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骏杰 《决策与信息》2013,(10):289-290
QFII(QualifiedForeignInstitutionalInvestors)从2002年开始建立,作为中国内地证券市场有序开放的过渡性制度安排,十年来QFII为推动中国证券市场的开放,调整内地投资者的结构以及稳定国内证券市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12年我国正式建立RQFII机制,RQFII是QFII的进一步深化发展,是中央政府适应人民币国际化的犬趋势,进一步推动内地证券市场的改革开放而采取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2.
李骥 《管理评论》2003,15(3):29-34
QFII的进入是证券市场国际化的一种体现。在市场大幅下跌的情况下,很多国家引入QFII,作为一种救市对策,并冀望改善国内市场投资理念与投资者的结构。要使国内市场最大限度地分享QFII进入的好处,一方面需要尽可能取消一些造成或拉大国内外机构竞争优势差距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完善监管与市场运行机制,保持市场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3.
QFII作为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专业投资机构,其持股是否会考虑公司的社会责任表现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以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QFII在A股市场中所投资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半年为一个观察期,从公司社会责任表现的四个维度探究QFII是否有持股偏好。实证研究发现,A股上市公司对政府和员工的社会责任表现影响了QFII的选股偏好。在我国特有的政策和制度背景下,该选股偏好并未在国有上市公司和非国有上市公司表现出显著差异;公司的社会责任表现对于QFII选股偏好并非独立影响,QFII同时会考虑其它财务因素,对具有估值优势的股票,QFII更关注其政府维度的社会责任表现,对不具有估值优势的股票,QFII更关注其员工维度的社会责任表现。  相似文献   

4.
在区分群体内和群体间羊群行为的基础上,在个股层面和行业层面,从静态和动态的视角,通过扩展和比较羊群行为的Sais测度和FHW测度,实证分析QFII与境内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强度的差异和联系,检验导致QFII羊群行为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在群体内羊群行为方面, QFII群体内的羊群行为强度明显低于以基金为代表的境内机构投资者;在群体间羊群行为方面, QFII在行业层面的买入和卖出行为均倾向于追随境内机构投资者,而境内机构投资者倾向于追随同类机构投资者,说明境内机构才是市场波动的“领头羊”, QFII仅处于“从羊”的地位。 QFII对于中国股票市场信息掌握较少,从而受到声誉或激励机制等因素的驱动,同时与境内机构共同追逐规模大和流动性高的行业,是导致QFII与境内机构行为趋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的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简称QFII)于12月1日起正式施行。所谓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是指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条件,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投资于中国证券市场,并取得国家外汇管理局额度批准的中国境外基金管理机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以及其他资产管理机构。瑞银华宝:力争成为进入中国的首批合格外国机构投资者 瑞银华宝亚洲区主席贺利华日前表示,中国通过实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向外国机构投资者开放A股市场,不仅是中国证券市场对外…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2003年至2011年A股市场数据,从QFII投资个股的角度实证其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QFII的长期投资有利于提高股价信息含量,降低股价同步性;而短期投资行为会提高我国股价同涨同跌的程度.这一结论明显受市场行情的影响,在牛市中短期QFII增加同步性的作用显著,而在熊市长期QFII减低同步性的作用更加明显.此外,QFII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也明显受个股规模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杨国英 《经理人》2013,(2):25-25
QFII能否如郭树清所希望的,未来投资占比在A股取得10倍的增量,不仅取决于决策层对QFII同比例的政策扩容,还取决于我国对境外资本账户的进一步开放,更取决于A股治理层面的真实提高。A股近半年来的冰火翻转,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作用堪称巨大,其作为战略投资者对A股的投资,对于持续低迷的A股市场,无疑具有稳定和刺激的风向标效应。决策层在去年为吸引QFII投资A股市场,可谓用心良苦:在对QFII额度大幅扩容的同时,沪深交易所更于去年累次派人前往国外,游说境外基金投资A股。  相似文献   

8.
本文检验了QFII持股对我国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发现QFII持股的民营企业从当期现金流中提取的现金储备更少,长期债务融资能力更强,而这种作用在国有企业并未体现。用Heckman两阶段回归法进一步检验后结论仍成立。  相似文献   

9.
QFII的产生 QFII制度是在货币没有完全自由兑换、资本帐户尚未开放的情况下有限度地引进外资投资于本国(或本地区,下同)证券市场,其本质是局部的资本帐户开放.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2003-2009年有机构持股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不同的企业产权,利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模型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在股改前、股改中对公司绩效的影响。首先讨论了以基金为代表的国内机构投资者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发现基金持股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表明基金持股有助于提高公司绩效,而QFII对我国上市公司绩效没有影响。然后,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对机构持股与上市公司绩效关系的影响,以及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产权性质对机构持股与上市公司绩效关系的影响。结果显示,国有产权性质和股改过程这两个因素对以基金为首的国内机构投资者在提高公司绩效方面有不利影响,而对还未介入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QFII的投资行为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由于金融资产收益的条件波动率不仅是金融市场风险度量的重要指标,而且呈现出明显的杠杆效应。因此,本文运用能够刻画波动率杠杆效应的LGARCH(Leverage GARCH)模型对金融市场条件波动率进行建模分析,进而运用Granger-Causality检验分析了中国股市与周边股市波动风险的传导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在整个样本区间,上海股市与周边重要股市的联系比较微弱,仅与香港股市存在一定的风险传导关系,而与东京、新加坡股市却不存在传导关系。然而,在我国股市对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QFII)开放后,中国股市与周边股市的波动风险传导关系明显异于对QFII开放之前和整个样本期的风险传导关系,上海股市与香港、东京、新加坡股市间的波动风险传导关系均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2.
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中国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影响,从高管薪酬水平和薪酬业绩敏感度两个方面考察机构投资者整体以及包括基金、券商、QFII、社保基金、保险公司和信托公司在内的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对高管薪酬影响的差异性,基于2005年至2009年沪深两市874家上市公司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整体对高管薪酬存在显著的影响,即机构投资者持股有效地提高了高管薪酬水平和薪酬业绩敏感度;不同机构投资者对高管薪酬的影响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其中只有基金对高管薪酬水平和薪酬业绩敏感度表现出显著影响,而QFII、券商、社保基金、保险公司和信托公司对高管薪酬水平和薪酬业绩敏感度不存在影响或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资本市场主体关系网络的研究视角,检验了询价对象间关系网络作用于IPO定价的机理和后果,结果表明询价对象间关系网络的强度和性质通过影响询价对象个体报价行为显著作用于IPO定价.研究发现,询价对象个体间关联程度越高,协同低报价行为越严重;询价对象整体关联程度越高,IPO定价越低;QFII参与询价没有弱化反而强化了询价对象间关系网络强度对询价对象协同低报价行为和IPO低定价的作用效果.本文研究发现IPO定价会受到询价对象间关系网络的影响,拓展了资本市场关系网络研究范围,也为尝试利用市场机制而不是仅依靠行政力量解决我国IPO市场潜在的高定价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资本市场主体关系网络的研究视角,检验了询价对象间关系网络作用于 IPO 定价的机理和后果,结果表明询价对象间关系网络的强度和性质通过影响询价对象个体报价行为显著作用于 IPO 定价. 研究发现,询价对象个体间关联程度越高,协同低报价行为越严重; 询价对象整体关联程度越高,IPO 定价越低; QFII 参与询价没有弱化反而强化了询价对象间关系网络强度对询价对象协同低报价行为和 IPO 低定价的作用效果. 本文研究发现 IPO 定价会受到询价对象间关系网络的影响,拓展了资本市场关系网络研究范围,也为尝试利用市场机制而不是仅依靠行政力量解决我国 IPO 市场潜在的高定价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尾部相依性与金融市场间的风险紧密相联系,鉴于传统研究方法存在低估或高估市场间相依性的可能,提出了多机制平滑转换混合Copula模型,从极值风险视角出发考察了中国A、B、H股票市场间尾部相依性的长期变化趋势,发现不同股市的尾部相依性呈现不同运动趋势,而且左右尾部相依性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和结构性变化,其非对称程度、相依性强度以及结构变化的时间、位置和速度都存在一定差异.几次重大事件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1年B股对境内开放、2002年引入QFII、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2006年引入QDII以及2007年的次贷危机对股市间尾部相依性产生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6.
吴吉林  陈刚  黄辰 《管理科学》2015,18(2):50-65
尾部相依性与金融市场间的风险紧密相联系,鉴于传统研究方法存在低估或高估市场间相依性的可能,提出了多机制平滑转换混合Copula 模型,从极值风险视角出发考察了中国A、B、H 股票市场间尾部相依性的长期变化趋势,发现不同股市的尾部相依性呈现不同运动趋势,而且左右尾部相依性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和结构性变化,其非对称程度、相依性强度以及结构变化的时间、位置和速度都存在一定差异. 几次重大事件如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2001年B 股对境内开放、2002 年引入QFII、2005 年的股权分置改革、2006 年引入QDII 以及2007年的次贷危机对股市间尾部相依性产生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7.
采用异常操控性项目的计算方法度量企业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以2003年至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联立方程模型,考察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显著负相关,与应计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对机构投资者明细类别的检验结果发现这种相关关系在投资基金、证券公司、QFII、保险公司和社保基金这5类机构投资者中均存在,但企业年金、信托公司、财务公司和银行持股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不显著;按照机构投资者持股规模、股权分置改革和终极控制人性质的分组检验结果表明,这种相关关系在不同的内外部环境中均存在,且相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机构投资者抑制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作用更强;机构投资者持股与整体盈余管理程度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胡江 《决策与信息》2013,(10):246-247
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反映,财务分析是对财务报表数据的提炼和提升,因此利用财务报表离不开财务分析。哈佛财务分析框架为务分析提供了新思维,增强了财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提升了财务分析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现代资本市场体系下的保险资金进行了分析,首先分析了保险资金的构成,接着对保险资金和资本市场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考察,并分析了当前保险资金运用的现状,最后提出了对当前保险资金运用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肖正斌  靳楠 《决策与信息》2011,(10):270-270
本文研究了某轮毂生产线车间物流,运用程序分析和车间物流优化的主要原则,对某公司轮毂公司生产过程进行了分析,对生产线进行优化。通过对比,改善后的工序路线合理,搬运距离缩短,降低了劳动强度,提升了产能,成品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