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顽劣学生",顾名思义,即顽皮、淘气、聪明不听管教、学习较差的学生。它与我们常说的"问题学生"、"差生"、"后进生"等说法是有区别的。一、学生顽劣,家长对学生有较高期望值这类顽劣学生占整个"农村初中顽劣学生"比例相当大,和"农村初中顽劣学生"的形成基本一样,在小学阶段因种种因素,  相似文献   

2.
"问题式学习"是在《新课标》指导下的一种创新学习,创新学习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式学习是一种高规则的学习,在本质上是实践性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通过"问题式学习",就是要培养学生敢于问"问题"、给学生创设问"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教给学生问"问题"的方法、适时解答学生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解决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起学生讨论的热情,这是创新学习课堂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3.
彭媛媛 《经营管理者》2011,(8X):307-307
文章从学生成长的内外环境因素入手,重点分析了"问题学生"问题的触发因子,初步分析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心理,运用赏识教育并掌握学生个性差异在转变"问题学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所谓"学困生"就是指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低于班级其它学生,不能达到预期学习目的的学生。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对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教师应走出对"学困生"认识误区"学困生"这一现象在教学中是客观存在的,但这些学生并不代表永远差,什么都差。目前,教师对待"学困生"在存如下误区。误区一:打时间战。某些教师为了提高"学困生"成绩,  相似文献   

5.
笔者从教师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策略着手,总结了教师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突出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四个方面策略,即"导"、"疑"、"动"、"思"。  相似文献   

6.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在体育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7.
高中物理理论深奥,公式繁多,物理计算繁琐会使大多数学生望而却步。在我校实施新课程以来,本人在教学中实施"讲"与"动"授课法:即老师的"讲概念、讲规律、讲方法"和学生的"动手、动口和动脑"。效果明显,学生乐学,老师乐教。  相似文献   

8.
何绍燕 《科学咨询》2009,(10):41-41
读导式:"读导式"就是以"读"为主,结合"议、讲、练.结"来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掌握读书方法的课堂教学方式.其具体操作为:第一步:明确阅读的目标要求,为学生的阅读扫除"拦路虎".第二步,指导学生读.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巡视学生,解答学生阅读中弄不懂的问题.第三步,指导学生对"读"中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第四步,指导学生练习,通过练习,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第五步,指导学生作"读"的小结,从而形成认知结构,掌握读书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窦静  刘娜靖 《经营管理者》2013,(16):286-286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教学中要实现"以人为本"就要做到"以生为本"。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尊重学生,学会激励学生,宽容学生。因此我们要把学生作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根本,就是时时处处把学生的切身利益放在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首位,就是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去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0.
李艳 《科学咨询》2009,(10):82-82
笔者从教师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策略着手,总结了教师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突出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四个方面策略,即"导"、"疑"、"动"、"思".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1.
树立正确思想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数学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科学地引导学生学习,就要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把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同时,在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必要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未知欲.正确处理好教师"讲"与学生"学"之间的关系,力求使课堂教学体现"教--扶--放"的全过程,这样全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在体育课中,由于教学方法、组织手段的千篇一律、学生对自己的运动能力信心不足、自我评价能力低下、或者是学生缺乏合作、交往能力和竞争意识等原因,导致部分学生在课堂中出现"不想动"、"想活动" 而又不知"该如何玩"等无奈现象.本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努力开垦好学生心灵深处的这片"动感地带"着手,通过叩开学生的心扉一一让孩子动心;启动学生创造的闸门一一让孩子动身;搭建学生展示的平台一一让孩子动口.在这样的"身"随"心"动、"口"随"身"动的氛围中,让孩子们更加愉快,并且在活动中更加强壮、在活动中得到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寻幽探胜。所以,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会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学生学好语文课的入门向导。在语文教学中,依托乡土"状元文化"资源,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主动的"我要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田天沐 《办公室业务》2013,(21):197-198,233
在第29个教师节里,作为一名教师的我,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探讨"师德"与"学风",目的是让我们的教师和学生知道自己应尽的本份,"教师"要重视"师德"、"学生"要重视"学风"。期待对老师和学生都能有所启发,期待社会对老师和学生有更多的理解、帮助、支持。  相似文献   

15.
"学生体验"作为高职院校教学的重要部分,其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体验"对策,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激活学生生活体验,在社会实践中体会进步等方面进行正确的引导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转换传统思维模式,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学生管理工作;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加快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改革;加强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优化学生管理工作体制和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等途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学生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教师的任务不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培养学生进行"再创造"。该文对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再创造",从在现实中激发学习动机、在冲突中激发求知欲望、在愉悦中培养学习乐趣、在趣味中领略数学知识等方面进行论述,并充分运用一些教学实例进行论证。只有学生学会"再创造",各种能力才会得到发挥,同时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和幸福。  相似文献   

18.
2006年秋,我迎来了班主任生涯的又一批学生。开学第一节班会课,为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我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字"读书的目的",后面跟着几个大大的问号,请学生就此谈一谈他们的认识和想法。有学生腼腆地说,"为了学技术"。有学生坦言,"因为喜欢打游戏,所以进学校选了计算机专业。"还有学生不平地说:"想出去打工,没到年龄人家不要,所以到学校来了。当满教室的学生或认真或调侃地讨论这个问题时,教室后排角落里坐着的一位学生引起了我的注意。再调皮的学生都知道在"地皮"没踩熟的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突出关注了学生的情况,发现在一些状态下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但在一些状态下,学生的积极性却比较低.从中总结出,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课件运用"精"而不"滥"、教师用语"引"而不"替"、学生习惯"持"而不"懈"、教学氛围"活"而不"乱".  相似文献   

20.
李勇 《科学咨询》2013,(7):42-43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育改革的核心就在于课堂教学改革。近几年来,涪陵城七校在构建"136"个性课堂教学模式方面做了积极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在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上收到了显著的成效。一、教学模式的内涵"136"个性课堂教学模式是秉承"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的高效课堂理念,创设有效的学习机制和多种教学手段,积极创设高效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改变学生的学习状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