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2002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净误差与遗漏"项由负变正以来,热钱开始大规模流入我国,对我国经济社会的有序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2011年12月份中国外汇储备为31811.48亿美元,较10月份32737.96亿美元,环比下降926.48亿美元,这是自9月份下降以来出现的第三次月度下降。外汇储备下降、外汇占款下降,以及人民币单边看涨转为贬值预期,均与热钱流出有关。本文从热钱规模入手,用图表论证了热钱有流出的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热钱流出的原因及潜在风险,最后提出了应对热钱流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汇率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政府没有操纵人民币汇率,人民币汇率升值解决不了美国经常项目逆差问题。美国和中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美国需要中国的劳动密集型消费品,中国需要美国的高科技产品,这两个国家的贸易完全可以平衡。但是,美国一方面大规模进口中国物美价廉的消费品,另一方面却对输往中国的高科技产品以及甚至还算不上高科技的产品进行限制和封锁,这样,两个国家的贸易将难以平衡。“人民币汇率问题”实际上是某些西方发达国家抑制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当然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不断地改革和完善。从长期来说,应该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有弹性的汇率制度,在政府的管理下由市场去决定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从短期来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受不起人民币汇率大幅度变化的冲击,政府应该通过市场管理的方式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我国政府和学者不要被表面的国际收支顺差现象所迷惑。在人民币存在升值压力的时候,一定要堵截“热钱”的流入;在人民币存在贬值压力的时候,一定要防止“热钱”大规模流出。如果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是“热钱”造成的,我国政府却听任人民币汇率升值,我国宏观经济将遭受“热钱”流入和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双重伤害。  相似文献   

3.
国际"热钱"是以短期投机来实现保值、增值或纯粹追逐高额利润的短期国际流动资本。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的爆发,"热钱"涌入中国的速度和规模继续攀升,到了2011年,"热钱"流动的规模减少,波动加剧。在当前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加大,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背景下,研究国际"热钱"流动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加强和改进外汇管理、调整国际收支政策、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等措施来强化国际"热钱"的监管。  相似文献   

4.
自去年11月底至12月中,人民币即期汇价罕有地出现连续近12个交易日的“跌停”的情况,有学者认为,这是海外机构在看空中国,是“热钱”离开中国的标志。由于越来越多的中国有钱人正把资金挪向海外进行投资或是购买物业,人民币的升贬开始越来越受到中国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2009上半年以来,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国内各种资产价格的上涨,大量热钱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对我国金融、外汇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本文通过采集2005年至2007年的数据,运用利率平价理论对影响热钱流入的原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在结尾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国内的房地产、股票市场价格高涨,大量热钱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由于热钱流动具有较大的波动性,给我国的经济造成极大危害,并引发了一系列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针对热钱流入中国途径、危害等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办法。  相似文献   

7.
热钱入境的特殊动因与潜在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总结境外热钱入境动因文献和实际调研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人民币升值只是热钱入境的导火索,真正的动因在于追求股市、房地产等资产市场的高利润。大量文献证明,目前我国热钱规模非常庞大。大规模境外热钱涌入将给中国股市和楼市带来巨大的潜在风险。为减少风险,应该对热钱进行引导,并且要制定正确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  相似文献   

8.
热钱流入中国动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钱在历次金融危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时甚至成为金融危机的直接导火索。在中国深入改革开放的制度环境下,热钱在中国的流动日增,为深入分析其动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热钱流入动因的假设,并使用ARMA模型,针对流入中国的热钱在套利、套汇、套价三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表明,套利和套汇是导致中国热钱流入规模不断增加的重要原因,而来自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套价因素影响并不显著。为此,提出应从疏导资本流入流出渠道、改善资本管制、改革外汇管理体系和监督预警体系,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方面加强对热钱的监管。  相似文献   

9.
热钱的流入加剧了资本市场的不稳定性和投机性,经济表现虚假繁荣,迫使中国央行被动增加货币投放,不仅抵消了货币政策的效应,还增大了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而国际热钱的流出则会给中国经济与社会带来更大的危害,当逐利的条件消失,热钱会连本带利回到境外,极容易诱发金融市场的动荡,加大中国金融风险。本研究改进和修正了热钱流入规模回归模型,构建了自适应预期模型,利用1995~2009年的年度数据对热钱规模进行最小二乘估计,认为资本市场对热钱规模的影响起决定性作用。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中国应该加强资本市场的监管,防止股票市场泡沫化;放开资本项目步伐应谨慎,资本管制是应对国际热钱投机的屏障;对资本利得征收所得税与托宾税,形成抑制国际热钱进入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人生与伴侣》2011,(11):5-5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今年7月披露研究结果,目前我国养老金缺口大约为1.3万亿元人民币。另据2005年世界银行测算的中国养老金缺口的报告,以目前的人口与养老模式推测,到2075年,中国养老金缺口达9.15万亿元,这还未考虑货币购买力贬值因素。  相似文献   

11.
针对近年来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导致的热钱流入,首先分析了热钱流入的原因,之后从贸易渠道、经常转移和虚假投资三个方面分析了热钱流入境内的途径,接着利用货币当局国外资产变动额数据估算了2003-2007年流入境内的热钱规模,最后讨论了热钱流入境内的影响及对策。  相似文献   

12.
2008年金融危机重创全球经济,美联储主动实行美元量化宽松政策以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2014年1月美联储开始削减资产购买规模,标志着持续5年之久的量化宽松政策正式步入退出阶段。2014年10月美联储结束了为期6年的量化宽松政策(QE)。虽然美元名义上退出了量化宽松政策,但是为了维持其国际化地位而事实上采取调整货币流动性规模的政策是不可避免的。同时,美元作为一种国际信用货币,其流动性规模的调整不仅影响本国经济,更在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变动、人民币汇率波动、国际贸易规模变动和热钱流向与规模等方面影响中国经济。这要求中国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强对热钱的管理、管理通货膨胀和适度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等方面做出应对。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利弊分析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有的外汇储备已近万亿美元,出现了高增长的态势,给经济的不同方面带来了不同的影响。作者分析了外汇储备持续高增长对我国经济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正面影响包括:维持和调节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国民经济正常发展;维持和提升国家的国际声誉,增强吸引外商投资和对外融资能力;增强国家对外汇市场的干预能力,有利于稳定人民币汇率;增强国家抗击经济风险能力,有助于国家的经济安全。负面影响包括:加大了中央银行的对冲操作成本,导致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不均衡,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有可能承担外汇储备损失的风险。因此,作者建议调整汇率形成机制,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改进利用外资工作,减缓外资流入的进度;加强外汇收支交易背景的审核,严防国际热钱的涌入。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栖息"的大规模"热钱",究竟"等"到何时才会大量抛出人民币,冲刺"落袋为安"的最后目标呢? 目前进入中国市场的"热钱"似乎显示出"长期投资"的耐心,这主要是因为全球经济受美国次贷风波的影响明显下滑,成熟市场的投资收益率也降到历史的最低谷,而且次贷风波的黑洞有多深,目前美国监管当局都无法测算。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终于出手抛售美债了,这些天来,美国叫嚣要让我们的人民币升值。美国财政部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中国大幅减持365亿美元美国国债,这是5个月来中国首次减持美国国债,但目前仍是美国最大的债主。8月,中国持有美债1,137万亿美元,较7月的1.1735万亿美元减少365亿美元,这是自今年3月后中国首次减持美国国债。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民银行于5月12日宣布,再次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继今年2月24日之后,第二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此次调整之后,中国大型金融机构和中小金融机构将分别执行20%和16.5%的存款准备金率。据业内人士测算,以目前中国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超84万亿的水平,此次调整将释放4200...  相似文献   

17.
国际收支“双顺差”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中国国际收支的“双顺差”现象加剧,外汇储备也随之增加。分别从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项目两个方面进行顺差原因分析,指出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储蓄投资失衡,鼓励出口政策,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引起国际“热钱”的流入。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非法流出的防范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持续强劲增长,人民币向周边国家的流出正在更为有力地推动着其金融版图的扩张.然而,伴生的巨额人民币非法流出,却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甚至酝酿着潜在的危机.笔者首先对人民币非法流出的途径及现状进行了考察,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疏导为主的治理思路提出了抑制巨额人民币非法流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尽管中国并没有一个全面的人民币国际化政策框架,但是在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的开展等方面,以及中外超过1.4万亿元人民币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重大举措,都表明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成功启动。然而,中国经济与外贸的大国地位并非人民币国际化的触发与成功条件。中国外贸的微观特征凸显出人民币成为主要国际货币的核心基础并不稳固。因而,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构建中国外贸层面的微观基础,应是"十二五"期间及其后我国政策优先发展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2001,(7)
今后5到10年,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经济将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到2005年,预计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12.5万亿人民币。中国的发展将为世界各国工商界提供巨大的商机。初步估计,从 2001年到 2005年,中国将进口约 1.4万亿美元的设备、技术和产品。 ──国家主席江泽民在香港“2001《财富》全球论坛”开幕晚宴上的讲话 我们必须使亚洲像美国一样对人才有吸引力,我们要建立一个人才的硅谷。如果我们坐视不理,西方将在网络经济中领先于我们。与此同时,美国的创业机会将使亚洲失去越来越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