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认知科学研究与相关学科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认知科学是当今世界科学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一个新兴交叉的学科领域。认知科学的发展将改变人们的生存状态,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将促进很多相关学科的发展。本文着重论述认知科学建设的双重目标:探索人类心智的奥秘;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并且简要介绍了世界一流大学开展认知科学研究的状况,以及清华大学发展认知科学的基本策略和部分成果。  相似文献   

2.
3.
魏屹东 《文史哲》2005,(2):134-140
认知科学与哲学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认知科学根源于哲学,同时又包含着许多哲学问题;在理论上,认知科学经历了从形而上学思辨到心理实验,从内省主义到行为主义,从认知主义到联结主义、计算表征主义综合的范式更替;在方法上,表现出从内省审查到行为分析、从心理还原到功能建构、从符号运算到人工神经网络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蔡曙山 《学术界》2007,(3):7-17
约翰.塞尔是认知科学最早参与者和创建人之一,在言语行为理论、语言哲学、心智哲学、人工智能等众多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这篇对话中,塞尔教授就言语行为理论和语言哲学、言语行为理论和心智哲学、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政治学和社会哲学、人工智能和“中文房间论证”以及与认知科学相关的其他重大理论问题表达了他的深刻思想和真知灼见。塞尔教授还对清华大学目前正在开展的认知科学研究提出了有益的建议,也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友谊和对中国学术的期望。  相似文献   

5.
认知科学的性质与未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认知科学的学科性质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将其看作新兴起的独立学科,二是将其看作多学科的合作联盟。问题在于能否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基础。已有的认知主义解释难当此任,新出现的生态认知主义则代表了后认知主义的一种趋向,并正在促成认知科学的新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叶浩生 《社会科学》2013,(5):117-128
身体在西方传统文化思想中一直处于受压抑或被遗忘的地位。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心智的具身特征逐渐成为许多学科的热门话题。具身心智的中心主张是,认知、思维、情绪、判断、推理、知觉、态度等心智活动是基于身体和源于身体的。身体与世界的互动塑造了心智的性质和方式。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为心智具身性提供了神经生物学的依据,而心理学的行为实验则证明身体的感觉—运动系统对心智产生实质性影响。大量的中文成语借助身体感受和身体动作来表达抽象理念和复杂情感,更进一步佐证了心智的具身特征。  相似文献   

7.
许明 《学术月刊》2023,(8):145-165
美学问题由来已久。而迄今为止的中西方美学原理研究都存在思维方式的局限性,即经验论思维占统治地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认知思维变革,使美学学科可以依据认知心理学、脑科学等新兴学科的最新成果,告别经验论思维惯性,走出美学学科直接依附于哲学本体论的阴影,在认知思维的层面上重建美学学科的科学性。在此前提下,认知美学的逻辑框架渐已成型,一系列原创的或创造性移植的概念,如审美思维四结构、主体的超越感与补偿律、语图的双重转换等的提出,为认知思维进入美学领域提供了具体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认知科学以体验哲学为基础 ,以涉身心智为研究对象 ,它对理性主义的逻辑学乃至近代以来整个西方的理性主义思想提出了挑战。本文提出建立认知逻辑的体系来适应科学技术特别是认知科学的发展。认知逻辑的体系包括哲学逻辑、语言逻辑、心理逻辑、文化与进化的逻辑、人工智能的逻辑、脑与神经系统的逻辑。认知逻辑体现了回归自然语言并基于经验、非形式化和非演绎、反映认知的规律三大特征。认知逻辑放弃作为思维立法者的企图 ,在语言基础和研究方法上更多地关心人 ,关心语言的使用者。认知逻辑将语言、逻辑与认知整合成一个以人为中心的体系 ,并与整个认知科学相关联 ,从语言、心理、脑与神经、文化与进化等多方面介入对人的生理、心理、语言和文化的研究。因此 ,认知逻辑是一种在新世纪展现认知科学特征的新的逻辑理论。  相似文献   

9.
生命与心智的强连续性论题是生成认知科学的核心工作假设,它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认知鸿沟问题,即生命与心智的基本现象与人类的高级认知现象之间存在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生成认知科学认为,造成这一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质疑传统认知科学中盛行的方法论的个体主义假设,因此克服认知鸿沟的关键在于系统考察社会性对生命和心智的本构作用。为此,生成认知科学立足于其本有的生成主义范式,从理论生物学和现象学两大视角,详细论证连续性论题的合理性,并对认知鸿沟问题进行有效的双向处理。  相似文献   

10.
认知科学在运用计算表征模型探讨思维、记忆、知觉、推理、心理表征、问题解决这些认知问题的过程中,涉及许多深刻的本体论问题。这些本体论研究心理状态和过程的性质以及它们与物理状态和过程的关系,包括:在表征的信息处理系统,如何详细说明心理和物理事件之间的关系;如何解释人类智力的信息处理理论;具有某种内容的心理状态如信念、期望、希望和恐惧的性质是什么;认知科学对内在经验的感受性能够提供怎样的说明。  相似文献   

11.
复杂性科学与机械世界观向生态世界观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复杂系统的一般特性及复杂系统自组织演化规律,论述了机械论世界观向生态文化世界观的三大转型:即实体论向有机整体论的转型,机械决定论向自组织演化论的转型,人与自然的分离对立向人与自然的协同发展转型。  相似文献   

12.
对人的存在的关注、对人的本质的探讨与对人类解放的追寻是马克思经济学的动因、核心内容和最终目的。随着马克思经济思想的不断发展,其人本精神也日益从抽象的伦理激情走向对人的“现实关注”与“终极关怀”的有机统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经济学人本精神的当代诠释。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20世纪最后四分之一世纪以来世界科学技术发生的两个最重要的事件--认知科学(1975)和聚合技术(2000)的发展及其影响.在认知科学综合背景下,我们将实现学科综合交叉、知识综合创新和人全面发展.NBIC聚合科技则将极大地提高人类能力、增进人类健康、发展社会成果、加强国家安全,并将统一科学和教育.本文最后对认知科学和聚合科技对未来人类发展可能的影响做出了预测:21世纪是综合的时代,综合再综合,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综合时代需要与分析时代不同的思想方法的创新;综合时代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做一个"全脑的人";综合时代要变革教育体制,造就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世界潮流与中国的差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城市化滞后了”,面对这个不争的事实,我们应该反思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理论失误和决策失误,遵从城市发展的规律,确定正确的城市化战略,制订促进城市化进程的有力措施,推动中国的城市化更好、更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人类认知研究不仅表现在自然科学领域,还应表现在审美等人文领域。近十几年来,国内外的"认知科学与美学"研究都取得相当深刻的积极成果。特别是在中国,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认知科学美学理论,对世界范围内的美学难题作出了科学化的新阐释,并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和假说。不过,认知科学还从来没有从美学的角度进行过专项研究及实验。如果相关实证研究得以进行,将最终地、彻底地揭示审美活动的本性,为审美实践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基础,还可以为审美机器人的开发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6.
谢萌 《学术界》2012,(3):2-3
3月17-19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2"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中国和世界:宏观经济和结构调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论坛并发表重要讲话。此次年会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7.
科学思维的对象是以自然为中心的物质世界,是认识物的方法;历史思维的对象是以人为中心的生活世界,是认识人的方法.但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从自然界认识中所得出的一般世界观和辩证法的概念、规律直接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以科学思维去涵盖甚至代替历史思维,导致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活动中的简单化、机械论倾向.生活世界虽然是整个自然世界的一部分,但更是由人的实践所创造的新质世界,适用于整个世界的一般概念和规律对它的解释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应当以实践论为基础,以表达生活世界内容的范畴和规律为框架.建立一个新的历史认识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