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问化视角下的古典诗学与清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诗学的形成和发展当中,始终存在着一个学问化问题;它不仅表现为一般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所描述的某一时期或流派所集中体现的“以学问为诗”等片断性现象,而是伴随着古典诗学历程强弱参差地形成一个持续性过程;这一过程的基本趋向是以踵事增华的方式由弱渐强,并在诗歌创作和诗学理论批评两个方面展开。这一学问化过程兼具民族文化和诗学两重意义:就前者而言,它是民族文化特征的诗学体现;就后者来看,它增添了诗学存在的内涵,开辟了特定层面或群体的诗学审美空间。从这一角度看古典诗学及清诗研究,将展示出更开阔的学术空间。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诗歌进入文人个体创作时代后,始终存在一个学问化过程.学问化是中国古典诗歌所独具的现象.重雅轻俗的观念使学问化成为一种民族审美情趣;享有崇高地位的<诗经>和杜诗成为学问化的价值典范;文人学士的宴游和频繁的诗生活为学问化提供了扎根的沃土;复合型诗文化为学问化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3.
与同时代女性作家相比,冰心的爱广博而丰厚.“爱的皙学”囊括了母爱、童真、自然诸爱却独独不包括男女性爱。文章通过对冰心思想和作品的分析,探讨并剖示了她与众不同的爱情现,指出冰心作品的性爱是一种“宇宙化”、“秘密化”(郁达夫语)了的爱.  相似文献   

4.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脱迹于古希腊的酒神祭活动及由此形成的西方民间的笑文化传统。巴赫金认为狂欢节有四个特点:全民性、乌托邦理想与现实的暂时相融性、是笑文化的节日、是对“死亡”获得深切感受的节日。相应地,他的“狂欢化”理论也具有这些特点。他的“死亡”艺术观分析了文学作品中英雄(神)之死、平凡的悲剧性人物之死和怪诞人物之死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5.
《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榜》、《红楼梦》、《镜花缘》、《花月痕》等小说广泛存在“榜”现象。“榜”在小说文本里或于开篇做个总体的预见和暗示,或于小说中间做相关的提示,或于小说的结尾处做一个总括。“榜”将众多的人物和事件统筹起来,从而起到介绍人物与人物定位、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等作用。重点分析了“榜”在小说文本中的概况与特征,探讨“榜”在古典长篇小说中的艺术。  相似文献   

6.
牟宗三将中国哲学定位为"生命的学问",以对比于西方哲学。他认为:中国哲学以"生命"为中心,西方哲学以"知识"为中心;中国哲学特重主体性,西方哲学重客体性;而中国哲学之中,儒家特别注重"内在道德性"。傅伟勋也同意"中国文化是以生命的学问为主"之说法,但另外提出"学问的生命"之说,以期弥补中国文化之不足。然而吊诡的是,牟宗三的一生所为,主要是哲学思辨的工作,属于傅伟勋所说的"学问的生命"。对于这种生命的吊诡,牟宗三有所自觉,而强调:哲学思辨虽是耗损生命之事,但却是社会与时代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7.
介词"吃"是近代汉语中产生的重要的介词,在其语法化过程中,"吃"词义的发展、搭配对象的泛化、句法位置的改变、人类认知类推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周锋  余姝谚 《东方论坛》2016,(2):110-117
殷夫的诗歌最初以个体与群体二元分裂或共存的对立统一方式作“我”的自我表现,随着革命实践的深入,他自觉地将个体追求与现实社会和底层民众的命运结合起来,并将其内化为心灵的本能体验和重组生活的艺术潜能,由此,“我”的自我表现上升至“我们”的即“类”的自我表现。这意味着,只要“我”把生命投入到人民大众的解放事业(“我们”)中去,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我们”也将反哺“我”,并使之朝着真正“类”的自我前进。  相似文献   

9.
考察"空"、"宇"、"天"等与传统中国空间观念密切相关的汉字在先秦时期的造字本义和语义演变以及先秦两汉关于"天"及"天下"的观念建构,可以发现,先秦两汉空间观的发生与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具象实践到抽象理论再到权力表征的发展转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秩序逐渐被纳入空间认知中,空间秩序、空间关系逐渐成为权力的表征,尤其自秦汉始,权力的空间化不仅体现为帝制中国的疆域扩张,亦表现为日常生活实践中的空间秩序,并深刻影响了艺术创作尤其是传统文学、绘画艺术的基本内容、表现方式乃至审美批评。  相似文献   

10.
"不由得"在汉语发展历史上经历了一个由表否定的动词结构到表情态的副词的语法化过程。其中重新分析、类推、隐喻、主观化和经济性原则等机制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不由得+(NP)+不+VP"这一句法环境为重新分析提供了可能。论文从历时角度对"不由得"进行分析,描述了从古至今"不由得"的历时演变进程并对引发其语法化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从历时的角度研究汉语"人家"一词的主观化过程,理清其由表示处所的名词逐渐虚化成带有主观性的对自己及他人的指称代词的发展历程,并结合历史语境总结归纳了"人家"一词主观化的动因,认为"人家"一词还没有完成其语法化的过程,还将继续虚化。  相似文献   

12.
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流形态,实践美学有着巨大的影响。要丰富和发展实践美学,应从其内部着手,整合"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两个核心概念,生成"‘自然人'化"观,创新实践美学理论内涵,增强实践美学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李泽厚提出"儒道互补是两千多年来中国思想的一条主线"。他把从思想史发掘出的"儒道互补"也应用到美学领域中,引发了美学中的命题矛盾。李泽厚最终通过"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调和了矛盾,获得了"儒道互补"在美学上的确立。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化”字词语进行词源、构词结构、搭配组合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提出并归纳其英译的特点、方法,提高了汉语里大量存在并不断涌现的“化”字词语的翻译质量,实现了“化”字词语翻译的时代同步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由于思想改造与文学革命目标的一致性,梁启超的"新民"观与其文学观念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密切联系,在"新民"观的制约和影响下,梁启超的文学观念和创作实践体现出鲜明的启蒙性、功利性与通俗性特征。这种文学观念和文学实践不仅支配了清末民初文坛,也同样波及到五四及其更远的现、当代文学,成为理解20世纪中国文学尤其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6.
《朱子语类》中的“把来”结构经历了一个词汇化以及构词要素语法化的过程.《朱子语类》中的“把”和“来”分别有“把1、把2、把3”和“来1、来2、来3”等等多个语义,而词汇化的“把来”结构却只有“把1来3”一种结构语义关系.“把来”形成的动因和机制是NP话题化以及“把1”与“来3”词汇化的结果.“把来”的动词性体现了“把”的动作义和“来”的趋向义的回归,体现了语言在句法演变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方向性.“把来”的形成表明,“把来”各要素的语法化与结构的词汇化是两个互相影响的不同进程  相似文献   

17.
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对儒家来说并不是极端二元对立(binary opposition)的,儒家伦理其实是要体现一个中国人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将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整合起来看待,建构一个它们的综(Synthese),笔者称之为。脉络化的普遍主义”(kontextualisierter Universalismus)。就文化上而言,儒家伦理真正体现了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的综合,这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圆形美”是我国十分古老而又重要的美学思想,在其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圆形美”的美学思想对我国的艺术创作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本文试图追溯这一美学思想的哲学渊源及其对我国艺术创作的影响,并着重通过对文本的剖析进一步揭示我国古典诗歌抒情话语中所蕴含的“圆形美”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9.
“都”、“也”、“又”主观化用法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副词"都"和"又"的主观化用法都表示强调语气,"也"则表示委婉语气。在极性表达和程度表达方面,"都"和"也"有一些相同的句法分布,强调表达用"都",委婉表达用"也";在增量表达方面,"也"和"又"有一些相同的句法分布,委婉表达用"也",强调表达用"又"。和强调表达相比,副词的委婉表达要受更多的限制,强调和委婉不是对称的。因此"也"和"都"、"也"和"又"的语气表达不是完全平行的。  相似文献   

20.
张立群 《南都学坛》2008,28(1):86-90
"第三代诗歌",作为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文坛迅速崛起的一场诗歌运动,曾以反叛和断裂的姿态为人瞩目。从某种意义上说,"第三代诗歌"的出现是中国诗歌进入后现代的一种标志,但或许由于这场诗歌运动的结束和它来临时一样匆匆,是以,许多历史性的问题一直并未得到澄清。为此,选择历史场景的转换,并具体结合"第三代诗歌"主要理论派别的观念进行述析,就成为研讨这一现象的重要路径。对于最终将"第三代诗歌"观念定位于"后现代面孔下的现代性变革",除了源自以往研究的一种反思,同时,也以一种"开放式的状态",将对上述观念的研究引申向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