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围绕英语诗歌所涉及的一些语言现象进行研究,分别从英语诗歌用词、英语词汇外延与内涵意义、英语诗歌意象创作表达手法、英语诗歌比喻表现形式、英语诗歌象征意义表现手法等五个方面具体对英语诗的遣词作以分析,从而阐释英语诗的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2.
诗歌语言的维度:"Image"与意境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号性是语言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比较分析发现,英语语符具有时间单维性和生命流动性的特点,汉语语符具有平面图画性和空间多维性的特点.这种语言维度的差异反映在诗歌创作的领域,表现为意象派诗歌中时间瞬间意象和中国古典诗歌三维空间意境的分野.仅以抒情的纯粹性而言,中国古典诗歌实现了诗歌语言维度的最大化,具有虚实相生和时空合一、视角通透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不论是中文还是外文,文学形式的变化总是伴随着社会的变迁而逐渐改变的.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古英语诗歌的演变,来解释诗歌形式变化的因素,并从中考察中国新诗散文化现象.从英语语言史和诗歌传统分析,古英语诗歌语言特征和基本诗歌形态与现代英语诗体裁相距甚远,并没有真正被后世英语诗人继承下来,这其中诗歌进化的演变和选择表现出的规律似乎对探讨中国现当代诗歌的形式变化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古英语文学始于盎格鲁-撒克逊时期,其最主要的形式是头韵体诗歌,从7世纪到之后的400年间出现了许多杰作,像<贝尔武弗>这样的史诗性创作成为英国文学史辉煌的开端.虽然头韵体诗行仍然出现在后来兴起的尾韵体诗歌中,但作为一种诗歌形式,头韵体似乎在书面文学中消失了[1],取而代之的是生活在14世纪以乔叟为代表的诗人创造的尾韵诗歌,并影响了后世的许多杰出的诗人,乔叟也因此确立了其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被17世纪著名诗人和文学评论家德莱顿誉为"英语诗歌之父".[2]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应试教育的制度下,学生不断经历着各种英语考试,中考、高考、大学四六级等各大英语培训结构也应运而生.以学生各种考试技能,试图通过帮助学生走捷径获取高分.然而,学生逐渐忽视语言知识的积累,更别提运用英语了.因此,在中国英语学习的这个大环境下,“哑巴式英语”便成为了中国人英语学习的代名词.文章主要论述学习 过程中,英语语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的关系,及如何通过立体学习使学生能力得到全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学生需求的分析,确定开设人文素养课程,在后续课程中引入诗歌教学,并就其可行性提供了一些试行方法,以求在今后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为主的教学中,融入具有运作可能性的诗歌教学.作为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教学的一种探索。  相似文献   

6.
汉英思维的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掌握英语意味着直接联系英语和思维。对英语教师来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乃是至关重要的事情。中国学生在学英语过程中惯于以汉语思维,结果产生了所谓的“中国式英语”,这给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来了障碍。对此状况,中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提过有关建议,他认为让中国学生辨别汉语的不同之处是一个有效的学习方法,那么,对汉英思维的对比分析,将会在很大程度上,让英语学习者摒弃“中国式英语”,学会运用英语思维,全面提高英语学习水平。一、思维与语言的关系。英语学习者很有必要首先了解思维和语言之间的关系。思维和语言关系这个问题曾经…  相似文献   

7.
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有相似之处,如对情景交融与精炼简洁的语言的强调.但是由于历史、文化及语言等因素,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又有不同之处.本文试图从诗歌形式、创作技巧、语言特点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探讨两者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在以英语为目的语的第二语言习得中,使用规范标准的英语语言是学习者的一个重要目标.由于语言差异,很多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受到母语的影响,对一些不符合英语语言规范的语句用法掌握不到位.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从英语写作教程中提取了10个语句,考察英语专业学生对其的接受程度.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其对各种语句语病的掌握情况.  相似文献   

9.
英语诗歌在教学中通常是一个难点,本文简要地分析了诗歌的一些表达方式.例如象征手法及某些修辞手法,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0.
英语精读是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基础课,教师在教学中侧重于传授给学生基本的语言点,并运用相应的练习来夯实学生对语言技能的掌握与运用。学生在传统精读课程中的语言学习通常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而非主动创造或生成的状态。针对这种状况,教师在教学中带领学生进行英语诗歌赏析和写作,这不仅帮助学生提高思维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使用英语进行输出的自信,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相似文献   

11.
模糊美是中国古诗语言的一大特点。翻译家在英译模糊的汉诗语言时甚感困难。本文分析了中外翻译名家英译中国古诗的不同译本,通过比较得出明确的结论:在英译模糊汉诗的时候.译语不能同样模糊。翻译家要尽力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美”,并把正确传达原诗的意美放在第一位。诗歌英译的关键在于传达出原诗所要表达的真实内容。“知之”、“好之”和“乐之”是读者欣赏译文的三种:不同反映,也是翻译家不断追求使原文不断精益求精的三个标准。  相似文献   

12.
意象派诗歌是英语诗歌中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诗",但是只是对格律体英语诗歌作了并不极端的文体改良。由于意象派诗歌运动发生时先于中国的新诗革命,并在二十年代持续发展,对此期的中国新诗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不但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新诗革命,还影响了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新诗。意象派诗歌不仅促进了汉语诗歌的非格律化,特别是新诗革命时期中国的白话诗改革者出于政治及文化革命的需要,有意识地夸大了意象派诗歌对格律诗体的革命性,也从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新诗的过度口语化和诗体形式的过度散文化,对诗的排列的重视和意象的运用都使新诗更有诗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诗语言比较模糊,往往意在言外。译诗难,而模糊美的传达问题让汉诗英译尤其难。本文通过对比李商隐名诗《锦瑟》的三个英译本,分析了在汉诗英译中,如何用科学精确的英文来传达中诗的模糊美,再次证明译家在汉诗英译中应把握住原诗的意境和情趣,在翻译时要“得其精而忘其粗”,并进一步探讨了翻译与再创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诗歌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粹,凝聚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的古诗词是古典文学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的瑰宝。意境就是诗词的魅力所在。文章通过在《红楼梦》生态诗的英译中引入意境的概念,为翻译研究以及文化交流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十七年"(1949—1966)是袁可嘉诗歌翻译的高峰期,他以深厚的英语文学与汉语写作的功底,将翻译作为展示自己诗艺的舞台,为中国新诗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此处以"文化转向"为视角,将关注点投注于袁可嘉在这一阶段的译源选择与翻译策略,通过梳理发现他的译介活动是在当时政治语境、主流诗学及翻译政策等多因素规约和作用下发生的。而作为一位诗人翻译家,袁可嘉在这一特殊时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诗才,在相对逼仄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进行诗歌译介,力求达到"限制中寻求完美"。  相似文献   

16.
从生态视角来看,翻译就是要维护语言多元和文化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和谐生态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古诗英译的生态翻译取向,从求异与杂合两种译介途径进行论证。求异就是强调译文在可理解性基础上最大限度保留原文异质性,使译文读者在体验差异性的同时体味原诗的艺术魅力,丰富译语文化;杂合乃一方面尽可能保留原诗的意象与汉语句法结构,另一方面巧妙地将古诗表达形式与译语表达形式融合,以一种新语言形式进入译语,以便更好地再现原诗的意蕴和意境,传达原诗的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17.
汉诗英译中的人称可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诗歌中人称代词的可译性是可译性问题的一个方面。不可译论者认为汉诗英译时增补人称代词会导致人称判断问题 ,从而破坏源语诗歌“天人合一”的境界。但是 ,从人称代词所指、作者意图、含义判断等几个不同的方面来看 ,汉语诗歌人称代词的隐藏并不构成翻译上的“人称判断”难题 ,也不一定是“天人合一”体现。汉诗英译过程中人称代词在不同文化之间的转换不仅是可行的 ,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格式塔心理学强调整体性原则,即整体大于部分。汉语诗歌多寓情于物,借助意象表达情感和意境。由于汉英语言存在意合与形合的差异,所以在汉诗英译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困难。本文从格式塔的整体性视角出发,分析了古诗《商山早行》的三个英译本的意象和意境传递,从而得出结论:汉语古诗的整体意境并不等于个体意象的简单相加。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把意境作为翻译的最高目标,对意象和意境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一个格式塔“完形”。  相似文献   

19.
绝句是在唐代兴起的一种短小灵活的诗歌样式,它以极其经济的手段,表现最为广阔的生活,描绘最美好的境界,抒发最丰富的情怀。在绝句的英译过程中,由于中英诗歌的语篇特点不同,原诗与译文在诗意上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别。本文将原文与译文视为不同的语篇,从语篇照应、语篇的指向性和经验功能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得出绝句具有三个语篇特点:经常使用省略形式,以读者的联想与共鸣来贯通诗意;语篇指向性比其英译本要模糊;用简洁明了的诗句来表达复杂的经验功能。  相似文献   

20.
诗是具备意美、音美、形美的"绝妙好词".翻译诗歌也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三美.文章根据这个译诗原则对唐诗《行宫》的七种英译进行对比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