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说“玄妙”     
道教宫观,大都冠以“玄妙”二字,魏晋时期,苏州建有著名的“玄妙观”,唐开元年间,荆州也建有气宇恢宏的“玄妙观”。道教以老子的学说为主要哲学依据,“玄妙”一词本于《老子》。老子创立“道”为万物本源的宇宙观,以“道”为最高最根本  相似文献   

2.
《弘明集》首篇《牟子理惑论》中出现的老子,有三种形式,一是称引《老子》中的话语,二是称述老子名氏和著述以代表其学说,三是讲到老子的外在形象。在称引《老子》话语的内容上,其中有关于老子“道”、“无为”思想的借用,来解说佛教存在的价值;还有从道家生命哲学及生死观的角度,说明佛老的相通及其与道教养生术的差别。从《牟子理惑论》本身来看,道家老子的学说在其中就成为既值得继续弘扬,又可以与外来传入的佛教共存,当然也还有儒家孔子所代表的思想学说,三教共存乃至三教合一就成为其突出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老子》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现实世界违“道”特点的解读及其提出的建构理想社会的政治、思想、军事主张的考察,认为同“无为”一样,“有为”也是《老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在其“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的实现过程中,“有为”是手段,“无为”是目的。而老子的“有为”思想既为当时的政权建构提供了一个政治理论框架,又为此后道教修养提供了一定的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先秦诸子百家皆欲以其学说影响于政治,而当时政治的集中表现就是“帝王治道”。在古代,“帝王治道”是一个治国理政的大概念,它可以包含很多内容,并非为孔儒一家学说所包揽,而需要诸子百家对之加以补充和丰富。《老子》一书是先秦道家最重要的代表作,从思想的倾向性来说,《老子》的立场常常与儒家相对立。《老子》主张“反者道之动”,其反向思维恰恰可以弥补儒家的缺失和盲点。本文从“以道修身、以道治国、权谋思想”三方面论述《老子》一书中的帝王治道思想。  相似文献   

5.
关于老子的处世哲学,一些史学家认为老子崇尚权术,这是不无道理的。《老子》书中讲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这句话体现了老子学说的基本思想,而且也突出地概括了老子的处世哲学。剖析老子的这种处世哲学,对于认识老子的思想是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陈景元是北宋著名的道教人物。他采纳百家之长,写成颇具特色的《老子》注解,在保留《老子》原义基础上,又作了新的发挥。这一特点表现在其道论中,即是重新对“道”作出了诠释。他由道的不可言说性出发,提出“常道”与“可道”之间存在一种体用关系;通过道“无为而无不为”的属性,将道释为“通”,反映大道通达恢宏的气象;至于道与气的关系,他依然沿用道家传统气化论来加以解释,但又融入了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道教的“守一”实践论既是对先秦老庄道家的发展,又是推动成玄英重玄学思想建构的重要理论资源。而先秦道家与六朝道教的深度融合,开启于更早问世的《老子节解》的认识中。梳理揭示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守一”学说的独特精神气质,则是把握道教哲学的深刻演变的不可多得的时代坐标。  相似文献   

8.
陆西星是明代著名的内丹家,所著《方壶外史》是道教内丹史影响颇大的宏篇巨著。本文着重探讨《方壶外史》之《老子玄览》的思想特色。陆西星站在内丹家的立场注解《老子》,对《老子》的“道”论、“观妙观徼”、“上德下德”、“有为无为”等等都从内丹炼养的角度进行诠释,旨在阐发其“玉炼金炼”、“炼己采药”的内丹双修理论。《老子玄览》还深受大乘佛教的影响,讲解内丹以无相为宗,此为其不同于以往丹经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9.
老子乃“周守藏室之史”,其史职特征奠定了《老子》写作的基础。在先秦众多的实用类文体中,箴句式整饬,声调和谐,是极具训诫性、经验性等特征的权威性文体,《老子》八十一章具有箴言体特征。从形式上说,《老子》箴言以四言、三言为主,多用韵语,借礼乐、《诗》乐之“势”,以庄重凝练之语自重其道;从内容上说,老子经常引用、借用已有的箴言,又大量自作箴言,包括以道之名作箴言、以圣人之名作箴言、以侯王之名作箴言、以“上者”口吻作箴言等四种形式。《老子》箴言体的表达形式,与其思想内容相得益彰,极大地增强了老子思想的传播力,使《老子》在后世成为道家、道教的经典,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朱恩田新著《重读老子》(以下简称《重读》)一书 ,已由辽宁大学出版社于世纪之交出版。捧卷重读之后 ,受益匪浅。全书资料丰富 ,融会古今研究成果 ,考辨精当 ,论述透辟 ,言之成理 ,持之有故 ,自成一家之言 ,堪称为研究老子及其学说的一部全新力作。全书以老子其人、再说老子其人、《老子》其书、老子哲学、“老学”的传授与演变、老子与道家道教、老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道文化的精髓、道文化与养生、道家与企业文化等 10个专题 ,以及《老子》注译、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释文、简本《老子》及译文等三项内容 ,互相比勘参证 ,对老子的姓名…  相似文献   

11.
“道”是《淮南子》一书的重要范畴。这一概念来源于《老子》,通过对道的论述,《淮南子》详尽地发挥了《老子》关于天道自然无为和道化生万物的思想,由此形成了系统的自然宇宙观。《淮南子》的道论主要论述了道的整体性、无限性及其演化阶段和理论。通过这些论述,使老子以来的道家理论得以深化,显示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从传统文化发展来看,人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显著特色。《老子》正是通过对宇宙自然的思考亦即其道论开始他的人学思考的,依照“天人之学”这一内在的逻辑展开他的人学思想。以“道”论作为本体论根据、以性自然论作为人性论基础,在探究“天人之际”的理论背景中敞开其全新的人学视界,最后归人生最高境界于“道”的境界。文章认为,这是《老子》人学思想展开的基本逻辑架构。  相似文献   

13.
老聃把圣人当作他人格境界和人生境界的“道”之象征;子思、孟子把圣人请回人间,使平民圣人化成为可能;今本(通行本)《老子》则赋予它“权术”的色彩。道、儒、法思想如此交融激荡,汇成了中国文化的主流。  相似文献   

14.
唐代重玄学派道论的重要特点是用“虚通妙理”和心性思想重新阐释老子之道。重玄学派对道论的创造性阐发,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一,提升了道教哲学的境界。其二,为道教性命双修之先导。其三,重玄之道及其心性理论,又为理学的产生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5.
两千年来,关于《老子》评论甚多,哲学家谈“玄”,政治家谈“无为”,军事家谈“柔”,道家谈“仙”,皆各取其一,不及其余。《老子》以自然主义观去研究人类社会,实为一本研究生命科学的奇书。书中贯穿着强烈的“贵生”思想。“贵生”就必须“遵道”、“无为”、“修德”;但“贵生”不是“贪生”,而是希望有个安静和谐的生态环境。由此,老子的“道”与道教的“道”,与孔孟儒家的“礼”存在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6.
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道教思想发展的特点之一,是引进了不少佛教哲学。佛道两教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一特点是道教信仰者根据“道教”的意识,站在“道教”的立场上吸取佛教思想而造成的。道教不只吸取了佛教思想而且吸取中国其它的传统思想和文化,所以它的内容呈现出“杂而多端”的特点。因此,这使我们往往忽略它的本来面目。为了准确地把握“道教”的本来面目。确认道教信仰者对道教具备怎样的意识与立场,这是有意义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把初唐的道典《本际经》和它所看重的北朝道典《升玄经》,这两部经典中的“真一”思想作为关键,分析从魏晋南北朝到唐代的道教的性格,同时还得考察一下《本际经》所形成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老子与“道”,老子与道家、道教与道家,道家道教与中国文化传统等四个逻辑层次对老子道范畴的本质、道家向道教的流变、道家——道教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作用以及它们对中国《易》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发展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对儒家《易》学和道家《易》学的不同特质和效应进行了比较,阐明了作者对道家之学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8.
哲学家老子之所以能够成为道教教主,其原因为:一是老子受到黄帝的“感染”而成为神仙,二是《史记》的含糊记载有助于后人对老子的神学改造,三是《老子》有助于道教理论的建立。最后讨论了道教放弃黄帝而选择老子作为教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谈及道家,人们不约而同的看视老子(约春秋中晚期)、庄子(约公元前369~286)为其始祖,不过我认为如此观之未免失当。庄子吸取了《老子》书中的一些成份,却并不能得出这样一个学术谱系:老子传关尹子与庚桑子,庚桑子传壶子,壶子传列子,列子传庄子。并不能因庄子与老子的学术关系而称“老庄”,正象孔子吸取了老子的学说而不称“老孔”一样。其实《老子》务实与务虚精神开创了中国思想文化最重要之两派——儒家、道家。《老子》是中国文化的始基。王夫之指出《庄子》“虽与《老子》相近,而别为一宗”(《庄子解》)。因此,在论及先秦道家思想时,我不论《老子》的思想,而以庄子及其后学所著的《庄子》为立说重点。《庄子》是道家的开山著作。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佛道义理层面的交涉中,唯识宗与道教心性论的交融是最为深刻的.这一过程,始于玄奘梵译《老子》,再由一系列的僧道论战加以推动,其基本完成的标志是王玄览的《玄珠录》.这样,唯识宗“唯识无境”、“转识成智”的观点,在与道教基本教义冲突、融通的辩证过程中,被道教所吸纳,形成了道教“道在境智中间”、“断灭心识”等更具思辨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