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利 《老年世界》2009,(21):21-21
“儿孙绕膝”、“四世同堂”曾经是老年人认定生活是否幸福的一种标准。随着儿女自立和人口的流动,“空巢老人”一下子多了起来,多少老人曾为此嘘叹落泪。然而随着近两年社会养老机制的完善,一些老人开始主动选择独享“空巢”,乐于享受自己的“二人世界”。  相似文献   

2.
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丧偶、离异老人走出单身生活找到新的伴侣,开始新的生活,是一件好事。但如今一些老年人由于种种原因。只要两个人合得拢。不履行婚姻登记,就开始同居生活。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叫“搭伙过日子”。说聚就聚、说散就散的方式,看起来省事、方便,不动声色,可实际生活中却往往会给老人惹来不少麻烦,也不利于婚后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那些荒谬的性观念,今天仍在毒害人们,阻碍社会的文明进步。比如谈到性,一些老年人显得比姑娘小伙还羞涩和窘迫,似乎这依然是个禁区。一些人认为,人体器官机能的衰退,最早的表现是性欲低下,随之枯竭。因此,他们否认老年人有性要求、性情感和性能力,把老年夫妻之间的亲昵和正常的性活动指责为“老不正经”的举动。不少晚辈也认为老父老母最好分居,因为同房是丑事。对于丧偶老人的再婚,不能理解,横加干涉。他们把父母永远钉在“父”、“母”的位置上,而不把他们看作同自己一样是有七情六欲的人,…  相似文献   

4.
老得优雅     
贾易 《老年人》2010,(7):49-49
人到老年,应该有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如果让老年人自己来回答这个问题,恐怕也难以说得明白。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杨澜在一档节目中说,老年人要“老得优雅”,这话倒给人几分启迪。  相似文献   

5.
吴凤珍是江苏省苏州市著名的女作家,刚搬了新房,新房是他和再婚丈夫AA制买的,说起“AA制”,女作家抑制不住一脸的幸福。  相似文献   

6.
观念与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不同国家老人的养老观念也各不相同,比如英国老人喜欢独来独往,德国的老年人在“被出租中”享受着服务他人的乐趣,意大利的老人非常舍得为自己花钱,而美国老年人的生活选择则更具个性化……  相似文献   

7.
刘娟 《老年世界》2007,(8):35-35
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没有了工作压力,没有了时间约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来安排生活。由此,一些个性突出的老人“创”出了颇有特色的旅游新时尚。  相似文献   

8.
王立功 《老年世界》2011,(11):15-15
2009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人数已达1.67亿,据有关部门预测,“十二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亿。在如此庞大的老人群体中,老人的年龄、文化、体质、婚姻家庭、经济状况、生活环境、特长与爱好、各自性格及其实际需要不尽相同,既有老年人的共性,也有各自不同的个性,因而对自己晚年生活会有不同的需求。因此,重视与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是摆在亿万老人面前的现实问题,需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9.
何谓家庭?简言之,家庭是社会基本要素之一。具体说,家庭就是父母与子女所形成的群体。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增殖。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注)  相似文献   

10.
现代人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健康体检已经成为平常事,不仅老年人每年定期体检,一些年轻人也定期进行体检。而检查难免会出现一些“异常”结果,不少人一看到“异常”结果就提心吊胆,认为自己患上了疾病,这是一种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11.
男女朋友约会,消费之后如何付账,是个需要拿捏的“艺术”。男性来承担吧,一次两次可以,次次如此就是个大花销了。但一直AA制吧,又让人觉得,彼此分得太清,人与人之间好像只有金钱的算计,少了温情,多了生分。  相似文献   

12.
肖远金  刷刷 《现代妇女》2004,(12):41-41
我们夫妻二人各自经济独立,加上小学的儿子,三口人按照三A制各理各的财,并且还都认为自己是理财的行家里手。讨论起谁是我们家庭里的理财“英雄”,我们都各执一词,谁也不服谁。于是,大家都把自己的“丰功伟绩”摆出来评论了一番。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文化养老”是一种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人文关怀的养老方式。它是在满足老年人保障性养老的基础上,强调追求精神生活的满意度,使老年人建立一种积极的养老理念,乐观面对自己的晚年生活.提高晚年的生活质量。山东省老龄机构积极创造条件.为老年人进行情感交流、养生健体、学习娱乐、文化休闲活动搭建平台,使”文化养老”不再是富裕老人享有的特权.而成为老年人的一种共享福利。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口呈不断增加的发展趋势,解决老年人特别是丧偶老人的孤独和照料问题,己成为社会和家庭的一大难题。因此,老有所养、老有所伴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随着社会的进步,在社会宽容的氛围下,越来越多的丧偶老人选择了“搭伴养老”,他们把“搭伴养老”、“走婚养老”和“代际婚姻’’等再婚方式作为自己继续构筑新家庭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传承 《老年世界》2011,(5):39-39
在中国的老年人中,不少老人把照看、接送孙辈上学当成自己分内之事,而且还乐此不疲,他们把这种生活方式戏称为“孙子疗法”。  相似文献   

16.
声音     
1980年后出生的一代一直是大家热议的话题,许多人认为他们性格叛逆、富有朝气又不甘于平庸,享受着丰富的物质生活,在生活中却常常“不按常理出牌”。最近在重庆、上海等大城市,一些80后小夫妻在婚姻登记处缴纳手续费时竟然也采取AA制的方式,因而引发了人们对这种新型婚姻理财模式的议论。  相似文献   

17.
智慧人生     
《老人天地》2013,(3):31-31
不要让年龄成为生活的障碍。青年人有他们的晨曲,老年人应有自己的夜曲,夜曲与晨曲一样美丽。健康快乐既是老年人生活的首要目标,也是全部生活的根本支点。不管你生活的“线”有多长,“面”有多广,“体”有多大,都要从健康快乐这个“点”出发,离开了这个“点”,其他一切均会失去光泽。不要总以为自己缺什么,  相似文献   

18.
我们夫妻俩都60多岁了,却不喜欢“老年人”这个词,显得暮气沉沉、日薄西山,即使是夕阳红,也离坟墓不远了.我们喜欢“年轻人”,意味着激情、活力、希望.所以造一个新词描述自己:花甲青年,还起了个共用网名——花甲背包客.我们希望颠覆传统养老模式,退休前两年就开始规划退休后的生活。总的想法是:不在家门口的小公园和医院里度过晚年,遛狗养鸟种花抱孙子的安逸生活,不是我们的期待。我们希望抓住人生的尾巴,活得更精彩。于是,选择了新的人生目标:周游世界。  相似文献   

19.
严佳 《老年世界》2008,(22):36-36
有些人,尤其是老年人常自觉健康,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底数”缺乏必要的了解,以致忽视了各个脏器的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减退的客观事实,结果导致了一些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那么,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底数”都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20.
用科学发展观来审视当代老龄问题时,便可发现科学发展观是当代老龄观赖以确立的基石。胡锦涛同志“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也要求“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发展是硬道理”的重要思想,具有广泛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科学发展观指导着老龄观念的创新,是科学把握人口老龄化规律,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老龄工作根本指导方针,也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