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书院教育在新疆教育史上的作用不能被忽略。虽然新疆书院数量少,但它的特点却很鲜明,在书院的建立和分布、书院的发展过程、教习聘用、教学内容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特色。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论述新疆书院的发展历程,并且就这些特点的产生和新疆书院没能发挥重大作用的原因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2.
自西汉以来,新疆就是我国大规模的屯垦地区,历代相袭,继传至今。屯垦范围由点经线到面,屯垦种类由军屯发展到其它各种屯垦并举,屯垦制度日益完善,屯垦效果日渐显著。这对维护祖国统一,保卫西北边疆,发展新疆经济,增进民族团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清政府在新疆大力...  相似文献   

3.
清代新疆官员讣闻钱伯泉我国自古即有告丧制度,先秦时期称之为"赴",《仪礼·既夕礼》中就记载了周代"赴"的仪式。不久前在湖北随县的曾侯乙墓中发现了一件铸钟,铭文记录了春秋时期告丧的情况;"唯王五十有六祀,赴自西阳,楚王章作曾侯乙宗彝,止于西阳,其永(持...  相似文献   

4.
新疆地域辽阔,多河流湖泊,渔业资源丰富,水产历史悠久。清代以前由于史料匮乏,新疆渔业只能从零星的文献记载中管窥片貌。清代新疆统一后,关于渔业的官私记述明显增多。本文依据文献记载,主要分析了清代新疆的渔业资源分布、渔业生产技术和水产贸易状况。  相似文献   

5.
新疆幅员辽阔,矿藏丰富,堪称全国之冠。清乾隆之世,随着清準之役的结束,新疆的社会经济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随着军事、政治局势的稳定以及农垦、贸易的发展,其时之南北疆,金、铜、煤、铁、铅、磺、盐、玉诸产,争辉竞秀,百物俱备,构成了各族人民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因此,清代新疆的矿业也就必然是我们今天研究西北社会经济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清代新疆商屯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乾隆二十六年至道光八年(1761~1828年),这一时期由于各种社会因素,商屯主要集中在天山北部的巴里坤、乌鲁木齐及所属州县及伊犁一带。第二个阶段从道光八年至同治二年(1828~1863年)。这一时期由于南疆政局的需要,商屯在南疆也逐步开展,但规模不大。到了清末,战乱多发,社会动荡,新疆的社会经济遭到前所未有的打击,商屯这一屯田形式也逐渐衰落。  相似文献   

7.
清代新疆的丝绸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在我国西北地区(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举世闻名的古“丝绸之路”上,又掀起了一股新的丝绸贸易的“热浪”。一队队满载精美丝绸的驼队,从西安出发,沿着古“丝绸之路”,西出阳关,向西进发。从而使一度沉寂下来的“丝绸之路”,又重新兴盛和繁荣起来,出现了昔日少有过的盛况。清代“丝绸之路”上的丝绸贸易,不仅是古代这种贸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自然延伸与继续,而且有许多新的特点。清代西北地区特别是新疆的丝绸贸易,是当时西北民族贸易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8.
赵葆惠 《齐鲁学刊》2001,(3):132-138
1760年,清政府完成了对新疆的统一后,为开发新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新疆建省前,伊犁将军为清政府在新疆的最高军事、行政长官,代表清政府总揽全疆各项军政事务。1885年新疆建省后,改革了军政体制,行省取代了军府制,实现了新疆与祖国内地行政制度的统一,新疆的治理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2)屯田置牧、发展贸易、开矿设厂、筑路兴学、培养人才、巡边守土。以上一系列措施对维护国家统一,抵制外敌入侵,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规划新疆屯垦、考察新疆各地的水利和土壤条件时,清代官员确定了以水定地的前提条件,即根据水源多寡和土壤条件,确定垦荒地点、位置和范围;计亩征粮,根据土脉和水利,确定土地等级和税粮征收等级。在这一前提条件下,确定分水的制度原则有二:一是以田定水,计亩分水,只有纳粮地亩才可以使用水资源,体现了效率优先的经济原则;二是由下而上,按时按户,轮流浇灌,体现出兼顾公平和良性有序的社会原则。平均分水,不是指各县庄村户所得水期相同,而是指在同一千渠或支渠下,每一在册的额地额粮单位,所得水量或水期相同。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索了每年输入新疆的官茶额数,论证了新疆晋茶与新疆官茶的区别,考察了新疆晋茶(杂茶)所涵盖之茶品,破解了伊犁产茶说之谜.  相似文献   

11.
周轩 《西域研究》2004,(3):45-52
本文就涉及清代新疆流放人物的洋教案、回教案及民间宗教活动中的典型案例进行论述 ,认为这些教案反映了当时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文化冲突 ,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清代新疆伯克制度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伯克制度原是天山以南维吾尔族地区旧有的社会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大小封建主就是等级不同的伯克,且均为世袭。清朝统一新疆后,遵循"因俗而治"的原则,对伯克制进行改造,废除世袭,将其纳入地方官制序列,但旧有的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未从根本上改变。  相似文献   

13.
新疆南疆维吾尔族青少年国家认同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在对南疆地区2116名青少年进行调查后发现:南疆地区青少年的国家认同较民族认同更为积极,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高低随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变化,但这种变化不是直线的,其中高三学生的国家认同最高,高一学生的民族认同最高.  相似文献   

14.
近代俄英两国依据其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先后在新疆设立领事馆,并凭借其所享有的领事裁判特权,为所欲为,不仅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的独立性,而且产生了一系列恶劣后果,严重影响了中外关系的正常进行。同时,又因为当地民族关系、宗教信仰的独特性,迫使俄英两国在具体处理一些涉外案件时,并未完全遵照中外约章进行,而是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形,做了相应的调整,并最终随着中国政府收回俄英领事裁判权而结束。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迅速发展的进程中,现实生活向历史科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响应时代的召唤,迎接挑战,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探索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碰到的一系列复杂的问题。这样,加强边疆开发史的研究,从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为今天边疆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就很自然地提多好史学界的研究日程上来。最近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清代新疆农业开发史》,就是研究我国边疆史地的青年学者华立先生在这一方面经过长期努力,所获得的丰硕成果。它既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一本具有新…  相似文献   

16.
清代蒙古盟旗制度的来源和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的蒙古盟旗制度,是清朝中央政府统治蒙古游牧部落的封建制度。达一制度仿自满洲八旗,形成于清帝国建立以后。二者虽然形式上相同,但本质上根本不同。清朝统治阶级在征服蒙古各部以后,推行盟旗制度,一方面对加强和巩固清朝的统一,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成为清朝统治阶级驾驭与压迫蒙古民族的工具。现据中外史籍记载,对盟旗制度作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清代谥法制度是继承历史上确立并在历史各个朝代发展中不断变化的谥法制度,文章探讨了谥法制度是如何产生和发展,如何被清代继承和改变,其内容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出现了怎样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南疆三地州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现阶段,新疆文化产业发展整体滞后、竞争力和影响力很弱,这决定了南疆三地州文化产业发展处于培育、起步阶段。作者认为需要冷静审视南疆三地州文化产业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严峻挑战,提出发展南疆三地州文化产业的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清代新疆台站体系形成于用兵新疆的过程中,是清朝对新疆进行有效统治的必要条件.它由入疆台站和新疆内部台站构成,包括台、塘、站等形式.新疆台站体系在乾隆时期强有力地支撑了西北战事.但乾隆以后,由于外部敌对势力的骚扰打击和内部运转机制的日趋腐化,新疆的台站体系开始衰落,到同治时期,随着清朝在新疆军府统治的崩溃而瓦解.左宗棠依靠特殊的通讯方式平定新疆.新疆建省后,台站体系重建,但很快向近代邮政体制转化.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近三十年来清代新疆农业开发研究成果的简要回顾,发现学界在开发经营的性质和形式、政策和路径选择、粮食供给状况、赋税和奖惩制度、农业环境的利用和技术选择等五个方面的研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在农业经营的性质和形式方面,根据经营主体的不同可以将这一时期的屯垦活动划分为三种类型:国家农业经营行为、民人自食其力的经营行为和以营利为目的的商品性农业经营行为;农业开发的政策和路径选择方面,应当注重清中期新疆农业开发遇到的困境和围绕这一困境进行的政策调整的研究;粮食供给状况的研究应当充分考虑农业生产力状况、耕地面积、农业人口数量、赋税、播种量、粮食流通等方面的因素;赋税和奖惩制度方面,应当注重各时期政策的调整和演变;农业环境的利用和技术选择方面,应当更多关注对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以及土壤类型、无霜期、海拔等自然因素的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