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女性教育课程是以一定的妇女观和教育理论为指导,根据女生身心特点和特殊学习需求开设的一系列课程。分析美国5所女子学院妇女学或性别研究专业课程设置发现,除开设美国妇女史、妇女学或性别导论、妇女/性别研究方法等专业基础课程外,这些学校开出了丰富的跨院系的妇女或性别研究选修课程,而且分种族、分地区研究妇女的课程占有一定比重。相比而言,我国女子高校女性教育课程资源不足,跨院系开设的女性教育课程十分稀缺。加强跨学科培养是提高我国女子高校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关于女性学课程的思考及女性文学教学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21世纪以来,有关“女性学”的研究随着女性主义思潮全球化的传播已日益成为一门“显学”,开设这方面课程的高校已越来越多。“女性文学”作为同济大学女性特色系列课程之一,具有特殊的性别文化意义,在教学实践中力图彰显20世纪女性文学的独特风貌及其女作家的创作优势与风格特征,并立足于教材编撰与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3.
先秦以降,中国女子沦为“第二性”,成为男性世界的“花边”、男人的附属物,无独立人格,也无性别意识,一切政治、历史、社会都由男性主宰,女性作为占人类总数一半以上的性别存在,却形同虚设,其重要表现之一即文学领域内对女性的排斥,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种状况从明朝开始得以有所改变。明中叶以后,由于中国本土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不断增长和欧洲人文主义思想的传入,给中国沉闷、保守的思想界以猛烈冲击,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形成一股强大的启蒙主义思潮。这种思潮其中一个内容就是倡导女性解放,在文学领域最明显的表现是…  相似文献   

4.
我国女子高校普遍重视女性教育特色课程建设,通过女性教育特色课程传播了先进的社会性别文化。促进了女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在彰显女校办学特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女性教育特色课程的地位还需进一步提升.课程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成效还需进一步提高。要从框架、内容和结构等多个方面研究女性教育特色课程体系的特点;进一步加强对女性教育特色课程的研究;把女性教育特色课程建设纳入学校课程建设规划之中;实行差别化策略,对女性教育特色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确立女性教育特色课程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女子高校是推动女性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对当前女子高校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警示政府相关部门及教育管理者,推动女子高校和女性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当前我国女子高校办学存在的六大问题:一、办学水平比较低;二、在专业设置方面过重强调女性传统领域;三、缺乏办学特色或办学特色定位不准确;四、办学所处的外部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五、政府投入过低,制约了女子高校办学规模和发展速度;六、对弱势女性群体关注不够。  相似文献   

6.
女子高校是推动女性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对当前女子高校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警示政府相关部门及教育管理者,推动女子高校和女性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当前我国女子高校办学存在的六大问题:一、办学水平比较低;二、在专业设置方面过重强调女性传统领域;三、缺乏办学特色或办学特色定位不准确;四、办学所处的外部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五、政府投入过低,制约了女子高校办学规模和发展速度;六、对弱势女性群体关注不够。  相似文献   

7.
关注课程与性别间的关联性并把课程理解为性别文本是女性主义渗透到课程领域的新的研究 趋势。这一研究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国家。目前,“这部分学术已经成为当今课程领域中一个重要话 语”[1]。随着女性主义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社会的发展,在大学里已经开设或准备开设女性学课程的高校在我 国越来越多。但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到底要让学生认识什么、知道什么、获得什么、应该用什么方法使该类课程 有别于其他学科等等,仍然是众多高校在研究与开设这类课程时所无法回避的问题。在上述关乎女性学课程的 诸多因素中,课程的理念对整个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及基本内容组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对课程实施及其效果 产生着重要影响。因此,探讨女性学课程的理念就成了女性学课程所无法回避的问题和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随着女性文学课程进入大学课堂,女性文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一直就是教学者思考的一个问题。为顺应新的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女性文学教学应突破性别意识的认同性与刻板性,完成教学的生成性;注重教学的内在激励与外在促进,实现教学的开放性;注重情感认知,体会性别诗学,成就教学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女性历史压抑的实质是伦理性的。它的复杂在于它源于历史的自然合理性。这种合理性在男权话语的历史性强化中走向反面。历史乃至当下的各种政治性救助,均无力解除女性的伦理压抑。伦理的历史成为遮蔽女性鲜活的自然生命的历史。中国女性伦理宿命被深深镌刻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形成中国女性命运的艺术见证,在这一点上中国女性文学形象与西方女性文学形象具有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10.
与美国、韩国女子高校的校训相比,我国女子高校校训在句式、内容、内含等方面与之存在差异,并暴露出特色不够鲜明、内含不够明晰、贯彻不够深入等弊端。在校训内容上,我国女子高校要寻求大学文化与女性(或性别)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平衡。在校训机制上,我国女子高校要坚持深入提炼与科学解读相结合,增进共识与认真贯彻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试点工作要求试点院校对12门专业必修课程进行改革与教学实践,这就需要各试点单位打破现有的规范化的课程体系,对各类课程重新定位,并研究探索新的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包含试点课程的新的美术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应该有合理的课程结构和合理的课程内容,在具体实施中应该注意试点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合理衔接,试点课程之间的内在关系与递进关系,要兼顾美术教育的综合性与美术学科的专业性,兼顾美术技能与人文素养,同时要注意课程设置的适应性、开放性与发展性。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安徽省高校文献检索课存在的问题,认为安徽省高校文献检索课程建设缓慢是因为安徽省高等院校文献检索课起步较晚、经济投入不足导致硬件薄弱、文献检索课的课程性质定位不明等原因;提出加强文献检索课程建设、培养一批该课程的教学骨干并注重同行间的交流学习、建设文献检索课多媒体教室和学生实验室、邀请各大电子资源公司的培训讲师不定期举行专题讲座等加强课程建设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3.
高校公共课具有公共性、通识性、传授性、驳杂性等特点,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高校公共课教师一般形成并习惯于“普化”(universal)的教学思维取向。与高校专业课教师“专化”(special)思维取向有着很大差异。在时下强调以科研成果多寡为教师业务评核标准和职称评定标准的大趋势下,较之于高校专业课程教师,高校公共课教师处在不利地位。这种情况应该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领导的重视。专业课教师与公共课教师、不同类型大学的公共课教师应采取不同的评核评定标准体系;呼吁对公共课教师“普化”工作给以肯定和保护,以调动广大公共课教师全身心投入普化性的教学工作中。  相似文献   

14.
以学科定位、课程设置、课程资源和课程教学为重点,分析了目前大学语文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根据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的总体目标,提出对策,建设科学合理的大学语文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5.
以85所高校为样本,通过比较综合类院校、经济类院校与医药类院校国贸专业(方向)课程体系设置的差异,发现三类高校国贸专业在课程模块设计、整体特色、主干课程、选修课程、发展阶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医药院校要保持国贸专业的经济学性质和发挥医药院校的特色,应在加强师资力量、深化交叉学科的研究、明确办学特色、整合课程资源等方面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即学生和“准教师”;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对于高师学生来说,由于学习者的训练任务和迁移任务的相似、学习者对训练任务与迁移任务的意识的相似,由于学习者在智力、思维和个性的发展都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这些都是高师儿童文学课程的合作学习的有利因素。只要慎重考虑教学评价,精心挑选教学内容,有效设计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可使高师学生产生稳定的、大量的正迁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演讲比赛与演讲课程的同步发展带动了演讲研究的兴起,并成为当前外语教学研究的一个新焦点。然教学实践与研究现状表明,英语公众演讲课程在中国高校的本土化势在必行,并且EPS的课程性质与定位理应成为本土化的首要问题。"英语公众演讲"课应该是一门涵盖语言交流、内容与情感交流、思维交流和跨文化交流四个层次的交流艺术(communication art)课程,其与跨文化交际课程、口译等课程的衔接将是今后演讲研究不可回避的选题,也是英语公众演讲课程在中国高校的本土化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8.
在线开放课程的诞生,给传统高等教育带来巨大震动,犹如一场海啸,在各大高校中井喷式发展。在总结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基于深度学习理论,从课程设计、教学方式、情景与交互以及评价与批判四个方面探讨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改革,以适应当前大学生的深度学习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英美文学课程的边缘化问题已成为高校英语专业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针对这一现象,笔者结合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对英美文学教学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明确新形势下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内涵和层次定位的基础上,对英美文学课程设置的调整、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教学模式的转变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为英美文学教学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传统观念认为,男人是社会性动物,女人则是家庭性动物。这种对性别的刻板定位不仅限制了两性的发展,同时也阻碍了社会文明进程的推进。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并且对性及性别问题有极大的好奇心,因此,高校有必要针对大学生的现实问题开设性别课程,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性别意识。同时,高校开设性别课程具有天然的师资优势、物质优势、环境优势、学科优势及实践优势等,因此在高校开设性别课程不仅具有必要性,更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