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一般论者将蒙古历史分为前期与后期的两个时代.本文所阐述的,是指蒙古时代的前期,即从蒙古部势力上升的十二世纪中叶开始,中经十三世纪,成吉思汗蒙古汗国形成以至扩展到世界范围,地跨欧亚的一个多世纪蒙古族的统治时代.这是蒙古族发展的主要时代.它包括成吉思汗蒙古汗国成立前蒙古部族勃兴时期与蒙古汗国成立后发展的两个时期.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学术界普遍认为,随着大汗蒙哥去世,1260年后蒙古帝国分裂,西方四大汗国脱离帝国而独立发展,蒙古大汗与西方四汗国统治者之间不再有任何制约关系。但本文作者认为历史事实并非完全如此,1260年后,蒙古大汗与统治西亚的伊儿汗在很大程度上仍存在着宗主与藩王的关系。政治上大汗仍对伊儿汗实行册封,伊儿汗只有受到册封后其统治方被视为合法,同时大汗亦可任命或调遣伊儿汗国的官员;经济上大汗与伊儿汗仍有若干利益关系,伊儿汗在元帝国的经济利益受大汗保护,伊儿汗也因在元朝有封地而同其他宗王一样,可派断事官参与帝国中央政府的议政  相似文献   

3.
2006年6月4日-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蒙古学研究中心主办、国际合作局协办的“成吉思汗与蒙古汗国建立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朱锦昌到会并在开幕式上致辞。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蒙古学研究中心主任郝时远主持。来自中国、蒙古国、俄罗斯、日本和美国的50多位蒙古学专家学者出席会议。此次国际会议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蒙古学研究中心成立以来举行的第一次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在为期两天的学术研讨中,国内外与会学者围绕成吉思汗与蒙古汗国建立这一主题,在深入、坦诚、积极的氛围中进行了广…  相似文献   

4.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1207年派长子术赤征伐“林木中百姓”,卫拉特与各部“林木中百姓”纷纷归降成吉思汗。此后,蒙古族各部,包括卫拉特在内,曾在蒙古国这一统一的实体内,经历过西征的狂风巨澜,而且曾共同作为元朝的统治阶级,主宰过中国一百六十余年的命运。特别是卫拉特系与成吉思系“黄金氏族”频繁通婚,以致享有皇亲国戚的地位,卫拉特贵族也多被皇室封官受爵,委以重任。混血与共同的统治利益使源出不同族系的两者在民族性和共同经济生活等方面,日趋一体化。所以,即使在元朝灭亡这样沉重的政治压力下,两者并没有各奔东西。可是后来,卫拉特却与大汗系的东蒙古分离了,并继而形成了独立的蒙古族西支。在国际学术界越来越重视研究民族过程的今天,蒙古族民族过程的这一段历史  相似文献   

5.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后,遵循“太祖皇帝初建国时,哥哥弟弟每商量定,取天下了呵,各分地土,共享富贵”的原则,自己分享九十五个千户组成的“中央兀鲁思”外,又分配给诸弟、诸子农土和百姓,形成了诸王兀鲁思。在成吉思汗“中央兀鲁思”的东方,是诸弟的兀鲁思;西方是诸子的兀鲁思。东方兀鲁思中,成吉思汗幼弟斡赤斤的了兀鲁思“位于蒙古斯坦遥远的东方角上,因此在他们的彼方就再也没有蒙古部落了”斡赤斤兀鲁思的具体方位究竟在哪里呢?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解释。日本学者箭内博士认为在兴安岭以东、洮儿河、嫩江流域;杉山正明则提出了与箭内博士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斡赤斤的领地  相似文献   

6.
成吉思汗,即元太祖,名铁木真,蒙古汗国大汗。公元1161年他出生于蒙古乞颜部字儿赤斤氏族。父也速该巴特尔为斡难河流域草原贵族之一,是字儿赤斤乞颜首领。铁木真1206年统一全蒙古,在斡难河畔举行忽里勒台(聚会之意),被推为大汗,号成吉思汗。他是蒙古族汗国的开创者,元朝的奠基人,是我国历史上人所共知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公元1227年8月,闻名中外的马上皇帝在灭西夏的征途中,因病逝世于六盘山西南的清水县,享年66岁。成吉思汗逝世后,诸子和诸将领们遵照他临终遗嘱,暂时保守秘密,以免涣散军心,把遗体运回北方故乡─—孛…  相似文献   

7.
王启龙 《西藏研究》2001,37(4):19-33
1227年7月,成吉思汗去世。此后,由掌管着蒙古大军军权的幼子拖雷监国二年。1229年蒙古贵族召开忽里勒台,遵照成吉思汗遗命推举窝阔台为大汗,从此进入了窝阔台统治时期。即位后,窝阔台遵父遗命,于1234年灭金。在他的治下,真正  相似文献   

8.
一 从东察合台汗国到叶尔羌汗国 叶尔羌汗国是由东察合台汗国演变而来。公元1225年成吉思汗封建的察合台汗国,至14世纪中叶分裂成为东西两大部。秃黑鲁帖木儿汗及其继承者曾致力于恢复汗国的统一,几次出兵河中地区,虽建立过短时间的统一汗国,但以失败告终,只能保持在东部的统治。人们把秃黑鲁帖木儿汗及其后裔统治下的地域称为“东察合台汗国”。河中地区,由巴鲁刺思部异密(又译为艾米尔,意为首领、将军)帖木儿及其后裔统治,史称“帖木儿王朝”或“帖木儿帝国”。  相似文献   

9.
论成吉思汗的伦理思想及其政治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成吉思汗的伦理思想及其政治意义宝贵珍历史造就了成吉思汗。在蒙古社会历史变革的紧急关头,成吉思汗顺应了时代潮流和民心民意,建立了蒙古汗国,实现了蒙古各部落的统一,使崛起的蒙古族雄踞于大漠南北。他的成功不仅得益于其政治蹈略、军事智谋,也与他的伦理思想及...  相似文献   

10.
平平 《西部蒙古论坛》2020,(1):36-43,125,126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大蒙古国,颁行蒙古民族第一部成文法典《大札撒》,确立各项国家制度,使蒙古社会进入更加有序治理时代。但是,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之后,由于汗位继承矛盾和远征等问题,导致大蒙古国各项制度发生变迁,从国家制度到具体社会管理制度、驿站制度、军事制度、赋税制度等都发生一定的变化,或被停滞,或得到进一步完善,或被新的制度所代替。其中,不容忽视的是,在成吉思汗之后大蒙古国各时期国家制度的设置和调整中,不仅有游牧传统治理的因素,也有适应农耕社会的因素,还有针对中亚民族的政策,显然,大蒙古国时期蒙古人的国家治理政策注重制度治理,尤其是"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1.
从历史哲学、法的精神和人类动机理论出发,可以看出蒙古人的个体动力机制及其打猎、游牧和战争这种生存方式的必然选择,而这种生存方式培育出了全民族的英雄精神.蒙古汗国建立之后,成吉思汗创造性地制定大法典,对蒙古社会的结构优化和调动全民族的开拓创新精神,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机制.在诸多原因中,这些优化的动力机制是13世纪蒙古人强盛的最根本原因.后由于忽必烈不合法即位,践踏了成吉思汗大法典,导致蒙古汗国在政治上的分裂和元朝必然走向衰败.  相似文献   

12.
蒙古国的陶克陶胡后裔访问记苏赫巴鲁1993年“忽兰萨拉”月(马的七月,花的七月),我背着沉甸甸的《大漠神雕——成吉思汗传》,应邀出席在蒙古国举行的首届“世界蒙古文学作家大会”。借此时机,于7月7日下午4时,由中国蒙古族教育学者赴蒙古国立大学考察深造的...  相似文献   

13.
STOD—HOR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tod-hor”是元代藏史中对一部分蒙古人的称呼,汉意为“上部蒙古”或“西蒙古”。它在当时究竟是指中亚的察合台汗国,还是旭烈兀的伊利汗国,学术界至今未有定论。笔者拟依汉藏史书所载,略作考辨,就正于方家。 最早对"stod-hor”一词作注释的是《汉藏史集》(rgya-bod-yig-tshang)。该书在记述大蒙古国王统时,谓:拖雷(tho-lo)“第五子旭烈兀(hu-la-hu)[原注:与止贡派(元史作必里公,vbri-khung-pa)结为施主与福田],此人即殊胜王(lhag-pavi-rgyal-po),为使其寻找国土,遂派往上部(stod),于是便称之为上部蒙古(stod-hor)”。以“stod-hor”指称旭烈兀(hu-la-hu或hu-la)所部。《新红史》(deb-ther-dmar-po-gsar-ma)也记,拖雷[原作贵由(go-  相似文献   

14.
藏传佛教在元代政治中的作用与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蒙藏关系的开创12 2 7年 7月 ,成吉思汗去世。此后 ,由掌管着蒙古大军军权的幼子拖雷监国二年。 12 2 9年蒙古贵族召开忽里勒台 ,遵照成吉思汗遗命推举窝阔台① 为大汗 ,从此进入了窝阔台统治时期。即位后 ,窝阔台遵父遗命 ,② 于 12 34年灭金。在他的治下 ,真正开创了与西藏的直接关系的人 ,③ 就是窝阔台汗幼子阔端 ,而不是某些藏文史籍中所说的成吉思汗。④阔端 ,系窝阔台幼子 (即第三子 )。在蒙古灭西夏(12 2 7年 )和金朝 (12 34年 )之后 ,窝阔台于12 35年在和林召开忽里勒台 ,决议发动“长子西征”(亦称第二次西征 ) ,贵由等随即远…  相似文献   

15.
从宏观上讲,蒙古民间文艺学自然是一个整体系统。它应是包含在系统的综合性学科—蒙古学下的一个子系统。但鉴于蒙古民族历史发展的特殊性与现实存在的政治的、社会的、地理的诸多因素;并从微观的深化出发,提出西蒙古—卫拉特民间文艺学的论题,是有其历史的、现实的依据。为此,本文有必要首先重温有关背景材料。 背景 1.1,众所周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不仅在历史上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过杰出贡献,而且也以他显赫一时的武功而成为名扬全球的人物。 1.2,从大蒙古国诞生(1206)的次年始,被《蒙古秘史》称为“林木中百姓”之一的西蒙古祖先—斡亦剌惕部即与黄金家族建立了世袭姻亲关系,继而成为蒙古大家族的有机体之一和成吉思汗事业的一支基本力量。到元代,又自然成为元朝政治舞台上一支活跃力量。  相似文献   

16.
一、蒙古军队进入青海人命之王成吉思汗的时代,统治了世界许多地区,蒙古得以全面振兴发展。当时,大汗和萨钦·贡噶宁波在宗教上建立联系,使蒙藏关系揭开序幕。后来,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和信主法王八思巴先后被忽必烈奉为上师,并让人思巴创制了蒙文,佛教在蒙古地区开始传播。此后,忽必烈将西藏的十三万户赐给萨达派,使蒙藏关系进一步加深。尤其是蒙古首领俺答汗尊奉遍知法工襄南嘉措(三世达赖)为上师以后,这种佛教的法缘更为深固,到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图合撒尔的后裔固始汗的时期,蒙古地区由却图汗发动了察哈尔部和喀尔喀部之间的…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民族英雄铁木真, 经过16年的征战,统一了草原蒙古部落,建立了强盛的蒙古汗国,各部首领推举他为蒙古可汗,称为成吉思汗,使蒙古民族作为一个伟大统一的民族登上了历史舞台。成吉思汗仙逝于六盘山下的行官,终年66岁,他的灵柩移至鄂尔多斯供奉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成吉思汗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建立的丰功伟业,赢得了无尚的荣誉。因此散居在大漠南北的蒙古民众,都把向他顶礼视为一生的幸福。  相似文献   

18.
月即别时期钦察汗国的伊斯兰教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钦察汗国,在别儿哥时期(1257—1266年在位),向宗教伊斯兰化迈出了第一步;在月即别即位(1312—1342年)后,在伊斯兰教化上又跨进了一大步。月即别时期的伊斯兰教化,仍主要指统治汗国的蒙古上层社会的宗教伊斯兰化。但与别儿哥时期相比,此时期的伊斯兰化范围更广,程度更深,主要表现在:蒙古下层人民中一部分人皈信了伊斯兰教;作为汗国经济文化中心的各地城镇基本上在伊斯兰势力控制下,伊斯兰法成为主要遵循的法律之  相似文献   

19.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蒙古族的民族英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吉思汗原名铁木真,是闻名古今中外的著名历史人物,是蒙古汗国的缔造者,蒙古民族的民族英雄。他统一了蒙古高原诸部,结束了蒙古各部纷争战乱的局面,创建了一整套政治、军事和文化制度,为蒙古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还适时地发动了攻金、西征和灭西夏的战争,有的带有扩张性质,有的则具有统一意义,虽曾一度带来一些破坏作用,但是攻金、灭西辽、灭西夏却为元朝大统一奠下基石。西征中亚、西亚和欧洲,虽带有对外征服和扩张性质,给各国人民曾带来灾难和破坏。但对促进东西方的交通和各国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具有一定的世界意义。总体说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无愧是蒙古民族的英雄,而且对全中国历史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蒙元一统     
包括青海在内的整个青藏高原纳入祖国统一的政治体系,是在元朝。自唐末以来把几百年分裂割据形势统一起来的,是在元朝。 孛儿只斤氏族的铁木真于公元1206年在漠北建立蒙古汗国,被尊上成吉思汗崇号。尔后向外扩展,组织西征,占有广大地区,1225年东返。1226年攻占河西走廊,1227年攻灭西夏,原属西夏的西宁州和原属金国的积石州等地改属蒙古汗国。1234年金国被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