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敦煌歌辞研究中,敦煌遗书内存有题名为“云谣集杂曲子”的词集,其卷号为斯一四四一(简称斯卷),抄写于卷背《燃灯文》之后,原题“云谣集杂曲子共三十首”,后书“倾杯乐”,以下残佚(实存18首);伯二八三八(简称伯卷),抄写于卷背“转经·入宅”等文之后,原题“云谣集杂曲子共三十首”,下讫“早脱离尘士”句(实存14首)。但《云谣集》的刊布,还是日本学者狩野直喜于1912年录得斯卷以后,方流传开来,直到1919至1920年间,我国学术界方有机会见到斯卷《云谣集》的录文,王国维在《敦煌发见唐朝之通俗诗及通俗小说》(《东方杂志》第18卷第8号)文内,首次刊布《云谣集》内3首词,即[凤归云]2首,[天仙子]1首。  相似文献   

2.
杨雄 《社科纵横》2004,19(6):117-119
《云谣集》问世以来 ,诸家校录各有千秋。关于《云谣集》的标题 ,诸家校录、认识各不相同。本文认为 ,其标题当校录为《云谣集》(杂曲子共三十首 )为是  相似文献   

3.
敦煌曲子词自发现至今,已有九十年的历史了。《云谣集》是其最主要的抄卷之一,写成于后梁乾化元年(公元911年)以前,共三十首,十三调。伯2838卷存十四首,斯1441卷存十八首,除去重复,恰与原  相似文献   

4.
张英 《社科纵横》2008,23(4):115-118
敦煌曲子词或抒发报国的理想、或夸耀高超精湛的武艺;或歌颂边疆的将领,或咏叹宝马宝剑,在内容上有浓厚的尚武精神.这与大唐王朝的尚武之风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北方边塞崇武好斗民风民俗又为之提供了生长的环境和土壤.敦煌曲子词里的尚武精神吸收了前代文学中的精神养料,尤其是北朝民歌对其影响最大.尚武精神又是唐代边塞诗与敦煌曲子词在诗词两种文体中不约而同的表达.敦煌曲子词之后的文人词作大都柔美绮艳,但南宋以辛弃疾为代表的爱国词作表现了对尚武精神的回归.  相似文献   

5.
《社科纵横》2015,(8):122-125
中国古代词集分为民间和文人两类,著名学者对民间词的特点进行了归纳。从敦煌《云谣集》重见天日开始,绝大多数研究者因各种原因将这部词集定性为民间词总集,并写进了一些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但是,仅从语言学角度来看,运用对比和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云谣集》的词律、语言风格与民间词存在很大差异,与民间词的标准不合,而与创作时间相近、属于文人词范畴的花间词和南唐词高度相似。《云谣集》收集的作品是成熟词而非初期词,因此,它应该是文人词总集而非民间词总集。  相似文献   

6.
敦煌赋校补     
敦煌遗书中的赋类作品,计46个卷号,去其重复,共得赋25篇。见于《文选》的4篇,唐人赋21篇(见于《全唐文》、《文苑英华》、五卷本《王无功集》的只有3篇),独赖敦煌遗书保存下来的赋18篇。这25篇赋,除见于《文选》的左思《吴都赋》残卷藏于俄罗斯彼得堡而尚未公布于世之外,其余赋作皆经学者校录,刊布问世。笔者用“敦煌遗书缩微胶片”同  相似文献   

7.
敦煌俗讲僧保宣及其《通难致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敦煌遗书出土之前,人们只知道唐代长安有一位俗讲和尚——文溆。他的“俗讲”颇有影响,但遭遇坎坷,作品亦一无所存。所谓“俗讲”,后世无从一睹究竟。敦煌遗书出土后,人们从中发现百余篇有关俗讲的作品,如讲经文、说因缘、变文、话本、词文、故事赋以及押座辞、解座辞、劝善文、募化文和其他几种讲唱辞。值得庆幸的是,敦煌遗书中还保存有当地俗讲僧人的若干零星资料。其中,五代时敦煌灵图寺俗讲僧保宣的资料,大体反映了他的生平和若干行事活动;他撰写并宣演的一篇变文和几篇《讲经通难致语》,更有助于增进我们对五代讲经活动的了解。 关于保宣,今人最初是从敦煌遗书P3051号《频婆娑罗王后宫綵女功德意供养塔生天因缘变》中知道他是敦煌一位俗讲僧人。这篇变文的结束语  相似文献   

8.
王重民先生《补全唐诗》及《补全唐诗拾遗》“据敦煌残卷补了《全唐诗》的一部分。”由于在敦煌写卷中“古典文学作品之内,诗的数量最多,也最难整理”(补全唐诗序言),因而至今仍有相当数量的唐人佚诗,尚未得到辑录。今就个人所见敦煌遗书,将未录于《全唐诗》、《全唐诗外编》及整理敦煌遗书之诸家著述中的唐人边塞佚诗,辑补如次。  相似文献   

9.
1992年12月16—17日,甘肃敦煌学学会与甘肃档案学会联合在兰州举办了为期2天的“敦煌遗书与古代档案研讨会”,来自省内敦煌学界、档案学界的近3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研讨会。 本世纪初面世的总数约五万卷的敦煌遗书中保存着为数可观的中古时代档案史料(以下简称敦煌档案史料),以往中外敦煌学界的许多学者利用这些敦煌档案史料所提供的丰富的珍贵原始史料进行学术研究,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如果考察国内外敦煌学研究的历史状况,就会发现:在以往的研究中,极少有人专门从档案学的角度对敦煌遗书进行研究,这一方面的研究论著为数甚少。因而可以说,从档案学的角度研究敦煌遗书,还基本上是敦煌学研究中的一个空白地带,也是档案学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0.
敦煌遗书的概念刍议李并成何谓敦煌遗书?其范围应包括哪些组成部分?这在过去一段时期的敦煌学研究中似乎是不言而喻的,即指莫高窟经洞(第17窟)出土的遗书。然而随着学科的发展,新的有关文献资料不断发现,如1944年莫高窟土地庙文书的出土、解放前后敦煌其他地...  相似文献   

11.
唐五代时期敦煌佛教昌隆,寺学随之逐步兴盛,曲子词遂常被寺中学郎抄写于同佛教有关的写卷之上。这些曲子词常会在佛教活动的表演中歌唱,以吸引民众前来进而宣传教义,此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词调的衍生。衍生的词调及其创作常被用来弘扬佛法,有时亦会演变为新的词调,对词体的发展有着推动作用。词体的发生发展与佛教的繁荣有着潜在关联,从敦煌寺学的繁荣及佛教活动乐舞表演的炽盛等角度切入,审视曲子词的流播及词调的发生发展问题,或可更清晰地观见词产生之初的形态,深化对词体演进历程的认知。  相似文献   

12.
于东新 《求是学刊》2012,39(2):119-123
全真道士词代表了金词之别宗,呈现出独特风貌:第一,创作方式互渗.其词具诗教之旨,创作上使用“诗人句法”,写出许多杂体词.第二,文体功能互渗.“以词喻道”,使得词在功能的选择上由“聊佐清欢”融进了“丹灶仙霞”,具体就是以词述心境、以词明道义、以词劝世人.第三,审美风格雅俗互渗.在以杂体入词、注重雅化的同时,又借鉴市井乡村的俗谣俚曲,吸收民间口语俗语,使词风雅俗互渗并存.全真道士词的俗化,也成为元曲登上文学史舞台的别样前奏.  相似文献   

13.
敦煌写经《佛说孝顺子修行成佛经》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最近这几年整理敦煌遗书的过程中,发现了一批历代大藏经均未收入的佛教典籍。其中有一名为《佛说孝顺子修行成佛经》的佛本生故事,较为奇特。特予介绍,并对若干有关问题试作简单分析。该卷现藏于北京图书馆,千字文编号:玉64号;缩微胶卷号(即《敦煌劫余录》序号):8300号。首残尾全,共存133行。行约23字。尾题:“《佛说孝顺子修行成佛经》,一卷。”在此,先依照片(见《敦煌宝藏》第109册)录文如下。录文时,因残缺或原卷折迭无法辨认者,用方框表示之。其中,“□”表示一字无法辨认;“(?)”表示无法辨认之字  相似文献   

14.
徐晓卉 《社科纵横》2004,19(3):88-89
本文简要介绍了 2 0 0 3年 9月 17日在北京召开的“敦煌写本研究、遗书修复及数字化国际研讨会———纪念王重民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暨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成立二十周年”大会上提交的论文 ,从王重民先生的学术风范和作人之道 ,敦煌遗书的修复保护及数字化研究方面的成果进行全面而概括的论述 ,使读者对这次大会的丰硕成果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同时对目前世界范围内敦煌遗书的收藏和出版也有新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敦煌曲子词的发现,填补了中国古代文学史的一项空白,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此潜心研究,并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许多问题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定论,也不会有定论。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愿与大家“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浣溪沙》(五两竿头)不是劳动人民的歌研究敦煌词往往有一种错觉因其语言文字之质朴,而认为是民间词,甚或是人民的创作。实际上,敦煌词复杂的思想内容说明,其创作者是众多复杂的,但有一点可以基本肯定,真正出自劳动人民的词作恐怕绝无仅有。《浣溪沙》(五两竿头风欲平…  相似文献   

16.
略述敦煌遗书中的甘肃文学杜琪唐五代以至宋初,甘肃文学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这就是珍存于敦煌遗书中,从其署名、题记、内容或可判定为这一历史时期甘肃籍作者和外省籍旅陇作者的文学作品。自从汉武帝开通西域,地处河西走廊西端咽喉的边鄙敦煌,就日渐兴盛起来。历经...  相似文献   

17.
中国存世最早的针灸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存世最早的针灸图张侬1900年,甘肃敦煌发现大量古代写卷,世称敦煌遗书。其中有早期医学文献,有20余卷是针灸专著或相关的医学写卷。有古老的针灸明堂图,还有吐蕃藏文针灸图。这些医学写卷弥补了传世医籍的内容,纠正了一些错误,载有宝贵的治疗经验。例如敦...  相似文献   

18.
从严格意义上说,“形容词的重叠”应当限制在词(而且只有形容词)的重叠范围之内,即术语所说的“构形”范围之内(如“漂亮——漂漂亮亮”);而不应当包括由词素加上重叠的后缀(如“赤条条”)或由非形容词加上重叠的后缀(如“泪汪汪”)等属于“构词”范围之内的语法现象。但是有时候由于分析或描写的需要,把这两种语法现象合在一起加以比较和说明,倒显得更加合适。比如吕叔湘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所附录的《形容  相似文献   

19.
汤桾 《唐都学刊》2004,20(3):34-38
敦煌曲子词是由文人创作的律词,在词调、格律、音乐和风格等方面与唐五代词和宋词都存在相承与发展的关系,奠定了后世词体的基本走向,为词体起源提供了新的可靠的依据。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它的某些特性未为花间词继承,却在宋词里得到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0.
谈“峭措”     
近读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钱仲联先生笺注的宋刘克庄的《后村词笺注》,该书卷四,三二四页,有一首《鹧鸪天·戏题周登乐府》词:“诗变齐梁体已浇,香奁新制出唐朝。纷纷竞奏桑间曲,寂寂谁知爨下焦?挥彩笔,展红绡。十分峭措称妖娆。可怜才子如公瑾,未有佳人敌小乔!”词中“峭措”是什么意思?钱仲联先生笺注说:“峭措,应是瘦削寒酸之意。”这个解释是值得商榷的。大约钱先生认为“峭”即“峭削”“瘦削”,“措”即“措大”。旧称贫寒的读书人为“措大”,“措大习气”即寒酸气。因此钱先生把“峭措”解作“瘦削寒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