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4.
5.
6.
7.
8.
9.
1935年11月13日,佛堂里一声枪响,30岁的施剑翘为报父仇,近距离刺杀了军阀孙传芳,她因此被冠以"侠女"、"烈女"头衔,在此后几十载中,不断成为民国时期多种演义故事的女主角。 相似文献
10.
这么些年来,在我心目中炊烟般袅袅升起的乡愁,最浓郁最无法割舍的一缕是属于母亲的。从18岁开始,我就多了一重古典气息浓郁的身份:游子。于是,我的爱常常只能从剪票口开始,到另一个剪票口结束——我常常只能借助一枚创伤的车票来维系与母亲的联系。母亲是 相似文献
11.
“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每当读到《冰心散文》中的这句话时,我总是眼前一片模糊,泪光中总是叠印着妈妈那慈善、和蔼的面容。 相似文献
12.
王志文深情地说:“我父亲去世早,母亲一直守寡到现在。在我的心目中,母亲就是一座伟岸的大山,她用瘦弱的肩膀承担着生活的风雨,艰难地把我们三个儿子抚养成人。我走的每一步,都凝结着母亲的心血和汗水。”母爱焐暖他孤独的童年王志文出生在上海一个工人家庭,他们兄弟三人,上面有两个哥哥。小时候,父亲就经常带他们兄弟三人去看电影,王志文至今还记得当时看过的《渡江侦察记》、《永不消逝的电波》、《早春二月》等影片,那是他最初的艺术启蒙。然而,童年的欢乐是短暂的。13岁那年,一场车祸夺去了父亲的生命。那时候,王志文三兄弟都还在上学,… 相似文献
13.
14.
2010年12月16日,湘西南某县法院对一起遗弃罪作出判决,判处遗弃儿子的父亲有期徒刑3年,孩子母亲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熟悉这对夫妻的人们纷纷议论,孩子的父亲罪有应得,而孩子的母亲是众所周知的善良女人, 相似文献
15.
最疼我的是母亲?从1950年到1959年,我8岁到17岁。那时父亲在北京的一个国家机关工作,除了星期天和节假日,他都是早出晚归。家里就我和母亲两人。物质上,母亲自己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冬天不至于冻着就行。在吃上,可就非 相似文献
16.
掐指算来,我担任空军工程大学政治部校报编辑已经10年了。10年,说短也不短,它是我当兵以来从事宣传工作40年的四分之一。人生能有几个10年?说长却也不长,一切都似乎刚从昨天开始。我从事编辑工作纯属偶然。2001年,合并组建不久的空军工程大学有了自己的报纸,领导决定从退休干 相似文献
17.
18.
19.
不管单的还是棉的,不管单鞋还是棉鞋,都是母亲一针一线亲手做的。记得有一次,我因为贪玩,衣服刮了个口子,可叫母亲没头没脸地打了一顿。事后母亲又非常心疼地问我:“还疼吗?”而且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咱家困难,哪有那么多闲钱置衣服呀,衣服甭管新旧要爱惜着穿。”
“我少吃一星半点儿,不碍事”
我的母亲出生在北京离长辛店不远的一个叫李家峪的小山村。在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束缚下,母亲一直就把带好孩子、过好日子当作女人该着该份的事。我小时,全家6口人只靠父亲一人的工资养活。父亲住在单位宿舍,将近50块钱的工资自己要留下十来块,能给母亲过日子的也就不到40块钱了。4个孩子都要上学,吃的、用的哪样不得花钱。特别是9月份开学时,学杂费、书本费,虽然那时上学便宜,但4个人加起来也是个不小的数目。可母亲早就做好了安排,不仅学杂费给我们准备好了,而且还给大姐和哥哥置上了新衣服。我和二姐虽然穿的是他们穿剩的旧衣服,但母亲也都补染浆洗得像新的一样。母亲常说:“衣服不怕旧,就怕脏和破,破衣拉撒的叫人笑话”。我们姐弟四个平时穿的, 相似文献
“我少吃一星半点儿,不碍事”
我的母亲出生在北京离长辛店不远的一个叫李家峪的小山村。在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束缚下,母亲一直就把带好孩子、过好日子当作女人该着该份的事。我小时,全家6口人只靠父亲一人的工资养活。父亲住在单位宿舍,将近50块钱的工资自己要留下十来块,能给母亲过日子的也就不到40块钱了。4个孩子都要上学,吃的、用的哪样不得花钱。特别是9月份开学时,学杂费、书本费,虽然那时上学便宜,但4个人加起来也是个不小的数目。可母亲早就做好了安排,不仅学杂费给我们准备好了,而且还给大姐和哥哥置上了新衣服。我和二姐虽然穿的是他们穿剩的旧衣服,但母亲也都补染浆洗得像新的一样。母亲常说:“衣服不怕旧,就怕脏和破,破衣拉撒的叫人笑话”。我们姐弟四个平时穿的,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0月9日上午10点左右,靠拾荒供儿子读大学的邓大姐进入一个工地,拾了价值仅2.6元的烂玻璃,却遭受五六个男子长达半小时的非人折磨:工地称她和一同进入的另一个也是靠拾荒供儿子读大学的大姐偷了东西,对她们扇耳光,用脚踢,罚跪,在深秋的天气里对她们浇冷水……邓大姐正读大二的儿子,得知母亲受此大辱后,痛苦地思考着自己该如何面对——站出来为母亲奔走维权吗?身边的同学不就全都知道自己有个拾荒母亲了吗?以后在学校和同学怎么相处?可是不站出来,作为儿子,又该怎样面对宁愿牺牲一切供自己读书的母亲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