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色小镇成为时下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的热点,而打造小镇特色生态链离不开当地居民的参与,同样地,乡村文化传承和小镇运营亦需当地居民支持。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青岛市国家级青少年足球小镇为例,通过运用PLS-SEM实证检验当地居民参与特色小镇建设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政府信任、风险感知影响当地居民的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行为态度;同时,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行为态度直接影响当地居民参与意愿;且感知有用性、政府信任、风险感知通过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行为态度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当地居民参与意愿,但是政府信任对主观规范影响不显著。故目的地政府应该注重构建特色小镇利益共同体以提高当地居民的获得感、提升居民参与的保障性、提高居民的政府信任度和抗风险能力,注重居民利益以此激发参与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立足外来经营者视角,基于乡村民宿投资实际情境,纳入风险感知因素,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相关研究假说,并对不同投资规模的乡村民宿进行差异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投资态度正向影响外来经营者投资乡村民宿的行为意图,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透过投资态度的中介作用对行为意图产生影响.(2)风险感知对投资态度具有影响作用,而对行为意图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正向影响外来经营者风险感知,且模型存在一条链式中介路径.(3)投资规模对各要素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风险感知对不同投资规模均具有影响作用,且投资规模越大,风险感知越强.基于此,提出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增强投资态度;同时应重视乡村民宿投资风险的负面影响作用,实现乡村民宿经营可持续性发展等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3.
根据价值-信念-规范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基于粮食主产区山东省549户农户调研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农户耕地化肥减量施用行为意向影响因素及其效应分解。结果表明:农户化肥减量施用价值感知显著正向影响其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显著负向影响其责任归属;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责任归属均显著促进行为意向,其中知觉行为控制促进作用最大。效应分解上,主观规范对行为意向的直接正效应大于其通过责任归属的间接正效应;价值感知对责任归属的直接负效应大于其通过主观规范的间接正效应。多群组分析结果表明,兼业程度和耕地规模调节变量在不同假设路径中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随着兼业程度的增加,价值感知对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正向作用均大致呈逐渐上升态势,而随着耕地经营规模的扩大,价值感知的正向作用则呈减小态势。对化肥减量施用行为意向的影响方面,兼业程度分组中,责任归属对纯农户的影响最大、主观规范对III兼农户的影响最大、知觉行为控制对II兼农户的影响最大;耕地规模分组中,责任归属和知觉行为控制对中等规模农户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
规模养猪户的环境风险感知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湖北省248个规模养猪户的调研,发现养猪户对环境风险感知的程度整体偏低,其中对空气环境风险感知的程度最高,对水体的环境风险感知次之,对食品安全污染的风险感知最低.同时通过因子分析得出养猪户的环境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以及过去行为因素均显著影响其环境风险感知的程度.并通过分析养殖规模的调节效应,得出养殖规模对养猪户主观规范—风险感知、知觉行为控制—风险感知、过去行为—风险感知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据此提出:应鼓励养猪业适度规模化;加大对养猪行业环境风险的宣传教育,提高养猪户的环保意识;提高对规模养殖户的生态补偿水平.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问卷调查与情境实验的基础上,运用计划行为理论与结构方程建模技术,就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的心理归因及干预策略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态度、所感知的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于其购买绿色产品的意向具有显著的影响力;消费者的行为意向显著影响其消费行为;知觉行为控制通过行为意向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实际行为。同时,基于消费者个体特征的多群组模型分析表明,外向型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购买意向受主观规范影响更显著;内向型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购买意向受行为态度的影响更显著。因此,赢得消费者对产品"绿色"特性的心理信任,兼顾绿色产品基于环境效用与经济效用的顾客价值,是激发消费者绿色产品购买意向与行为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延保服务因其盈利能力和风险规避属性受到电商平台和消费者的青睐。以网购消费者在线延保服务购买行为为研究对象,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计划行为理论构建研究模型,通过在线收集的610份有效数据对模型及假设进行验证分析,探索影响企业延保服务网络零售的因素,揭示相应的作用机理,为网络零售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运营与政策优化方面的借鉴。研究发现: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对消费者延保服务购买意向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感知有用性的作用强度相对较大;购买态度作为中介变量能够增强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对延保服务购买意向的正向影响;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延保服务的购买意向,且二者作为调节变量能够分别增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对延保服务购买意向的影响;感知有用性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态度,进而形成消费者延保服务购买意向,是最显著的影响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山东省9市497份农户调查数据,引入基本特征、动力向导、目标实现、社会压力和资源条件5类22个变量分析影响菜农质量安全行为实施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65.20%的受访菜农愿意实施质量安全行为,其实施意愿受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3个中间变量的正向影响显著,其中,行为态度的影响程度最大,主观规范次之,知觉行为控制影响最小。进一步分析发现,菜农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受专业化程度、参与合作组织、获得质量认证、增加收入、拓宽销路、降低风险、提升信誉等20个因素的显著影响。因此,强化政策引导、规范产业监管和加强宣传是优化菜农质量安全行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研究是近年来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热点,与其相关的多个领域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以计划行为理论、感知风险理论及前景理论为基础,构建经验、感知风险、风险倾向、行为态度、行为控制、主观规范与食品网购行为意愿关系的理论模型,用该模型分析食品网络购物调查数据,结果表明:消费者在食品网络购物行为中,主观规范对行为意愿影响最为强烈,其次是行为态度与行为控制;经验对行为态度、行为控制、主观规范、感知风险及风险倾向有显著的影响,并通过这些因素对行为意愿产生间接影响;感知产品风险对行为态度影响显著,并通过其间接影响行为意愿。  相似文献   

9.
计划行为理论是著名的态度行为关系理论,它对个体行为具有良好解释力和预测力。文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实证研究了消费者创新性对移动购物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消费者创新性对移动购物主观规范影响不显著,移动购物主观规范对移动购物意向影响不显著;消费者创新性通过移动购物态度和移动购物知觉控制显著影响移动购物意向,进而显著影响移动购物行为;移动购物意向在移动购物知觉控制和移动购物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全国4个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区1 156份有贷款需求的农户数据,探讨农户参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行为机制。具体研究影响农户参与行为的因素,农户参与意愿与参与行为的关系。从计划行为理论的视角来看,农户参与抵押贷款的意愿与行为既具有差异性又显著正相关;行为态度通过合作意愿完全中介农户参与行为,主观规范与感知行为控制直接与部分中介农户参与行为。  相似文献   

11.
学科交叉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抓手,教师是学科交叉创新的主体。本研究聚焦“双一流”高校教师的跨学科研究行为的影响机制,从外在环境、个体因素和二者的互动三方面构建了分析框架。结果表明,教师跨学科研究行为的微观机制契合“认知—态度—行为”中介模型,且多由内在满足所驱动。外在环境中,组织支持和学者生态都对“认知—行为”和“态度—行为”路径分别存在负向和正向的调节作用,期刊生态则正向调节“认知—态度”路径。作为互动因素的潜在风险感知则对“认知—行为”路径存在正向调节。最后,可从教师、学院和学科入手制定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智能手机市场为背景,从消费者的角度将品牌体验划分为5个维度。将自我概念与计划行为理论相结合,构建了以品牌涉入度为调节变量的品牌体验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调节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检验,探讨了内部影响差异与影响路径。结果表明,品牌涉入度越高,品牌体验对中间变量(自我概念、品牌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的影响越显著,且自我概念、品牌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对购买意愿的影响也越显著。但是,主观规范对购买意愿的影响随着涉入度的降低而增强。  相似文献   

13.
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对政府的转基因食品政策和转基因食品企业的行为选择产生深刻影响。为考察转基因食品消费者态度的形成,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了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态度的形成机制、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态度形成模型的演变与核心内容,提出了一个“自上而下”的消费者态度形成的理论模型。模型表明,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由知觉利益、知觉风险所决定;而知觉利益、知觉风险很大程度上受到消费者对技术的态度、对自然的态度、市场疏离和食品恐新等一般态度、知觉知识和信任程度的影响。在借鉴国外学者提示的量表基础上,经过对预调查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设计了一个用以验证理论模型的量表。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早期大众购买行为产生机理进行研究,验证了购买意愿的中介作用和购买意愿向购买行为转化过程中情境因素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行为态度的工具性态度和主观规范的示范性规范通过购买意愿的部分中介作用对购买行为产生正向作用;知觉行为控制的自我效能通过购买意愿的完全中介作用正向影响购买行为;营销因子、时间因子、物质因子、互动因子在购买意愿对购买行为的影响关系中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根据对1 034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在对农户耕地保护意愿模型验证的基础上,应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多群组分析,得出地力等级使得耕地保护的激励因素存在差异。通过在TPB模型中加入道德责任变量以期更准确地反映我国农户耕地保护行为意向的实际情况,结果表明,所有农户的道德责任变量为主要激励因子;其次优等地组受到了主观规范的影响,而中等地组受到了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的影响,劣等地组受到了行为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的影响。提出了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制定鼓励性政策、树立耕地保护榜样先锋、制定有关耕地保护风险地保障机制和赔偿措施、根据不同地力等级制定个性化、差异化的耕地保护激励机制等优化农户耕地保护行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旅游者为研究对象,基于TPB模型分析框架,通过创建黑色旅游者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感知)行为控制、地方依恋和行为意向量表,形成调查问卷,并运用SPSS25.0和AMOS24.0软件对问卷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主要为:(1)黑色旅游者的主观规范对其行为态度及行为意向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2)地方依恋对于黑色旅游者的行为态度及行为意向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3)黑色旅游者的知觉行为控制对其行为态度并未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4)黑色旅游者的行为态度对其行为意向没有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粤港澳大湾区为研究对象,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粤港澳大湾区食品安全治理的公众参与存在地区差异,即珠三角地区公众参与、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对政府监管的满意度低于港澳地区。随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揭示了公众参与食品安全共治的影响因素和机制,结果显示食品安全治理中政府监管满意度对公众参与有显著影响,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正向影响主观规范、参与态度、知觉行为控制对公众参与产生正向影响。食品受害经历对风险感知和参与态度有正向影响,进而促进食品安全治理的公众参与,即有食品受害经历的个体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意愿更高。研究结论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食品安全跨界合作与社会共治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应用计划行为理论,对特定个人因素以及情境因素与顾客网络负面评价意向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从而解释网络负面评价形成的原因。同时,研究也验证了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表明,在所有前置变量中,利他动机对网络负面评价意向的解释比例最大;在三个中介变量中,态度的解释力最强。  相似文献   

19.
大气污染控制逐渐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除了需要国家、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努力,公众的行动选择也至关重要。将公众大气风险感知有效转化为亲环境行为,实现环境改善的“知行合一”,首先需明确亲环境行为的发生机制。以在校大学生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心理变量,结合空气质量数据,运用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验证环境风险感知、自然联结、PM2.5暴露值对大学生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机理。结果显示:环境风险感知正向预测亲环境行为;自然联结在影响路径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影响路径具有城乡差异,即来自城市个体的大气风险感知对直接亲环境行为敏感,对自然联结变化迟钝;影响路径受到个体所暴露的PM2.5浓度的调节,即PM2.5暴露值越高,中介效应越强。上述结果明晰了环境风险感知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路径,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亲环境行为和推动大学生环境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抽样调查,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公务员报考行为意向模型,模型变量包括报考意向、报考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行为信念、规范信念、行为控制等。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该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参数估计,研究结果显示,参数估计精度较高且合理,各项模型拟合检验值都达到要求,能够较好地预测公务员报考行为意向。研究发现,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报考态度对报考意向影响显著,其中主观规范影响最大,知觉行为控制居中,报考态度影响最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公务员报考持续升温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