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现代东西方描写性爱的小说家中,郁这夫与劳伦斯是影响最大争议最多的两位作家。由于这两位作家产生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以及这两位作家对性的主观认识和艺术修养的差异,导致了他们性爱叙事的伦理诉求不同。这些差异的背后体现着他们之间明显的中西文化传统差异和性爱描写现代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海明威与巴克兰诺夫这两位处于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制度的作家,各自写作了不少脍炙人口、影响深远的战争小说,本文通过比较这两位作家的战争生涯、创作倾向及表现方法的异同,探讨其各自创作特征的形成及作品表现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3.
短篇小说在其文体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由注重情节的传奇性到侧重情感的真实性的转变。《故乡》《我的叔叔于勒》是中外两篇经典性短篇小说,这两篇小说在结构的架构上有相同之处,即都完成了情感转换的环形结构。但在风格上则体现了不同的艺术追求和价值倾向。莫泊桑作为传统小说家,非常注重故事的情节性,并关注小说结构的完美、精巧和完整。而鲁迅的小说散文化倾向明显,语言精练隽永,具备浓厚的情感意蕴和丰富的阐释角度。这不仅反映了两位作家不同的艺术追求和创作倾向,而且也表明了两位作家在艺术天分上的不同特质。   相似文献   

4.
郁达夫作为创造社的干将与从东北作家群走出的萧红不论是人生经历还是各自的小说创作都有明显的区别,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相通之处:坎坷困苦的人生经历使得两位作家都将小说创作的视点集中在对人的生存困境的关注方面;他们都与鲁迅有着深厚的友谊,小说创作也都得到了鲁迅的肯定,并程度不同地受到了鲁迅的政治观与文艺观的影响;他们在小说创作上具有相似的美学追求,在小说的艺术表现上也都具有散文化、抒情化和绘画化的特征。他们的前期小说创作都得到了进步作家的肯定,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两位作家依照自身对人生的理解进行的创作却招致了众多的批评和否定。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萧红都是三十年代乡土抒情小说的优秀作家,他们的创作分别代表了"乡土小说"的两种不同类型,在文化视觉、艺术构建、审美追求等方面都有不同的意趣,可说是代表了两种个性化十足的艺术风格,从中也可看出不同性别的作家差异.  相似文献   

6.
尤凤伟是一位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他的小说也是一种强烈介入当代社会和当代生活的创作。这里所说的当代生活,并不仅是指作品所表现的当代人的生活,而主要是指作家通过他的创作对当代人的精神特征和社会运行法则的艺术呈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尤凤伟是一位优秀的艺术家,也是一位优秀的社会生活的积极参与者和批评家。一、民间叙事中历史重构尤凤伟的小说创作可以分为现实情景和历史情景两大板块。这两大板块是尤凤伟两个不同时期向着两个不同创作方向的探索,以九十年代作为分界线,构成了尤凤创作的不同趋向,前者直接在现实的…  相似文献   

7.
沈从文、孙犁都是现代文学史上独特的"乡土小说"作家,他们的小说创作体现了明显的女性化倾向。通过对他们女性形象创作文本的解读,可充分认识他们的思想、审美选择与创作个性的独特。现将两位作家笔下女性形象进行比较,探讨其相似性和不同点,及其不同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8.
施蛰存与爱伦坡两位作家都醉心于怪诞主题的文学创作。从创作渊源上看,施蛰存承认曾耽读爱伦坡的小说和诗,早期写过模仿之作。但笔者认为,只有当施蛰存的两个文集《梅雨之夕》和《将军的头》完成以后,其创作逐步走向成熟之时,两位作家才开始了真正的对话与交锋。本文试图用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的方法探讨两位作家小说中的怪诞的生成与表现。论文具体从时空的设置、女性形象超自然的美、变态的爱欲、死亡这四个方面层层展现、剖析两位作家小说中的怪诞主题。  相似文献   

9.
读萨特的《厌恶》一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国现代作家尼藏(Nizan,1905—1940)说:“萨特堪称一位法兰西的卡夫卡。”这话很有道理。因为萨特与被誉为“现代小说之父”的卡夫卡的小说都脱离了十九世纪欧洲文学小说的传统,而继承、恢复、发展了十八世纪欧洲哲理小说的传统。用小说的文艺形式来宣传自己的哲学观点,是这两位著名作家,也可以说两位存在主义代表人物的共同特点。《厌恶》(La Nausee)是萨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在法国以至在西方世界都很有影响。萨特自己也最满意这部作品。《厌恶》一书经常与塞利纳(L.Celine 1894—1961)的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文学中,"人性"是作家们不断探索的永恒主题.在福克纳与金庸的小说中,有大量的"人性扭曲"描写,两位作家把人的本性与现实融合在一起,从不同的视角、以不同的创作手法和形态对这一文学主题进行着风格各异的描写和阐释,有着某些精神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凡是真正用思想写作的作家都会穿越现实关怀的层次追问隐蔽在现实背后的人的存在的本体性意义。鲁迅及其作品有这种飞升的品质,当代作家北村也承续并衍发了这一品质。该文旨在从存在观的视角对鲁迅和北村两位作家的同名小说《伤逝》进行解读,认为虚无绝望是两个作品立意的根基,也是作者言说的出发点和归宿。而爱情故事是言说虚无存在所假借的一个命题。不同的是,二者在探察最终的精神企盼时有不同的指向。  相似文献   

12.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国19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也是俄苏文学史上最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路翎是我国七月派的代表作家,他的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这两位作家都以写社会心理小说见长,创作上有着显而易见的共同点。吴福辉等编著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这样评价路翎:“他(路翎)运用错综地表现人物心理深度、广度的写法,在掌握大起大落的心理节奏、处理人物之间心理感应的波澜方面,显出一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气质。”由此可见,在这两位作家的创作技法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可比性。本文仅就他们创作中的主观性特点,以及这一特点在揭示人物心理中的作用作一点比较。  相似文献   

13.
《追忆似水年华》是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的现代主义小说 ,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则是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本文就两部小说的结构 ,人物、环境、表现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意在发现中西作家在审美观 ,思维方式、艺术表现诸方面的不同特点。尽管两位作家所处的时代大致相同 ,且都是以第一人称叙述故事 ,但两部小说在结构 ,艺术风格和表现方法等方面均有很大差异 ,而在叙事的精彩 ,人物造型的完美方面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4.
鲁迅小说《补天》和郭沫若诗剧《女神之再生》题材相同,外在风貌相似,但情感内涵和终极旨趣迥异。本文通过比较论析,具体从三个方面透视出这种本质差异:1作品表现实际不同;2表现实际的不同反映出两位作家有着不同的创作关怀;3以上两方面不同深层次地蕴含着两位作家不同的社会人生经历和社会文化感受。两位作家反映在创作中的不同精神特征和文化心态也正是整个中国处于新旧文化交替期的两类现代知识分子的典型精神特征和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5.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特别是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之一,芥川龙之介则是日本近代堪称“鬼才”的优秀作家,两人的小说创作存在着诸多的共通点。鲁迅的《一件小事》和芥川龙之介的《桔子》这两则短篇小说几乎同时发表于两个不同的文化国度,但其在艺术上存在着较多的相似之处,这主要表现在小说故事情节的展开和叙事人称的运用两方面。当然,出于不同作家之手的两篇小说也打上了作家相异个性的烙印,文中所描写的主人公感动性质和小说艺术表现手法的不同即是明证。  相似文献   

16.
读过巴金的《寒夜》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两部小说后,总忘不了两个可怜的男主人公形象:汪文宣和伊凡·彼得罗维奇。他们产生于两个不同国家的作家之手,在对待生活上却有着十分相似的态度。对这两个形象作些比较分析,对于认识两位作家的创作思想和艺术表现手法,无疑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两部成长小说有共同的主题--追求自由.比较两部小说主人公追求自由的过程,即他们各自成长的过程,分析两位作家人生观以及他们在小说中应用的象征手法可以看到两位主人公追求自由的理想是不可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苏童和威廉·福克纳在小说创作中都采用了颓败型家族叙事模式,如苏童的《妻妾成群》《米》和《罂粟之家》以及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押沙龙,押沙龙!》《去吧,摩西》,这让他们的小说创作从这个角度有了可比性。不过两位作家在进行家族历史叙事过程中也表现出了很大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他们对家族灵魂人物,也就是男权社会中的"家长"的刻画以及对家族衰败根源的认识上。而这些创作差异的出现与两位作家的家庭出身和社会时代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乡土小说作家沈从文和马尔克斯·哈代,通过其代表作品《边城》和《德伯家的苔丝》中女性的描写,展示了中西方文化背景下女性在对待自我、男性、爱情婚姻方面的不同价值观.小说中翠翠和苔丝形象的塑造,承载着两位作家对于女性命运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汪曾祺这对师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两位举足轻重的作家,他们大大发展了抒情小说这种文体。从结构散文化、语言诗化、恬淡静谧的叙述方式、不选取重大题材等方面分析了这类文体的特色,阐释了两人不同风格的内在、外在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