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什么有些人总看不到当今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合性地阐述了当代西方学界对资本主义危机与矛盾的分析,主要集中讨论了对资本主义问题的分析立场,资本利益全球化是否有利于世界各地经济的发展,全球化给资本主义国家带来的危机,"新美国模式"资本主义的危机等问题,揭示了在"普遍价值"掩护下的"新帝国主义"反人类的实质及当今资本主义的真实矛盾与危机所在。  相似文献   

2.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 ,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资本主义大公司治理结构、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关系以及资本主义跨国公司与主权国家的权力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新变化非但没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而且原本有所缓和的矛盾又因为资本主义失去了内外制度的竞争压力而趋于激化 ,使资本主义内部孕育着更深刻的危机  相似文献   

3.
孟捷 《学术月刊》2012,(9):65-77
自1979年以来,发达资本主义经济进入了所谓新自由主义阶段。1979年至今的资本积累可以看作一个持续的长期衰退阶段。在此过程中,新自由主义积累体制的内在矛盾,通过全球化、金融化、技术革命、资产泡沫和过度消费,不断地得到暂时性"修复",但这些形形色色的"修复"只是为资本积累的基本矛盾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并决定了危机爆发的最终形式。与剩余价值率的增长相伴随的过度投资和过剩产能,作为全球资本积累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自1970年代危机以来一直像幽灵一般时隐时现。在未来的地平线上,若无一场大规模的新技术革命甚或帝国主义的战争,发达资本主义经济的确有可能像垄断资本学派所预言的那样,在最近这次危机后步入一段长期停滞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资本论》中的货币危机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马克思将其本质概括为生产相对过剩危机和货币危机,后者的理论含义和重要性长期为人们所忽视。文章对《资本论》中货币危机相关内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对货币危机思想进行了初步的阐释,有助于加深对货币、经济危机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所蕴涵的内在矛盾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一场二次大战以来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危机,正在猛烈地冲击着资本帝国主义各国和苏修社会帝国主义。这是帝国主义各种固有矛盾更加激化的表现,也是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更加腐朽没落的反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这种过剩不是社会产品生产的绝对过剩,而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的购买力来说,生产确实是过剩了。例如,1974年7  相似文献   

6.
《大庆社会科学》2014,(3):159-160
于冰撰文指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打破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神话,暴露了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固有矛盾。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次危机就是资本主义现代性内在矛盾的一次总爆发。“现代性”的涵义与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有着内在关联。在现代性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它的诸多影响已绝不仅限于经济领域,而是扩展到了包括政治、文化、观念、心理等在内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冷战结束后,世界进入到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阶段。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世界范围的流动,使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生产日趋一体化,投资、贸易日趋自由化与便利化。到目前为止的经济全球化是由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因而给世界带来许多不可忽视的负效应。经济全球化不仅加剧了社会分化,而且使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更加猛烈,应对危机的办法更少。世界范围的民粹主义与反全球化思潮的兴起与蔓延,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陷入困境的反映与表达。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与当代新科技革命推动的必然趋势,从根本上说是不可逆转的。但必须改变发展方式,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坚持以合作代替博弈,以共赢代替零和,实现规则共商共建,成果共享,合作共赢,包容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金融资本新霸权是当代资本主义最基本特征。金融资本建构起了由金融化、新自由主义体制与全球化构成的立体霸权结构。新自由主义体制是其在资本主义国内经济秩序中的体现,全球化是其在全球空间的体现,经济金融化是其控制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必然结果。金融资本新霸权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个新时期,大大提高了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延长了资本主义生命周期。它必然对资本主义危机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生产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伴生物,不同学派对生产过剩危机的解释不尽相同,但相对于马克思的生产过剩危机理论都不够完整全面。马克思的危机理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对危机表象的分析和生产过剩危机的内在逻辑阐述两个层次,而《资本论》对生产过剩危机的分析是完整的逻辑体系,文章从十个方面研究了《资本论》所蕴含的商品生产过剩逻辑,逻辑起点是商品,终点是资本主义根本矛盾所导致的积累总趋势。商品生产过剩逻辑对治理我国产能过剩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与地区和双边经贸合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球化是指作为全球主义体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入了新的时期,其特点是生产资本国际化发展到了资本市场的自由化和全球扩张,这种扩张与主权国这遥国际政治体制发生矛盾,导致危机的爆发,地区和双边经贸合作的增多标志着地区评论的新崛起,它是国家机制对市场机制的一种制约,结果形成全球主义和地区主义的交叉发展,推动世界经济继续前进。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与现代资本主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济全球化是在生产高度社会化基础上各国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其实质是资本主义关系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无疑有助于扩大信息交流和推动科技进步,有助于全球财富的增加,但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拉大了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这在客观上增大了国家间和区域集团间发生矛盾和冲突的可能性。现阶段,健全、有效的国际经济调节机制还没有形成,一旦全球资本主义经济的某个环节发生断裂,整个全球经济都会因此陷入空前的危机之中。经济全球化使资本主义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2.
林烨 《天府新论》2021,(2):6-12
大卫·哈维时空修复理论探究了时空修复化解当代资本主义过度积累危机的具体机制及其局限性。在时空修复理论中,哈维对国家、信用和危机的论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他对城市化和全球化的探究更是阐述了资本积累与空间生产的关系。从时空修复理论可窥探出哈维理论研究的某些偏好,如重视使用价值的生产过于剩余价值的生产、重视资本的流通过程过于资本的生产过程,以及以价值生产与价值实现的矛盾淡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根本性矛盾。这样的认识导致他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只能是一种表面的、非本质的批判,而非历史的批判。  相似文献   

13.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本质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外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其实质和根源并没有超越马克思的逻辑,根源仍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认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质,是以金融危机为突出表现的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是实体经济严重过剩、资本的逐利本性引起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越来越脱离,造成投机过度从而失控、爆发危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进一步演绎出各种新老危机,这充分说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危机终究会发展到在资本主义框架内无法调节和缓解的地步.  相似文献   

14.
一、经济全球化的神话与矛盾人类社会是带着不安和希望进入新千年的。近二三十年间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到产业资本的国际化 ,促使国际经济关系逐步向深度和广度扩展 ,导致经济全球化的到来。经济全球化是指国际经济发展中的这样一种趋势 ,即在生产不断发展 ,科技加速进步 ,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 ,生产的社会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 ,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首先 ,这种变化给人们改善生存条件带来了新的机…  相似文献   

15.
石立元 《理论界》2022,(5):50-56
系统本身就是一个非平衡的结构,它总是会遇到自身增长的极限而产生“过剩”问题。在巴塔耶看来,为了保证系统能量的平衡,必须通过非生产性的“耗费”来消除过剩,它必定成为被诅咒的部分而牺牲。鲍德里亚认为,一方面,消费社会把“耗费”转化为“消费”和“浪费”来解决资本主义体系生产过剩的危机;另一方面,“过剩”作为“恶”是无法被耗费的部分,现代社会在致力于清除“恶”的时候,也消除了自身。在齐泽克那里,首先,过剩是指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背景和科技助推之下的生产和扩张达到极限,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家开始转向慈善公益、教育、医疗等非生产性领域耗费过剩部分,为其再生产开辟空间;其次,过剩意指被资本主义命名的“主人能指”,它成为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外化和转移,承担着系统非平衡的原因,并由此成为被消除的对象;最后,存在一种驱力维度的过剩,齐泽克称之为“神的暴力”,他主张只有这一驱力意义上的过剩是资本主义无法化约和利用的,从而能够真正瓦解资本主义体系。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详细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的基础上 ,本文认为 ,经济全球化标志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到了国际垄断的新阶段 ,但这种新阶段的资本主义不但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 ,反而还加深了这一矛盾。文章最后指出 ,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在为社会主义准备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17.
奥康纳认为资本主义存在着两重矛盾: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力、生产关系与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之间的矛盾.这两重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双重危机,即生产过剩的危机与生产不足的危机.奥康纳认为这两种矛盾和两种危机总是内在地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从而产生一种恶性循环,成为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两种障碍,资本有自毁根基的倾向.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其矛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全球化是国别或地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状态和过程。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增殖关系的全球化。资本增殖关系的全球化在资本全球运行中带来十大矛盾,即资本全球扩张的本性与国家疆界的矛盾、资本生产无限扩大性与世界市场有限性的矛盾、一国资本运动的相对有序性与全球资本运动无序性的矛盾、资本运营的高效性与运营结果分配畸形性的矛盾、全球贸易自由化与国家保护主义的矛盾、全球规则与国别政策的矛盾、主权维护与主权让渡的矛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以及各自内部的矛盾、资本与资本主义的矛盾、经济全球化中的文化矛盾。  相似文献   

19.
列宁金融全球化思想体系的分析框架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重温列宁关于帝国主义问题深刻而富有远见的论述,可以深化我们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理论反思和制度剖析列宁时代开启并初步形成的金融全球化基本框架在当代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当前全球金融的动荡与风险是新自由主义经济放任政策导致的必然结果.金融垄断资本的贪婪本性及全球霸权仍然是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成因.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金融全球垄断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其实质仍然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周期性危机.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的内在矛盾及价值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进程是充满矛盾和价值冲突的过程.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经济在全球的扩展.经济全球化的内在矛盾是多层次的,有原生矛盾和次生矛盾之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决定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两维向度和双重作用,决定了这一进程中的经济价值、政治价值和文化价值等方面的冲突.置身于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进程中,我们必须作出明智的选择,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