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是极富家庭传统的国家。在改革开放中,中国社会转型,家庭和其他社会组织一样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一些令人瞩目的婚姻家庭问题。要对这些问题作出科学的分析,推进和谐家庭建设,就必须重新回到对人类社会婚姻家庭制度本质的再认识上。本文从人类婚姻的动机说起,指出人类之所以需要结婚,设立家庭制度,是为了传宗接代,完成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婚姻从表象上看是个人行为,但从本质上是社会行为,建设和谐家庭既有个人标准,也应有社会标准。从建设和谐家庭的社会标准出发,认真履行婚姻家庭义务,遵守婚姻家庭的社会规则,对建设和谐家庭是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2.
家庭和谐问题的社会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极富家庭传统的国家.在改革开放中,中国社会转型,家庭和其他社会组织一样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一些令人瞩目的婚姻家庭问题.要对这些问题作出科学的分析,推进和谐家庭建设,就必须重新回到对人类社会婚姻家庭制度本质的再认识上.本文从人类婚姻的动机说起,指出人类之所以需要结婚,设立家庭制度,是为了传宗接代,完成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婚姻从表象上是个人行为,从本质上是社会行为.从这点出发,我们能够对当前出现的形形色色婚姻家庭问题作出合理地分析和科学判断.认真履行婚姻家庭义务,遵守婚姻家庭的社会规则,对建设和谐家庭是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历史上,农村婚姻家庭始终是一种滞后的力量。台湾学者殷海光教授曾把中国的家庭比作一个恒古不变的“常数”。婚姻从形式上看是男女两性的结合,而本质上则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结合,是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婚姻家庭的变迁不仅反映了政治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习俗的变异,而且涉及到伦理道德、社会意识和心理学诸多领域。为了弄清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家庭作为农村社会的微观基础,其结构与功能的变化情况,了解支配农民实际行动的婚姻观念,寻求推动婚恋领域发展变化的动因和存在的问题,探讨未来家庭模式和相关的社会、经济发展道路,山东社科院社  相似文献   

4.
"家庭"的概念需要摆脱包括婚姻在内的"亲属"这一限定范围的束缚,进行重构.本文提出了"广义家庭"概念,即家庭是以虚拟的亲密团体面貌出现的市民私人生活单位,其核心功能是将私人生活与社会生活相隔离.在广义家庭的视野下,家庭成员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以婚姻、血缘和法律拟制为内容的亲属,可以是异性非婚同居者,也可以是同性恋者,或者遗赠扶养协议的参与方.一个完整的家庭法学体系在宏观上应当由婚姻家庭法学、非婚家庭法学两大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近代长三角地区为中心,从"走出家庭"转换社会性别角色的角度,就打工妹群体摆脱家庭束缚,"做厂"打工参与社会化大生产以及挣脱传统婚姻家庭的桎梏追求婚姻自由诸方面,审视打工妹现象之于妇女解放的影响,认为打工妹转换社会角色"走出家庭"之于妇女解放运动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说,打工妹现象既是社会进步的表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尽管近代长三角地区的妇女解放处于"初级阶段",但为妇女解放运动向纵深和宽广拓展奠定了基础,意义之重大、影响之深远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正> 婚姻和家庭是紧密相连的.从两性关系上说是婚姻,从亲属关系上说是家庭.家庭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的历史阶段,产生不同的家庭形式.现代的一夫一妻制,是与私有制同时产生的.但对男女都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只有在推翻了剥削制度的社会主义国家,才能真正实现.家庭既是社会生活的基层组织,又是繁衍后代的基本单位.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国家法律保证男女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完全平等,这样,我国的婚姻状况、家庭状况都起了很大变化.一个家庭的生活、生育情况如何,粗看似乎对社会影响不大,但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生活、生育情况,就决定了整个社会生活、生育的全貌,对社会发展影响是很大的.现根据广东省第三次人口普查10%提前抽样资料,从不同角度,分析我省婚姻家庭状况,以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7.
论家庭的内聚化和多元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工业革命以来的现代化、产业化进程,促进了以亲族为基础,以地缘和血缘为核心的村落共同体向以现代企业、公司为基础,以业缘为核心的现代都市社会过渡.为适应工业经济制度、城市生活方式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西方社会的婚姻家庭呈现出结构核心化、功能聚焦化、规模缩小化等内聚化以及形式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不仅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得到了证明和延续,也为我们重新思考和定义家庭提出了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在矛盾中建构当代婚姻家庭伦理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中国社会曾经建立起了一整套支配婚姻家庭生活的伦理规范,例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家和邻睦等等。但是,当市场经济的大潮开始荡涤整个社会后,面对社会分层的重组、组织结构的瓦解、亲缘地缘等社会关系的松动,传统的婚姻家庭伦理观念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传统和现代、东方和西方等多重矛盾的作用下,当代中国的婚姻家庭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为这一变革之产物和指导的婚姻家庭伦理观,也面临着在重重矛盾中重建的艰巨工作。一、 在婚姻自由和家庭稳定的矛盾冲突中确立自由平等的伦理观 从理论上看,婚姻自由和家庭稳定似…  相似文献   

9.
中国在由机械团结型社会向有机协作型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婚姻家庭观念亦由传统保守趋向自由开放,如婚姻伦理自由化、婚姻形态复杂化、家庭结构多元化以及家中心理念淡化等.由此导致的离婚率上升、单亲家庭和隔代家庭增加、农村留守儿童及非婚生子女数量剧增等给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抚养、探视等带来严峻挑战.基于婚姻家庭变迁背景下未成年子女权益保障之需要,创新发展婚姻家庭和社会保障制度,对社会转型期未成年子女权益保障面临的问题适时作出理性制度回应,是当代法律制度维护未成年子女权益法律价值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社会从古代到现代,亲属法立法的价值取向经历了"整体主义"和"个体主义"的发展。现阶段,我国民法典立法之亲属法体系构建采取何种价值取向意义重大。从民法典立法之亲属法使命、从家庭社会功能的兴衰、从社会经济基础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看,亲属法体系构建应当采取个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在此前提下注重保护婚姻家庭。将个体真正地从整体中解放出来成为权利的享有者与义务的承担者。随着市场化的深入,个体主义的价值理念将进一步得到肯定,这就为制定具体亲属法规则奠定了张扬和保护个体权利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使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分析模式由传统的阶级分析转向现代阶层分层,阶级理论的衰落反映了人们对阶级理论的误解和偏见.阶级分层模式不仅必要,而且提供了对社会深层结构的理解."冲突论"向"功能论"的发展使阶级分析不再成为阶级冲突和阶级革命的工具,而是有助于建立社会整合和利益均衡机制.  相似文献   

12.
婚姻家庭关系的伦理性并不意味着婚姻家庭法不是私法、权利法,婚姻家庭关系法律调整方法的特殊性,不改变家事纠纷是民事纠纷的性质.独立部门法的定位不能实现婚姻家庭法研究和立法的基本目标.今后婚姻家庭法归位民法的研究,应着重于婚姻家庭法与民法总则、其他民事法律的关系,以消除对"回归论"意图在婚姻家庭法领域推进私法自治的"误解".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苏南地区为例,对近代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婚姻家庭的嬗变进行考察,认为农民工大规模流入城市"找工谋生",增加了家族成员的游离性,对根深蒂固的宗法制度是一个强有力的冲击,大家族制度渐趋瓦解,小家庭日渐普遍;早婚多产的传统生育观被打破,"晚婚少育"观逐渐被农民工所认同、接受;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妇女走出家庭,进入工厂企业,她们已经不再是从前的农村妇女和"家庭主妇",而是社会地位、社会角色都发生变化了的新女性,家庭关系随之发生变化,尤其是"新型的妻子"的出现,表明婚姻家庭关系也由传统的"功能性"家庭向现代"情感性"家庭转变。这是符合世界婚姻家庭变迁大势的潮流,也是农民工顺应工业化、城市化潮流的"适应性改变",具有不可低估的进步性。  相似文献   

14.
在以往研究鄂温克族婚姻家庭时,过多强调狩猎、游牧民族特性及旧婚姻家庭模式的缺陷.随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变迁,传统社会的"权威制度"被替代,鄂温克族婚姻家庭也出现多重特点.植根于狩猎、游牧文化的鄂温克族婚姻家庭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演进.基于此,我们借助一个具体的民族聚居点的现实状况及相关数据资料,探讨婚姻关系及家庭所面临的时代挑战.这对更好地落实国家政策、现行的有关法律及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处理好民族关系都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苏宁 《天府新论》2006,(6):132-135
康有为从建立在"大同"社会理想上的独特的文化体系和思维方法出发,发展出以"元"为核心范畴的审美意识."元"是本体"其道以元为体,以阴阳为用",起于天地,现于神明,又和于人的内在精神,成为具有审美必然性的浩然元气.从认识论看,"元"具有神圣性,人格性.有"元"而后有"心","元气"即"知气"."元"的审美范畴是人格化的,对"元"的体认通过生命的感悟,天道、地道、人道统一,形成三位一体的审美境界,天人一体,四海一家.在"元气"论基础上建立的"大同"理想,与康德"道德理想社会"相通,从而使美从"元"的本体性走向了人间性,使美的本质安放在了人间世界的立意上.可以说康有为的哲学思想是审美化社会理想的哲学表述,这正是康有为哲学现代性启蒙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差序格局"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其实质是家庭本位主义,"差序格局"的社会必然是"礼治"的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差序格局"从"农村版"走向"城市版","差序格局"的内涵在丰富,边界在扩大.  相似文献   

17.
婚姻家庭法基本原则是婚姻家庭法的核心内容,不可或缺.随着社会的发展,婚姻家庭法基本原则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变化,本文对社会转型期我国婚姻家庭法基本原则进行了新的梳理和探索,以期有利于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8.
婚姻家庭是人类社会学研究领域里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不同时代文化背景下的爱情观、婚姻家庭观和人生价值观,使现实社会中的爱情、婚姻、家庭呈现出不同的社会人文景观.宋代寿妻词中呈现的主要是齐眉偕老与红颜永驻的爱情观;妻贤子贵与齑盐相伴的婚姻家庭观;荣华富贵与柴门自好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改革开放结束了几十年的封闭和高度统制的经济文化生活.随着经济文化生活的放开和多样化发展,中国的婚姻家庭领域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变化,观念的冲突也使婚姻家庭领域出现前所未有的躁动.中国的婚姻家庭生活历史反映着中国的传统文化.研究中国婚姻家庭的历史和现状,建立中国的婚姻家庭理论是当代中国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兰州市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张德强的专著《嬗变中的婚姻家庭》系统地探讨了中国婚姻家庭的历史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婚姻家庭的深刻变化,对婚姻家庭的发展作了多学科的研究,提出了不少新见.作者试图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婚姻家庭形态的关系中揭示其发展规律,并探讨了中国当代婚姻家庭问题的缘起和未来走向.该书在体例和内容上都有使人耳目一新之感.  相似文献   

20.
一、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婚姻家庭道德的现状其一,传统的婚姻家庭伦理观念不断受到挑战、逐步弱化,新的伦理观念的影响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思想文化领域的多元化趋势的加强,家庭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重大转变,个人的自我意识增强。这一切使得在自然经济基础上,以家庭利益为主,以“孝”为核心的传统的婚姻家庭伦理观不断受到挑战、弱化,尤其是在广大城市和经济发展较快的农村。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第一,随着个性的解放、自我意识的增强,自由恋爱、自主婚姻不仅普及于城镇,而且在广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