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俄罗斯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俄罗斯礼俗的产生、发展经历了复杂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和特点.由于俄罗斯是以欧洲部分为核心发展起来的,所以,其礼俗的历史演变受欧洲国家,尤其是法国的影响最大,可以说俄罗斯礼俗的形成是俄罗斯与欧洲文化交融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烧饭”是古代契丹、女真、蒙古等北方民族以焚烧酒食祭奠祖先的礼俗.烧饭礼俗从古流传至今,是蒙古族最古老、最普遍、最重要的一项礼仪活动.蒙古族的烧饭礼俗有尊卑之分和男女之别.烧饭礼俗产生的文化根基为萨满教的灵魂不灭论;“女性不洁说”是烧饭祭祀中限制女性的文化根源;萨满教认为,人死后其灵魂到达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但那边世界的生活秩序与这边世界完全相反.烧饭祭祀中出现的违反常态的举动是为了迎合灵魂世界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从神圣领地到情爱禁区--桑文化发展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桑文化发展前后形态不同.起初桑文化崇拜是一种神崇拜,生殖崇拜随之伴生,桑林成为男女欢会之所.随着社会礼俗的发展变化,桑林游戏逐渐被视为异端,成为情爱禁区.礼俗的发展逐渐改变了桑文化的性质.  相似文献   

4.
田夏彪  黄丽 《学术探索》2009,(3):134-139
民族礼俗是一种民族文化。民族礼俗与教育之间是一种相互共生的关系,民族礼俗有着极其丰富的教育内涵(教育主体的开放性、教育内容的生活性、教育过程的活动性)和教育价值(生命教育价值、文化传承价值、民族认同价值、生态保护价值)。从借鉴和反思出发,民族礼俗对民族学校教育发展具有启示意义。民族学校教育发展须遵循民族文化的特性,形成与民族文化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族在我国属于人口较少民族,现在的俄罗斯族基本上都是华俄后裔.作为跨境民族,在俄罗斯族的风俗习惯中仍保留着一些俄罗斯的文化传统,特别是在丧葬礼俗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以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恩和村为例,描述俄罗斯族丧葬礼俗的基本过程,进而揭示其特有的东正教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萧辉  萧放 《江汉论坛》2001,(5):30-34
传统社会是家族的社会,家族社会以岁时礼俗调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伦理关系,团聚宗族,联系乡里;以人生礼俗塑造家族传人,保障宗法文化的传衍。中国传统文化的绵长与家族力量的深厚有着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一个具有数千年礼俗和风俗习惯的文明古国,这在人们的饮食活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中国饮食礼俗和习俗已成为中国悠久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体现着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特点。探讨中国古代饮食活动中的礼俗和习俗,对于深刻认识中国饮食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一、循礼蹈矩的古代饮食礼俗礼是我国数千年历史的核心,具有我国一切文化现象的特征。礼的内容十分广泛,凡是有关国家的典章制度、社会的生活习惯、个人的行为规范等,都包含在内。 1、礼俗产生于饮食礼是以俗为基础的,俗既有礼的成分,则俗就形成的礼俗。最早的礼俗,是从人们的饮食生活中产生的,《礼记·礼运篇》  相似文献   

8.
礼俗批判在中国新文学史上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文学现象。在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潮影响下,启蒙精英对中国传统的政治、经济以及诸多生活习俗,积极进行价值重估,力图破旧立新推进现代文明进程。为此新文学作家描写大量受礼俗禁锢的庸众,以及大胆冲破藩篱的新青年形象,把批判礼俗当成"个性解放"的必经之途与接受"现代意识"的重要标志。但事实证明:用恶俗做论据去批判礼俗,这是启蒙精英误读礼俗的生动表现,也使大量新文学作品呈现出深刻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9.
传统道德惯习作为一种实践体系形成于中国传统的礼俗社会,但在遭遇现代性引发的社会变迁过程中,它的文化诉求越来越难以与当下制度要求相整合。这实际上反映了基于礼俗的道德与基于反思的道德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10.
出生是人的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是一个社会群体成员步入社会生活的开始。在人生礼仪中,生育礼俗集中反映了人处于生命的起始阶段时与特定社会和文化的密切联系,许多民族的传统生育礼俗突出地反映了人们关于自身增值和亲族继嗣、子嗣性别的观念和各种基于巫术和原始宗教信仰的意识。纳西族传统的生育礼俗在这些方面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试作论析。  相似文献   

11.
浅论网络语言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网络语言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俗等差、伦理道德以及语言文字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以期引起人们对网络语言的关注,引导和规范网络语言健康发展,使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起积极的传承和光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当代媒介文化视野下的地域文化传播与话语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域文化所包含的以社会礼俗、方言俚语、生活形态等为特征的文化独立意识,在数字化传播面前逐渐丧失以往的本真面貌,不能不说是数字革命的所谓进化对地域文化的一种比较直接的伤害和破坏.地域文化话语的建构是对地域文化精神的一种修复与再现,是在遵从每个历史时期不同的主流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在消除地域文化偏见与文化歧视的前提下,为凸显地域文化的核心精神内涵而进行的现实塑造与自我塑造.  相似文献   

13.
闽南民间故事作为闽南民间文学的典型代表,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闽南民众在闽南民间故事中通过生动独特的民俗想象,传达出了他们在节日习俗、人生礼俗、生产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审美取向与人生追求,体现了闽南人崇善敬德、和睦友爱、开拓进取等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这种文化蕴涵与闽南地区特定的地域环境和生活状态所形成的尊天敬地的心理需求和崇善敬德的生活理念以及消解压力享受生活的狂欢精神是分不开的.探讨闽南民间故事中的民俗文化想象,揭示其中所蕴涵的传统文化精神,对当今闽南地区经济文化社会的和谐进步和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西藏民俗体育的内涵、特点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西藏民俗体育内涵、特点研究,认为西藏民俗体育受藏民族文化的影响有其稳定性和延续性,是集体的参与。西藏民俗体育还具有民族礼俗、农牧区、娱乐性与健身性以及宗教的特点等。提出要充分认识西藏民俗体育在西藏经济社会中的价值,才能实现现代化进程中西藏民俗体育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黄惠 《理论界》2008,29(3):185-187
不同时代都有各具特色的礼俗,但任何礼俗,都是前代旧俗的延续与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的发展,农村的"过寿礼仪"也不例外。本文通过对农村"过寿礼仪"的描述,对比今昔"过寿礼仪"的异同,突出人物的地位变化,表述了农村文化习俗逐渐由传统走向现代,从落后趋于文明的鲜明表征。  相似文献   

16.
李虹 《广西社会科学》2007,(12):176-178
迷信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看,我国和西方国家在风水、数字、动植物、婚俗、丧葬礼俗、行业等方面的迷信文化的差异与各国之间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的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7.
婚礼不贺与不用乐是先秦礼制。东晋朝廷出现的贺婚及婚礼用乐与否的礼学议题反映出了礼文化中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对话与较量。在这场持续了几十年之久的较量中,朝廷对于民间的贺婚与婚礼用乐的礼俗由最初的拒绝到最后不同程度地加以接受,这显示出小传统具备强大的生命力。由此可见小传统民间礼俗是引导晋代礼制,尤其是婚礼制度变革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人口众多,重名过多,改名不便,姓名的指称功能严重削弱.《复兴姓、名、字、号修改身份证条例》一文建议复兴传统的字和号,但文中对传统的字、号礼俗颇多误解.本文从字与号的来源、内涵及名、字、号的使用场合等角度,对传统的字、号礼俗略做论述,辨析了其错误及原因.并指出,传统字、号礼俗在今天已不为人熟悉,复兴字、号的建议应该谨慎,也恐难以实行.  相似文献   

19.
黄恩锡《中卫竹枝词》记述了清代乾隆年间中卫地方风土人情,可以看作有价值的民俗史料、经济史料和社会生活史料,其中关于中卫的军事地理位置、中卫的乡村经济生活以及中卫的地方民间礼俗的内容,都蕴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20.
西藏民居文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民居作为社会历史的活化石,表现的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生活空间,更主要的是表现了一种生活方式和与这种生活方式相关的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本文根据作者的实地考察和有关资料,在简要勾勒西藏民居文化发展历史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探讨了西藏民居的类别与特点、居室陈设与装饰以及起居礼俗与禁忌。该文还探讨了西藏民居在新时期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