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李翚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2):42-44
作为一种新兴的文体,新闻承继了公文的某些特征,但与公文的性质、目的与指向不同而有别,只有认真分析二者的异同,才能避免新闻公文化或者公文新闻化的趋向。 相似文献
3.
4.
5.
张丽珍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3):85-86,96
文章从演讲这种表达方式的要求出发,从提高演讲表达效果的角度,论述了演讲语体修辞的特点,即简明、平易、生动、形象、独特、幽默. 相似文献
6.
楼志新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23(3):83-89
公文语言与网络语言分属于不同的语体,两者个性鲜明,风格迥异。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公文语言具有比较鲜明的书面语体特征,严谨、周全且具规范性,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官方化语言;而网络语言能够张扬个性,是口语语体的分支,灵活自由不拘一格是其主要特征,是一种鲜活生动的个性化的语言。 相似文献
7.
论文艺语体“时间”范畴的表达特点——语体表达论研究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胜国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
现代汉语关于范畴的表达论问题,有的语法著作已有论述,如吕叔湘先生的《中国文法要略》,而从语体的角度研究表达的目前还不是很多。本文从语体表达的角度,选择“时间”范畴,从(一)时间词语的特点及其选择,(二)时间的形象化表达,(三)时间表达的语法形式特点这三个方面,探讨了文艺语体“时间”范畴的表达特点,以做为语体表达论研究的一个尝试。 相似文献
8.
傅刚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3(5):1-7
引述和依据先秦典籍中有关于语体和语书的记载,通过对语的本义、语体的发展和语书体的变化展开讨论,并对先秦时期语体文献的性质、特点、表现形态等略作分析,以期对先秦时曾被广泛引用的“语”这一文体的大致面貌,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杨立武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4)
河南省开封市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六大古都之一,北宋王朝在此建都一百六十七年.本文拟从北宋都城东京的城市结构出发,考察探讨此古都的结构特点,以期初步阐明其在我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宫福满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科技语体的特点是准确性、简约性、明晰性及规范性。在科技写作中,一是要恰当使用科技术语;二是要力求精确地使用数字;三是要慎用修辞;四是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反复强调;五是要正确运用缩略语;六是要适当使用非自然语言符号;七是要执行国家关于文献著录的法令法规。 相似文献
11.
王茹勤 《郑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8(3):29-31
语体是社会语言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人们在利用语言表达思想 ,进行交际的时候 ,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份、地位、所处的环境以及交际的内容等 ,使用恰当的语言形式 ,使自己在特定的场合所使用的语言得体。主要探讨了英语中的正式语体、非正式语体及构成不同语体的词汇、语法结构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钱泽英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8(3):117-118
语体就是语言的功能变体.诗歌在中国传统文学中出现最早,成就最大,以其突出的地位主宰着文坛,并产生广泛的影响,其中以抒情诗为主.因此,诗歌具有抒情语体的一切特点抒情言志,采用抒情语调,讲求平仄,节奏和押韵,形成节律化的语言. 相似文献
13.
王樟松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93,(4)
公文,即公务文书。它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团体按照特定的格式,经过一定处理程序制成的书面文字材料,作为发布政策法令、传达工作意图、联系公务和记载工作活动的一种工具,由于公文具有这样的性质,因此,公文语言的表达特点必须是:准确、简洁、质朴、得体。根据这个总的特点和要求,公文语言表达特点的具体内容,大体包括公文用语、公文句式和公文辞格。 相似文献
14.
李光摩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2(4):13-21
明代八股文在化治间定型并达于极盛,出现了王鏊等代表性作家,形成了裁对整齐、气象阔大的语体风格,被誉为治世之音。正嘉间唐顺之、归有光等倡导“以古文为时文”,其语体风格体现为语兼骈散,纯雅通畅。隆万以迄启祯,是明代八股文逐渐走向衰败的阶段,其语体大体上保持着骈散结合的特征,但拼凑镶嵌,使用格套的现象屡见不鲜,在风格上已经偏离了纯雅通畅,呈现出细密平弱、软媚甜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麻昌贵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4,(1):106-108
对先秦<楚辞>中判别出721个形容词,从构成方式、组合功能和句中位置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比较细致的考察,进而总结出先秦<楚辞>形容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西南地区阳戏语体有叙述语体和对话语体两种主要形式.根据代言主体的不同,叙述语体又分第三人称唱述、第三人称与第一人称混合唱述、第一人称唱述三种语体形式.仪式性阳戏唱词的语体基本以诗赞体为主,对唱词句式结构的整饬性和韵律韵脚的严格性要求不高.阳戏说白部分因对话语境的不同而语体亦有变化.世俗性阳戏语体形式多样,有民歌体、戏谑体、盘歌体以及固定唱段的肉子及反复演唱的赋子等. 相似文献
17.
刘树勋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3)
处理公务的文书叫做公文。这一类文章后来程式化了,就有所谓“公文程式”。程式化了的公文属“文书学”范围。但是公文又并非全部程式化了的,尤其在古代。古代的公文,常以深刻的思想,生动而准确的语言,记载着某一时期的历史脚步,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为了批判继承这份古代文化遗产,我们有必要进行探讨。一公文的发生很早,但做为一个含有新的概念的名词出现,大约已经在三国时候了。《三国志·魏志·赵俨传》中说:“公文下 相似文献
18.
郭奇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
模糊语言具有外延的不明确性、有效的灵活性、语气的委婉性、表达的概括性等特点。公文中使用模糊语言 ,须将其融入行文的语境中 ,只有这样 ,模糊语言才会产生较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按语体学理论,服务于科学和艺术领域的语言体式可以划分为科学语体和艺术语体。在学界,人们往往关注它们的交叉性,却反把它们固有的差异性忽略了。这两类语体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语言符号及其所传达的信息特点方面。 相似文献
20.
邓骏捷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3):118-123
本文在阐明现代汉语语体的定义和分类的基础上,探讨各种语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各种语体并不是隔绝的,而是互动的,可以互相“交错”和“交融”;由于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有些言语作品本身即具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