苏州缘石园雕刻艺术馆馆长。2001年《华夏百美图》等八十件套艺术珍品应邀在故宫博物院展览。获故宫博物院颁发的"中国雕刻艺术珍品"证书,"重大贡献"奖等。  相似文献   

3.
艺术展览推进了当代艺术的发展,为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展示优秀作品的平台,也为公众提供了一次次欣赏和感悟美的盛宴,并且架起了艺术家与社会、与市场沟通的桥梁。我国已经成为展览数量上的大国,但是在艺术展览的品味、质量及影响力上还与国际性的大展览存在差距。策展人是艺术展览的关键,决定艺术展览的品味、质量和成败。本文通过探讨策展人与市场、艺术家之间的互动和关系,比较中外艺术群展的区别,对当代中国艺术展览存在的问题和方向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4.
在拍卖市场,中国嘉德、北京保利率先拓展中国当代工艺美术业务,今年春拍北京匡时、西泠印社、以及福建省民间艺术馆和福建东南,拍卖机构和艺术机构同时将目光聚焦当代工艺美术,可以说,当代工艺美术已经迎来跨越式发展的契机。  相似文献   

5.
目林德雄,1968年生,广东澄海人,1996年毕业于汕头大学艺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翻全国版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全国版画展评委,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代大权教授近日给我院陈延教授来函,高度赞扬汕头大学艺术学院的学术成果。陈老师: 您好!首先要祝贺您,在您全力以赴的指导下,全国“三版展”的金奖终于名副其实地落在汕头大学艺术学院的林德雄老师手上。以您在中国当代版画史上的崇高地位和历史影响,这成绩恰如其分地说明大师存在的意义。“三版展”是所有版画展览中凸显学术性的版画展事。每个版画家都把“三版展”的肯定看得高于其它展览。“三版展”…  相似文献   

6.
去年十一月底,我校美术学院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了美术设计展,展出美术设计系57名专修科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一百余件。这样的工艺美术展览在上海还是首次。这次展出的作品,其特点是注重艺术与实用的结合。展品都是学生们结合设计任务精心创作的,有广告招贴、包装装潢、瓷版画、磨漆画、壁挂、工业设计和其它装饰品。招贴画《“87”国际居住年》以简洁的画面,表现出了上海改善居住环境的宏伟规划,荣获  相似文献   

7.
安滨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安滨:今天下午是继上午的第二届中国当代学院水彩艺术展览开幕后,我们进行有关学院水彩画创作与教学的专题学术研讨会。这次中国当代学院水彩大展的活动,是十所中国重点美院学术互动和交流平台当中的一个项目,2005年做了第一届中国学院水彩展,2011年是第二届。我们选择这样一个载体做一个事情,旨在从教育和创...  相似文献   

8.
当代工艺美术在艺术品收藏领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涵盖的内容之广、市场规模之大是其他艺术品类所不能比拟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代工艺美术精品也将沉淀成未来的古董。  相似文献   

9.
王亚平1976毕业于江苏省宜兴陶瓷工业学校结业于中国书法进修学院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陶瓷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2001年荣获文化部、中国美协主办的"第一届全国陶瓷艺术与设计展览和评比"优秀奖(最高奖项);2004年作品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2009年作品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2009年创写"新爨体"荣获全国字体设计最高奖,并被国家作为使用字体;2010年作品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2010年作品荣选"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华艺术·国家大师珍品系列荟展";2011年作品荣选"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全国百位大师艺术精品展;"大器"紫砂陶艺作品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永久收藏。  相似文献   

10.
尚辉:感谢大家冒着风寒来到中国油画院学术讲堂,共同出席中国油画院课题组学术研究成果展的开幕式。本次"澄怀观道"展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和无锡凤凰画材集团共同主办,课题组"澄怀观道"的首展去年在中国油画院进行,今天是第二次展览,展出30余位课题组的成员在今年创作的200余件作品。展览结束之后,还将到无锡凤凰艺都美术馆进行第二次展览。  相似文献   

11.
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永远值得自豪的艺术瑰宝,搞好书法创作,办好书法展览势在必行。如何认识和把握书法展览和当代书法创作的关系,决定了书法创作的走向,也和每一个书法家个体的书法创作息息相关。本文一方面肯定书法展览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巨大,另一方面提出书法展览不是书法创作的唯一检验标准的观念,从而就如何处理好书法展览与当代书法创作的关系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2.
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代展览已迈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展览在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中成长,要通过不断创新,适应变化,才能展现其独特的社会价值和精神魅力。如何在展览中有机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于展览工作人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本文列举了近年来众多展览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取得明显效益的例证,说明现代科技手段在展示中的应用是当代展览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关于消费文化视野下的工艺美术诸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中国的工艺美术,既是一个巨大的经济产业,其规模可以说前所未有;又是一个文化事业,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代表,是传统文化的活化石,承载着数千年中国人民的文化精神和艺术智慧。从现实的层面上看,当代工艺美术生存在一个消费文化主导的社会中,它已不同于几十年前的生存状态,更迥异于上百年前的传统农业社会。当代工艺美术的存在,可以说是一个复杂的存在,一个变动着的存在,也是一个有待发展更有待认识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由新闻出版署主办的全国首次期刊展览9月2日至9日在北京举行。9月2日上午,期刊展览在北京工艺美术展览馆隆重开幕,中共中央顾问委员宋任穷参加了开幕式,并为开幕式剪了彩。新闻出版署副署长、全国期刊展览领导小组组长王强华同志致开幕词。中顾委常委杨得志、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全国政协副主席王任重、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王忍之、副部李彦、曾建徽、北京市副市长何鲁丽、新闻出版署署长宋木文、副署长刘杲、卢  相似文献   

15.
继2008年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奥运文化项目“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及2011年“延展生命——媒体中国2011”展览后,一直到今年的“齐物等观——2014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国际新媒体艺术展作为三年展项目,成为中国美术馆的学术展览品牌项目,展览汇聚来自人球最新媒体艺术家的优秀作品,展示艺术与科技在新的文化语境下的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6.
摄影在变革与探索中不断前行,策展则是在一种全球化视野的选择,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艺术市场的不断拓展而产生的一种摄影新现象。策划规范和学术性强的展览将会呈现摄影艺术家在创作领域的现实状态,激发艺术家的创作潜能。展览本身也应该是当代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策展和策展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助推力。  相似文献   

17.
“谢东明2000—2011”绘画展是中国油画院近年来相继举办的艺术家个案研究展览系列之一,该系列是中国油画院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功举办了陈丹青先生的“归国十年”与朝戈先生的“永恒与瞬间”两个展览,本次展览为第三个重要的个案研究展。  相似文献   

18.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荣幸地宣布“变异:中国当代水墨大展II”将于2014年12月20日下午四点在A、B、C厅推出。展览由夏季风策划,作为蜂巢当代艺术中心水墨大展系列第二回,继2013年“幻象:中国当代水墨大展I”之后,将延续该系列展览内核,继续对中国当代水墨现状系统性的学术梳理。展览将跨年展出至2015年1月20日。  相似文献   

19.
李清,男,生于1966年,重庆万州人。1991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当代陶瓷窑口"蜀山窑"的创始者,也是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以及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九三省委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原四川省美术家协会陶艺专委会副主任、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美术陶瓷分会理事、中国陶瓷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景德镇陶瓷大学客座教授。四川在历史上有不少著名的陶瓷烧制窑口,继往开来,当代四川窑口"蜀山窑"的创始者李清主张以巴蜀文化为核心元素,传承创新,结合技艺、艺术、工艺三者,传播"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美学思想,为当代四川的陶瓷艺术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越专业越有魅力”,是展会的制胜法条。重视“成交率”,重视专业性和目的性,是本次主题展览的新看点。本次轻博会的重头戏是眼镜、服装、皮革、泵阀、印刷礼品五大主题展览。根据组委会的统一安排,早在9月6日、9月13日两大主题展览——温州国际眼镜贸易展、第十届温州国际皮革展已相继举行。这两次主题展取得了哪些成效,我们来做个简要的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