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语言是心灵的“门户”。写人记事,离不开人物语言的描写,语言描写是表现人物精神风貌,把人物写“活”的重要手段之一。下面就如何写好人物语言我给大家支个“三要”的招。  相似文献   

2.
"影视语言由画面语言与人物语言两部分组成。两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互为各自存在的条件。它们合二为一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人物语言与画面语言之间的互补性是影视语言的本质特征"。影视语言的有机整体之一——人物语言是塑造典型人物、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每一部影视作品中的人物个个形象鲜明。这就意味着,影视作品中每一个人物的语言不能雷同,更不能没有个性。影视作品中人物语言一定要遵循个性化与"真实性"原则。这就要求,影视作品中性别、年龄、经历、  相似文献   

3.
微型小说创作者必须准确运用个性化语言 ,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善于驾驭人物话语中的心口错位及模糊语言 ,揭示人物的心理情绪和思想特征。微型小说的人物语言不仅要耐人咀嚼 ,而且要使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更鲜明 ,更生动  相似文献   

4.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的成功首先是语言的成功。文学语言不是线性的平面,而是立体的空间。黄春明小说的语言空间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即语言张力上,喜用极短时间铺展人物的复杂活动与内心;语言情感上,分别采用富有爱意和讽刺意味的语言讲述乡土人物与殖民性格;语言文化富有浓郁的宜兰乡土味道。语言空间的深层体现了黄春明的启蒙立场、乡村立场和民族立场。  相似文献   

5.
历史唯物主义主张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但是并不否定个人(精英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语言世界也是如此。夸大精英人物在语言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妥当的,但是精英人物在语言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可否定和贬低的。语言世界中精英人物和民众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浅析《红楼梦》人物语言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红楼梦>人物语言角度出发,对<红楼梦>中人物的时代背景、心理特征以及人物个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进而阐述了人物语言的翻译及其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低幼儿童的天性爱听儿童故事。教师、家长能否绘声绘色讲故事,不仅决定着孩子们“听赏”兴趣和效果,也影响其语感和表达能力的发展。儿童故事语言分为“人物语言”和“叙述语言”,要求其讲述表现方法为:人物语言“个性化”,叙述语言“角色化”。人物语言“个性化”方法:1.不同人物,以不同音色声音造型;2.不同性格,以适当语调生动表现;3.不同情境,以相应变化立体活现。叙述语言“角色化”方法:1.设想叙述人可能角;2.选定讲述人具体角色;3.找准讲述人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8.
《金瓶梅》人物语言颇具特色。性格化是人物语言的一大特色,人物性格的差异、变化在人物语言中的投影是方方面面的。平民化是人物语言的又一大特色,朴实、鲜活、生动,则是这种平民化特征的具体体现。而以粗俗为底蕴的市井气作为一种标志性的存在又成为作品人物语言特色讨论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聊斋志异》有许多作品在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方面是颇有成就的。蒲松龄善于用人物自己的语言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人物的语言具有鲜明的个性。这些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无论是人物对话,还是只言片语,都是既精炼传神,又有极强的表现力,充分显示了蒲松龄在语言锤炼上具有千金不易一字的功力。  相似文献   

10.
《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最具代表性、最受读者欢迎的小说之一。该小说充分体现了他的语言特色。人物语言的口语化是狄更斯构建该作品语言风格的主要技巧之一。从语音、语法和词汇3个层面分析了该作品中人物语言的口语化特征,同时分析了口语化手段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中所起的功能和作用。口语化的创作手段不仅揭示出人物的社会属性,而且还反映出了人物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西游记》人物的语言有许多显著的特点:大量俗语的运用形成了生动幽默、活泼风趣、流畅滑稽、明快诙谐的喜剧风格,显示出浓郁的世俗化风气;类似童话语言的特性使整个作品充满了童趣,富于童话的诗意和美感;声口毕肖的对话语言生动地塑造了人物的形象,展示了人物的性格。  相似文献   

12.
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使现代文艺发展进程中的许多重要问题得到相对一致的方向性指引和一元化规训.<讲话>以后渐次展开的"文化下乡"运动促使作家在思想改造与语言实践的层面进一步"工农兵"化,然而作家语言观念的转变一旦落实到文学实践,仍然遭遇到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难以协调的创作难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汉语的因果观念的语言表现方式作为观察点,对西方当代语言哲学的代表人物维特根斯坦的前后语言哲学观的变化进行了一次检讨,认为前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图象论和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在汉语实践中都能得到实证.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观念的转变表现出的是一种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对立,但就具体的语言实践来看,语言图象和语言游戏既具有冲突性,也具有共生性.  相似文献   

14.
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使现代文艺发展进程中的许多重要问题得到相对一致的方向性指引和一元化规训.<讲话>以后渐次展开的"文化下乡"运动促使作家在思想改造与语言实践的层面进一步"工农兵"化,然而作家语言观念的转变一旦落实到文学实践,仍然遭遇到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难以协调的创作难题.  相似文献   

15.
媒体社会政治人物语言失范会带来一定的社会风险,对于西方政治人物语言失范行为及其政治价值和真理标准的探讨.以及由此带来政治权威、利益结构、社会矛盾和政治规范四个方面的制度性风险,可以窥视媒体社会政治语言失范传播风险管理机理。  相似文献   

16.
从社会语言学,语言和性别角度出发,基于目前几位权威语言学家在语言与性别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对著名文学小说《简·爱》中的人物对话分析,运用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评析,归纳和总结小说人物性别差异在对话过程中所表现的语言特点,研究社会地位因素在两性语言中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集中探讨了文学作品中人物语言个性化问题 ,从“说什么”和“怎么说”两方面展开论述 ,从而揭示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既可使人物个性的意识风貌得到明晰、准确地展现 ,又显示其性格特征 ;特别是通过“怎么说”的方式 ,对人物性格进行生动地表现和深入地开掘。  相似文献   

18.
康熙瓷器人物纹饰的风格、特征等研究较多,而从形式语言的描述性、叙事性、线条语言性、简洁性、直接性五个角度研究人物本身形式,揭示出康熙人物纹饰具象形式的描述与叙事语言,以简化繁、以少胜多、突出主题、强化思想,线条语言的丰富情感突出了画面的简洁性,而直接性恰是人物纹饰的内核美所在.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后20年,不少作家站在宗教文化的立场展开书写与言说。在对神圣之物心理的作用下,无论是小说中的人物语言,还是故事的叙述人的语言,都是敬畏式的语言;在宗教精神的制导下,人们可以由形而下开始,向着形而上的终极意义发出追问;宗教徒非常相信语言的力量,总是怀着虔诚的心态面对语言并进入语言;宗教文化的神秘性很容易给小说语言涂上厚厚的神秘色彩;新老教徒之间的言语就很容易形成一种师生式的语言;立足于宗教文化立场的作家常常在创作中由日常语言走向宗教语言。  相似文献   

20.
适应语境是修辞活动的基本原则,本文从老舍先生的人物语言描写入手,从语用学的角度。分地域情韵、时代特征、人物性格三方面论述其根据语境选用语言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