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王欣 《南方论刊》2010,(8):55-57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贯穿着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和其“正反合”的思想内核,注重抽象概念与感性形象的统一。美是在美的理念显现为感性形象过程中产生的,这一过程即统一的过程。艺术的三种类型及黑格尔提到的五大门类体现了理念的递升与纯粹化,而对自由程度的分析也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黑格尔所建构并分类的美学体系。  相似文献   

2.
<正> 我在一篇论及马克思恩格斯美学思想和黑格尔美学思想的承传关系的文章中,曾经谈到过黑格尔的美论问题。文章写完以后,总觉意犹未尽,深感现再作进一步研讨。对黑格尔美论的不同评价,首先集中在对他的美的定义的分歧看法上,有的同志把黑格尔美的定义概括为:“美是理念”,我以为是不确切的。实际上,黑格尔在《美学》中曾经批评了“理念论”的创始人柏拉图的“理念是抽象的形而上学”的论点,并提出了他的著名  相似文献   

3.
黑格尔的美的理念是源于其逻辑学中的逻辑理念 ,但是更加注重抽象概念与感性形象的统一。美是在美的理念显现为感性形象过程中产生的 ,这一过程就是对象化。虽然黑格尔的对象化理论的内容是现实的 ,但是其对象化的形式是唯心的。自由则是对象化过程中的核心范畴 ,是驱使理念经由自然美不断奔向艺术美的原动力 ,而且黑格尔的美学体系也是根据自由的程度不同对美和艺术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起来的。  相似文献   

4.
黑格尔把美学从感性的漩涡里解救出来,旗帜鲜明地喊出了"艺术哲学"的口号。在他看来,美学就是"艺术哲学",他从"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个命题出发,实现艺术美的"理想"之旨归,从而建构了其艺术哲学观的学理逻辑。沿着黑格尔艺术本质观的逻辑线索,可以对黑格尔的美学体系提供新的思考维度和学理支撑。  相似文献   

5.
黑格尔美学在根本上是一种主客二分的美学,其根本的基点在于从一个纯主观的教条——"理念"出发,衍生出"心灵"高于"肉体"的美学观,而其"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命题,不仅在"时间性"上把"美的理念"体现为一个具有自身内容的孤立发展"过程",从而不可能把"审美生活"的"时间性"理解为"主客不分"的"整体性",而且这一美学观也必然忽视"身体"诸感官在"审美生活"整体中复杂的"时间性"构成,因而,黑格尔美学在整体上呈现为仅仅能够描述与阐释一小部分纯粹艺术品的"艺术美学"、"视听美学"或"残象美学"。  相似文献   

6.
车尔尼雪夫斯基批判黑格尔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针锋相对地提出“美是生活”这一具有鲜明唯物主义色彩的命题,但由于它是建立在费尔巴哈哲学基础上的,“生活”的概念主要指的是人的自然生命的欲求和发展,排除了社会实践的丰富内容,致使在对艺术与现实的关系、艺术的木质、艺术的幻想等判断上出现了严重偏颇和矛盾。由此人们得到的认识是缺少科学的哲学基础,不可能建立起一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美学和艺术理论。  相似文献   

7.
关于真善美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是黑格尔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将有助于我们了解马克思主义美学和黑格尔美学的渊源关系,理解马克思主义美学关于真善美的理论。黑格尔认为:“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黑格尔:《美学》第一卷,第142页。以下凡引自同书的引文,只注页码)。他把美的内容规定为“理念”这种抽象的精神实体,  相似文献   

8.
参照黑格尔否定辩证法的思路,可以把马克思与黑格尔的理论传承关系划分为三个层面:首先,这种传承体现为马克思现成接受了黑格尔的某些观点、术语和表述方法这种直接性影响;其次,从马克思的文本来看,这种传承更多地是以否定的方式体现在马克思对黑格尔的一系列批判中;最后,综观马克思的整个学说体系,这种传承关系又更深刻地体现在马克思的理论主题和理论范式不可否认地表现着黑格尔的深层影响。  相似文献   

9.
自十九世纪以来,唐诗英译的实践和理论探索从未间断,众多译者力求最大程度将唐诗的"意美"体现在英语语境中。许渊冲是中国现当代翻译家中的杰出代表,认为诗歌翻译应尽量实现"三美",即"意美"、"音美"、"形美",其中"意美"是第一位的。但是,中英历史文化背景差异巨大,语言各有特点,英译唐诗是否能够完整再现原诗"意美"呢?在此通过唐诗与英语诗歌"意美"的比较,综合分析许渊冲英译《江边柳》和《游子吟》所展现的"意美",最后认为唐诗的"意美"并非完全可译。  相似文献   

10.
"经学即理学"命题是全祖望在修改顾炎武命题基础上提出的,而不是象人们普遍认为的是顾炎武的命题。全祖望修改顾炎武的命题,体现了全祖望学术学统观与史料的矛盾。这种矛盾在学者的研究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就启示我们在对待前人的著作时,不能迷信权威,要了解作者的学术学统观才可能正确理解作者要表达的原意。  相似文献   

11.
解继丽 《学术探索》2012,(7):169-172
"教育即生活"的思想曾经对社会产生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如何从发展的角度认识这一思想,是比这一思想本身更具有意义的问题。技术是人类发展的现实承载,对人的行为包括学习行为都有着重要影响,是分析学习行为的可靠尺度。从技术的发展与学习行为变化的关系来分析,可以发现"教育即生活"是工业社会时期的一种特殊显现,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阶段性。在信息社会中,人的学习开始摆脱教育影响的桎梏,学习将融入到人的全部生活之中。"学习即生活"将逐渐成为人的一种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2.
傅强 《学术探索》2008,(4):25-29
凯·尼尔森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对《哥达纲领批判》进行了较为本真的解读,认为马克思葆有一种正义观,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被理论渗透的经验论述和道德评价。马克思的正义观要求我们应当根据具体的历史背景和特定的生产方式判断社会现象的正义性。共产主义两个阶段有着与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正义原则,无产阶级的正义诉求绝不是追求所谓的“消除一切社会的和政治的不平等”,而是消灭阶级。  相似文献   

13.
《丰田纲领》所体现的“报德思想”是集团创始人丰田佐吉人生价值观的根本,也是奠定丰田企业文化根基的思想基础。丰田佐吉“劳动、感谢、奉献”的人生理念,以及奠定丰田企业文化根基的核心理念,都来自日本江户时代农政思想家二宫尊德“报德思想”中的“勤劳、至诚、分度、推让”理念。  相似文献   

14.
审美判断的"共通感"问题,涉及的是一个审美对象的客观性与主体审美的主观性之间的矛盾问题。如果我们找不到通达各主体之间的公共桥梁,那么,是不可能真正解决审美对象的"客观性"与主体审美的"主观性"这一矛盾的。这就需要尝试引入一个新概念——"精神青春期"。要理解各主体之间审美判断中的"共通感"问题,非"精神青春期"概念莫属;"精神青春期"概念的引入,为我们真正解决审美对象的"客观性"与主体审美的"主观性"这一矛盾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5.
张鹏翔 《理论界》2013,(8):99-102
组织是"事物",是"新"事物,是"一"个事物;是"一个新质的事物"。组织不是集合、范围、结构、概念,而应该是现实事物;不是自然事物,而应该是自然事物之外的新质事物;不是组成、构成的众多事物,而应该是原初固有的一个事物。得出这些结论都需要一种新的方式,即"看见"。也就是说,组织不仅可以被想象,可以被思考;还应该可以被"看见"。只有在直接看见这种方式里,组织才是现实事物。这个直接看见又不是眼睛的看见,而应该是心灵的领会。这是另一种直接看见,是一种真正的组织智慧。组织在这另一种直接看见里显现自身为"新事物",并且是以"一"的形态出现的新事物。由此组织才能发挥"六大于六"的组织功能和组织力量,并最终委托自身于一件事、一个事物、一个人。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黑格尔“自然界是‘绝对精神’自我异化的产物”思想和费尔巴哈“人同自然界的联系仅仅是纯粹的‘自然关系'”思想的批判与继承基础上,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阐发了人与自然环境双面依赖和双重构建的对立统一关系的思路,形成其环境理论。  相似文献   

17.
李玉双 《学术探索》2012,(6):147-150
夏目漱石的汉诗是在世俗功利之外独辟的胜景,作者主张的"非人情"的文学理念在其汉诗中得到尽情演绎,这是鼓励人放弃俗念、荡涤烦恼,恢复心灵自由的艺术,透露着宁静、空寂、超然物外的禅境,同时又不失其为理想而抗争的"执著"本色。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关于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研究,尚有两个基本问题未予以应有的关注和重视:一是基于马克思“人的生产是全面的”思想而形成的系统理论在称谓上缺乏共识,以致出现“一种理论、多种称谓”的现象;二是对马克思视域中“人的生产”概念的误用问题。确立统一的理论称谓,规范使用“人的生产”概念。是当前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研究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正义论是批判正义论的典范,这归因于“批判性”是贯穿于经典著作的一条红线,也是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生动体现。正义批判论是无产阶级的正义论,它与资产阶级正义论在对待正义的立场、态度、方法与道路等方面存在根本分歧。正义批判论否定普遍、永恒的正义观,认为正义的实质是经济关系的价值映像,正义的判断标准是生产力标准与人民利益标准有机统一,实现了正义观念的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20.
李席 《学术探索》2009,(6):87-91
新时期以来,我国史学界在有关史学本质问题的探讨上,从何兆武先生的史学“二分法”到张耕华教授的史学“四分层”,这实质上形成了一种关于“史学本质”问题“分层思考”的研究模式,从而体现了新时期我国史学理论研究思想开始走向成熟。“分层”正是为了探究“历史学究竟是一门怎样的学科”,但这必然引出的问题是:史学各分层上的知识本质和认知形式的不同终究要依据什么判断标准来划分?因此,关于史学本质首先应探讨的是其判断标准问题,否则我们就不能将史学本质问题说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