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顺应论是维索尔伦提出的语用学研究理论,它强调语言使用过程中所做出的语言选择必须顺应交际的环境和交际的对象。广告是一种交际行为,它的最终目的是唤起消费者的兴趣,促成购买行动。广告语言必须顺应广告受众的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即顺应受众的语言、心理、文化和价值取向来实现广告的商业目的和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2.
根据顺应理论,语言的使用是语言使用者不断做出语言选择的过程,翻译即译者在目的语认知语境中进行一系列语言选择和诠释原语文化的过程。以顺应论为理论基础,以The Berenstain Bears和The Wind in the Willow为语料,探讨译者在英语童话汉译中如何对语言结构及语境做出动态顺应,以便于目的语儿童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著。  相似文献   

3.
从动态顺应看《李尔王》的三种译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Jef Verschueren的语用综论观下的顺应论的动态性认为,语言选择过程的动态顺应可以从三个方面得到体现:时间顺应、语境的顺应和语言线性结构的灵活变化。以该理论对《李尔王》三个不同时期的译本进行分析,指出翻译标准应该被不断地重新阐释以顺应不同时间、不同语境和不同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4.
语言顺应论是维索尔伦(Verschueren)提出的语用综观论的核心。语言顺应论认为语言的使用过程就是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即语言使用者依据交际环境和交际对象选择所使用的语言的过程。语境顺应是语言顺应论的核心之一,为翻译策略的选择提供了指导。本文着重从语言顺应论的角度探讨"土豪"一词英译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语言动态顺应指语言使用中顺应的动态过程,是"意义的动态生成",是Verschueren语用理论的核心。语言的使用是语言结构各个层次顺应语境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动态选择过程。文章从时间、社交关系、语言的线性结构三方面来分析语言动态顺应的理论内涵,并探讨它的活用过程。  相似文献   

6.
无厘头语言,作为一种非常规性的语言形式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后现代主义、文化学、电影评论、语言修辞学和社会语言学。从语用学的角度,试用关联-顺应理论模式,对交际者在言语行为中选择使用和理解无厘头语言的情况进行了综观分析,指出无厘头语言的生成与理解是在交际者寻求最佳关联认知语境,动态顺应具体语言语境与交际语境的过程中完成的.整个过程具有协商性,语言选择的结果表现出变异性。  相似文献   

7.
维索尔伦提出的顺应论从语言使用即语言选择的观点出发,阐明语言使用的过程是语言使用者随交际环境和交际对象而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法律文本翻译过程是动态顺应的过程,语境关系顺应及动态顺应为法律文本翻译中的词义选择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写作一直是英语学习中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创造性活动。影响写作过程的因素是各种各样的。从语境角度探讨影响写作的因素,笔者认为写作是一种交际活动,而这种活动是一种在语境基础上的语言选择和顺应过程,这种过程首先是文章宏观结构对语境的顺应,然后是一种在语境因素基础上的语言因素的顺应,并且始终是一种动态的顺应过程。  相似文献   

9.
自Halliday和Hasan(1976)提出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以来,语言学界对语篇连贯的研究越来越重视。研究以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1999)为理论基础,从元语用的角度揭示语言顺应和语篇连贯的关系,研究在连贯语篇中语言顺应的动态过程。通过实例分析发现,语言的使用是语言使用者基于语言内部和外部的原因,在元语用意识程度不同的情况下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语境因素在语言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成功的交际产生于动态的语境中。用语言顺应理论来指导语篇连贯性研究,我们可以看到,语篇的连贯产生于语言选择的动态过程中,是顺应语境因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商务英语信函中模糊语言的语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务交际中频繁使用模糊语言,这种用法可以被分为两种情况,即非故意使用和故意使用,文章的研究重点是后者。写信者使用模糊语言是为了顺应不同的语境及不同的写信目的。由文中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模糊语言是写信者进行语言选择和语言顺应的结果,它是写信者在商务交际中为了实现交际意图采用的一项交际策略。  相似文献   

11.
维索尔伦提出的顺应论从语言使用即语言选择的观点出发,阐明语言使用的过程是语言使用者随交际环境和交际对象而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维索尔伦的语用学理论对翻译理论和实践有以下几点启示:首先,语境关系顺应为词义选择和语篇衔接提供了理论基础;其次,动态顺应揭示语言与语境之间的动态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翻译模式,避免了翻译策略选择的争论;最后,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为翻译学的构建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语境意义是语言系统本身的特点和它的目的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本文从语言系统的特点,语言系统与它所要表示的现实世界、精神世界的关系和语言的使用过程等方面,阐明语境意义根植于语言系统本身。语境意义在语言的使用中是必然出现的一种现象。对语境意义我们只能利用而无法避免。  相似文献   

13.
语言顺应论是一个极富解释力和适应性的理论,它对翻译理论研究有很强的借鉴作用.顺应论认为顺应性是人类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语言顺应性主要涉及语境关系顺应、结构客体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四个方面.翻译是一个根据语境不断进行顺应性选择的动态的过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对译语语境以及译文的语言结构的顺应.翻译活动既受到所处的语言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制约又不断改变着其所在环境,因而翻译永远处于动态的变化过程之中,具有协商性.  相似文献   

14.
维索尔伦关于交际双方在语言选择上的语境顺应模式,解释了交际过程与语言选择相关的各种因素和心理特点,给人以重要的启示。翻译也是交际,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受维索尔伦语境顺应模式的启发,构建了翻译语境顺应模式。詈语是语言不可分割的部分,它有着别类语言不可替代的语用功能,通过对霍克斯英译《红楼梦》中詈语翻译典例的语用分析和解读,证明了翻译语境应用模式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翻译策略和方法的选择建立了充分的理论检测正误的平台。  相似文献   

15.
词的“功能义”,是指由词性或语法功能不同导致词义变化而形成的新的词义。从共时角度看,词的功能义是一种受语法语境影响的词汇语用现象,初期具有临时性、灵活性和不稳定性;从历时角度看,词的功能义从“临时义”到“常见义”再到“固定义”这一词义演变的过程必然伴随着词性和功能上的改变,导致新的兼类词的产生。在顺应理论启示下,认为词的功能义无论是共时的语境语用变化,还是历时的词性功能演变都是语言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的典型反映。  相似文献   

16.
关于"语境"     
语境是某语言表意单位的背景信息 ,应严格区分语言与语境。这样可以更便捷地理清很多语言研究的关系 :修辞中零度与偏离的关系、抽象语义与语境语义的关系、言内歧义与言外歧义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7.
关联理论从认知的角度解释交际的性质,指出交际是明示-推理行为.认知语境为语用推理提供了一种手段,而推理是以关联原则和最佳关联假设为基础.顺应理论认为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语言选择的过程,是各种关系相互顺应的过程.关联-顺应模式的理论框架,应以关联原则和最佳关联假设为基础,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相互顺应,使关联理论解释的充分性和顺应理论描述的充分性得到统一.  相似文献   

18.
从顺应论的角度出发旨在探讨顺应性对翻译研究的启示。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语言使用者按照交际环境和交际对象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在顺应论框架内,翻译是一个对原语语境和语言结构客体之间作出动态的顺应过程,只有从语境关系、结构客体等诸方面对原语和目的语作出动态顺应,才能达到语用等值翻译目标。因此,顺应理论对翻译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