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观视野中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主题,但传统发展现由于只强调经济增长,致使作为发展根本目的的人失落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论,它不仅是社会发展理论,更是人的发展理论。本文从可持续发展观的视角,重新考察了人的发展及人的发展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认为人的发展是人与自然的一体化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同时又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保障。  相似文献   

2.
当代发展观的演变及其哲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新发展观形成和演变历程,探讨其在现代社会发展和经济活动中的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全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问题"无疑是人类与自然、科学与价值的矛盾问题.可持续发展是解决"全球问题"的最科学最有效的战略措施."全球问题"是由于人类把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改造自然而且已经失去控制所引发的.可持续发展观是关于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及其规律的一种新的认识.人类应从更宽的视野和更深的层次去认识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规律.只有遵循客观规律,人类与自然才能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在人类产生以前,自然界以它自在的规律存在着,直到人类诞生以后,源于人的实践活动才产生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最原始的根基。当前,学术界对可持续发展观的阐释各执己见、众说纷纭,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去剖析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全新的哲学视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坚持有效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观,是通过对人类发展过程的"反思"和对旧的传统发展现及综合发展观的"扬弃"的基础上形成的有关人类发展的新观念。目前已为世界各国所接受并成为其发展战略中的首要目标。从哲学的层面上来考察,可村续发展观是对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关系的把握与深化;是对社会有机体的验证和辩证原则的贯彻;是对人类生存和命运的超前认识和社会发展走向的辩证把握。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从实践的总体性来理解人的总体性,以在实践方式变革的基础上不断生成着的人作为政治哲学的逻辑根基,超越了以抽象的人性假设作为逻辑基础的西方传统政治哲学,开创了超越政治解放的人类解放学说,对当代社会主义政治实践仍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首要目标和共同选择。本文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缘由和内涵,分析了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中国的迫切性与现实性,以及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对中国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8.
解析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新思维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不断优化的前提下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协调 ,从而使社会的发展获得可持续性。新发展观包含着生态持续性原则、经济持续性原则和社会持续性原则。可持续发展观为主客体关系的重构带来三方面影响 :一是主客体关系在当代的时空拓展 ;二是主客体关系的进一步深化 :人与自然关系同人与人的关系之间的消极互动向积极互动的转变 ;三是开辟了主客体关系中理性与价值双重尺度整合的可能性。可持续发展观为当代人类自我中心化的扬弃提供了逻辑和实践的契机 :一是它带来了极限意识的觉醒 ;二是它带来了不同地域和民族文化间的互为“他者”及“对话”关系的确立。  相似文献   

9.
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之一。本世纪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人对自然的巨大干涉能力,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在人口、资源、环境、社会与社会的发展之间出现了一系列尖锐的矛盾,特别是到60~70年代,不断出现人类发展困境的警告,人类开始探讨走出困境的途经和办法,提出了各种新的发展理论与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现已被世人接受。80年代初,最初由美国学者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这一概念在1987年被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作为关键性概念使用,将“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把人的完整性确定为人的发展所追求的理想。可持续发展观则把人的完整性作为终极价值目标 ,力求提升其现实可能性的程度 ,并推进其实现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试论人才可持续发展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横跨人才学领域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领域的边缘问题。人才的能动性、再生性、高增值性、动态性,表明人才更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的基本属性与特殊属性。鉴于我国人才的数量、素质、分布、结构现状均存在着近虑远忧,实现人才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迫切要求实现人才可持续发展,这对于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发展伦理学如何发展——关于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是反思传统经济发展观和生态伦理发展观的产物。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局限性在于缺乏对人的深刻了解。人的发展是发展伦理学的实质和核心,发展伦理学必须解决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3.
人的可持续发展是教育应有的目标追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的个性的连续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其终极目标是人的个性的完善、和谐与臻美。教育作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培养人的活动 ,应当把人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追求。在我国目前的教育状况下 ,教育把人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追求 ,对于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 ,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应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积极地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人力资源队伍 ;科学地使用人力资源 ;合理地开发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国当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当前我国的大学建设要着重统筹处理好发展速度与核心竞争力、人才队伍建设与人文环境建设、传统优势学科与新兴学科、发展规模与提高质量、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等方面的关系。这样,我国的高等教育才可能实现高水平的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三个方面分析和阐述了江泽民有关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和基本功能论述的重要意义,认为它进一步凸显了哲学社会科学在促进生产力发展、促进人的发展、推动社会整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确立过程正是人的自我意识的提高过程。可持续发展本身体现着人类对世界多样的有机联系的觉悟。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施和最终实现,依赖于人的觉悟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8.
环境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应当是以环境问题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其目标应当是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原因在于可持续发展内在地包含了公正、平等的道德规范;可持续发展逻辑地包含着人类应当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含义;可持续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人类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舟山经济发展的现实表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高度重视人本意识,切实有效地实施"人才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