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川剧旧本《红梅阁》与明末传奇剧本《红梅记》之比较周子瑜传奇剧本《红梅记》,为明末浙江鄞县(今宁波市)周朝俊千万历年间写成。周朝俊,生平事迹不详,至今只知他字夷玉(又作仪玉、秭玉)。除《红梅记》外.还著有《画肪记》等十余种传奇剧本,但均已亡佚。其《红悔...  相似文献   

2.
《红梅记》是晚明文人周朝俊的传奇名作,主要叙述乱世背景下青年男女的爱情婚姻故事.在构思和创作《红梅记》的过程中,作者大量吸收了前人艺术创作的养分,如六朝小说、唐传奇、宋元明话本小说和笔记小说,以及元明经典戏曲《西厢记》、《牡丹亭》等,均在《红梅记》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迹.然而,《红梅记》并不是简单的照搬和拙劣的模仿,而是融会贯通,推陈出新,在确立主题思想、塑造人物形象和设计叙事模式等方面都有所超越,显露了作者过人的艺术才情.  相似文献   

3.
刘世玉,国家一级演员,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主攻闺门旦、青衣旦,具有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主要代表剧目:《荆钗记》、《红梅记》等。采访中刘世玉老师介绍了自己的从艺经历、艺术成就及对振兴传承川剧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刘秀《上山海经表》曰:"《山海经》者,出于唐、虞之际。"古史学家考证《山海经》中的帝俊即帝舜。《韶》乐传说与帝舜史迹交织,见于《山海经》帝舜记述。其所记史事与《左传》、《国语》等互通互证。考之《山海经》、《韶》乐为有虞氏代代积累所创,具有虞氏族人特定之精神品质与艺术形式。经《尚书》、《论语》述《韶》,《韶》获得了全新意义,成为华夏民族共同文化传统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5.
《狮吼记》是汤显祖之友汪廷讷的剧作。汪廷讷,字昌朝,又字无如,号坐隐、无无居士等,安徽休宁人,官至盐运使。其生卒年月不详,明神宗万历年间在世。他一生“耽情诗赋,兼爱填词”,共创作杂剧六种,传奇十四种。其杂剧今存《广陵月》一种,传奇今存《狮吼记》、《投桃记》、《三祝记》、《种玉记》、《彩舟记》、《义烈记》,《天书记》七种。其中唯以喜剧《狮吼记》最为著名。日人青木正儿认为“此记关目甚佳,明清滑稽剧中最为杰出,不容他人追随者。”可是,过去对于《狮吼记》,却很少有人进行研  相似文献   

6.
作为日本新电影运动旗手,被誉为日本最有潜质的新近“映像作家”的岩井俊二,其电影作品以影像清新独特、感情细腻丰富著称。本文通过对岩井俊二的经典作品(《情书》、《燕尾蝶》、《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梦旅人》等)的分析,归纳出岩井电影美学的发展脉络,并讨论其电影与众不同的美学特征,并指出其电影美学的实质是表现一种“逆光调”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山海经·帝俊》是《山海经》中关于帝俊的内容,它是汉民族最古老的史诗遗迹,虽然残缺凌乱,却仍然保留下很多史诗母题,可供后世学者进行比较研究。而《乌古斯传》是突厥语民族最古老的史诗雏形,它在被发现时也是残缺的,篇幅也很短,但基本故事情节与母题已经很完整,正好可以与《山海经·帝俊》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山海经·帝俊》确实是一部残存的史诗,可以通过对《乌古斯传》的研究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8.
《初学记》是唐玄宗时徐坚等人奉敕编纂的一部类书,其引用资料广泛,《左传》便是其中之一.通过对《初学记》称引《左传》资料与《左传》之比对研究,指出《初学记》之讹误,并进行考证、校勘.  相似文献   

9.
作者篇名期页·特稿·张小南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为建设美好四川培养创新型人才1 1·学习十七大精神·张小南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体会6 1王民朴伟大的旗帜光辉的道路科学的理论体系———学习党的十七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体会6 5·语言文字·钟如雄释“《”1 1杨观张红梅词义札记二则1 4李丹丹《国语集解》训诂札记2 43王天佑汉语取舍范畴说略2 46李海霞《论》《孟》《老》《庄》的程度副词及其与明清的比较3 42张文国《训诂学初稿》引文辨误(上)4 4李亚明《周礼·考工记》车舆词语系统(上)4 7…  相似文献   

10.
韩国导演奉俊昊凭借《寄生虫》斩获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在国际舞台上一鸣惊人。因延世大学社会系的学习背景,奉俊昊的作品在题材选择上倾向于贴近现实生活、挖掘社会本身固有的戏剧性来折射现实。《雪国列车》和《寄生虫》两部电影作为奉俊昊的最具代表性、独具个人风格的作品,从不同维度探触最深度的社会隐痛、反映最残酷的社会生活、描绘最底层的生存困境。《雪国列车》以反乌托邦的方式、《寄生虫》以更直白赤裸的方式渗透出对人性的拷问与现实的考量,使奉俊昊成为社会阶级固化的"吹哨人"。由此,奉俊昊被誉为"真正具有社会关怀"的电影导演。  相似文献   

11.
唐前关于南岳衡山的地记作品有徐灵期《南岳衡山记》、宗测《衡山记》、释灌顶《南岳记》、李明之《衡山记》等数种。唐宋各家类书、文集注等所引又有佚名《南岳记》、佚名《衡山记》数条。此数种地记,对南岳衡山相关知识的记录具有较重要的学术价值,但诸家地记或散佚严重,或作者存疑,对此数种地记进行重新考证、辑补是有必要的。此数种地记作者多为佛教、道教人士,其所记内容也多与此时的佛、道教生活有关。并且,此数种地记对唐宋以后南岳相关志书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紫箫记》与汤显祖的戏剧创作道路段庸生能够确立汤显祖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自然是“玉堂四梦”(《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和《邯郸记》),《紫萧记》作为汤显租不成熟的戏剧创作,其文学成就远不及“四梦”,加之该剧在创作过程中中道辍笔,故事梗概还未...  相似文献   

13.
《泰和记》(或作《太和记》)是明代中叶许潮的杂剧剧本,然而在明清戏曲论著中,对其著录十分混乱。现就《泰和记》的作者及具体剧目作出考辨,以期还其清晰面目。  相似文献   

14.
韩国导演奉俊昊凭借《寄生虫》斩获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在国际舞台上一鸣惊人。因延世大学社会系的学习背景,奉俊昊的作品在题材选择上倾向于贴近现实生活、挖掘社会本身固有的戏剧性来折射现实。《雪国列车》和《寄生虫》两部电影作为奉俊昊的最具代表性、独具个人风格的作品,从不同维度探触最深度的社会隐痛、反映最残酷的社会生活、描绘最底层的生存困境。《雪国列车》以反乌托邦的方式、《寄生虫》以更直白赤裸的方式渗透出对人性的拷问与现实的考量,使奉俊昊成为社会阶级固化的“吹哨人”。由此,奉俊昊被誉为“真正具有社会关怀”的电影导演。  相似文献   

15.
杨慎杂剧作品自明代以来就存在着诸多争议。根据历代文献书目和学界研究成果对存在较大争议的杨慎《太和记》与许潮《泰和记》进行考述发现:杨慎《太和记》作为由24种剧本组成的杂剧合集,极有可能出自一人手笔;其题材选择具有明显的历史化倾向;《太和记》形式体制的独特性和开创性,在戏剧史上具有典型的意义。从具体文本考辨杨慎《洞天玄记》与陈自得《太平仙记》之间文字的差异看出:杨慎创作《洞天玄记》一剧不容置疑,陈自得《太平仙记》实乃改编自杨慎《洞天玄记》。  相似文献   

16.
唐初重修《晋书》时从《搜神记》中大量选取材料入史,对此历代史家多有诟病。唐修《晋书》取材《搜神记》主要基于三大原因:其一,《搜神记》本身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其二,阴阳五行和天人感应的思想统治;其三,作为蓝本的《宋书》大量采录《搜神记》。唐修《晋书》从《搜神记》取材,貌似乖悖治史原则,其背后却有深层的历史合理性.实无取材“失当”之嫌。  相似文献   

17.
对《洛阳伽蓝记》(简称《伽蓝记》)的研究,清人已开其先河。吴若准、唐晏、张宗祥首先为之,廓清面目、恢复旧貌,嗣后现代学者徐高阮、范祥雍、杨勇等人复致力于此书的整理,笺释工作,成绩斐然。陈寅恪先生早年著有《读<洛阳伽蓝记>书后》一文,详考以《伽蓝记》之体例渊源,令人耳目一新。这些学人的工作为《伽蓝记》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郦氏之《水经注》在学术界已蔚成显学,而治《伽蓝记》者廖若晨星,给人冷落之感。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对有关杨炫之及其《伽蓝记》的若干基本问题加以研讨,以期唤起海内同人的注意。  相似文献   

18.
我校历史系副教授闻人军著的《考工记导读》已于1988年由巴蜀书社出版。《考工记》是我国成文最早的一部辉煌的古代科技文献,素称难读。《考工记导读》是国内外第一部用现代科学方法对《考工记》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学术专著。它全面地探讨了《考工记》的价值、源流,对阅读和研究《考工记》的门径和方法进行了具体的引导,为全文作了新译新注。书中附有许多以考古实物资料为依据的插图,与文字论述相辅而行;其  相似文献   

19.
周贻白在其所著《中国戏剧史长篇》中曾经提出一个有关《白兔记》的版本问题,便是明刊富春堂《白兔记》本为什么通篇没有白兔关目?周贻白对这个问题没有解释,这就引起了我们对《白兔记》的版本问题作更进一步的研究。《白兔记》系荆、刘、杀、拜元代四大南戏之一,衍刘智远、李三娘事,因刘子咬脐郎追猎白兔而见母,故名。有关这个故事的创作,据所知有金代的《刘智远诸宫调》残本,元人《新编五代史平话》、遗佚的杂剧《李三娘麻地捧印》以及《白兔记》南戏。《南词叙录》著录列入“宋元旧编”,全称是《刘智远白兔记》。《曲海总目提要》  相似文献   

20.
《东观奏记》史料来源考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观奏记》是唐代的一部重要杂史 ,其材料多为两《唐书》及《资治通鉴》等史著所采撷 ,故弄清《东观奏记》的史料来源就很有意义 ,通过考索基本弄清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