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新华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6(5):163-166
印章是我国书法和雕刻艺术相结合的独有的工艺美术。因其所具有的书法艺术属性,与一般的工艺美术又略有不同,故称为“篆刻艺术”。中国的篆刻与书法堪称中国艺术中的孪生姐妹。篆刻是造型艺术,以汉字中的篆书作为主要造型依据,通过镌刻在事先准备的石头(载体)面上来展示美的这一形式称为印章艺术。齐白石是中国近代篆刻艺术大师,他饱览各家藏品,开阔视野、提高眼界、斟酌各种流派、接受各种提示,打开自己的思路,成就了自己的艺术价值。齐白石篆刻艺术堪称继吴昌硕后篆刻艺术的又一高峰,其印章艺术的美学思想总的分为书法美、章法美、刀法美、边款艺术美。 相似文献
2.
张永红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2):120-124
齐白石的篆刻艺术与写意花鸟画创作风格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篆刻艺术的金石气对其写意花鸟画的形式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一,篆刻在其写意花鸟画的章法中是不可或缺的形式美元素之一,画、印相结合使中国写意画的经典形式更趋完美;其二,齐白石篆刻的刀法、章法与其花鸟画笔法、图式构成之间具有一种内在的趋同化与规律性。纵向考察齐白石的篆刻、花鸟画作品,在艺术风格上,是由平正冲和渐渐走向险绝跌宕,由墨守成法到无法之法。 相似文献
3.
4.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从来没有人考虑过植物是否有“喜怒哀乐”的问题。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些科学家被卷入这个充满神奇色彩的研究领域中。 相似文献
5.
李剑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1):21-28
草医草药曾是我国乡村的普遍存在,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末甚至更晚。新中国成立后,草医草药开始了被重新发现、逐步纳入当代科学体系的历程。为应对疫情和药物短缺,20世纪60年代前期草医草药受到持续关注,业者被纳入中医序列,原本分立的中药、草药合为一体。植物学家和药物学家的加入,使民间草药知识和使用经验经历了当代科学的规训,并借由地方性中草药志(手册)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6.
刘洁婷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46-49
20世纪60年代后,苏联以其广袤的国土、丰沛的自然资源,尤其是储量丰富的油气资源为后盾,秉承石油输出战略,为实现和维护国家利益,面向经互会国家和西欧进行能源贸易.能源贸易使苏联这一时期的国内经济得到了有效拉动,赚取了大量外汇.更重要的是油气贸易成为苏联重要的对外战略手段,用以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对日后美苏以及世界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余瑜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18(2):115-118
“二战”后,原为美国习俗和社会道德所不容、国家法律所禁止的毒品泛滥且成了大批年轻人的“自由选择”,文章对其原因及后果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篆刻艺术,经历了秦汉、明清两次高峰期,延续至20世纪后期,又掀起了一次高潮。80年代,适逢改革开放的社会大气候,当代印人与当代篆刻拥有了良好、宽松的生存土壤和发展契机;90年代以来,中西文化的交汇与撞击,使当代印人站在更广阔、更理性的视角上对当代篆刻作出了多维的思考。当代印人队伍规模的扩张,印学思想与观念的活跃。流派的淡弱与风格的多样,印学社团的林立,展览比赛的此起彼伏等等,皆表现出一派繁荣景象。然而,进入21世纪后,整个中国印坛开始寂静下来,更多的印人们从狂热、张扬的状态中回归到了平常心态,冷静、理性地思考什么是篆刻艺术的本质,什么是篆刻艺术的传统,什么是篆刻艺术的经典。最近,读了《中国篆刻百家·王树堂卷》后,我对此认识进一步加深了。 相似文献
9.
10.
11.
陶季邑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3):339-349
冷战时期,尤其是后冷战时期,美国对中国20世纪60年代"两条线"外交战略包括其成因、内容和影响作了较全面探讨,提出系列颇有见地的观点,从而有助于国外深入研究新中国外交战略,并对当今中国进一步研究20世纪60年代本国外交亦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当然,美国在上述探讨过程中也存在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2.
我住的北京西城区西廊下21号原来是一个机关宿舍大院,虽彼此相熟,但人们不大喜欢把别人问个底儿掉。20世纪60年代初,一批干部奉调离京,有的到东北局,有的到华东局,也有的到中南局,这些平时很不起眼的人,到了那边方显出身价来。有的当上了省委书记,最低的也是厅局长,我这才知道区区西廊下21号原来也是藏龙卧虎之地。龙虎既出,此地风水渐变,此后又陆陆续续来了几户新的主人,留下的和新来的似乎都是些官场的失意者。楼下住着一位老太太,姓彭,人们称她彭大姐,孩子们私下猜测她就是写《我的一家》的革命妈妈陶承,其实不是,但也是一位资格很老的老… 相似文献
13.
文化冲突指的是历史和现实地存在着的因宗教信仰、政治主张、道德准则等价值观念的不同所形成的矛盾、对立和对抗,或者是不同文明或文化体系之间存在的疏离、隔阂、紧张现象以及仇视和敌对的情绪与行为.作为移民国家,文化冲突通过族群的对立和紧张贯穿于美国历史进程中,其根源在于建基于种族主义理念之上的主流文化霸权.自60年代以来,文化冲突与融合构成了当今美国社会演进的一种内在动力.20世纪中后期,包括非洲裔、墨西哥裔和印第安原住民在内的左翼族群激进派推出以政治文化分离为核心的族群关系重构方案或路径,引发了美国社会激烈的政治动荡与文化冲突;美国政治自由派则借鉴和吸收左翼激进派的一些合理主张,针对族群文化冲突采取了 一系列经济社会改革政策,形成了第二种路径:通过持续性立法行动消除公共领域的歧视与隔离,提升少数族群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地位,促进族群间的宽容与理解,着力培养文化身份平等意识.在缓和冲突并致力于促进社会变革的文化整合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肯尼迪到奥巴马,持续性的改革有力推动了美国文化整合的进程.然而,由于主流文化霸权意识的根深蒂固和与现行制度的明缠暗绕,由黑白紧张关系所标识的文化冲突事件仍不时发生,以真正族群平等为标志的文化融合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4.
方爱清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2):73-76
20世纪60年代初期,党在实际工作中逐步意识到近几年自身工作中的一些失误以及由此造成的损失,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着重从四个方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其一,重新恢复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其二,切实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突出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的带头作用;其三,倡导民主作风,走群众路线,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其四、加强榜样示范作用的宣传教育,大力倡导英雄主义、集体主义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这个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党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纠正错误、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保证、导向、凝聚、激励、服务作用,其成功经验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市支援国防建设述略——以三线建设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忠强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4):41-49
20世纪六十年代受国际形势的影响,我国形成了以调整军事工业布局为主旨的三线建设决策。上海市除了参加国家分配的大三线建设任务外,还在江西和安徽等地进行小三线的建设。上海市支援国防的三线建设前后二十多年,为国家工业布局调整和国防建设事业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为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宜林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3(6):86-89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天津处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之下,频繁的行政区划更迭和多国势力在天津的角逐,华洋杂处铸就的市民性格特征成为天津犯罪小团伙滋生的社会背景;当时天津犯罪小团伙数目较多,有十大恶、玫瑰党、摩登破坏团等,其作案动机、手段各异;天津犯罪小团伙的活动与作案目标、与其他社会势-力和文化风俗的冲突都有关系。 相似文献
17.
陈五英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7(3):131-134
20世纪60年代,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现代建筑开始衰败,西方建筑步入后现代主义时期。这个时期西方建筑处在一个异常杂乱而动荡的环境中,各种背离现代主义,力图摆脱“清规戒律”的建筑思潮不断萌生。其中最有价值的理论是建筑开始关注社会、环境、科技和地域特色;建筑师开始反思自己,将自己的角色扮演为社会的一员,强调社会的参与,建造与人类社会和谐共存的建筑;朝着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进。 相似文献
18.
张晓锋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31-35
美国是联邦德国重要的盟国,法国是德国邻国,但二战后美法两国在如何处理德国问题上存在着分歧.如何平衡德美、德法关系成为联邦德国政府的重要关注点. 20世纪60年代,联邦德国前后三位总理阿登纳、艾哈德和基辛格都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调整德美、德法关系,试图寻找平衡点,致使这一时期德美、德法关系出现摇摆. 相似文献
19.
徐建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60(1):108-113
20世纪60年代中日民间贸易关系在经历池田内阁时期的高速发展后,到佐藤内阁时期出现突然的降温和滑坡。导致中日民间贸易关系出现突变的关键原因在于:美国东亚遏制战略的实施改变了日本战后在亚洲的贸易结构,使得中日贸易关系对于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大为下降;与此同时,伴随着越南战争的爆发和升级,美国要求实现日美远东战略换肩,这促使日本对其外交政策,特别是对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加强对美国东亚遏制战略的配合。 相似文献
20.
刘丽娟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5):57-60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农民工题材小说中,人物饮食中不同的习性、方式和观念,超出了食物本身的物理性因素,构成了不同主体的自我身份认同和社会身份建构的符号文本。通过这个"文本"可以区隔农民工和城市上层人士的不同身份和地位。《高兴》等小说所体现的吃素嗜荤和吃素弃荤的饮食观念,分别表征着农民工和城市人士的身份地位和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