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创作地域性的版画作品,要充分考虑当地独特的人文地理等景观。要尊重浓郁的民族文化对创作版画内容的影响,在创作中把现代化的创作元素、创作观念,以及地域的民间文化,融入版画创作中。把地域文化用版画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在创作中重视版画的语言表现力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陈洪绶幼时以蓝瑛为师,笔墨向以高古人物画著称。陈洪绶的版画在艺术风格上也主张学习传统,人物画崇尚北宋李公麟,并上追唐代周仿、东晋顾恺之。他"取法于古",不仅宗学古人画法,更注重体悟"古"的美学趣味和文化内涵。他与其艺术追求相近的同时期画家丁云鹏、吴彬、崔子忠等人共同形成了奇古变形的时代风尚。陈洪绶绘画深受民间艺术影响,尤其从民间版画、年画中汲取营养。他本人就参与了许多木刻插花和酒牌叶子创作,如《九歌图》、《西厢记》、《鸳鸯琢》、《水浒叶子》、《博古叶子》等。他的版画创作特点一是大多取材于文学故事,如水浒英雄,唐宋人物,等画题;二是趋于夸张变形的造型,人物头大身矮,体形肥短,形体转折扭动,动作富戏剧性等;三是呈装饰意趣的艺术形式,线条刚劲有力,多方折之笔,与木刻的刀法、力度和节奏感完美结合;四是陈洪绶的版画在艺术风格上主张学习传统,并超越传统也是其版画创作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3.
版画训练与美术基础教学是密不可分的,纵观我国学院式版画艺术教育,教学手段的单一,教育模式的趋同,以及没有美学流派的争鸣和相对自成体系的教育理论等现状,阻碍着学院式版画艺术教育的变革,同时也使美术基础教学没有突破性的进展。本文通过论述版画的四大版种——凹、凸、平、孔,以及电脑版画各自特点分别是美术基础能力的体现平台,来充分论证版画训练对美术基础教学进行充实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版画在版画艺术家们长期的总结、探索下兴起、发展并逐渐成熟。现在版画的形式风格丰富了,版画事业发展了,作为版画的基础教学如何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找出发展规律性的问题,是版画教育同仁研究的主要课题。版画教学具体的改革措施如同版画本身那样是开放的、发展的,只要保持创造力,版画教学的改革就会不断深化下去,版画也会越来越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5.
版画十分讲究画稿、制版、印刷等工艺技巧,是一门独立的艺术。是艺术家表现自己意象的特殊方法。版画粗犷、单纯的特点决定了版画造型不可能追求油画、素描般的写实效果,而大多采取夸张、变形等手法。文中主要探讨民族文化视角下的版画教学创新。  相似文献   

6.
相对于油画和国画的普遍性,大众对于版画的认知度稍显逊色,然而通过近一年来对版画的不断学习,我认为版画的广博远比我们的第一印象来得深刻。首先有别于其他的画种,版画的发展之初是作为一门工具,而并非是纯粹的艺术手段。并且版画根据版种可以分为:木板(凸版),铜板(凹版),石板(平板)和丝网(孔板)四个版种。每一个版种的背后都有着大量的优秀的艺术家,每一个版种都有着独特历史地位的和不可取代的特殊价值,并且每一个版种的表现方式更是大相径庭,这对于别的平面艺术而言版画是独特的。  相似文献   

7.
书画名家     
《公关世界》2009,(2):68-69
田成义 著名国画家,号励马堂主人、马虎癖士,笔名天非。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河北省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吉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吉林省政协书画院特聘画师、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国画院院长。有着六十余年绘画经历,国画、油画、版画、漫画、宣传画等皆专,尤以画马、虎而见长。  相似文献   

8.
70余年的创作生涯,上百幅反映民生、描绘自然的木刻作品,他是目前健在的年纪最长的中国版画泰斗。 一幅流传至今的鲁迅先生木刻像,一幅鲜为人知的鲁迅先生速写遗像,1936年在他的木刻刀和画笔下诞生。  相似文献   

9.
田成义是从东北延吉走出来的著名国画家,号励马堂主人、马虎癖士,笔名天非,有着六十余年绘画经历,以画马、虎而见长。画了大半辈子的国画、油画、版画、漫画、宣传画,也混了一些名头,如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河北省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吉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吉林省政协书画院特聘画师、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国画院院长,等等。而他本人却并不注重无谓的声名。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初,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而精准的批判。他身体力行,致力于用实际行动将国家解救于道德灾难之中。从鲁迅著述的字里行间,我们发现在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恨”之余,还流露着对民间文艺毫不掩饰的“爱”。在不留任何余地尖锐的批判下留有的这丝“温存”,激起了笔者对鲁迅先生的民间文艺对象产生了兴趣。  相似文献   

11.
从乡土文化线索出发,以主要的代表性人物和乡土版画的创作取向为重点,论述近十余年来河南乡土版画及风情版画走过的历程。河南版画在鲁迅先生所引导的新兴木刻运动的大氛围下开始起步。在近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保留了原有的地域性基础,并在此基础之上受新思潮的影响,出现了新的特点和面貌。河南版画由此开始逐步迈入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艺术课程逐渐增多,人们越来越重视艺术。平面艺术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艺术,是培养艺术人才的基础课程,在艺术人才的培养中,版画艺术的课程占有很大的比例。美术教学中涉及的内容非常多,但在版画教学中却存在着很大的不足。版画教育对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结合一些对当前美术教育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炎黄世界》2013,(2):51-51
晚年得子的徐悲鸿对儿子徐·庆平十分喜爱。徐庆平3岁时,徐悲鸿就开始教他画马。1953年9月26B,58岁的徐悲鸿因脑溢血病逝,当时徐庆平只有7岁。而在徐悲鸿临终前,却告诉妻子廖静文:“对这个孩子要溺爱一点,不要让他学美术。”不过,徐庆平并没有遵守父亲的“遗训”。从小喜欢画画的他考上了中央美院附中,后来留学法国,成为徐家4个子女中唯一“子承父业”的后人。父亲临终前不让他学画这件事,徐庆平也是在30岁之后才开始慢慢理解的。  相似文献   

14.
名人与麻将     
清初学者、诗人吴伟业认为明朝是灭亡于“马吊牌”,此论未免有些舍本途末,但也可见马吊在明朝朝野流行之广和危害之深。马吊是麻将牌的前身,它原是一种纸牌,于清代中叶以后逐渐演变成为麻将。麻将比马吊更加复杂精妙,花样也更为繁多,因而吸引力更大。维新派领袖人物梁启超一度耽于麻将牌,据说他主编报纸时的许多社论、时评,都是他在麻将桌上口授而成。他曾深有感触地说过:“只有读书可以忘记打牌,只有打牌可以忘记读书。”作为一位博览群书的大学者,竟把麻将与读书相提并论,可见他之迷于麻将之深,同时又深知府将之害。后来他坚…  相似文献   

15.
鲁礼敏 《老年人》2014,(1):18-19
在翻译家王智量的家中,墙上挂着一副刻有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头像的版画,上面写着一句充满哲理的话——“你想要幸福吗?先得学会受苦。”王智量一生命蹇时乖,但却遇到了不少好人。他在大学里学的是俄文,一生中翻译出像《叶甫盖尼·奥涅金》、《安娜·卡列尼娜》等不少俄罗斯文学名著,享誉中国和俄罗斯,而他人生的每一步,却充满了艰辛和磨难。  相似文献   

16.
版画是艺术中的一门重要学科,版画在中国也有十分悠久的文化历史,但是目前我国学术界对版画的研究却还不够深入,主要表现在研究缺少系统性,理论零散。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就要首先建构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版画历史。研究中国的版画历史不能只停留在传统的辨伪、断代、考据等方法上,应该以开放的眼光来看待,一方面用西方引进的现代艺术理论提供的多元的视角来深入挖掘,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关注中国版画本身具有的多样性线索,建立全面系统的中国版画历史。  相似文献   

17.
若借用"黑白为正宗"的木刻版画的刀味木味拓印味的特性,融合黑白装饰画的装饰形式意味,则将衍生出新的装饰艺术形式,让人们能看到体会到与传统不一样的视觉冲击。黑白装饰画与木刻版画的融合,装饰形式和这种木味、刀味的配合,用黑白形式诠释的艺术表现形式,无论是装饰性还是在艺术感官上,都是有其独特韵味的,相信一定会备受人们所青睐,为人们生活增色添彩。  相似文献   

18.
展演信息     
燕燕 《女性大世界》2006,(5):155-155
《俄罗斯艺术三百年——特列恰科夫画廊精品展》(绘画、版画);永远的邓丽君——纪念音乐会;姜育恒2006个人演唱会;……  相似文献   

19.
“蛛丝马迹”是个使用率很高的成语,释义为:比喻与事情根源有联系的不明显的线索。很多人望文生义,认为“蛛丝马迹”中的“马迹”是指马的蹄印,甚至连《中国成语大词典》、《汉语成语考释词典》都解释为“马”是骑马的马。其实,“蛛丝马迹”中的“马”,与拉车驾辕、四蹄如飞的哺乳动物“马”没有任何关联.而是指一种活动于灶台上的小昆虫!  相似文献   

20.
今年39岁的王文新,已经是乌鲁木齐“抓饭熟了”连锁店的创始人和身价不菲的老板,可是他的梦想远不止此,他想把他的“抓饭熟了”打造成中国的“麦当劳”!尽管刚刚开业一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