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奥斯丁生活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她一生完成了六部长篇小说,均以女主人公的婚恋为主题,以她们进入婚姻殿堂为结局.文章认为看似浪漫的故事却掩藏着深刻的社会问题--女性受教育问题、就业问题、人口问题等.而中产阶级女性在社会﹑经济﹑教育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进而反映了她们所处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2.
有辽一代,受本民族习俗的影响,契丹女性在家庭、社会中的地位相对较高,她们在政治、文化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这种成就的取得,与她们所受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契丹女性的教育问题,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我们从大量的文献和墓志资料中得知,辽代契丹女性受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妇德教育、文化素养教育、宗教教育、骑射教育及日常生产技能的教育等。受教育的途径主要是家庭,国家政策和宗教活动对促进女性的教育也发挥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唐代女性的书法教育虽然在许多方面还无法与同时代的男性书法教育相媲美,但无论从哪个阶层看,唐代女性与以往相比都接受了更多的知识教育和文化熏陶。她们的书法教育或者来源于书馆、师长,或者来源于家庭、朋友,总之在她们非凡的才华和不懈的努力下,唐代社会涌现出一大批工于书法的女性,这说明了唐代女性书法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寻父和男性社会身份构建之间的必然联系为主题的《汤姆·琼斯》反映了在十八世纪英国这个典型的父权制社会中,女性仅仅作为他者的生存状态。她们的社会性别由以男性价值标准为唯一标准的父权制文化塑造成型,折射出一种失衡的社会权力关系。女性被动地接受着她们的社会性别,在妥协和反抗中挣扎。本文从母亲形象的缺省,对索非亚和莫莉等两极化女性形象的分析入手,深刻地剖析了当时这一典型的社会文化在文学作品中的投射。  相似文献   

5.
19世纪英国女性的代言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论述女性文学的发展与变迁 ,重点介绍了简·奥斯丁 (JaneAusten)和乔治·艾略特(GeorgeEliot)两位杰出的女性作家及其主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长期以来 ,女性的历史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处于男性的支配之下。以 1 9世纪的简·奥斯丁和乔治·艾略特为代表的女性作家开始以全新的视角 ,从纯粹女性的角度来探讨女性问题。在她们的作品里 ,女性虽然仍摆脱不了男性社会对她们的影响 ,但已不再是一味地顺从。以作者和其作品中女主人公为代表的女性 ,为使自己能在男性社会争得一席之地 ,开始了强烈的反思 ,并不断地为争取女性的权利摇旗呐喊。  相似文献   

6.
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的苦难与自找解放一直是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TomMorriso)关注的焦点,也是她小说创作的主题。(秀拉》(Sula)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本文将主要从象征层面上对小说中的黑人女性形象进行分析,以此来再现莫里森在该书中所描绘的本世纪20~4O年代,美国黑人女性追求、创建自我的历程。“黑人妇女确实存在着,她们的经历、文化,以及导致这一存在的残酷压迫制度都与白人的真实世界并存着……”①黑人女性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只是由于社会长期种族与性别压迫才使她们迷失了’自我。而黑人女性要获得真正的解放就必…  相似文献   

7.
女性农民工是农民工这个群体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关注这一类特殊群体的生存状况,应从她们融入城市的性别分工模式和心理障碍分析入手,探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与独特性,并完善女性农民工的法规政策,加强普法教育,着力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要发挥妇联组织、工会组织及社区的作用,推动女性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19世纪的美国开始了划时代的女性文学变革。女性开始从被禁锢的境况中觉醒,传统的道德风范和世俗的清规戒律使女性萌生了女性的自我意识。19世纪末20世纪初,女性成为越来越躁动不安引人注目的力量,女性问题也变得日益尖锐。当时美国文坛上一批敏感的女性作家开始在她们作品中表现这个主题,而凯特·肖班是她们中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9.
奥尼尔笔下的女性人物大都对人类最崇高的情感——爱情及幸福的生活抱有美的渴望,然而她们的命运却都注定具有悲剧色彩,面对悲剧她们失望、痛苦、迷茫、挣扎,最终甚至以扭曲的心态结束生命。研究、探讨这些女性悲剧人物的命运,有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奥尼尔的悲剧美学和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10.
40年代中国特殊的战争背景使中国的女性文学主流走上了一条在取材与主题上都与男性文学趋同的道路,女性作家的创作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女性意识淡化或女性书写雄化、无性化的倾向。但是,她们追寻“五四”先驱的脚印,创作了一批富于“性别批判”内涵的文本。尽管在强大的民族国家语境中,她们的创作只能处于边缘位置,甚至受到一些不公平的待遇,但她们的存在毕竟丰富了文学的发展,为女性解放和女性文学的进步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现代美国女作家伊迪丝·华顿运用细腻的人物心理描写和精当的语言描绘"老纽约"贵族女性的生活,从独特的视角探讨上流社会女性的命运和地位.文章在仔细研读作品的基础上,分析华顿小说创作的女性主义内涵,认为小说家通过对这些贵族女性的遭遇以及她们在社会环境中的错置的深刻摹写,揭示出女性在父权制社会中的从属位置,以及她们反抗的声音和日益增强的女性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12.
很久以来人们把《简·爱》看作是激进的女性主义的典范之作.然而,女性主义批评家以其独特的视点,发现了在《简·爱》这部女性叙事文本中,传统叙事无以到达的彼岸叙述声音与女性观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从叙述声音的视角,借鉴叙事学和女性主义的相关理论,通过对《简·爱》的分析、解读,可以发现在19世纪男性权利话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背景之下,女性作家争取女性话语权,建构文本中女性话语权威的艰难和她们所做出的努力;虽然她们在写作中所要表达的观念受叙述者的声音限制,但是女性作家们所做的努力使女性赢得了在历史中言说的权利.  相似文献   

13.
《左传》中的女性形象向来备受关注,就其形象研究著文甚多:或把她们分成妇女的若干类型;或探讨她们的历史命运;或分析她们不同于一般女性的才能、智慧等等。但这些研究大多倾向于以性别视角为出发点,在潜在的男女二元对立的传统视域之内,以女性特征为大前提,研究她们在共性中的特性。本文试从这些女性形象所生成的历史环境出发,探讨她们作为一个与男性同等的社会人在士阶层兴起并登上历史舞台之际所受到的士风潮流的影响,重温她们在深闺宫墙之内感受到的士人气质的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14.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暂坐》以独有的叙事视角,呈现了在时代巨大变迁下都市女性的生活图景与精神世界,凸显了新时代女性特有的独立与自觉意识。从女性的生命意识、性别意识和她们所面临的困境与悲剧结局入手,深入阐释人物在面对性别与社会的双重困境中如何寻求精神突围并最终陷于困顿,引发对女性自我成长的深思,为当前社会文化语境中的女性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董环 《女人世界》2006,(9):88-88
随着知识经济成为社会主流,中国女性在魅力修炼与成为创业等方面都较以前有了质的飞跃,她们正以更积极的个性、才情、智慧与成就,跻身于过去仅为男子所拥有的世袭领地。  相似文献   

16.
在王安忆的作品中,女性与城市的关系非常紧密,她们二者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这些女性居于城市,浸染了这城市的气息,她们大多具有机智世故、坚韧顽强、能屈能伸的性格,有着非常大的韧性,这也正如上海这座城市一样,不管经历了什么样的战乱和磨难,却总能顺势而变,蓄势待发,以不变应万变,劫难之后又焕发生机,甚至比以前更有活力。文章以几个具体女性形象为例浅析王安忆作品中的女性和城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以女性特有的敏锐和自我意识体验,深刻细腻地描绘了菲勒斯中心统治下女性的生活和她们的心路历程,并且以自己的亲身实践解构了传统文化对女性的释读。她始终关注女性的命运和她们的追求。无论是早期作品里激进的女性主义者,还是后期作品里普通女人的命运,曼斯菲尔德都是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和体验方式,用女性的话语书写了女性自己的命运。  相似文献   

18.
在以男权为中心的父系文化里,男人垄断着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权力,形成了一个以男子为中心的权力场,女性被排斥在权力场之外,功名、富贵、利禄等等对她们来说已是久已逝去的梦想。她们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就必须借助男人这个平台来间接操纵权力,以达成分享社会权力的愿望。作者以钱钟书《围城》中女性急迫地追逐男人为个案,分析中国女性在事业上所处的尴尬处境。  相似文献   

19.
唐代女性教育的主要内容有道德礼法、经史、诗歌、女红,这些教育内容对她们的诗歌创作都有一定影响。道德礼法教育使女性的诗作频繁出现"三从""节义""移天"等道德礼法内容;经史教育使女性在诗歌创作中大量化用经史语典,或借用经史语典言事抒情,或化用经史语典巧妙措意;唐代女性诗歌教育在内容上主要是学习男性诗人诗作,在方法上主要为诵习抄写,这样的教育特点使她们的诗歌多有借鉴和模仿男性诗人诗作的特征。同时,唐代女诗人又以其特有的女性视角,为唐诗创作提供了新的关照事物的角度,使诗歌表现出独特的女性书写特质;女红教育使唐代女性诗歌中出现了较多诗歌与女红物事并现的女红化呈现方式。  相似文献   

20.
《诗经·卷耳》抒写采摘、登高饮酒诸事,长期以来,论者惑于二事不能同为男性或女性所作,致使抒情主人公的性别众说纷纭。本文从考察《诗经》时代婚姻制度,社会风习等方面入手,论证《卷耳》主人公应是一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