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及其理性实践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韩庆祥 《河北学刊》2004,24(3):67-73
以人为本,是在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的回应中,在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深刻理解中,在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付出代价的反思中,而提出的一种发展理念.以人为本的"本",就是要把人当作主体、本质和目的.以人为本有三个层次的内涵首先,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的肯定.其次,就当前中国来讲,它是一种立足于解放人、为了人并实现人的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就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尊重人性发展的要求,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就是强调公正,关注弱势群体;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就是尊重人的合法权利,尊重人的能力差异,尊重人的个性,尊重人的独立人格,不断满足人的基本需求.最后,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它要求我们在分析、思考和解决一切问题时,要确立起人(或人性化)的尺度,实行人性化服务.在当代中国,"以人为本"落实到执政党的活动中,主要就是"以民为本",但不能把"以人为本"仅仅理解为就是"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比"以民为本"更能调动一切人的积极性,凝聚一切积极力量.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的提出是对发展与代价进行反思的成果。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现代思维取向,就是对人的主体地位、目的地位与主体作用的肯定,把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的价值取向落实到社会实践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贯彻“以人为本”必然要求“能力本位”。从思维方式转变的视角研究以人为本,必须辩证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组织、人与他人的关系。以人为本是当代哲学重心由客体原则向主体原则、由社会性向个体性、由科学性向价值性、由物质性向精神性迁移特征的理论表达。  相似文献   

3.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愈来愈要求管理的现代化。以人为本的管理 ,已逐渐成为现代管理的主要形式。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要突出以人为中心 ,尊重员工主人翁地位 ,发挥主人翁作用 ;完善管理者的知识结构和品格 ;健全企业文化 ;激发员工的创造力等。管理者要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 ,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激励体系 ,这个体系主要包括 :物质激励、情感激励、培训激励以及参与激励。  相似文献   

4.
论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5.
王锐生 《学术研究》2008,1(2):65-68
企业文化的以人为本,思想源头是近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其中,价值论的人本主义(人是目的等)与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直接相关.把以人为本纳入现代企业管理经历了一个过程,标志着文明与人道进入当代企业管理活动.20世纪80年代后期,企业文化刚进入中国时面临一个理论障碍:马克思主义者能否认同西方人本主义哲学?关键在于:澄清马克思的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同与异.作为具体范畴的以人为本不可以抽象地对待.在理解和运用时,要注意它的不同层次和语境.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首先作为施政理念引入当代中国.从价值观念的层次看,中国式的"以人为本"所表现的明显的执政者立场反映了中国民本主义思想传统的影响,与欧洲文艺复兴以来从根本上肯定人的价值,把人本身作为关注中心的人文主义有明显的差别.将"以人为本"作为和谐社会的价值基础,需要扬弃中国传统的民本主义,更需要吸收近代以来世界人文主义思想中的精华;使个人获得社会的、历史的地位,个人、个性对于人类发展的意义获得普遍的承认.将"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贯穿于文化和制度之中,需要将尊重人落实到尊重个人,将尊重人落实到实现人的各项具体权利,同时要创造个人能够全面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这要求对社会组织和治理方式进行比较彻底的改造.  相似文献   

7.
在深化企业改革、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搞好企业改革和调整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如何认识和理解结构调整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以简要阐述。 一、以人为本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立足点 人是实施企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做好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关系到企业调整能否顺利和取得成功的一项不可缺的重要工作,必须把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人的潜能作为中心任务。在现实的经济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我们在指导思想和具体的原则方法上都要体现人为核心,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尊重人就是平等待人,尊重人的人格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必须进行伦理经营,用“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管理,充分尊重人的尊严、权利、价值和愿望,正确处理企业与内部和外部人员之间的关系,使企业成为一个高质量的道德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要以人才为本,人才工作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指对人的尊重,把人作为价值标准,尊重人的权利和需要,实现人的发展。尊重人的权利,就是在程序中贯彻民主原则。尊重人的需要,就是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实现机会公平和程序正义。促进人的发展,要增加体制的开放性,让人们在自由竞争中成材,在自由流动中提高自身价值。当代应当提倡个性解放,支持人们发展兴趣,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及其趋势看 ,管理集中到一点 ,无非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所谓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思想 ,就是指任何管理都要以人为中心 ,把提高人的素质 ,处理人际关系 ,满足人的需要 ,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工作放在首位 ,要更多的去尊重人、了解人和关心人。一般来说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 ,人本管理的核心就是关心人、依靠人、发展人以取得最大效益。一世界上一切科学技术的进步 ,一切物质财富的创造 ,一切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劳动与人的管理。在西方管理理论的研究中 ,对人在企业生产经营中作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  相似文献   

11.
《江西社会科学》2014,(11):188-192
农民在现代契约型社会中纯粹是一个职业概念,而非较市民更低的身份概念。在新型城镇化下,结合农民权利状况的阶段性特征,应树立科学的法律理念来重构公平合理的农民权利体系。从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农民平等的职业地位出发,确立优先和重点保护农民权利的理念;由"政策思维"转向"法治思维",以法治思维的视角设置农民权利体系;要重视其权利的实体内容,更要关注权利的程序性价值;要追求形式平等,更要注重实质平等。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事业是一种人文事业,对人文事业理应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近年来,图书馆的改革不断深入,数字化网络化的进展越来越快,对图书馆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图书馆人对民主权利和人权尊重也有了更高的认识和需求,这对图书馆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出效益,管理出人才,旧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想已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必须以新型的管理来取代,而新型管理要建立在对人的理解、尊重和调动人的积极性上,新型管理工作的核心应是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刚柔相济--略论高校的人性化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它所承担的任务和面临的形势,要求它的管理更应该强调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是对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进行指导和协调,使之相辅相成的一种管理理念,核心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权利、关心人的发展,目标是形成刚柔相济、高效和谐的管理局面.高校实施人性化管理,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民主与法制为基础.  相似文献   

14.
体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综合素质的表现,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宗旨,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进体育工作,努力建设和谐茂名。一、正确认识体育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和谐社会,就是社会基本矛盾不断得到调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基本适应的社会,就是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就是全社会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社会财富的创造源泉得到充分涌流、人们能够各尽其能的社会;就是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团结互助、平等友爱、扶…  相似文献   

15.
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与过去未成年人的道德景象--未成年人没有进入成人社会的视野,因而其道德地位难以确立,其道德形象也基本不会受到负面评价--明显不同,当代未成年人的道德境遇呈现了鲜明的现代特征,即未成年人的道德权利得到成年人社会的空前尊重和保护与成年人社会对未成年人空前的道德恐慌这两者之间的双重变奏.这种双重变奏展现了当今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总的现实背景,使未成年人道德建设既必然成为现代社会一个重要的现代性问题,也必然成为社会和成年人的现代性中心话语之一.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即把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从理论的逻辑和实践的取向而言,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内在地包含着发展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追求人们物质丰裕和精神富足的基本精神,渗透着以人为本的情怀。以人为本就是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具体地说,在从事社会活动中,注重人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发展,关注人的生存境遇,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坚持以人的需要为尺度,致力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生存状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应该看到,以人为本是与以神为…  相似文献   

17.
传统法律文化影响下的中国人权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中,一些学说、法律制度、措施不乏人权意识的灵光,有些甚至是非常深刻的,但从整体上看,人权意识是淡薄的.其原因可归结为生产方式的影响、社会结构的作用、伦理观念的积淀.人权意识的萌生与发展离不开社会发展、国力增加,以及个人主体地位的确立、利益多元化、社会的宽容性增强.现代中国人权意识的培养必须逐步树立公共权力服务于人民权利的民主意识、人民权利神圣的法律意识、尊重人的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18.
现代生活和现代价值的根本维度在于传统社会生活诸领域的去神圣化而转向世俗生活,政治、经济、包括科学都开始了围绕人自身的利益和幸福服务的目的。造成这一价值翻转的根源在于现代政治对自身的不同理解,本文对开辟"现代性第一次浪潮"的托马斯·霍布斯进行现代性发端的分析,说明现代政治哲学不仅明确拒斥了古代超验自然法传统,而且通过建立现代自然权利论体系,完全彰显人类自身的主体性地位,为启蒙哲学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现代性理论框架。在这个框架内通过对现代自然权利论的重构论证及其所产生的后果来探讨中国现代性问题,对中国现代性生成、中国发展问题的复杂性关联能够达成基本理解。  相似文献   

19.
关于人的本质的哲学思考桂大成,平文艺从研究“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到研究“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一个新进展。说到“以人为本”,必然涉及到“人”是什么?也就是人的根本性质的问题。干百年来,对于人的产主、人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实践路径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人为本"的基本涵义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以人为本正是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的重要体现,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的时代需要.坚持以人为本,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在立足点、培养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从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实际出发,求真务实,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