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本雅明的"灵韵"思想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具有"原真性",价值上具有膜拜性和展示性的特点。用本雅明的"灵韵"思想观照当前大学文化建设,剖析大学文化内核和外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大学文化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2.
正近期,连续看到几篇介绍AI (人工智能技术)进入艺术创作领域、文学创作领域、阅读文化生活领域的报道。这些报道,让我们看到了AI已经开始进入人类的精神生活领域,这标志着人类的文化艺术已经全面进入AI时代。在文化艺术领域中,出现了AI技术创造的AI诗歌、AI小说、AI歌词、AI绘画、AI艺术品、AI阅读。AI的功能、人工智能的创造技术,与人类的思想、情感、精神和创造力的博弈与挑战,成为文化艺术创造领域中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论帕慕克小说创作的“绘画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尔罕·帕慕克的小说创作具有强烈的绘画情结,绘画艺术给了他无穷的创作灵感,赋予他描绘人、事、物的能力与智慧,色彩在他的作品中成为有血肉的文学形象,参与到文学叙事中,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效果,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代表作《我的名字叫红》以伊斯兰传统细密画的方式构局谋篇,全篇流溢着红色、黑色等色彩,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审视了土耳其人的历史、文化、艺术,展示了人性的复杂与裂变,思考了文明的冲突与共存等问题。在帕慕克的作品中,文学与绘画两种艺术形成了互动、互补、契合的关系,兼备两种艺术的灵韵。  相似文献   

4.
文化和艺术的创新总是和技术分不开的。几乎每一次文化和艺术的变革的背后都有科学技术的原因。尤其在现代社会里,科学技术对文化和艺术的影响更加直接和深入。技术直接改变了文化和艺术的内涵,也使承担文化和艺术媒介发生变化,从而改变文化和艺术的生产方式、接受方式和存在形式。大众文化就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直接产物,信息科学和传播技术所造就的大众媒介,使得文化和艺术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普及。技术复制虽然使文化艺术作品失去了原真性,但消解了文化艺术作品的神秘性和权威性,从而改变了艺术和大众的关系,导致了大众文化的出现和繁荣。  相似文献   

5.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的第一个里程碑,本雅明的艺术生产理论重点考查了艺术生产范围内审美经验的重构问题。灵韵的衰竭和震惊的出现使得审美经验日渐贫乏,艺术再也不是宛如神明之物;技术在祛除艺术灵韵的神圣性的同时,也存在着重建灵韵的可能性,审美经验成为艺术作品化解生存危机的契机;本雅明艺术生产理论重视艺术与政治的关系,反映了艺术政治的革命要求和救赎意图,这成为经验重构的主要目标。本雅明理论为深入思考现代艺术的经验表达提供了独特解说。  相似文献   

6.
人的本质是物质与精神“二体性”,人具有双重生命 :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人类从自然生存转向技术生存 ,但并不能改变人的生物本性 ,工业文明使人类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人类必须由机械性技术生存转向生态性技术生存。克服生态危机的基本途径是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结合、技术进步与道德进步的结合  相似文献   

7.
文化压抑是人类文明化的基本工具.传统文化从人的自我否定入手解决了文化压抑产生的“抽象愤怒”现象.资本主义自由民主通过释放与转嫁文化压抑的方式,向人们空洞、虚假地许诺了一个非压抑性的文明.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对文化压抑的破坏性利用是集体的自我放纵,已经严重侵蚀了社会的道德基础,必将带来严重的恶果.对资本主义自由民主许诺的非压抑性文明的迷恋,违背了人真实的、长远的利益,因此是人的自我背叛.  相似文献   

8.
美学:艺术哲学还是文化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语境下的“艺术终结”问题,在黑格尔那里可以找到明显的哲学根源;艺术的终结随之导致了作为艺术哲学的美学的终结。在后现代时期,随着艺术日益被纳入保持中立的商业文化的范围,它已失去了批判的潜质和揭示真理的功能。进而言之,这种艺术的转向必然带来美学的转向,使作为艺术哲学存在的现代美学最终让位于作为文化哲学存在的后现代美学。  相似文献   

9.
老河口木板年画是传统文化物态化呈现的一种特色的绘画体裁,也是荆楚地域唯一的年画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过境迁,虽鼎盛不再,但老河口木板年画蕴含着传承地域文化记忆、展现传统文化图景、增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时代价值。目前,老河口木板年画在官方的推动下不断进行文化“符号化”、文化“商品化”、文化“仪式化”等社会建构,年画非遗资源不断转化为地方文化资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热的时代语境中,权力向资本的转移助推了老河口木板年画的文化再生产转向,及其区域意象空间从国家向地方的转换,解剖隐藏其中外推和内生的文化再生产动力机制,能为老河口木板年画的自我表达提供多种可能性,以期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以阆中古城保护为例,从保持历史文化城镇的风水环境、文化思想、物质实体等几方面对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中的“原真性”原则进行了分析,说明了全面客观理解原真性对于正确选择保护方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钱超 《国际公关》2013,(5):59-60
现今,企业产品的吸引力由于机械复制而逐渐消亡的时候,为了证明消费者所付出的高价物有所值,企业必须寻找新的“灵韵”。新的“灵韵”的一个来源就是CEO的个人品牌。CEO如同媒体明星一般,可进行自我经营,从多个层次构建个人品牌。个人品牌源于CEO的个性,他是怎样的人,  相似文献   

12.
工业文明下的英国人人皆朝着财富与名利的世界猛进.人与人之间失去了最基本的温情.凭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对自己同胞的爱,劳伦斯指出了工业文明的对人的全面异化.为了让英国的人们有所改变,学会生活,劳伦斯提出了一条反异化的途径,即通过“灵”与“肉”的和谐使人回归自我,并建立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纽带.  相似文献   

13.
被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美国最大代表的弗里德里希·杰姆逊称为“2 0世纪最伟大、最渊博的文学评论家之一”[1]的瓦尔特·本雅明 ,以其机械复制艺术理论著称于世 ,他独创性地提出了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区分在于“灵韵”(Aura)[2 ]的有无等观点。本雅明认为传统艺术最为根本的审美特性在于“灵韵”。但对这一重要概念 ,本雅明语焉未详 ,就像艺术“灵韵”自身特质一样模糊朦胧 ,迷离惝恍。“很多关于本雅明这篇文章(指《可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的讨论 ,都致力于使他那关于传统和使艺术作品在传统中获得崇高地位的‘光晕’这一概念中的…  相似文献   

14.
不同时代,科技发展水平、社会价值取向不同,具有不同技术观。工业文明时期的技术形式为“硬技术”,其特点表现为:构成机理的还原式、价值取向的功利性和社会评价的单向性,并在事实层面、本体论和知识论等方面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生态文明下的软技术观立足于整体的自然与人的发展,在价值取向着眼于技术与社会文化的关联,其评价体系实现了预先分析与事后评估的结合。绿色发展视野下技术观的文化转型,一要转变技术至上观念,确立技术风险意识;二要肯定自然内在价值,实现生态觉醒;三要构建技术伦理规范,从“伦理缺场”转向“伦理决策”。  相似文献   

15.
本雅明最著名的艺术论著《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宣告了技术引发艺术生命政治的革命性转向。本雅明认为技术渗透艺术身体之后,制造了艺术的三重生命形式。以灵韵隐喻生命属性的艺术的生物生命转变为以复制品为象征的艺术的形式生命。在这种时代转向和生命隐喻的背后,本雅明乐观地预见一种具有救赎美学价值的未来生命的共同体愿景。  相似文献   

16.
原真性是历史的见证,为人们提供了表述信息源的真实性和整体性,是文化体验的基础和推力,也是文化体验热的基本原因。随着越来越多的文化体验者追求原真性体验,原真性体验经济成为促进历史文化街区商业化的动力。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留着自唐宋以来形成的坊巷格局,其建筑群落与民俗生活相互渗透融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原真性的内涵。但原真性强调整体文化因素的完整性与原生性,历史文化街区在原真性保护上存在的问题将影响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发展与经济价值的提升。因此,需要保持历史文化街区的原真性,避免商业开发的无限度发展对原真性的潜在破坏,以创新的方式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才可赢得商业化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认同”是西方汉学与中国学研究中长盛不衰的问题域。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认同”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外部证成。由于中西文化视角的差异,西方学界对中国的认知建立在“他者”框架基础上,形成一种“镜像”的“中国的认同”,其使得“中国认同”失焦、失准。这是“中国认同”问题式的学理源起。受西方影响,海外华人与中国港澳台地区分别在实践中形成了“中国性认同”与“‘文明—国家’二元体认同”的“中国认同”命题的逻辑证成路径。“中国的认同”把中国文明体国家置于西方民族国家的对位,“中国性认同”把中华文化传统置于群体权益的对位,“‘文明—国家’二元体认同”把中华文明的国家大共同体置于地域文化的地区小共同体的对位。“中国认同”出现“镜像”以及“中国认同”问题式出现多重逻辑证成的根本原因在于文化、民族与国家认同三者之间的失调与分离。只有通过“中国认同”问题式来质疑“他者”,建立起“中国认同”的中华文化本位立场,树立国家认同优先于地域认同的“中国认同”问题式的基本前提,才能还原“中国认同”的“原真性”,重构民族主体性,树立中华文化自信。“中国认同”的“原真性”在于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一体性,以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18.
意境之美——谈中国古代绘画的审美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古代绘画在中国文化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创造了若干个后人无法企及的艺术高峰。由于与西方绘画有着文化精神上的本质区别,中国古代绘画在世界艺术文明中也独树一帜,成为世界民族艺术之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笔者认为这一切都与中国古代画家们遵循创造意境美的哲学观是分不开的,意境之美是中国人的宇宙观和文化精神在绘画上的集中体现,象外之象成了中国古代绘画的表达重点。本文通过大量的美学理论阐述这一观点,旨在从深层次剖析古代绘画的创作原则,为当今中国绘画的发展与创新起到铺路垫石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在中西历史文化长河中思想丰富源远流长,却由于理论本身的缺陷停留于空想。当代“以人为本”之所以能超越空想,立足科学,成为现实的可能,关键在于马克思发动人学史上哥白尼式的革命,克服了以往一切人学理论的缺陷:从“抽象的人”转向“现实的人”;从人的“既成本质”转向“生成本质”;从“工具迷失”转向“工具复归”;从“英雄史观”转向“群众史观”。  相似文献   

20.
如同遗产是一种文化过程,“家园遗产”的提出以及实践亦是一种特定历史情境下的文化过程.它是针对在遗产运动过程中,遗产的原真性拥有者自身失语和被边缘化的处境所提出来的.它是对遗产真正主体的一种尊重,也是族群应对全球化、民族-国家权力、强化自我认同的工具.台湾当下的原住民“家园遗产”意义上的部落重建就是在此历史情境下生成的.同时,台湾社会一场意在应对全球化和自身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危机的“社区总体营造”运动赋予台湾原住民重回部落、建设家园的一种“由上而下”的积极力量,亦是探讨台湾原住民家园意义上的遗产实践不可避开的情境.此外,“社区总体营造”与“家园遗产”概念有着深刻的内在一致性,它一方面例证了“家园遗产”实践的可能性和意义,另外一方面丰富了“家园遗产”主体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