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景海峰 《求是学刊》2002,29(1):32-36
在当代的著名学者中 ,傅伟勋是新儒家最为重要的批评者之一。他对当代新儒学所面临困境的一系列分析和论说 ,在学术界有相当大的影响。文章分析了傅伟勋与新儒家之间的关系 ,对他批评新儒家的主要观点作了梳理 ,从思想发展的内在理路 ,提示了这些批判的独创性价值和超越性意义 ,从而使学界能在更深入的层面上来认识和理解这些争辩性问题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适逢复旦大学哲学系四十周年系庆,我们采访了哲学系博士生导师潘富恩教授。潘教授是哲学系唯一仍在任职的建系元老,R期以来他治学于中国哲学史,成果累累,对先秦哲学和宋明理学更有独到见解,在学术界有相当的威望。我们就儒家学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完善过程中的作用采访了潘教授。潘先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儒家学说的演变及实质、宋明理学“理欲观”和儒家思想,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伦理道德重建的启发及意义方面作了论述。“葡”、“刑”不可偏废潘教授首先对儒学思想两大组成部分作了澄清。他说:“传统文化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杜维明的"儒学第三期发展"说从儒学第三期的多元背景、如何走出儒学第三期发展误区、从回应中发展儒学第三期、儒学第三期发展之可能性途径等几个方面,为儒学回应现代西方的挑战作出了创造性的回应,为儒学走向世界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可能性的途径。杜维明认为,儒学第三期发展有以下几个值得关注的多元背景:首先就是多元文化的时代前提,其次是儒门淡薄的现实,第三是要继承五四的批判精神,最后是要弄清儒学的渊源。在探讨儒学第三期发展的问题时,杜维明强调有以下误区是必须要引起我们注意的:中西对比时的强人政策,儒学传统与儒教中国,儒学复兴,汉字文化圈,普遍与特殊的问题。杜维明认为,当我们讨论儒家传统能不能继承发展的课题时,必须回应由西方文化提出来的以下问题:科学精神的问题,民主政治的问题,宗教情操的问题,心理学方面的问题,对启蒙心态的反思问题。在讨论儒学能不能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时,杜维明认为有以下的可能性途径:思考模式的问题,学科合作研究的问题,意识形态的问题,文明对话的问题,培养儒家公共知识分子,儒家传统的社会基础。现在讨论儒学第三期的发展问题,就是在全球化与世界化的背景之下来设计儒学如何走出东亚,成为世界的儒学。在回应现代性危机之时,要拿出儒家的资源,开出儒家的药方,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因此,儒学不仅是中国的、东亚的,也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4.
太平天国运动以拜上帝教作为组织民众的精神纽带,为了尊崇拜上帝教义,在运动初期,它曾在表面上对儒学有所抑制,给人们留下了太平天国反对孔孟儒学的印象。实际上,太平天国运动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始终和儒学有着不解之缘。金田起义前,洪秀全用儒家学说来论证拜上帝的合理性;金田起义后,太平军一面焚毁包括儒家在内的诸子经籍,另一方面却着手实际运用儒家思想来为自己服务;建都天京后,孔孟儒学取得了合法地位,它的地他还随着拜上帝教作用的降低而不断上升。下面试按这几个阶段进行一些粗浅的剖析。  相似文献   

5.
美国威尔斯利学院历史系教授保罗·科恩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D.巴里就儒家的学说和传统的一些问题在《东西方哲学》杂志上展开论战.这些问题包括儒家学说(或新儒家学说)的活力、西方历史学家的地方主义观念、儒家传统在现代中国发展中的作用、中国同西方交锋的意义,特别是关于自由主义同新儒家思想的关系等.下面摘要介绍哥伦比亚大学教授D.巴里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强调,儒家传统是保守与自由主义思想的相互交织.教条主义的自由主义者把儒家学说看成完全是鼓吹权力主义和因循守旧,这是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6.
浅说荀子的语言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是我国先秦时代学术思想的集大成者。他谙熟儒学,兼通诸子,他的理论研究既根植于儒家传统“明贵贱”的“正名”之中,又能定位于墨子的语言“本体论”之上,其理论成果为我国学术史,尤其是语言学史树立了一块不朽的丰碑。他的语言观主要体现在《正名篇》中。《正名》所论述的远远超出了儒家政治伦理的观点,已经涉及到了为现代学术界仍在咀嚼的语言本体问题。诸如语言的本质问题,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语言发展与社会交际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7.
本期导读     
本期导读由孔子基金会向本刊推荐发表的《儒家学说的方向与命运》一文,是美国学者W.T.狄百瑞提交“孔子诞辰2545周年纪念与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一篇论文,文中不难看出作者对儒学的精湛研究,字里行间无不反映出儒学深受作者的推崇。作者认为,应该将儒家的“天人...  相似文献   

8.
前人从未从儒学现代化的视角研究新青年派与学衡派的论战.学衡派是早于20世纪新儒家的儒学现代化形态,学衡派弘扬儒学有双重目的:一是对新青年派偏激的反孔思潮进行反拔,二是努力还原被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尊孔所遮蔽的儒学精义.后一个目的常被学界忽视.学衡派主要借助白璧德等人的学说发掘儒学的人类文化价值,运用新人文主义解读儒学基本理念.在实践中他们努力追求“执中”原则,却失败于与新青年派的论战.  相似文献   

9.
学术界一向认为,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前的汉初六十余年间,思想领域占统治地位的是黄老思想。本文不同意这一传统观点,认为无论就其在思想界的地位还是对社会政洽、文化生活的影响,儒学都超过了黄老之学。事实上,儒学复兴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统一的封建意识形态的形成过程,它构成了汉初思想运动的基本走向。一、汉初统治政策的选择与儒学在政治上的崛起一种学说的命运,从根本上说,取决于这种学说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生活需要的程度,另一方面,它与一定时期统治者对该学说价值的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统治政策的选择也有直接关系。汉初儒学的复兴固然得力于儒生的政治活动与学术活动,而统治者攻守策略的转换则为儒学复兴提供了历史契机。  相似文献   

10.
《孔学堂》2015,(4)
荀子对先秦原始儒学做出了重大贡献,把原始儒学推向新的发展高峰,尤其在传承儒家经典方面功勋卓著。但荀子及其学说在两汉经学居于主流的时代地位并不高,其根本原因在于荀子学说与被奉为官方学说的董仲舒公羊学的根本对立。中唐时代由于韩愈和杨倞的推动,荀学出现了复兴的迹象。但韩愈的"大醇小疵"却又为荀学的发展罩上了阴影。韩愈对荀学的发展既有功也有过。宋明理学昌盛时期,荀学再次陷入低谷,因为荀子性恶论被误解,其天人相分说又与理学家们的天人合一说格格不入,这注定了荀学被理学家们封杀的命运。清代乾嘉学派的崛起为荀学的发展廓清了道路,荀学出现了空前繁荣昌盛的局面。晚清出现的短暂"排荀"运动不过是当时春秋公羊学回光返照的一个投影而已。  相似文献   

11.
儒学──当今世界关注的热点──孔子诞辰2545周年纪念与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要沈恒炎世界范围的儒学热的兴起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孔子、孟子诸家以及以他们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成为国际文化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专家学者从事儒学研究。1988年1月...  相似文献   

12.
以面对现代化过程中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立为使命,并相信儒家才是国家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基础和准绳而形成的一个儒学新的发展阶段被称之为"儒学第三期发展"。儒学第三期标志着其处境和使命的转移。就时段而言,目前所处的阶段依然是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初级阶段。其开端代表人物是康有为和章太炎,当下的最典型代表人物则是大陆新儒家群体。"儒学第三期发展"的核心使命是对儒家价值的支持和其符合民族国家的建构,因此,其具体的任务可以分解为几个方面:第一,儒家可以成为当代中国的重要价值支撑;第二,以公民宗教为导向的儒教建构;第三,制度创新是儒家参与社会发展的现实使命;第四,儒家要积极地参与世界秩序的建构。  相似文献   

13.
春秋时期孔子以前的思想家继承和发挥了周公等的“敬德保民”思想,提出以礼为重心的一系列道德规范、义为利本的观念以及有关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思想等,为此后儒家学说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研究此时期的伦理思想不仅可以借鉴其中某些有普遍意义的合理因素,而且可以使我们通过了解传统儒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对传统儒学尤其对先秦儒学的一些重要概念如礼、忠等等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一、重民和德政的政治道德思想 (一)重民 首先,民为神主。远在西周初,统治者就已经根据夏、殷之所以灭亡和周之所以兴盛的经验教训,确立了重民轻天观…  相似文献   

14.
封禅乃是活跃于战国秦汉之际的政治化宗教思想,经秦始皇、汉武帝的推阐,形成一种旨在维护国家法统的政治性礼仪,并由原本的齐学转入儒学而融入到谶纬的体系。封禅礼仪形成的这一过程是在战国秦汉之际受命改制思潮的推动下完成的,它是儒家礼学在汉代取得的一个发展硕果,不仅使儒家礼学从自身内容上得到新的充实和发展,而且也从礼学角度展示了儒家学说与时俱进的学术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5.
台湾当代新儒学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才刚 《求是学刊》2001,28(2):23-27
台湾一直是现 (当 )代新儒学的大本营。现 (当 )代新儒家牟宗三、徐复观、方东美先生等曾经长期在台湾著述讲学。现在 ,大师均已逝去 ,新一代的大师尚在形成之中 ,学说仍待开展。台湾当代新儒学正处于调整与转型时期。笔者有幸获得台湾“中华发展基金会”的资助 ,于 2 0 0 0年 10月至 12月在台北东吴大学哲学系做了近三个月的当代新儒学研究。在此期间 ,笔者专门访问了“第三代新儒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刘述先先生以及目前在当代新儒学领域表现极为活跃的李明辉、杨祖汉、林安梧等先生。以上诸先生学识宏富 ,思想开放 ,视野开阔 ,堪称牟宗…  相似文献   

16.
中日两国都地处东亚,同属于儒教文化圈,儒教对中日两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过程,过和继续发生着极其深刻的影响。但是,在近代化的过程中,为什么日本能够捷足先登,中国却落在了后面?这与中日两国传统文化有什么关系?要想真正搞清这个问题,对中日儒学进行比较研究无疑是一个重要突破口。这是摆在中日两国学者面前的一个重要的共同课题。但是到目前为止,无论中国还是日本,都还没有出现对中日儒学进行系统比较的专著。在中国学术界没有深厚的积累、原始材料和参考文  相似文献   

17.
《社会》1987,(1)
郭齐勇在《武汉大学学报》1986年第5期上撰文,就中国现代化发展模式与文化传统的相互关系问题,对时下海内外学术界提出的“儒学复兴。说、“彻底重建”说和“西体中用”说提出异议,提出了他的“新的综合”说。郭文认为,主张“儒学复兴”说的海外华裔学者关于现代化决不等于西化的论断,对于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的特殊价值的发掘,都是正确的和有益的。但是,“儒学复兴”说至少有四点谬误:第一,把多元的、多民族的、不同时空条件下的、上层和民间的中国文化简单地归结为儒家文化;第二,在造成东亚五地区经济起飞的经济的、军事的、政治的、文化的复杂原因中过于强调了文化因素并把它等同于儒家伦理;第三,贬低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导  相似文献   

18.
关于儒家思想发展历程问题,近几年来,一般论者皆持“三段说”,即先秦儒学是儒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宋明理学是儒学发展的第二阶段,现代儒学是儒学发展的第三阶段。此说自然有着一定的缘由和依据。但考诸史乘,笔者认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将儒家思想与西方文化相对接,进行调融、重塑和创造,使儒家思想实现近代化,亦是儒家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不可忽视。一 康有为推动儒家思想近代化的内容是多重多种的,而且各个层面的进展程度也是参差不齐的。但从宏观上考察,它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行程大致如下。 (一)重塑孔子形象,是儒家思想近代化的…  相似文献   

19.
一王阳明(1472—1529)是中国明朝最伟大的新儒学家。他的思想不只影响中国,也在韩国及日本等地广受接纳,在东亚曾开创新的文化局势。阳明思想的伟大到底在那里?他的新儒学到底新在何处?他所开创的新文化是什么?与中国道统有何关系?阳明先生伟大的地方很多,其中值得一提,而往往为人所忽略的,乃是他虽身为儒者而不拘泥于传统儒家的古典文献中,能超越出既有的儒家思想型态,借助他人,尤其是佛家及道家,重新透视及表现中国道统,使古板的旧文化重生新机,发展新思潮,如果没有非儒家外来的冲击及协助,阳明  相似文献   

20.
崔树芝  王鸿生 《阅江学刊》2016,(4):14-20,143-144
当代新儒学核心关切是要实现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以回应时代提出的问题。当代新儒学的科技伦理思想,最初就是从对科技的反思中提出的。当代新儒学的基本主张是既要开出科学,又要让科学受到价值理想的指引。牟宗三的思想具有代表性。新儒家认为,从人有限而无限的本质规定中可以得出人与自然的三种关系,由此证成生态伦理,技术困境亦可从中得到启示。从当代新儒学的第三代代表人物开始,其科技伦理思想更加自觉并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