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国庆假期到了,很多人计划出门旅游。有些人开始担心了:我好怕坐车,一坐上车尤其是长途汽车就会晕,非常难受,影响旅游的心情,怎么办?服用晕车药在乘车、船前40分钟用温开水送服乘晕宁(眩晕停)1~2粒,小儿酌减。在无乘晕宁的情况下,可用感冒通替代,方法同上,效果一样。也可用安定片1片,维生素B1两片,乘车前40分钟温开水送服,亦能防止晕车。预防恶心恶心是让人感到虚弱无力的晕车症状,所以最好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1.上车前,用大蒜切一小片贴于肚脐处,再用胶布或伤湿膏固定,能使晕车现象减轻或消失。 2.炎热天气,途中中暑,可用大蒜头捣汁用冷开水稀释滴鼻,有醒脑益神功效。 3.用大蒜头捣烂成泥敷脚心(涌泉穴),能即时止血。此方对  相似文献   

3.
, 《家庭科技》2012,(12):29
疾病突发时,为了争取抢救时间,按摩相应穴位能缓解病情。按劳宫降血压高血压患者在生气、恼怒等情绪剧烈波动时,血压会急剧上升。此时,用大拇指按压劳宫穴3分钟,再依次按压五指指尖各1分钟,左右手交换按压。按压时要保持心平气和、呼吸均匀。按内关缓解心绞痛心绞痛发作时常伴有胸部压迫、窒息感,病情十分危急。此时顺着手臂方向上下推摩内关穴,同时配合顺时针转动手腕,可缓  相似文献   

4.
正颈椎病是上班族的常见病,可归于中医"痹证""眩晕""项强"等范畴。穴位贴敷疗法是常用外治法之一,它是通过刺激穴位和药物吸收来达到治病效果。现介绍一个缓解颈椎病的贴敷方子:吴茱萸研成细末,过筛,用时取适量粉末,加黄酒拌匀,放入锅内炒热,搅成糊状。趁热摊于数块干净的布上,分别贴于大椎、大杼、太溪穴上,冷后再换。贴后可能出现水泡,不需特殊处理,停药后可自行缓解。吴茱萸性温,有芳香辛烈之  相似文献   

5.
上下九九 方法:用左手的食、中、无名、小指的指腹按放在右侧颈后,小指的指腹正好在枕骨下缘,其余三指依次排列.这时左手的掌根正好依贴在左侧的颈后。用四指的指腹来回按压右侧颈后肌肉九下,然后慢慢下移到后颈下部.继续用指腹来回按压九下。将四指的指腹移放在颈后正中线上,上下各按压九下。轮换右手,方法同上。  相似文献   

6.
低血压主要是一种由于高级神经中枢系统调节血压功能紊乱引起,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偏低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成人如果收缩压持续低于90mmHg,并伴有不适症时,即称为低血压.病情轻微症状有:头晕、头痛、食欲不振、疲劳、脸色苍白、消化不良、晕车船等;严重症状有:直立性眩晕、四肢冷、心悸、呼吸困难、共济失调、发音含糊,甚至昏厥等.  相似文献   

7.
临床验证,自我穴位按摩可治疗前列腺疾病,如老年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等。 自我穴位按摩可站着做或躺着做(不宜坐着做),要求全身放松,用一只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同时分别按压关元(脐下3寸)、中极(脐下4寸)、曲骨(脐下5寸)3个穴位。即无名指按曲骨,中指按中极,食指按关元。按压力度宜先轻后重,令局部有酸、胀和轻微疼的  相似文献   

8.
正按压眼球法动作要领:双眼闭上,用食指和中指指尖轻轻按压眼球,持续20秒左右停止。注意不要用力过大,也可以用手指轻轻旋转着按摩20秒。每天早晚做2~3次。功效:促进眼睛局部的血液循环。按压额头法动作要领:双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并排放在额头中央,向两边太阳穴的方向一边移动一边按揉,抵达太阳穴时再用指尖用力按压,可缓解眼部压力。每天早晚做2~3次。功效:刺激眼部穴位,缓解眼部压力。  相似文献   

9.
南晖 《家庭科技》2006,(2):30-30
酒后眩晕按压刺激太冲(在脚背处,脚第一、二趾分叉处向上1寸),鱼际(在手掌大拇指下方隆起部位的正中央处)等穴位;一压一放,做1-2分钟,以有酸胀感时为度。  相似文献   

10.
酒后眩晕按压刺激太冲(在脚背处,脚第一、二趾分叉处向上1寸),鱼际(在手掌大拇指下方隆起部位的正中央处)等穴位;一压一放,做1~2分钟,以有酸胀感时为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所说的哮喘包含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与支气管哮喘,是比较难治的疾病之一。伏天气温高,有利于药物渗透进入人体,是治哮喘的好时机。在此,笔者向读者介绍二则外敷效方。 方一:取白芥子21克、元胡21克、细辛12克、甘遂12克,共研为细末,贮于瓶中。使用时,取1/3药末,用生姜汁调制成膏状,平摊在6块方圆1寸的油纸上,在夏季三伏天贴于背部双侧肺俞、心俞、膈俞穴位上,4—6小时后取下,每10天敷1次,连续敷3次。疗效随治疗年限的延长而逐渐提高,以连续敷贴3个夏季疗效较佳。 方二:按2:2:1:1的比例,取元胡、白芥子、细辛、甘遂,研末,贮于瓶中。使用时,每次取10克药末,用生姜汁调成糊状,做成0.8平方厘米的小饼,中心放六神丸2—3粒,贴于穴位上。取穴定喘(双侧)、肺俞(双侧)、膏盲(双侧)、膻中,每年初、中、末三个伏日各贴药1次,每天3—6小时后去药,效佳。  相似文献   

12.
正旅游已经是一个热门的话题,无论到哪里玩,旅游中有个健康、舒适的身体都是玩得高兴的前提。长时间乘车要多活动如果外出坐长途车,要适度地打开车窗,以保持车内空气新鲜,这样人就不会出现头痛、头晕等不适感。乘车时不要总是坐着,应常变换体位,或站一会儿或抬高下肢坐一会儿,也可用手从上往下进行下肢按摩,帮助血液回流,以预防水肿。晕车者在开车前半小时,应服用晕车药。在乘车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头部活动,可将头靠在座椅背  相似文献   

13.
正就要放寒假了,许多家庭又在规划着带孩子出游。游山玩水是件高兴的事,可来回的路程却使不少晕车的孩子备受煎熬,常常一路吐个不停,让家长们既心疼又无奈。要预防晕车,最好选择天气好、气温佳时出行。坐车前不要让孩子吃得太饱,也不宜过多吃零食,否则坐车时过多食物在胃肠内潴留,易导致肚子胀、反胃、恶心等不良情况发生。可在乘车前,让孩子排空大小便,减轻胃肠和膀胱等器官负担。  相似文献   

14.
正我与老伴都年近古稀,但身体健康、精神矍铄、精力充沛,我觉得这是十几年来我们夫妻坚持互相健身的结果。互相掐捶我原来患有颈椎病和肩周炎,妻肠胃虚弱,稍不慎就便溏,久治不愈。翻阅医书,我了解到人的背部及脚部的许多穴位和神经与人的内脏器官有关联,按摩这些穴位有助于内脏器官的健康。于是,我与妻每  相似文献   

15.
几周前,我去苏州旅游。在虎丘山上游玩时,发现一群人围观着什么。凑上前一看,一位中年男子斜躺着,满头大汗、四肢冰凉、紧闭双目,一副紧张而又痛苦的表情。细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躺卧在地者患有冠心病,近日劳累过度引发心绞痛。患者既没带药,这里离医院又远,急得家属手足无措…… 弄清原委后我连忙将病人扶起取端坐姿势,用右手拇指点按在病人背部相关穴位,按压30秒后,病人自觉胸口的挤压感明显减轻,3分钟后病人完全恢复正常。此时,围观的游客用惊奇的目光看着我,纷纷询问:“这是什么穴位呀?”我说:“这叫至阳穴,专门用于治疗心绞痛,属于急救穴。” 心绞痛和心肌梗塞被祖国医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牙痛不算病,疼起来真要命。”如果您家中有人急发牙痛,可选下列方法治疗: 一、指压穴位法。前三齿上牙痛取迎香、人中,下牙痛取承浆等穴位;后五齿上牙痛取下关、颧突凹下处,下牙痛取耳垂与下颔角连线中点、颊东、大迎等穴位。  相似文献   

17.
正春天来了,树木要发芽,人体的"火气"也开始上扬。最近你是不是开始脸上冒疖子、眼睛又干又涩、咽喉疼痛难受、大便排泄不畅……这些都说明你上火了。春天的"火"往往是不知不觉来临,让你措手不及。如何过一个不上火的春天?中医专家招数可不少。给肠胃"灭火":宜润不宜泻上火表现:食欲不振、肠胃胀气、大便干燥,小便少且黄赤、混浊有异味。  相似文献   

18.
需要指出的是,外敷药物后,穴位局部可形成庖疹,或出现红、肿、痛、痒,是贴敷成功的象征,有疱疹必有疗效。若皮肤既无疱疹,又无红、肿、痛、痒,则表明无效。故读者在自疗过程中,切勿把上述现象当作副作用对待。 便秘为中风病的常见伴随症状之一,对中风的好转具有一定的影响。近几年来我们对40例中风便秘者采用生大黄粉加白酒神阙穴贴敷治疗,收到满意效果。 治疗方法 生大黄粉3克,以50—60度白酒调成糊状,贴敷于神阙穴,外用敷料固定。每日于局部用50—60度白酒5毫升加湿1次,3日换药1次,5次为1个疗程。  相似文献   

19.
一、美目贴用法:“美目贴”是一种涂有粘合剂的无色透明胶带,可将胶带根据需要的上眼睑形状剪成片,顺眼睑贴上,用牙签轻轻一推即成双眼皮。当然,这是暂时的。这种胶不足之处是对眼睑有点肿的人使用效果不太好,因为细窄的胶带很难将脂肪丰厚的眼皮撑住。  相似文献   

20.
徒手治小病     
指压太阳穴止头痛:一般性头痛,患者自己可用双手食指,分别按压头部双侧太阳穴,压至胀痛,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约1分钟,头痛就会减轻。 按揉足三里穴止胃痛:胃痛时,用双拇指按揉患者双腿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在膝盖下10厘米,胫骨外侧一横指处。有酸麻胀感后连续按压1~5分钟,症状便可缓解。 捏压虎口治晕厥:晕厥时病人面色苍白、恶心、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