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情以物迁诗以"兴"言——论中西诗歌视域中的"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指出中国诗歌独特的魅力集中体现为对“兴”的重视,认为“兴”反应了中国古典诗歌独特而深邃的诗性思维与美学原则,以及一个古朴民族诗意栖居的特质;并以现代西方文学理论视角重新梳理“兴”这一独特而复杂的中国诗学概念,以此比较中西诗歌在表现方法和文化上的深层差异。  相似文献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本 身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要在知识经济时代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也在 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必须做到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思想, 大胆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解放思想、创造性执行党的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文化理论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对先进文化的战略地位做出了高度评价,提出文化就是旗帜的观点;2、将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纳入到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内涵之中,使党的先进性更科学、更全面、更具体;3、明确提出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4、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做出了明确的阐释.  相似文献   

4.
"汤"是极其普通而又十分重要的饮食种类之一.在它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孕育出的"和"的思想,是中国文化中意旨深远、内容丰富的隐喻."和"不仅是一种哲学思想,而且还是传统政治伦理学说体系的核心,已经深深嵌入并极大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和人伦关系.以"和"为基本内涵和价值追求的传统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成为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5.
“中国差别”政策是美国东亚遏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差别”政策从加强到逐步废除的各个阶段中,日本因素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不可忽视。“中国差别”政策与美国对日政策目标之间的冲突为“中国差别”政策最终的废除埋下了伏笔。日本还通过对华民间贸易和广泛地利用“例外程序”从内部侵蚀了“中国差别”政策的基础。在废除“中国差别”政策的最后谈判过程中,日本也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文化寻“根”的实践活动。文化认同承载的“集体认知”“集体记忆”“集体想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源码,文化创造唤醒的“身份识别”“他者承认”“互动共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诠释编码,文化自信强化的“主体叙事”“情感共通”“价值确证”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解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意义拾取、价值诠释、生成建构等向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灵魂。从文化哲学视界研究和关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与发展,不仅是研究该论题的一个重要思想立足点,也是需要继续深化拓展的一个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7.
沈从文“读大书”的教育经历,使他获得了学校教育无法养成的多种智慧、能力和品质。他“读大书”的教育观念蕴含着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对当代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桥词典》用词典的形式构造了马桥的文化和历史,用生动、鲜活的方言口语营造出一个遗世独立、魅力十足的“马桥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乡村特有的生活规范和法则;有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有朴素的乡土人情和神秘、奇特的民俗民风;有民间社会固有的保守、愚昧、落后、贫穷和等级观念;也有顽固的传统文化,心理和集体无意识,还有他们独立自信的民间精神。这个具有原生态色彩的“马桥世界”,实际上是一个乡土中国的缩影,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的“马桥”,看到了世界的中国。  相似文献   

9.
中国“七.七”抗战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的起点,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中国抗日战场的开辟粉碎了日本妄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打乱了日本的战略步骤,延缓了东西方法西斯结盟的进程,促进了东亚国际格局向有利于反法西斯方向发展,动员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极大地影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0.
“卡里斯玛”可以简约地理解为一种信仰符号或值得依赖的权威或某种神奇力量的人与物.中国“奇里斯玛”的中心所在是王权.清代统治者竭尽全力盗用儒家文化的“卡里斯玛”威信,对其“进行理性批判和逻辑合理化”处理,实现了入主中原的“合法性”统治.权力符号和文化符号的“卡里斯玛”威信跌落,成为导致“中国意识危机”的深层根源;十年“文革”根本动摇了中华民族的信仰大厦;商品经济复将人们引入唯利是图与及时行乐的消费时代的泥沼;人们不得不承受精神家园失落的现代性后果.由此,如何找到赋有凝聚力的“卡里斯玛”文化符号魅力,重建中华民族的信仰大厦的问题变得日益突出.我们一方面要修补文化信仰的裂纹,接续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医治我们的“精神创作”;一方面要吸收世界文明中的多元文化精髓,营造“卡里斯玛”中国文化向心力,打造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公信度,在中国文化深层结构上用力,为现代化与小康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文化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曾纪泽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外交家。中西文化是曾纪泽外交思想的源泉。他是传统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化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外交思想反映了当时中国外交发展的方向。中俄谈判和中法交涉无疑体现了他的外交思想。他既不同于主和派 ,又不同于主战派。  相似文献   

12.
传统中国社会为一身份社会、伦理社会、家国同构的社会。从当代法律解释学这一视域出发,结合传统中国社会之特质,传统中国具备不同于西法意义的“礼法”文化当属自然。传统中国人的“天人合一”、“一多相融”本体论哲学决定了传统中国法文化是“礼法”同体法文化。  相似文献   

13.
广东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在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广东学者陈序经的"南北文化观",从东西文化交流的角度,论述了广东成为现代政治与革命先进之地的原因,为理解广东文化与近代政治与革命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观察视野,并借助于对南北文化的分析,对南方在近代政治与革命史上的意义作出了新的解释.这些解释对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广东何以能成为民主革命的策源地,以及如何认识广东文化,给予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与现代文学的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文学与(红楼梦》有着深刻的渊源,它的成长、成熟除了受西方文化和文学的影响外,还不能忽视《红楼梦》这部文学作品的集大成者。本文认为《红楼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女性形象的塑造、追求自由的个性解放精神等方面有着原型和范式的作用,是中国现代文学能走向辉煌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黄帝"其称,拥有非常悠久、丰厚的历史底蕴。黄帝既是"中华民族人文初祖、文明始祖",亦堪称"中华民族祖先"。他开创的"黄帝精神",具有"容、实、创、持"等基本特征。汇入当代"文化自觉"大潮的甲申(2004年)"中华大祭祖",是古今"公祭黄帝"史册中由"政治功利"复归"精神功能"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的诗歌创作受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十分明显,但由于中国缺乏后现代主义发展生存的哲学基础和语言环境,所以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被本土化了.现在诗坛的"多元化"并不是后现代主义理想中的"无中心"、充满"不确定"的多元化,而是一种有着中国本土特色的驳杂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理念主要受到“礼乐精神”的影响 ,表现在择中立城与礼制观念、诗意的庭院、宜人的尺度等方面 ,而礼乐精神的负面影响也是很大的。今天 ,我们应发掘这些传统的优秀文化精神 ,努力用今天的手段实现“天人合一”、“人文主义”、“礼乐互补”,以满足新的人民生活需求。  相似文献   

18.
大力开发我国"节庆"和"节文化"旅游资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传统"节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了解各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窗口;现代"节文化"则是市场经济催生下的产物,具有较强的时代特色与创新精神.我国有丰富的"节庆"和"节文化"旅游资源,积极开发这些资源,促进我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融合,必将促进我国的旅游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9.
凯瑞·布朗是享誉世界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2019年1月,凯瑞·布朗在访谈中谈到了他对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以及中国故事的理解。他主张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为基础,植根中国的传统文化来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理解中国故事,分析中国政治与全球秩序。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植根于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一部成功的中国故事,就是具有积极愿景的未来的故事,是一个信仰团体的故事,是道德正义的故事;只有植根中国历史与文化,才可以理解并解决中西方的“幻象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20.
胡适承继杜威实用主义,重视“行”,更有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突出“知”即“思想”的价值层面。其“思想”论。说白了是“方法论”,的核心就是“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这里有杜威的影响,更有胡适自己的创新,“思想”论的意旨也是很明显的:为再造文明之故,“思想力”的训练在胡适看来是再重要不过的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