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小幽默     
儿子泪流满面地回到家里,父亲吃惊地问道:“怎么搞的,弄成这个样子?”儿子呜咽着说:“瓦夏打我。”“你还手了吗?”父亲又问一声。“没有”。儿子小声地答道。“蠢家伙,我早就教过你,谁要是打了你,你就还手打他!”父亲气愤地打了儿子一耳光,以示对他软弱无能的一种惩罚,可没料到自己脸上也挨了儿子的一记响亮的耳光。“混帐东西,你怎么敢打老子?”父亲骂道。“你刚才不是教育我,谁打我,我就还手打谁吗?!”小幽默  相似文献   

2.
父子俩开了一家饭店,取个什么店名呢?儿子说“老板饭店”有诱惑力,谁不想当老板?父亲说“迎宾饭店”好,客人进店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请人写了“迎宾饭店”。  相似文献   

3.
不孝儿子     
庆佳 《快乐青春》2011,(9):54-54,80
有一户人家,夫妻俩只有一个儿子,儿子出生不久妻子生病死了,父亲既当爹又当妈,辛辛苦苦才把儿子拉扯大了。谁知道儿子不学好,整天花天酒地,父亲累死累活地赚钱,自己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一点儿钱,都被儿子花光了。儿子要不到钱,就对父亲又打又骂,乡邻们看不下去了,就把儿子告上了衙门。  相似文献   

4.
在家庭教育中,如果把母亲比作一片绿草地。那父亲就像一棵大树。母亲提供给孩子温情、爱护,父亲则提供力量、支持和依靠,这是母亲不能替代的。然而,许多父亲谈起自己的儿子,不是摇头叹息,就是头疼不已:“为什么我们家那小子敢和我没完没了地对着干呢?”  相似文献   

5.
父子下棋     
赵成群 《快乐青春》2011,(11):49-50
某个假日,读中学与读小学的两兄弟在下棋,父亲在旁边观看许久后,觉得手痒,就对两个儿子说:“你们谁来和爸爸下一盘?”兄弟两人商量后,决定由哥哥应战。  相似文献   

6.
月亮     
年轻的父亲和他的儿子一起在公园里放风筝。风筝不一会儿飞到了墙头上,绳子把风筝与墙上的野花紧紧缠住,于是,父亲说去拿个梯子来取下风筝。父亲刚要爬上梯子,但想了想,决定让儿子爬上去试试。  相似文献   

7.
婶婶去世后。我叔叔与其独生儿子一起生活。但其儿子婚后却不愿与叔叔共同生活。叔叔使用自己的退休金请周某前来照顾他多年。叔叔去世前立有一份遗嘱,将其个人所有的房屋及存款全部赠给周某。现我堂哥提出该遗嘱未经公证无效。他父亲的遗产应由他继承。请问.我叔叔的遗嘱是否有效?  相似文献   

8.
年轻的父亲和他的儿子一起在公园里放风筝.风筝不一会儿飞到了墙头上,绳子把风筝与墙上的野花紧紧缠住,于是,父亲说去拿个梯子来取下风筝.父亲刚要爬上梯子,但想了想,决定让儿子爬上去试试.  相似文献   

9.
父亲违了法,儿子该怎样做?或者,儿子犯了罪,父亲又当如何?这问题很早就在困扰着人们.<论语·子路>篇的一条记载就是好例:……  相似文献   

10.
童稚趣话     
祖国是我奶奶 父亲:祖国啊——我的母亲! 儿子:祖国啊——我的奶奶! 父亲:孩子,你念错了! 儿子:没错,您的母亲不就是我奶奶吗?  相似文献   

11.
刘占龙 《快乐青春》2011,(11):14-15
一位父亲带着6岁的儿子郊游,父亲钓鱼,儿子在一旁玩耍。在离湖边不远处,有一个很深的大坑。孩子好奇,自己偷偷摸索着下到坑里。玩了一阵子后他发现,大坑离地面很高,下来容易上去难。于是他不得不求助正在钓鱼的父亲:“爸爸,爸爸,  相似文献   

12.
母亲在两年前去世了,儿子担心父亲一个人住孤单,就带着媳妇和孩子一起搬了回来,好在父亲家的房子够宽敞,大家都有独立的空间. 儿子和媳妇都是公司高管,他们没空做家务,干脆雇了一个保姆,每天做三顿饭还帮着打扫卫生. 父亲每天除了读书看报,就没有别的事情可做了,儿子一家三口总是匆匆吃早饭就去上班上学,中午他们都不回来.父亲闲着没事,就在屋子里散步,他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每个房间都空荡荡的.于是,父亲就盼着夜幕早点降临,因为那时儿子一家都会回来,可以吃一顿热闹的晚餐了.  相似文献   

13.
两地情     
我丈夫是个军人,部队驻扎在遥远的新疆西部边陲。除丈夫每年探家的一个月外,平时均是我和儿子在一起。丈夫和儿子之间接触甚少,儿子把父亲当成家中的客人。后来,通过语言的影响和信件往来,沟通了他们的父子情,孩子从父亲那里得到了温暖和教益。  相似文献   

14.
饭香     
刘东伟 《快乐青春》2010,(12):32-34
地震来临时,父亲正在屋外晒草药。父亲是个医师。3年前,母亲因病去世,父亲带着儿子来到离汶川50多公里的山坡上,盖了间房子,住了下来。  相似文献   

15.
一位睿智的父亲,为了检验三个儿子的聪明才智,经过苦心设计,想出了一道试题。 父亲分别给了三个儿子每人100元钱,要他们用这100元钱去买他们所能想到的任何东西,再将买回来的东西,设法装满一个占地超过100平方米的大仓库,  相似文献   

16.
秦升 《快乐青春》2014,(11):24-25
1991年,一位来自辽宁沈阳的父亲带着9岁的儿子,来到北京寻找他们的音乐梦。 可是,父子俩一无关系,二无背景,仅凭着对音乐的执著与热爱,根本不足以引起音乐界的重视。为了能够待在京城,父亲费尽周折,勉强将儿子送进了一所小学。  相似文献   

17.
潘捷 《快乐青春》2009,(1):39-39
在一家超市里,父亲、母亲和年轻的儿子一家三口在完成了家庭购物计划之后,父亲让儿子将使用过的购物手推车送回到原来的地方。“爸爸,您看到没有,手推车扔得到处都是,没有一个人送还,这也是超市专门雇人负责归拢手推车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正一个犹太家庭的父亲,存钱存了很久,终于买了一辆向往已久的新车。新车开到家后,他珍爱有加,每天都要洗车打蜡。他5岁的儿子见父亲这么爱车,也常常乐此不疲地帮爸爸洗车。有一天,这位父亲开车回到家后,累得一动也不想动。于是他决定破一次例,改天再洗车,尽管自己的爱车因淋雨而显得脏乱不堪。这时,5岁的儿子见父亲这么累,就自告奋勇要帮父亲洗车。见他这么小的年纪,就知道  相似文献   

19.
母子关系是一切人际伦理中最美满、最和谐、最牢固的关系之一.传统社会父母对儿子有不同的角色期待,一般而言,父亲对儿子的期待往往好高骛远,富于理想色彩,其态度是严厉而苛刻的,而母亲对儿子的角色期待则平和而切于实际,其态度是宽容而慈善的.父尚义,母尚恩,故父亲严厉,母亲慈善,母亲而不尊,父尊而不亲.由于母子关系比较亲近,母亲对子女性格的影响常常超过父亲,母亲更适宜做儿童的启蒙老师,是培养儿童健全才性和健康心灵的最佳人选.  相似文献   

20.
赵刚和父亲都是农民.赵刚的母亲早年去世,父亲老赵一手将两个儿子抚养成人.赵刚长大后在家务农,弟弟小赵则考上大学,后来定居大连市.2005年春节,小赵带着妻儿回老家过年,趁着亲友都在,老赵和兄弟二人商量后,当着众亲友和乡邻的面签订了"分家协议".协议约定:老赵今后由大儿子赵刚赡养,其房子、田地等财产全部归赵刚所有;小儿子今后不用为父亲养老送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