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鉴于旅游形象在区域旅游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经多年观察思考,分析评价了肇庆中心区历年来各种旅游形象定位(主题口号)的优缺点,从影响该区域旅游形象定位的各种因素中提取主导影响因素,基于全国视野,提出肇庆中心区两个新的旅游形象定位:中国养生休闲之都;中国砚都,大美肇庆。两个旅游形象尤其是“中国养生休闲之都”形象定位的提出,对提高肇庆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推进肇庆中心区的旅游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口号是一种较长时期内反复使用且保持广告活动连续的商业简短话语,在整个旅游广告文案中起到特殊宣传作用。文章立足需求与口号的关联性,以中国特定传统及现代社会文化环境为背景探寻国人共性文化心理,并通过市场调研对此进一步加以佐证;继而从心理需求拟合于形象力构建角度提炼出两类旅行社出游广告口号创意模式,使其纷繁创作具有内在规律的溯源。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丝绸之路及其联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过程,把丝路沿线6省区的48处申遗景点分为六大旅游区,在此基础上对陕西段西安旅游区进行了旅游形象设计和推广研究:通过对西安申遗景点、地方性、旅游者感知、市场竞争替代、已有旅游形象定位的分析,确定了西安旅游形象总体定位;基于形象定位就宣传口号、人-地感知形象、人-人感知形象进行了系统设计;最后提出了旅游形象的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4.
浅议城市旅游形象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旅游形象定位可说是城市旅游形象策划的灵魂,定位不仅仅是在旅游者心中占据独特的位置,更是城市旅游今后的发展目标,笔者认为必须在对城市文脉、竞争者因素和市场三个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的前提下进行定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形象定位的模式和方法,本文的研究还有很多不足,只是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运用营销学的定位理论,以历史文化名城安庆为例证,对区域旅游开发中的产业、产品、市场和形象四大定位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区域旅游开发应该注重并利用产业政策的积极性、旅游产品的独特性、市场空间的拓展性、感知形象的鲜明性等观点。  相似文献   

6.
根据空间感知规律,地理位置邻近、人文要素相似的旅游城市容易产生旅游形象替代效应,因此对比研究同一区域内不同城市的旅游形象有利于其差异化发展。文章依据空间感知规律,以携程网的网络游记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文本挖掘法对比厦漳泉3座城市的认知、情感和整体旅游形象感知特征。结果表明:厦漳泉旅游形象的认知要素差异显著,高频要素主要为旅游景点与旅游资源;厦漳泉3座城市的语义网络图分别为单组多核、多组多核、单组单核的结构;旅游者对厦漳泉3座城市的旅游情感形象总体为积极倾向,而负面情感因素有所差异;根据厦漳泉3座城市旅游整体形象的共性与个性,可归纳为现代文化型、历史文化型、综合型3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准确的形象定位可以帮助过境旅游地在旅游者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部分旅游市场。旅游过境地旅游资源是其定位的基础,旅游者的感知是其定位的核心。文章以广西贺州市为例,分析了如何利用旅游过境地资源条件和旅游者的感知树立恰当的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申遗景点、地方性、旅游者感知和市场竞争替代的分析,确定了丝绸之路申遗中国段旅游形象定位,基于形象定位就宣传口号、人—地感知形象、人—人感知形象进行了系统设计。最后就如何推广洛阳的旅游形象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旅游形象是一个区域或城市旅游吸引力强弱的关键所在。依据RIS框架理念,北京的旅游形象应该从横向、纵向两个维度进行策划,北京旅游形象总体可以定位为“文化之都”、“动感之都”。奥运会的召开是北京向全世界宣传自己旅游形象的绝佳时机,应通过精心组织旅游线路,制定鲜明的旅游宣传口号,创新营销理念和方式,做好旅游形象的维护和拓展管理,把北京美好的旅游形象根植于国际国内旅游者心里。  相似文献   

10.
从中观尺度视野下,结合天鹿湖地区“天、地、人、时”脉络,参考广州都市旅游市场需求的生态、乡村旅游发展态势,进行天鹿湖地区旅游形象的CIS策划。首先,根据该区优势旅游资源定位其旅游总体形象;其次根据旅游总体形象策划理念设计宣传口号;最后在上述基础上,进行该区旅游形象的CIS策划。  相似文献   

11.
文化差异对旅游跨文化交流符号意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旅游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常常表现为跨文化交流,而这种交流是旅游活动中的主客双方利用符号形式进行的,符号在旅游跨文化交流中承担着表达与解读的基本功能,由于交流者文化背景的不同,符号的表达与解读的方式与意义则大为不同。  相似文献   

12.
武汉地名文化资源旅游价值的发掘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名,承载着一个地区的地形地貌、自然地理变迁、历史发展以及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信息。武汉历史悠久,地名文化资源丰富。本文从旅游景点定位、旅游景区形象塑造和线路设计等方面,探讨了如何通过发掘地名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现象,以进一步提升武汉的旅游资源内涵,突出武汉的特色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了旅游研究的基本方法,简要表述了旅游形象定位的一般理论和方法,并结合崇州市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入手,提出了崇州市的旅游主题与形象定位。  相似文献   

14.
肇庆市旅游形象定位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形象定位是旅游业处在买方市场形势下旅游目的地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运用旅游形象研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对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肇庆市中心区的旅游形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认为其旅游形象的核心定位应是“古端州新肇庆·美星湖生态城”,同时阐述了提出该旅游形象的理论基础;并对下属各县市旅游形象定位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焦作旅游主题口号的设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河南省焦作市为例,根据其自身资源禀赋,参考众学者对旅游地形象和旅游口号的研究成果,搜集总结国内各省市旅游主题口号的特征,设计出焦作市的旅游主题口号,并从言与美学、心理、广告、营销等角度对其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6.
旅游:人际符号互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运用符号互动理论解析,旅游就是一个主客双方运用旅游符号进行互动的过程。通过描述这一互动过程的模式,指出符号互动的枢纽是对符号意义的解读,并论证了符号解读对符号互动运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闽西客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但旅游形象不突出,旅游品牌缺乏竞争力问题使其在旅游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弱势。运用旅游地理学和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首先根据旅游形象设计的一般原理,对闽西客家文化旅游形象进行定位,构建了一个包括理念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和行为识别系统等较为全面的旅游形象系统;然后进一步探讨了如何运用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旅游形象的宣传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丝绸之路"申遗"甘肃段旅游形象的设计与推广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丝绸之路及其联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过程,把丝路沿线六省区的48处申遗景点分为六大旅游区.通过对甘肃段11处申遗景点、地方性、旅游者感知、市场竞争替代和已有形象定位的分析,确定了甘肃段旅游形象总体定位,基于形象定位就宣传口号、人一地感知形象、人一人感知形象进行了系统设计,对甘肃段旅游形象的推广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资源评价是旅游开发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旅游定位是制约旅游开发的重要主观导向。针对辽西地区乡村旅游实际,提出资源评价的多体系评价方法;并从形象定位与市场定位两方面,对辽西乡村旅游的定位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关东风情”的形象定位和动态的市场定位。  相似文献   

20.
闽西客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但旅游形象不突出,旅游品牌缺乏竞争力问题使其在旅游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弱势.运用旅游地理学和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首先根据旅游形象设计的一般原理,对闽西客家文化旅游形象进行定位,构建了一个包括理念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和行为识别系统等较为全面的旅游形象系统;然后进一步探讨了如何运用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旅游形象的宣传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