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从《文心雕龙》的“赞曰”看刘勰对《诗经》传统的通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心雕龙>每篇末尾的"赞曰",均为押韵的四言八句,形式上独立于全篇,具有诗歌的文体特点.这种形式与同时代占据主导地位的五言诗不同,它们直接师承<诗经>,也借鉴了<诗经>"比兴"的艺术手法,寓抽象于形象之中,生动地总结全文.对<诗经>的推崇背后蕴藏着刘勰自觉的文化追求,也是魏晋南北朝整个时代的过渡性特征在个体身上的反映.而<文心雕龙>赞语独特的诗性言说方式源于诗性的思维方式,这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诗性特质之所在.  相似文献   

2.
《尚书·尧典》中有这样一段:帝曰:夔,命女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这段文字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美学史、中国音乐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翻开郭绍虞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论选》,首当其冲的就是这段文字,该书作为高等学校文科教材被全国高校广泛使用,所以对这段文字多有一些认识,还是必要的。一、关于这段文字产生的时代认识这段文字有个重要前提,那就是它产生的时代。这段文字见于今文《尚书·尧典》,伪古文《尚书》将《尧典》后半分出,成《虞书·舜典》。学者们一致的意见认为它不产生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严羽的<沧浪诗话>可谓是一部继往开来的理论著作,作者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性的理论,如"妙悟"、"取法乎上"等,对中国古文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沧浪诗话>中包含着辨体的思想,体现了作者明确的辨体意识,<沦浪诗话>中的辨体理论是我国古文论中辨体理论的一部分,有着巨大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
<文心雕龙>之"文",在现代汉语中很难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词语,与今天的"文学"或"文章"都并不一致,这正说明我们现代文艺学的"失语"--失去了我们传统的话语.实际上,<文心雕龙>之"文"的内涵原本是清楚明白的;在整个中国古代文论史上,关于"文学"、"文章"的基本含义,也是一以贯之的.只是到了20世纪初叶,尤其是五四运动以后,"literature"被翻译成"文学"并得以广泛运用,中国古代漫长的"文学"、"文章"概念的应用历史基本中断,"文学"一词也就陷入尴尬之境.按照<文心雕龙>和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文章"、"文学"的基本话语,"literature"不能翻译为"文学",而应该翻译为"文章",这也就是<文心雕龙>之"文";而作为"文章之学"(Literary study)的"文学",或可翻译为"Philology".  相似文献   

5.
刘若愚,1948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西语系,1952年获得英国布里斯多大学获硕士学位,此后则长期在美国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这种从中国到西方的人生经历,为他成为学贯中西的汉学家提供了有利条件.他一生致力于中西比较文学研究,著有<中国诗学>、<中国文学理论>等8部著作和50多篇学术论文.在文学理论方面,刘若愚以西方文论体系为参照,对中国古代文论给予结构性整合,形成了一套中西合璧式的比较诗学体系.刘若愚为中国文论走出单纯的汉语语境,与西方文论对接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他所采取的"以西释中"方法,也存在着诸多弊病,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中国文论的特性.因此,本文探讨刘若愚"以西释中"方法的得失,对于中国文论"走出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中提出的"风骨"是中国美学史和文论批评史上一个重要审美范畴,是刘勰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对前人和同时代文论家的文论思想兼收并蓄的基础上,所提出的用于对文学作品和作家进行全面批评的一个综合性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7.
在魏晋南北朝以前,我国的文学理论经过了一个长期缓慢的发展阶段。在《尚书·尧典》中有这样的记载: 帝曰:夔!命女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 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于!予击石拊石, 百兽率舞。  相似文献   

8.
鲁迅在"左联"成立之前创办了<奔流>、<萌芽>、<文艺研究>等刊物,它们作为"左联"的外围刊物,聚合了一些进步的文艺革命青年,刊载了许多值得注意的无产阶级文艺作品、文论、译著,进而在客观上为"左联"的成立和中国无产阶级文艺运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建构中国文论体系必须注意三点:一是中国文论体系的建构必须"接着"刘勰<文心雕龙>等中国文论的优秀传统"讲",二是要体现现当代精神,就要以西方现当代相应的文论体系框架为参照,三是要遵循康德关于体系建构的原则,即"我们所谓的体系,是指许许多多的知识种类在一个理念下的统一性".中国古代文论体系建构从"纲"角度讲,可以构想为一个以"道"、"圣"、"文"、"观文者"四范畴为纲的纲目性体系,并为"道"所统一的贯通性结构.  相似文献   

10.
1、黄庭坚"字说"散文论/徐建平//<长江学术>2010年第1期 2、大小错落,变化多端--临写黄庭坚<诸上座帖>的感悟/向东磊//<中国钢笔书法>2010年第1期 3、黄庭坚诗四首(组)系年新证/李金荣/<文献>2010年第1期 4、黄庭坚"尚意"书法思想与实践/赵海芳、王爱莲//<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相似文献   

11.
<文赋>是西晋时期陆机文论的代表,它在文论史上有重要的作用:上承曹丕<典论·论文>,下开刘勰的<文心雕龙>,并对后世的文论有重要的开创意义.文章主要着眼于<文赋>在西晋时代特色的氛围中所体现出的异于前代文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典论·论文>里提到的"四科八体",其中的奏、议、书、论、铭、诔这六种属于应用文体.仅从这一点来看,说它是"文学专论"就不符合原著的内容实际了.曹丕<典论·论文>并非是"文学专论",而是既包括文学创作又包括应用写作的中国古代文论.其中,"经国之大业"说、"文本同而末异"说、"文以气为主"说等三个重要观点,也同样是适用于应用写作的理论总结.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客观而深入地研读<典论·论文>的原著,我们便会发现,所谓<典论·论文>是"文学专论"云云,往往都带有以偏概全的毛病.  相似文献   

13.
"方"与风释     
卜辞中记载:"东方曰析,风曰(礨);南方曰荚,风曰(屼)……"为什么把方向与风联在一起?人们没有考虑,这正是"方"源于"风"的可靠记载.<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有神人)名曰折丹,东方曰折,来风曰俊,处东极以出入风."  相似文献   

14.
曹大家<东征赋>(卷九):"谅不登棵而椓蠡兮,得不陈力而相追."李善注:"<尸子>曰:'卵生曰琢,胎生曰乳.'琢与椓,蠡与赢,古字通."  相似文献   

15.
按王运熙对古代文论的四分法,魏晋南北朝为文学理论批评的成熟繁荣期.表现为研究范围的扩大,涉及到当时出现的所有文体;指导思想比汉代解放,不再强调"依经立论",重视日常生活的抒情写景,即教化、审美并驾齐驱;更重要的是产生了有分量的文学理论著作,如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等单篇文章;以及挚虞的<文幸流别论>、李充的<翰林论>等文学理论专著.其中曹丕的<典论·论文>是我国文论史上第一篇较完整且自成体系的文的专论,确实接触到了一些重要的文学问题,是自<毛诗序>以来最重要的文论作品.  相似文献   

16.
宇文所安在<中国文论读本>中提出了研究中国文论的"第四种方法".它是相对于刘若愚的"以西释中法"、魏世德的"背景溯源法"和余宝琳的"问题探讨法"而言的.所谓"第四种方法",即是在原典细读的基础上,进行中西互译、互释和对话的文论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具有"一体两翼"的内在机制:"一体"即"原典细读",是该方法的主体;"两翼"则是指"复活传统"和"跨文化综合创新",是该方法的具体拓展;三者在理论和实践上是一个有机整体.对于中国文论"走出去"的具体实施,该方法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建立中国符号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研究中国历史经典话语文本中表现的语言、符号认识和分析方法.<文心雕龙>作为中国文论经典,对语言、符号的认识,始终不脱离对使用语言的主体心理的理解,把语言、符号与人的"心"的自主性活动和这一活动的复杂过程结合起来,研究语言的意义表达,对文体的分析和对写作要义的阐释都贯穿着语言的使用和语言意义的准确、丰富表达的视角.<文心雕龙>的这些语言认识,体现了中国传统历史符号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论"失语症"提出良久,但迄今缺乏具体的个案分析;这一问题虽是在比较文学背景下被提出的,却缺少本学科的反思.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中的一些经典,例如钱锺书的<读〈拉奥孔〉>,实际上在本体论和话语学两个层面上已经"失语".如此缺乏批判性的对西方文论的隐性顺从,将使中国比较文学沦为"东方学"的话语工具.  相似文献   

19.
一 2008年12月,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麓山文艺学研究丛书"出版了<中国文学批评的传统与转化>(赖力行)、<明清叙事思想研究>(赵炎秋、陈果安、潘桂林合著)、<西方象征美学源流论>(何林军)等三部著作,加上2003年已经出版的<西方文论与文学研究>(赵炎秋)、<宋代词话的美学研究>(颜翔林)、<中国美学与诗学研究>(毛宣国),六部著作是湖南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诸位学者多年潜心研究的成果,集中展示了湖南师范大学文艺学美学研究的前沿性和整体学术风格.  相似文献   

20.
胡风文论与<文心雕龙>都受到传统整体思维的影响和制约,具体体现为创作论上的"天人合一",作家论上的"内圣外王"和文艺本体论与功用论上的"体用合一".本文旨在厘清二者之间既有差异又存在相同之处的复杂关系,证明现代文论与传统文论之间割舍不断的历史连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